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与期货金融

来源 :财经·年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源于美国芝加哥的现代期货市场,成为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全球金融创新的重要基础,是美国政府大国金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崛起也需要大国金融的配套。
  那么,中国期货市场在大国金融中应该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如何鼓励期货市场创新,使之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金融战略高地?
  
  近20年成功与不足
  中国期货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市场经济的标志之一。目前全国有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和160余家期货公司,商品期货上市品种23个,涉及农产品、金属、能源和化工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宗商品品种体系。随着今年4月股指期货的上市,中国金融期货体系建设也开始启动。
  2009年中国商品期货交易量全球占比43%,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继续保持骄人的增长势头,前十个月同比增长接近50%。在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海外关注度不断提升,部分品种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定价的参考。有的商品交易所甚至被美国一些有识之士作为中国市场化建设的典型来游说国会,反对美国政府向中国发动的贸易冲突。
  中国期货市场的活力,充分显示了市场化经济对期货市场发展的巨大需求。与成熟国家相比,新兴和转轨国家的产业链发展尚不成熟,为期货品种创新提供了更多机会。如塑料期货,在欧洲上市几乎没有交易量,在中国上市却获得巨大成功。
  可以说,我们适逢历史诸多有利条件同时交汇的重要发展机遇,中国期货市场完全具备超越国际成熟市场的现实基础。
  中国期货市场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最为突出的是,目前发展基本属于粗放型增长。品种层次、样式较为单一,制度规则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信息技术系统相对落后。
  品种、制度、技术上的简约,决定了交易所、行业、市场只能停留在较为原始的发展层次上,无法汇集形成高端金融人才,难以具备引领世界潮流的实力,期货市场的宏观功能发挥也因而受到较大制约。
  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缺乏相应的战略定位高度。长期以来,我们把期货市场简单地作为普通生产服务的工具来看待,导致金融属性不强、机构参与不足、专业程度不高,因此难以被人们上升到大国金融层面来认识。
  如前所述,期货是金融服务业里的服务业,本身并不掌握“资源”,这一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发展为高端行业,也很容易流于初级,可以是“凤凰”,也可以是“麻雀”,可以是“打工皇帝”,也可以是“农民工”。
  其次是未能完全面向市场,缺乏对整个经济运行体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国际期货市场基础产品已从实物商品走向金融工具、并从金融工具走向抽象指标的环境下,我们的品种建设在很多领域仍属一片空白,品种开发没有产生一流的创造性突破,基本停留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水平;同时,基础制度设计大多属于舶来品,因为认识、法制、监管方面的原因,在品种上市、交易规则、交割结算等方面,与目前国内市场习惯有所不符,且与当前国际市场趋势亦已存在较大脱节,所以我国的期货市场目前既是一个发展较快但又相对封闭的市场。
  
  大国金融重要部分
  以国际经验看,期货市场作为全球商品流动的一个重要平台,是美国政府全球金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约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美国期货市场已成为全球各类大宗商品和主要金融工具的定价中心。
  期货市场的不断创新对美国国力提升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不仅助推了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也加强了其在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软实力。
  上世纪70年代末,国际原油价格逐步市场化,美国抓住机遇,上市了原油期货,建立起全球原油贸易的定价基准,在能源进口中牢牢掌握价格主动权。美国每年原油进口总额数千亿美元,微小的价格优势即可带来数十亿美元收益,石油期货的上市给美国企业带来的利益实在难以估计。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为提高经济效率,放开了各大战略性产业的管制。
  期货市场在这一“去管制”进程中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并以其杠杆效应及组合功能为私募基金、投行等创造更为灵便的投资渠道,促进各类企业和机构的壮大,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此外,期货市场还为美国企业在全球投资中提供了战略利器。
  美国跨国公司利润有25%以上来自境外投资,目前海外留存资金已超过1万亿美元,期货市场不仅保障了海外投资收益的稳定性,还为美国企业提供规避境外管制的工具,使之能更加便畅地实现流动性的跨国配置,分享其他地区发展成果。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到,期货市场为美国确保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解体后,美国率先推出外汇期货,通过便捷的汇率投资、避险工具,增强了境外投资者持有美元的信心。
  毫不夸张地说,期货市场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金融模式的国际扩张。金融期货被公认为近几十年来最重大的金融创新之一,美国期货市场创新培养了大量高端人才,成就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他们对现代金融制高点的占领,使美国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灌输其金融理念,强化了美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规则掌控权。
