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进以及世界经济市场的波动,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越发突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交应变能力、知识与技能、创业能力不足、求职应聘能力欠缺、职业发展能力薄弱、敬业精神缺失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采访广东培正学院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以此了解社会的需求的真实情况,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以期提升当代大学生就业应聘能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求职应聘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04-03
  1 就业能力现状的概述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是指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它不仅是大学生求职期间就业能力的反映,更是一个人长期的、稳定的不断满足自身发展成长的职业适应能力,其核心构成在于基本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和个性化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交应变能力、知识与技能、创业能力不足、求职应聘能力欠缺、职业发展能力薄弱、实践能力不强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要求,实现大学生人尽其才的现实需要和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坚持以人为本、全程指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职场适应能力兼顾。构建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以政府、高校、企业联动为基础的合力机制,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 749 万人,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2016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65万,比去年增加16万。2017国高校毕业人数,只会比2016年更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十分严重且重要,李克强总理指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国人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认识和实践程度不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采访广东培正学院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以此作为依据及参考,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加强大学生社交应变能力、知识与技能、创业能力不足、强化大学生职场适应能力,以此面对就业危机及提升大学生应聘能力。
  2 问题及分析
  2.1 用人单位用人性质分析:如图1所示,参加调查的1796个用人单位当中,有971个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占到了总数的54.06%;大型民营企业有91个,占总数的5.07%;国企有86个,占总数的4.79%;外资企业有80个,占总数的4.45%;事业单位有46个,占总数的2.56%。另外,其他类型的企业(主要是私营企业)数量为522个,占总数的29.06%。由此可见,培正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定位。从就业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数量最多,所提供的岗位也是最多的,市场需求量大,就业灵活。
  2.2 用人单位用人标准分析: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会更加重视应聘者的哪方面素质?这些素质是如何影响毕业生的求职、工作的?这是许多毕业生和高校教师关心的问题。本题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在1796个参加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有1476个用人单位最重视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等,占了总比的82.18%;仅次于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是道德素质水平和个人品质,占比75.28%;再次是毕业生的工作、实习经验,占比75.28%;紧随其后的是专业技能和各种证书,占了51.56%;而在校学生普遍较为重视的在校学习成绩,却只占16.04%。从这一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培正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和品质,尤其是“可迁移技能”、综合能力。这些能力从哪来呢?只能从实践和锻炼中获得。而个人品质、道德素质则需要足够充分有效的德育教育、榜样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提升。可见毕业生就业能力、综合素养,不在于其大四时接受的就业指导和毕业教育有多少,而在于其在校四年间所得到的引导、教育、培养是否充分而有效,是否能在求职时充分地转化和展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对毕业生的指导培养工作进程向前延伸,补充到每个年级、阶段的日常教育中,甚至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向之一,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实现全阶段、各方面的职业教育。
  2.3 用人单位对专业对口要求的情况分析:专业对口率是衡量就业质量水平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实际招聘和用人过程中,用人单位有多看重专业对口这个因素,多大程度上会因为毕业生的专业背景决定是否录用?而现在常常提到的“宽口径就业”是否符合企业招聘用人的实际?为此,我们做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如图3所示,在参加调查的1796个用人单位中,有961个单位对专业对口要求不太严格,觉得专业对口是首选,同时也招收非本专业对口人才,占了总人数的53.51%;另外,有684个用人单位对专业对口有着严格要求,把专业当作用人的重要考虑因素,占总数的38.08%;有151个用人单位选择了其他项。对于该调查结果的分析运用,我们应该加入岗位的视角,结合岗位的需求和岗位职责等综合考虑。例如,对于会计、計算机、法务等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其招聘的相关岗位对毕业生专业背景及专业水平的要求等方面都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毕业生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果。而对于一些行政类、营销类、管理类的岗位来说,则更加看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招聘时对毕业生的考察也往往更加灵活、更加全面。我校是财经类院校,着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学生,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的学生占大部分,从事行政、营销、基础管理岗的人也比较多,这与用人单位反馈的对专业对口的要求和用人情况是基本一致的。
  2.4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大学生所持证书的看法的情况分析:一直以来,“考证热”在很多高校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很多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筹码、在求职中更具竞争优势,各专业学生都抱有“多一个证书,多一条出路”想法,不惜花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去考取各种证书。这种现象值得提倡吗?用人单位是否看重毕业生在校期间考取的各专业证书?大学生努力考取的证书在他们找工作的时候能派上用场吗?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置了做了关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所持证书的看法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如图4所示,在参加调查的1796个用人单位中,有1175个用人单位认为证书数量不重要,主要看工作能力,占总数的65.42%;另外有571个用人单位希望应聘的人能持有核心技能证书,占总数的31.79%;仅有24个用人单位觉得证书越多越好,26家用人单位觉得证书多,说明定位不明确。
  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用人单位都不太看重毕业生从事专业以外的证书,而更加重视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所以,在平时教学活动过程中,倡导学生合理地考取自己专业范围内的技能证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为毕业生的就业增加成功的砝码的,但是考取证书应当在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前提下,在合理规划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后再按照自己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考取自己所需要用到的证书,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存在问题反映情况分析:当今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具有独特的个性,受时代主流文化的影响,这个群体备受社会关注。作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或用工时对这些“90后”的毕业生是怎么看的呢?为了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的看法,我们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作了专题调研,调查结果如下:
  如图5所示,有1263个用人单位认为,当代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的持久力,易半途而废,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在这个快餐文化充斥社会每一个角落的时代,心浮气躁成了社会的通病,同时也成为了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最严重问题。
