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微视频的开发与运用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boy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视频作为现代教学的新兴媒介,其主题清楚、目的明确、简明扼要、灵巧便利,视频中有动画、文字和图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就某个知识点录制编辑成一段微视频在课堂播放,深化了课程教学的内容,将课程的目标从课内扩展到了课外,彰显出其适合各年级段学生进行学习的优势。
  一、微视频开发中课题的选择
  在选择微视频课堂开发课题时,首先要在概念教学时采用。数学的概念抽象性较强,当前在不少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有“重定义轻理解”的现象,加上教师在教学中方法不当,造成学生认识的概念是浅显和不清楚的,如果在概念教学中使用微视频进行设计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次,在方法講解时也可以使用微视频。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将这一推导过程由长方形面积推导的方法转移到圆面积的推导中,让学生进行验算、推导,然后播放微视频。利用视频中图像的定格、闪烁、色彩明暗和音响的音高变化,给学生新颖的体验,通过图像变幻让学生看到他们想象的过程,找出想象的差距。
  二、微视频运用中抽象思维的引领
  教师在使用微视频教学中,首先应充分让学生感知视频的内容,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其次,让学生实施和这种认识关联的进阶练习,使学生对数学认识从感知、详细、混沌、琐屑逐步走向理性、概括、清晰和整体。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这课时,我根据课文内容做成了一个微视频。视频播放中,我先输入一个“5”,学生却很直观地看到输出来的是“15”,然后让学生报出数字,让他们看输出的数字。接下来,让学生猜想输入和输出数字间的关系,学生猜想的数量关系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微视频的点击来验证。经过多次猜想和验证后,依托微视频导引学生实施数学抽象:怎样用一个算式来表明输入和输出数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可感知用数学的符号来表明输入输出间的数量,学生的数学认识和抽象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三、微视频运用中综合思维的培养
  通过微视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所学的知识具备条理性知识的链、块、群、体。在重新组合和链接相关知识中让学生的综合思维技能得到培养,使学生学会用联系、发展和结构的目光审视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我设计了微视频《左顾右盼探讨性质》,并将这一视频上传至学校网站、班级微信群,让学生课后学习。设计这一视频的目的是基于商不变规律、小数和分数性质间的联系,给学生一个类和群的概念,这是右盼。另外还有一个目的是让学生左顾,使学生明晰分数之性质和意义。看完微视频后,学生需要整体认识商不变规律、小数和分数的性质等,且类比其相互间的作用。如商不变规律的应用,能把除法中除数为小数变更为除数为整数;小数性质的应用,能改写和化简小数,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能实施通约分等。如此,学生强化了知识的解释和迁移技能,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实现数学思维的技能。
  总之,教师要将微视频恰到好处地嵌入到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微视频进行学习的技能和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九总小学)
  (责任编辑 吴 磊)
其他文献
随着课改的推进,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般拔节而出,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堂是一个弹性课堂、橡皮课堂,可松可紧,可多可少,可快可慢,然而在课改中,学校对教师讲课的种种限制,让很多语文教师盲然,甚至三缄其口,学生放任自流,家长怨声载道。  谈“讲”色变,语文课堂出现了剑走偏锋的奇怪现象。  打仗有兵法,教学有教法。课改中,教师不是全讲,也不是少讲,更不是不讲,而是要精讲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养成是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较弱,教师要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关注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在学习中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期刊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要从小抓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要融入核心素养教育,在课堂活动中开展培育核心素养的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在情境设置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情境教学,它能让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交流对话中,强化师生和生生间的感情,提升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促进学生开展扩展性的思维活动。因
期刊
兴趣始于对事物的注意,拥有兴趣,自然就会学好。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根据教学实际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一、有意无意,适当转换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为重要的
期刊
课堂教学依托的是教材,教学活动的进行也要依托教材,教材使用的效果关乎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讲求创造性,英语教学中的文本再构为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指明了方向。就文本再构的本质来说,它依托的基础是教材和学生,迎合的是学生的实际需要。关乎学生自身需求的文本再构,表达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文本再构的教学方法,对使用教材的创造性、对贯彻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大有裨益。  一、
期刊
“猜想”和“证明”作为人类探索世界的两大工具,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在公元前三百年,古希腊数学家将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发现写成《几何原本》,这部经典的数学名著通过大胆的假设和缜密的推导,使一个又一个几何发现(定理)得到证明,为后世数学特别是几何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这种从“猜想”到“证明”的数学逻辑演绎手法,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  一、定义  数
期刊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教育领域自然也要与时俱进,亟待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党的十八大后,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明确“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核心素养”这个新概念,逐渐成为一个热词,表达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精华,体现了素质
期刊
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我喜欢观察记录校园里的一些画面作为上课的素材,通过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把看似深奥的道理讲给他们听。本文以一年级下册四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学习《道德与法治》。  一、教材入手,巧设情境  本單元以“我们在一起”为主题,第一课讲了“小布丁与小蝴蝶”的故事。故事中小男孩的名字叫小布丁,他搬家后没有小伙伴,常常向小蝴蝶诉说心中的苦恼,在小蝴蝶的帮助下,小布丁成功交到了新朋
期刊
写作源于真实生活,教师要营造真实的交际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字的价值,产生快乐表达、创意表达的欲望。只有关注生活,减少束缚,才会让学生倾听心声、流露真情,从而产生有创意的表达。  一、预热,倾吐心声的“思维场”  预热,是活跃气氛、拉近师生距离、寻找新颖话题、为写作埋下伏笔的有效途径。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的、能引学生入情入境的简短谈话、自我介绍等,从而开展学生的语言思维体操的训练。如在想象作文《丛林历险
期刊
音乐是“音”和“乐”的融合,它既是一种声音艺术,又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通过声音元素给人带来欢乐,愉悦人的心情,净化人的心灵。音乐课作为基础阶段的必修课,旨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音乐课就应有音乐的味道,如今一些音乐课缺少音乐味,有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语文、美术等外在元素,冲淡了音乐教学的主旨,使音乐课失去了本真。音乐是情,音乐是美,音乐靠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