  2008年由美国首先发端的国际金融危机曾使许多人对美国衍生品泛滥的批评祸及期货市场,但时间和实践证明,美国在交易所集中交易的期货市场总体上是健康的,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并没有受到削弱。
  相反,期货市场在美国经济复苏和扩大美国经济影响力方面却呈现出强烈的扩张性。美国几家著名的期货交易所凭借其丰富的市场经验、雄厚的金融资本、先进的技术系统和机制优势,积极参股海外期货交易所。
  在欧洲,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已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子公司。
  在新兴国家,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10%以上的股权已为美国金融机构所控制;印度几家主要商品期货交易所的最大股东里都有美国投行、基金的踪影;俄罗斯目前正在与美国商讨共同投资建立新的区域性期货交易所;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东、南非等国,美国交易所也与当地主要期货交易所签订了合作投资或技术输出等协议,致使全球期货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崛起,已不能置这一市场于度外,相反,应把这一市场的发展纳入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
  
  未来角色与现实挑战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如不考虑服务业,经济产值已与美国相差无几,大国崛起势在必然。在未来持续发展中,内有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物价上涨、资产泡沫等问题,外有资源瓶颈、人民币升值、外需下降、节能减排等压力,因此需要调结构、保增长。
  金融危机后,各国超额发行钞票,积累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并将导致货币贬值,推升大宗商品价格。在全球市场联动的大环境下,为更好应对发达国家的遏制,避免被动补贴海外市场,保持更为灵活主动的调控政策,中国基础行业的市场化、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开放是大势所趋。
  作为贯穿于贸易、投资、金融各领域的全方位服务工具,期货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金融技术进步的结果。掌握这一高端金融技术,“退”可抵御外来风险,“进”可抢占国际金融高地。
  中国在迅速崛起中正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方面,市场化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需要金融服务体系本身结构优化的配套;另一方面,逐步开放金融体系,在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博弈中掌握主动,需要相应的金融实力做基础。
  提升期货市场发展层次,内可增强企业、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拓展和深化,提高市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外可培育顶尖人才,强化资源、金融定价能力,提高国际规则话语权,提升贸易、金融、文化软实力。
  因此,如能发展运用得当,期货市场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矛”与“盾”。未来几十年,中国将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在大国崛起路程中,期货市场任重而道远。
  要提升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层次,发挥其服务于大国金融的功能,实现超越,一是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来定位期货市场,未雨绸缪,对其长远发展统筹规划;二是要创造良好的市场创新氛围,打造“高端品牌”;三是要适时推进交易所的市场化进程,使之更加贴近市场,更具国际竞争力。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关注中国期货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向。
  新兴市场的发展面临与旧体制割裂的阵痛与冲突,如何把握稳定和发展的关系是一个难题。在强调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偏重于行政管制的力量也许是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较好选择,但考察俄罗斯、巴西的市场发展路径,我们不应该过多地陶醉在现在这个模式获得的成功,市场经济最需要的是市场活力与市场主体的创新。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在上述方面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与一些新兴市场相比,我们在有些方面还是落后的。
  一个最显著的事实是,我们可供投资者选择的金融产品还比较少。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中国的投资市场往往显得匮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一大后果是促使政府对市场监管的进一步强化,这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国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对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中国,市场的作用发挥还相当不够,对市场的管制进一步强化可能会对市场作用的发挥更加不利。
  笔者从事过市场监管工作,从监管理念上,更主张不应将市场管制满足于简略状态,而是要因势利导,让新产品、新事物沿着有益的方向发展,为市场的更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促进产品的丰富和技术的提升。
  从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需要和战略考虑,在推进期货市场稳步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尽快改变期货市场的法制环境,推进商品交易法的制定,加大期货金融知识的普及和运用,放松期货市场的管制,增加期货市场的交易商品,让更多的企业和机构能熟练地利用期货市场,实现期货市场质的飞跃,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实施期货金融战略所必须做的功课。而且,这些功课完成时间越短,期货金融对中国崛起的推动作用就越大。□
