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赢”字中探析大学生迈向成功必备的五种意识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人们渴望赢得事业成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更渴望创业之初就能迈出成功的一步,赢得第一桶金。本文从“亡、口、月、贝、凡”组合成的“赢”字中,分析了成功必备的五种意识——危机意识、沟通意识、时间意识、创业意识、淡定意识。
  关键词:创业成功 必备意识
  
  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在追求成功、赢得社会肯定与认可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主观条件和有利的客观条件。成功的因素固然有多种,本文仅从观念方面,通过对“赢”字的拆解,探析大学生迈向成功应树立的正确观念。
  一、“亡”——危机意识
  一份数字显示,上世纪50年代我国大学生及大学毕业生知识更新周期为30年,这意味着大学时代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以使用到接近退休的年龄;上世纪90年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则与社会变革的脚步同时加快,缩短至10年;而进入21世纪后,更新的周期只有1至3年,这意味着学习已成为终身的事业,不学习就会被淘汰,成为社会的落伍者。大学生在学校接受过正规的专业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但层出不穷的新发现、新思维、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需要人们吸纳,在拥有更新更高层次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突破与创造,从而在工作中做出新的业绩。
  面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境遇,大学生的选择决不应是退缩或裹足不前。自助者最强,一个人获取成功的最大力量往往来自于自身的强烈进取心。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一帆风顺、尽如人意只是理想状态,对于年轻的大学生们来说,人生阅历不够深厚难免会判断失误;年轻气盛容易心浮气躁,解决矛盾不够成熟;期望值过高容易导致失望与沮丧,一蹶不振……因此,大学生需要凭借敢想敢干、不轻易低头服输、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克服前行中的种种困难,支撑起奋斗的信念。
  二、“口”——沟通意识
  在沟通中,倾听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有时人们之间的沟通失败并不是因为说得不够多,恰恰是由于听得不够多。认真倾听对方的表达与讲述,并适当辅以点头或“哦,原来是这样”的语言,那么倾听表现出的就是一种尊重、关注与理解。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90后的年轻人,他们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个性张扬、乐意表现自我、用解构传统来展示所谓的时尚……这些特性往往容易成为倾听的障碍,因此大学生要认识到倾听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少一份自我为中心,多一份真诚与尊重。
  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各种机会,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组建社团、担任学生干部、参加演讲或辩论比赛等平台,锻炼良好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学习根据不同的沟通目标、在不同场合与环境、面对不同身份的人群进行沟通的基本礼仪与技巧。当下,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依赖电脑与鼠标构建起的交流环境,那种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与沟通方式反而成了他们的弱项。因此,大学生应把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网络世界之外,在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练就清晰表达的能力,为成功增加砝码。
  三、“月”——时间管理意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道出了对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规划的意义与必要。也许孩童思想懵懂,大部分时间拿来做了游戏;中年人的家庭与事业已基本稳定,大部分时间用作享受;而老年人身体日渐衰微,多数时间用来回忆;那么正处于“黄金时代”的大学生,则必须充分利用每一点每一滴的时间,为将要创造的生活与事业积累知识、铺垫基础,让人生最精华的阶段散发光芒。尤其是大学学习期间,及时、科学地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学生可以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认真而全面地进行自我评价与职业评价,制定出短期、中期乃至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学会合理分配时间,采取有效方式达到预期目标,从而一步步接近成功的目标。
  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么,也许人的一生或有长,或有短,但其本质并不在长短,而在于意义与价值。社会在步入市场经济时期后,人们的逐利思想被纵容,狂热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的同时,精神世界日渐黯淡和萎缩。而2008年发生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惨烈悲剧、2010年夏季发生在甘肃曲舟的特大泥石流灾害等意外与无常,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或许把握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把握的是生命的宽度,即为生命赋予意义与价值。
  四、“贝”——创业意识
  张瑞敏、马云、刘永好、俞敏洪……一大批杰出的创业先锋,用凝聚智慧与勇气的创业精神,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帮助社会解决了就业民生难题,同时赢得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精彩实现。可以说,创业已愈来愈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它所蕴含的创业意识、对社会有所担当的责任感、不怕失败敢于再来的奋斗精神,以及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成为新时代中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全新的社会为大众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激发着有才华有能力的人,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尤其在创业这个大舞台,许多有志有为的青年大学生走出了一条艰辛却光荣的创业之路,为社会的进步发展注入自己的力量,同时激励着更多的大学生和青年人在创业的道路上获得成功。
  然而,创业是一项充满挑战与风险的事业,需要创业者拥有创业所需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坚守正确的创业价值观,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目前被大众所诟的“三鹿毒奶粉”、“充满化学有毒物质的一次性筷子”等事件,折射出包括创业者在内的许多人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渴望成功,急于达到目标,便不择手段地选择那些甚至已经触犯道德底线和法律准绳的方式,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不仅无益于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且对社会和他人带来了可怕的灾难与痛苦。因此,鼓励创业并不意味着鼓励创“危”业,不论所创之业将带来多少巨额财富,只要它阻碍社会的发展,伤害公众的利益,就绝对应被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所抛弃;而那些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帮助的“业”才是大学生应当选择并勇于追求创造的事业。
