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华人子弟 研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749 【文献标识码】A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随着地区合作不断深化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形式不断涌现,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体系,是未来极具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与培育,不断吸纳引进优秀人才,做好教育科创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多年在海外辛勤耕耘的华人华侨将是大湾区未来建设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大地百业待兴,许多华人华侨齐心聚力,开辟投资大量实体产业,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许多华二代、华三代逐渐成长成才,在祖父辈的殷切支持下,也渴望回到祖籍家乡,在大湾区建设中施展才华抱负。开展面向华人子弟的研学交流,不仅有助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资源聚集整合,深化香港、澳门与内地科研院校的密切联系,促进大湾区与世界教育机构的合作创新,而且有利华人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祖籍认同意识,增进华人子弟对祖国乡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宗旨和意义布局,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擘画了大湾区2022年至2035年的建设规划和远景目标。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九个城市组成,是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据悉,2020年大湾区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比2017年增加1.4万亿元;大灣区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达到21家,比2017年增加4家,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依托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和深圳前海的区域平台优势,大湾区不断探索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创新协作,带动金融、教育、人才和信息的规范流通,为人文教育的合作带来了诸多便利条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离不开内外协作、互通交融的发展模式。对内,发挥广东、香港、澳门及内地其他省份的地区优势,共建协同互惠发展平台;对外,加强与全球国家地区交流合作,学习借鉴有益经验,凝聚华人华侨齐心之力。当前国外形势相对复杂,更需广大华人华侨清晰认识祖国发展现状,深刻领会历史发展机缘,重燃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情怀。
近年来,作为素质教育推进的有效形式,研学交流活动被视为综合实践育人的优良途径。2016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正式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进一步肯定了研学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等12厅局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统筹安排和指导,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建设一批主题鲜明、安全可行的“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并将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情况作为学校综合素质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此外,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便利创新要素的跨境流动。政策意见的发布实施,有助研学项目的规划建设趋于规范可行,不仅做到实践与体验引领结合,实现“寓教学于游”的双重功效,而且形成了条件保障有力、行程安全可靠、主题鲜明向上的专业发展机制。
海外华人华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连接中外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坚实桥梁。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及“互联网+”的高度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华侨将中国视为创新发展的热土。据估算,目前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在粤投资企业估算约有6.2万家,占全省外资企业总数六成多,累计投资2600多亿美元,占全省引进外资总额近七成。而近五年广东省累计引进包含华侨华人在内的海外人才约5.8万人,其中华侨华人达到70%以上。尽管在历史上,由于国内外局势动荡,一代华人华侨在海外经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漂泊岁月。但很多华人祖辈一直保持着对子女族群进行华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崇尚并支持华文教育已经成为了很多华人圈的一种风气。据统计,目前海外华文学校约有2万多所,华文教师达数十万人,在校生达数百万人。渐趋庞大的海外华文教学体系,为年轻华人子弟提升华族文化的情感认同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建立了有利的推广平台。
基于以上现实依据,粤港澳大湾区肩负着新时代的“国之重任”,依托湾区平台优势,开展海外华人华侨学子的研学交流具有现实基础和时代意义:不仅是粤港澳三地教育融合协作的实践成果,也是增强海内外华裔青少年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亦是今后湾区人才、教研、科创等领域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
但目前研学活动在实践探索中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研学安排流于形式,疏于教研和设计;一些研学教师缺乏专业培训,不具备资格认证;研学市场鱼龙混杂,项目过于商业功利等。因此,完善优化项目内容,提升充实师资力量,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是当前发展研学活动的迫切需求。与以往青少年研学活动不同,面向华侨华人子弟的研学交流,更应注重寻根文化的追溯和创新,在“求同存异”理念的指导下,跨越国度、地区、体制的单边局限,凝聚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同根之力,共建人才、科教、文化“三位一体”的共享场域。