  这一调查结果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往后的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恒心,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有797个用人单位觉得当代毕业生能力上有所欠缺。能力一般包括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结合前面调查的问题,我们了解到用人单位是非常注重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等),而毕业生却较为缺乏这些方面的能力,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期待存在一定的差距。針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在教学教育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育同学们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纷呈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从网络世界中走出来,积极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从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第三,继续加强校企合作,为在校学生开拓更多的实习平台,是实习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再次,有644个用人单位觉得当代大学生好高骛远,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好高骛远在当代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多数毕业生由于初出茅庐,对就业市场了解不够,容易高估自己的实力,一毕业就着眼于薪酬高、工作体面、轻松的管理层职位,不愿意从底层做起,导致了部分学生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更有毕业生因为高估自己而无法胜任用人单位分配的工作,用人单位只能主动解雇,另觅人员,另一方面学生自感能力不足,主动频繁跳槽的现象,给自己的职场发展带来很大困扰。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程以及毕业生日常教育中,要切实让毕业生准确认识到就业市场的现状,教育学生要“先求生存,再谋发展”,教育学生要甘于从基层做起,切忌好高骛远。
  另外,还有599个用人单位认为当代毕业生存在缺乏责任感等其他问题,这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往后的教育工作中针对用人单位反映的情况加强教育,努力培养适合现代职场需要的优秀人才。
  3 结论
  选择题及用人单位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所得,毕业生的社交应变能力、知识与技能、创新能力分别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三个方面,涉及到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管理教育等多个方面,将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想切实提高学生上述几个方面的能力,不仅从专业课程设置入手,应扩大增设与专业相关、切合企业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操类课程,还可以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学术科技活动、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加以培养;而学生的自我管理技能、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则有赖于校风校纪等文化制度的建设,有赖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跟学生管理与教育模式密切相关。为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创新型的全面发展人才,需要学校各教学、管理部门同心协力,协同创新,衷诚合作,方能形成合力,培养出符合企业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及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天气的剧烈变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新将林业发展纳入了人类发展的重要研究范畴。而林业的发展确实在生态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本文从当前营林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林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两方面入手,探究营林工作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 营林造林;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
期刊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选修武术课程的学生对武术的兴趣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武术兴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高校学生武术兴趣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武术兴趣;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1.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314-02  1引言  中国武术起源
期刊
摘 要:农村小学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中仍然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何表现?如何应对和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58-02  由于历史的诸多因素,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相对滞后。现今,教育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农村小学一改
期刊
摘 要:数学习题讲评课是数学课的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课型。通过习题讲评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回顾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巩固基础、纠正错误、查漏补缺,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系统。  关键词:小学数学;习题讲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47-02  小学数学的习题讲评,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强化记忆、深化理解、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又是借此
期刊
摘 要:人们常讲:“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这句话的误导下,很多人只是把数学与思维联系起来,认为数学只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其实不然。在数学学习中也离不开阅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62-01  在批改作业时,常常听到老师讲:“唉,这么简单的题目又做错了,真是太粗心了!”学生什
期刊
摘 要:计算在小学数学中随处可见,并且贯穿整个小学。因此,学好计算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学好计算,就要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收到学生兴趣和学习态度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在做题时态度不认真,做完了也没有检查,导致了计算正确率偏低。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与同行交流,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那么该用怎样的方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这就需要通过故事性情境的创设、探索性情境的创设、游戏性情境的创设、竞争性情境的创设、生活实际性情境的创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78-02  课堂上,教师不是解题者,而是问题解决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情境化、问题式、生活化的方式,给学生富于思考的东西。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實践。  1 数学情境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67-01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我有幸参加美术国培计划,聆听了专家、学者与导师的专题讲座,也观摩了市、县、各级的美术研讨课,理念与实践的碰撞,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无一不触动着我对当下美术课堂教学深深的思考,让我对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示范的必要性、设问探究、欣赏评价等普遍的问题有了更
期刊
摘 要: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既可以获得各种知识,还能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在小学阶段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不仅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创新多种阅读形式。  关键词:阅读;培养;兴趣;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81-02  书籍承载的是世界文明和与之相应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让学生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