  五、“凡”——平常心
  大学生内心充满激情与梦想,这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但现实与理想之间、规划与实践之间总是互相统一却又互相矛盾,只有看清这一点,迈向成功的路才会有连续和延伸,否则便容易在三分钟热情过后遇挫折便低头。许多实践证明,“一份耕耘”并不一定带来“一份收获”。有时,设定了清晰的目标,也拼尽全力去奋斗了,但最终还是留下遗憾;有时,际遇的变化使人们不得不舍弃最初的雄心壮志,只能选择平凡甚至卑微。因此,无论面对荣耀的巅峰,还是伤心的低谷,患得患失的浮躁心态并不能为成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站在人生长河的视角上,给内心世界一颗“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的平常心,年轻的大学生们才能在成熟、理性的思维指导下不断向成功迈进。
  拥有平常心态,并不意味着推卸社会责任,对生活抱守平庸,自甘落后,而更多强调的是对内心信念的坚定,对平淡甚至困难生活的乐观从容,对物质追求的知足常乐,注重对成功追求过程的享受,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学会在努力的过程中收获感悟与成熟。
  总之,“赢”是青年大学生的当然梦想,而在“赢”字的组合中,“亡、口、月、贝、凡”所寓意的危机意识、沟通意识、时间管理意识、创业意识和平和的淡定意识,树立这五种观念,启示着渴望“赢”得人生精彩与成功的大学生,只要增强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清晰的沟通能力、善于规划的时间管理意识、敢于挑战的创业精神以及不骄不躁的平常心态,定会给迈向成功之路增添更多的动力!◆(作者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责任编辑:王锋旗
其他文献
在教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一课时,我首先对学生提出了一个简单、幽默的问题:“在座的同学当中,有几位同学在小学一年级时吃饭要爸爸、妈妈喂的?”话音刚落,教室一片哗然。学生被我这个有点莫名其妙的问题怔住了。见到学生如此反应,我重复又问了一遍:“在一年级时要爸爸、妈妈喂饭的举手。”全班同学仍然没有一个响应的。也许因为学生们觉得要爸爸、妈妈喂饭是件丢脸的事,虽然我问的是小时候,也没有学生举手承认的。于是,
期刊
笔者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就阅读教学中的扶与放的把握上来谈谈如何让学生“享受阅读”,如何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  一、立足课堂,“读”唱主角,导而弗牵  低年级的阅读应以读为本,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孩子敢读、想读、会读。  (一)激趣是关键,导中有法  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些生动有趣的童话寓言或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歌等。对于起步阶段的低年级阅读,我们的教学首要解决的是如何激发孩
期刊
在《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即将结束时,突然发现我在细读文本时忽略了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课文中以“月亮”为线的几处景色描写:“月亮升起来了”“银色的月光”“皎洁的月光”“月光如水的夜晚”。课文中对景色的描写只有这四处,都写到月亮,值得深思。  为了让学生细细体会这些词句,我增加了一个课时,做了个临时的教学计划:“前几堂课上,同学们用发现的眼光找到了启示的深刻含义,关注到了表现‘我’的心情变化的
期刊
歌唱是一门艺术,歌唱者在创造性地歌唱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自信心的培养及建立,对于歌曲演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演唱中的自信心体现在演唱者确信自己能够展示出美好的声乐艺术形象,也确信自己能够很好地发挥歌唱水平,获得演唱的成功。  一、自信心对歌唱的影响  缺乏自信的演唱者往往在考试、比赛或者人多的地方演唱时容易出现身体僵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口干舌燥、手脚发抖发冷、记忆空白
期刊
一、 精心预设,为生成启航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堂中的各种因素。  如《梅花魂》预设方案片段  师:自由读这段话,你喜欢梅花吗?为什么?(生回答)  可能出现的情况:  (1)喜欢她的美丽。  师:(引导)词中是怎样描写她的美丽的?(引导生诵读)  (2)她不怕寒冷,非常坚强。  师:(引导)说说冬天的景象。(风、雨、冰、雪……)词中是怎样描写的?并联系其美丽的
期刊
江南多雨的季节。  暮色四合,窗外的雨开始一点点的飘落下来,飘得肆无忌惮,远处的虹霞,一片氤氲。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一个丁香结,一声哀怨,一种离思,唐朝的李商隐吟到了我的心中,荡开了一片淡淡的遐思……  丁香,缄结在哀怨中。  它,只是淡淡的一簇白,只是幽幽的一抹紫,可它却凝在无数诗人清丽的诗句中,千古流传。丁香,总是带着些迷蒙的水汽,飘散在愁思里,缄结在哀怨中。  “楼上黄
期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三字经》的主旨是教人保持人最初的人性美——善,改变后天接受的不良习性。达到此境界,其决定因素是“教”。人教版初中第一册语文,就体现了这一点。  “善”,是人修身养性的最高层次。《〈论语〉十则》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善解人意之善,其人称之为君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自省之善,是人性的觉悟,达到完美人生的高境界;“己所不
期刊
学生学了一篇又一篇课文,为什么解读文本的能力还是不强?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努力探索。终于,我有了自己的发现:从小处做文章,即从词语教学入手,引导学生沉潜到文本深处。潜移默化,学生就能嚼出语言文字的味道,读出文本的内涵。以下是我在阅读课中进行词语教学常用的方法:  一、展开想象  一座森林,在农夫眼里只是取薪柴的场所,而在诗人眼里却是鸟的天堂。同样,读一篇文
期刊
作为教师,最烦心的事就是学生的告状了,事无巨细,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在他们眼中是非常严重的。“老师,他打我!”“老师,他也打我了!”要是两个学生闹意见,叫到跟前了解情况时,听到的肯定是互相指责对方的过错,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这不禁让人沉思:现在的学生怎么了?眼中只剩下自己,没有了别人;只看见别人的缺点而根本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呢?的确,现在的孩子在家中是“小太阳”,被大人宠得团团转,所以许多
期刊
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重头戏,但又是教师和学生都怕的东西,大家都可谓谈作文色变。  我认为学生作文内容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经验,即亲身经历;二是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书本学习、影视等获取的。 “生活处处皆素材”, 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以丰富作文内容。  一、实践观察,积累素材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要求我们有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生活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