其他文献
中国改革开放32年来,房地产税的改革从1986年起逐步恢复对内资企业和中国公民的房地产征税,到“十一五”期间(2006年至2010年)实现房地产税的内外统一,经历了一个艰苦的发展历程。  展望“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中国房地产税的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近30年税改回顾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房地产税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中国经济正从计划经济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需要
期刊
“十二五”规划建议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确立其目标和重点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显然,深入讨论并明确其实现的路径至关重要。    收入分配是天大之事  收入是民生之源。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
期刊
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从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看,恐怕很少有人会否认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在规划今后五年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时,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
期刊
城镇化问题经历了一个十年周期之后,再一次吸引了众多专家、公众以及媒体的眼球。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决议又把城镇化问题提高到了一个战略性高度。但我感觉了解城镇化真实含义的人并不是太多。因为城镇化问题确实已经直接涉及到城乡居民个人的利益关系,正因如此,有关政策在不同人的眼中,竟然成为不同的表述。  中央政策已表述得十分清楚,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化的主体是已经在城镇长期就业和居住的外来
期刊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要进一步发展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同时成为金融强国。  这就必须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使人民币成为具有完整的全球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功能的国际强势货币。    国际化的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成长。但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人民币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和庞大的经济与国际贸易规模,未能转化为中国的货币与金融的软实力,
期刊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强调做好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转变的本质和内涵  经济发展既包含数量上的增加,也包括结构、质量、效益、就业、分配、生态等质的变化过程。既要重视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还要重视经济增长过程的协调性、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等。  转变
期刊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即将结束。这是极不寻常的五年,是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中转危为机的五年,是战胜地震等灾害,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  据初步测算,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位,出口跃居全球第一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跨上4000美元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规划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全面实现。  进入“十一五”的前两年,国民经济运行达到新一轮上升
期刊
◎2010年3月30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左)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右)快步前进,去参加在白宫东厅举行的一个联合记者会。当晚奥巴马在白宫为萨科齐夫妇举行家庭晚宴。这是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首次以此种方式款待外国领导人。在会见萨科齐之后,奥巴马对记者说,法国是美国最悠久的盟友之一,从美国独立战争到目前的阿富汗战争,美法两国一直并肩战斗。    ◎2010年10月26日,伊朗德黑兰,内贾德(左)和莫拉莱斯(右)
期刊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为主要储备、结算货币,各主要货币之间汇率自由浮动,各国自由选择储备货币、汇率制度和汇率调节机制市场化的松散体系。  同时,可以预计,未来10年、20年甚至30年内,世界货币体系的基本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仍是“一极多元”的格局。但是“一极多元”中美元这一“中心极”的势力(占当今世界储备货币中的65%左右)在相对减弱,欧元、日元、英镑这一“多元化”货币
期刊
市场使欧元区边缘国家主权债券利率高企的同时,亦保持了欧元汇率的坚挺。事实上,欧元对美元汇率,一直远高于其均衡值——该均衡值由2003年中期以来的购买力平价所决定。  欧元对美元贬值的消息,曾在今年初频繁占据媒体头条。这一贬值现象可被看做趋向均衡值的调整。这不是反常现象吗?近期欧元区新推出的一系列监管政策,是否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欧元的强势表明,市场并不希望欧元发生剧烈动荡,但主权债券价差增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