第一,凸显华人文化研学理念,多形式挖掘湾区特色优势 。华人子弟的研学交流应把“文化寻根”作为重要的理念宗旨,在承认差异、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将华人历来强调的传统价值观念融于研学的设计体系。例如,中国世代传承的精神信仰:整体和谐、刚健自强、仁义至上、知行合一等;以及新时代所需的主流价值品性:友善、仁爱、诚信、正直、善良等。利用文化讲座、民俗参观、实地考察等形式将带有中国文化特性的名曲歌谣、传统中医、民间工艺等文化体裁融于研学活动中,达到“传承优良,不忘初心”的文化教育目的。 除了注重“初心”,还需与时俱进地寻求“创新”。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依托平台的研学活动,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平台,发挥协同创新的优势力量,在科创重点领域寻求新的增长极。具体而言,在研学设计中,引导华人青少年建立“创新驱动进步”的前沿理念,领会感知湾区建设的目标愿景,培养“齐心聚力,共创发展”的使命意识。在研学合作模式上,打破区域教育体制壁垒,运用智能科技教学手段,以文化同根性为内容宗旨,共建“知识课程—实践体验—参与建设”的研学交流平台。如将研学过程分为三阶段:初期——完成网络共享课程的知识培训,以各类影视化VR互动模式授课,帮助华人子弟建立时代“湾区意识”;中期——走访参观科学博物馆、科技中心、高精尖实验室,切身体会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实效;后期——以深圳为实践落点脚,多形式走访科研院所和高精尖科技公司,了解科创团队成长历程,根据实际参与部分研发活动,帮助华人子弟提升对科创领域的兴趣热情。
第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优化人才引进渠道。研学导师,作为研学活动全程的设计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观察者,其角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目前研学市场缺乏人才培养和择优选拔模式,一些机构出于占据市场份额的商业目的,在未进行研学师资充分考核的情况下,让一线导游充当研学导师,全程带队负责研学活动。或让传统教师在未进行相关培训的情况下临时上岗,导致研学项目脱离实践体验的初衷。种种师资混杂的无奈现实,势必会极大影响研学活动的实际成效。根据上文提及的《广东省教育厅等12厅局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各地应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研学旅行导师队伍,研学旅行导师要接受组织开展研学旅行的主题确定、组织管理、后勤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结合当前现状,研学旅行应广开视野拓宽格局,多渠道探索人才来源模式,培养一批通晓教育学科知识,具有旅游文化积淀,富有组织管理经验的导师。而师资的培训和选拔需要多方组织、机构、院校的协同支持与配合。如教育机构与当地教辅组织搭建研学师资培训营,在文史展馆、科技创业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点等传统文旅区培养定点研学导师。科研院校可依据研学对象的特性,遵照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结合研学旅行的目的需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研学人才培养计划。
第三,借鉴优势发展经验,多角度建立评估体系。由于粤港澳三地具有各自不同的发展优势,因此在教育合作中应把承认差异、彼此借鉴作为互通交融的重要前提。研学项目的研发也需以此作为长远发展的依據,在追求德育为先的理念指导下,实现资源互补、平台协同的整合式发展。对比分析而言,各自的科教优势有以下特性:广东经济实力强劲,近30年来一直位居内地前列。第一、二、三产业发展较均衡,“产学研”三位配套完善,拥有自职业技校至知名本科学府的培养体系,是区域性科研学术成长的新兴之地。香港教育国际化水平高,部分高校具有国际通用文凭课程,商科管理类专业建设突出,已有5所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排名。澳门高校利用区域发展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人文专业,拥有人数众多的国际教师队伍,是旅游文化产业重要的实践研发地区。开展湾区研学活动,可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教育优势,在资源分配、产业基础、人文底蕴三方面寻求合作互补的空间。如借助香港澳门国际化的条件优势,通过“粤港姊妹学校”和“粤澳姊妹学校”的项目,开展高校创新联盟交流会,帮助海外华人子弟搭建求学深造平台;利用珠三角及内地广阔市场需求,突出深圳高新产业研发优势,为今后的市场合作需求做好海外青少年人才储备库;发挥岭南传统文化特性,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传承,结合全球新媒体短视频化需求,推动大湾区影视产业及文创产品的研发。
此外,基于以上现实条件,制定一套科学有序的评价体系,是确保研学活动得以优化延续的坚实保障。研学旅行强调实践德育的功能,是课堂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实践结合,因此研学评价体系应结合多角度指标来源(机构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运用多样化的手段(过程性评价、描述性评价、动态评价),参考外在的展现形式(竞赛评比、戏剧表演、绘画摄影、作品评分等),重点观察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参与积极性、是否融入集体生活、情感态度变化等)进行量化设计。华人子弟作为海外中华文化的血脉传承,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心路历程,有着特殊的时代使命和情感意义:如何评价当代中国,如何看待粤港澳地区的协作发展,如何建立与祖籍文化的认同,如何理性聆听外界的声音,如何形成客观理智的探究精神等,都需要在研学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总结。评价体系的建立,恰好能将各种体验感受和反思心得纳入其中,通过反思日记、心得笔记、情感交流分享等形式,真切了解华人华侨青少年的心路历程,在以“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探究实践中,提取出深远的民族情感价值。
(作者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陈伟、郑文:《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的现实基础和实践理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第6期。
②左晓安:《新时代华侨华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新经济》,2018年第12期。
责编/谷漩 美编/陈媛媛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随着地区合作不断深化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形式不断涌现,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体系,是未来极具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与培育,不断吸纳引进优秀人才,做好教育科创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多年在海外辛勤耕耘的华人华侨将是大湾区未来建设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大地百业待兴,许多华人华侨齐心聚力,开辟投资大量实体产业,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许多华二代、华三代逐渐成长成才,在祖父辈的殷切支持下,也渴望回到祖籍家乡,在大湾区建设中施展才华抱负。开展面向华人子弟的研学交流,不仅有助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资源聚集整合,深化香港、澳门与内地科研院校的密切联系,促进大湾区与世界教育机构的合作创新,而且有利华人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祖籍认同意识,增进华人子弟对祖国乡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抓住发展机遇,运用政策利好,深化研学交流,加强全球合作,凝聚华人华侨齐心之力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宗旨和意义布局,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擘画了大湾区2022年至2035年的建设规划和远景目标。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九个城市组成,是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据悉,2020年大湾区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比2017年增加1.4万亿元;大灣区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达到21家,比2017年增加4家,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依托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和深圳前海的区域平台优势,大湾区不断探索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创新协作,带动金融、教育、人才和信息的规范流通,为人文教育的合作带来了诸多便利条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离不开内外协作、互通交融的发展模式。对内,发挥广东、香港、澳门及内地其他省份的地区优势,共建协同互惠发展平台;对外,加强与全球国家地区交流合作,学习借鉴有益经验,凝聚华人华侨齐心之力。当前国外形势相对复杂,更需广大华人华侨清晰认识祖国发展现状,深刻领会历史发展机缘,重燃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情怀。
近年来,作为素质教育推进的有效形式,研学交流活动被视为综合实践育人的优良途径。2016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正式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进一步肯定了研学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等12厅局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统筹安排和指导,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建设一批主题鲜明、安全可行的“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并将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情况作为学校综合素质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此外,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便利创新要素的跨境流动。政策意见的发布实施,有助研学项目的规划建设趋于规范可行,不仅做到实践与体验引领结合,实现“寓教学于游”的双重功效,而且形成了条件保障有力、行程安全可靠、主题鲜明向上的专业发展机制。
海外华人华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连接中外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坚实桥梁。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及“互联网+”的高度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华侨将中国视为创新发展的热土。据估算,目前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在粤投资企业估算约有6.2万家,占全省外资企业总数六成多,累计投资2600多亿美元,占全省引进外资总额近七成。而近五年广东省累计引进包含华侨华人在内的海外人才约5.8万人,其中华侨华人达到70%以上。尽管在历史上,由于国内外局势动荡,一代华人华侨在海外经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漂泊岁月。但很多华人祖辈一直保持着对子女族群进行华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崇尚并支持华文教育已经成为了很多华人圈的一种风气。据统计,目前海外华文学校约有2万多所,华文教师达数十万人,在校生达数百万人。渐趋庞大的海外华文教学体系,为年轻华人子弟提升华族文化的情感认同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建立了有利的推广平台。
优化设计研学内容,提升充实师资力量,利用地区特点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是大湾区发展研学活动的重要路径
基于以上现实依据,粤港澳大湾区肩负着新时代的“国之重任”,依托湾区平台优势,开展海外华人华侨学子的研学交流具有现实基础和时代意义:不仅是粤港澳三地教育融合协作的实践成果,也是增强海内外华裔青少年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亦是今后湾区人才、教研、科创等领域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
但目前研学活动在实践探索中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研学安排流于形式,疏于教研和设计;一些研学教师缺乏专业培训,不具备资格认证;研学市场鱼龙混杂,项目过于商业功利等。因此,完善优化项目内容,提升充实师资力量,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是当前发展研学活动的迫切需求。与以往青少年研学活动不同,面向华侨华人子弟的研学交流,更应注重寻根文化的追溯和创新,在“求同存异”理念的指导下,跨越国度、地区、体制的单边局限,凝聚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同根之力,共建人才、科教、文化“三位一体”的共享场域。
第一,凸显华人文化研学理念,多形式挖掘湾区特色优势 。华人子弟的研学交流应把“文化寻根”作为重要的理念宗旨,在承认差异、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将华人历来强调的传统价值观念融于研学的设计体系。例如,中国世代传承的精神信仰:整体和谐、刚健自强、仁义至上、知行合一等;以及新时代所需的主流价值品性:友善、仁爱、诚信、正直、善良等。利用文化讲座、民俗参观、实地考察等形式将带有中国文化特性的名曲歌谣、传统中医、民间工艺等文化体裁融于研学活动中,达到“传承优良,不忘初心”的文化教育目的。 除了注重“初心”,还需与时俱进地寻求“创新”。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依托平台的研学活动,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平台,发挥协同创新的优势力量,在科创重点领域寻求新的增长极。具体而言,在研学设计中,引导华人青少年建立“创新驱动进步”的前沿理念,领会感知湾区建设的目标愿景,培养“齐心聚力,共创发展”的使命意识。在研学合作模式上,打破区域教育体制壁垒,运用智能科技教学手段,以文化同根性为内容宗旨,共建“知识课程—实践体验—参与建设”的研学交流平台。如将研学过程分为三阶段:初期——完成网络共享课程的知识培训,以各类影视化VR互动模式授课,帮助华人子弟建立时代“湾区意识”;中期——走访参观科学博物馆、科技中心、高精尖实验室,切身体会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实效;后期——以深圳为实践落点脚,多形式走访科研院所和高精尖科技公司,了解科创团队成长历程,根据实际参与部分研发活动,帮助华人子弟提升对科创领域的兴趣热情。
第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优化人才引进渠道。研学导师,作为研学活动全程的设计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观察者,其角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目前研学市场缺乏人才培养和择优选拔模式,一些机构出于占据市场份额的商业目的,在未进行研学师资充分考核的情况下,让一线导游充当研学导师,全程带队负责研学活动。或让传统教师在未进行相关培训的情况下临时上岗,导致研学项目脱离实践体验的初衷。种种师资混杂的无奈现实,势必会极大影响研学活动的实际成效。根据上文提及的《广东省教育厅等12厅局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各地应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研学旅行导师队伍,研学旅行导师要接受组织开展研学旅行的主题确定、组织管理、后勤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结合当前现状,研学旅行应广开视野拓宽格局,多渠道探索人才来源模式,培养一批通晓教育学科知识,具有旅游文化积淀,富有组织管理经验的导师。而师资的培训和选拔需要多方组织、机构、院校的协同支持与配合。如教育机构与当地教辅组织搭建研学师资培训营,在文史展馆、科技创业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点等传统文旅区培养定点研学导师。科研院校可依据研学对象的特性,遵照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结合研学旅行的目的需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研学人才培养计划。
第三,借鉴优势发展经验,多角度建立评估体系。由于粤港澳三地具有各自不同的发展优势,因此在教育合作中应把承认差异、彼此借鉴作为互通交融的重要前提。研学项目的研发也需以此作为长远发展的依據,在追求德育为先的理念指导下,实现资源互补、平台协同的整合式发展。对比分析而言,各自的科教优势有以下特性:广东经济实力强劲,近30年来一直位居内地前列。第一、二、三产业发展较均衡,“产学研”三位配套完善,拥有自职业技校至知名本科学府的培养体系,是区域性科研学术成长的新兴之地。香港教育国际化水平高,部分高校具有国际通用文凭课程,商科管理类专业建设突出,已有5所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排名。澳门高校利用区域发展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人文专业,拥有人数众多的国际教师队伍,是旅游文化产业重要的实践研发地区。开展湾区研学活动,可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教育优势,在资源分配、产业基础、人文底蕴三方面寻求合作互补的空间。如借助香港澳门国际化的条件优势,通过“粤港姊妹学校”和“粤澳姊妹学校”的项目,开展高校创新联盟交流会,帮助海外华人子弟搭建求学深造平台;利用珠三角及内地广阔市场需求,突出深圳高新产业研发优势,为今后的市场合作需求做好海外青少年人才储备库;发挥岭南传统文化特性,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传承,结合全球新媒体短视频化需求,推动大湾区影视产业及文创产品的研发。
此外,基于以上现实条件,制定一套科学有序的评价体系,是确保研学活动得以优化延续的坚实保障。研学旅行强调实践德育的功能,是课堂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实践结合,因此研学评价体系应结合多角度指标来源(机构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运用多样化的手段(过程性评价、描述性评价、动态评价),参考外在的展现形式(竞赛评比、戏剧表演、绘画摄影、作品评分等),重点观察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参与积极性、是否融入集体生活、情感态度变化等)进行量化设计。华人子弟作为海外中华文化的血脉传承,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心路历程,有着特殊的时代使命和情感意义:如何评价当代中国,如何看待粤港澳地区的协作发展,如何建立与祖籍文化的认同,如何理性聆听外界的声音,如何形成客观理智的探究精神等,都需要在研学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总结。评价体系的建立,恰好能将各种体验感受和反思心得纳入其中,通过反思日记、心得笔记、情感交流分享等形式,真切了解华人华侨青少年的心路历程,在以“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探究实践中,提取出深远的民族情感价值。
(作者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陈伟、郑文:《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的现实基础和实践理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第6期。
②左晓安:《新时代华侨华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新经济》,2018年第12期。
责编/谷漩 美编/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