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生物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教师代替学生“学”“做”“思”等现象,与学生认知规律相背,与当前全国推行的素质教育相背,难以适现代化教学要求,更难培养出适应祖国现代建设所需人才。对此现象,本人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求、思索,作了一些尝试性的做法,效果明显,特作了一总结,以待交流。
[关键字]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课外实践 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既要在课堂,也要在课外,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是说学生在探求科学知识过程中,老师只相当于“导演”,学生才是主人,学生是“演员“。那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
一、 在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每一节理论课教学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采用“导学案”模式进行教学。导学案
包括示标、链接、探究、展示、拓展提高、测标、小结等部分组成。对于每一课时导学案的编写发挥团体优势,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义。对教材中每一部分内容精心研究、认真分析、找准讨论点,使导学案每一个问题都有讨论价值。课前把导学案发放给每一位学生,学生课前可以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等完成导学案的部分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完成不了的问题由小组讨论完成。例如对于“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导学案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问题一:讨论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点?
导学案编写时先让学生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然后讨论找出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写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由于学生主动研究、分析、归纳、总结氨基酸结构共同点,所以氨基酸结构通式都能书写正确。
问题二: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多肽链时,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腱?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
由于在问题二之前我们编写了“脱水缩合反应”、“肽腱”、“二肽”、“多肽”、“肽链”等概念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观察了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等,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有的甚至组间讨论,学生都能正确解决了此问题。对于本节课的其他问题也都是由学生先填写导学案的基础部分的知识点,然后对于小组内问题由小组长牵头在组内讨论完成。在讨论、合作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彻底改变那种学生围着老师转做法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只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聪明才智和志趣爱好受到重视,得到承认和发挥时学生的自觉性方能得到提高,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 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革实验教学,有些实验边讲解新内容边做实验,例如“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就是
这种情况。这样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像探究性实验必须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影响酶 的活性条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等实验学生自已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实验过程中探究未知问题的能力将逐步提高。还有一 些实验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集实验材料并参加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工作,例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实验学生在采集实验材料、准备仪器过程中将会认识到实验能否成功与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另外也可以适当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三、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了适应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生物学教学大课堂,相继成立了“环保小组”、”护花小组”和”爱鸟小组”.设立了“和平鸽养殖园”、“蔬菜大棚基地”、“盆景园”、“食用菌养殖基地”等一系列活动场所。对于学生在这些活动室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利用微机上网查找答案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解答,培养了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已解决问题的能力。蔬菜大棚内生长的各种蔬菜、食用菌养殖基地培育的平菇、蘑菇等还解决了学校食堂阶段性的蔬菜短缺问题,同时也为学校节约了资金,有两位学生还被学校分别评为“栽培能手”、“养殖能手”。
总之,适当的课外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消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多思善疑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提高了,也更热爱生物学这门学科了。
[关键字]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课外实践 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既要在课堂,也要在课外,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是说学生在探求科学知识过程中,老师只相当于“导演”,学生才是主人,学生是“演员“。那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
一、 在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每一节理论课教学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采用“导学案”模式进行教学。导学案
包括示标、链接、探究、展示、拓展提高、测标、小结等部分组成。对于每一课时导学案的编写发挥团体优势,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义。对教材中每一部分内容精心研究、认真分析、找准讨论点,使导学案每一个问题都有讨论价值。课前把导学案发放给每一位学生,学生课前可以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等完成导学案的部分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完成不了的问题由小组讨论完成。例如对于“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导学案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问题一:讨论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点?
导学案编写时先让学生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然后讨论找出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写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由于学生主动研究、分析、归纳、总结氨基酸结构共同点,所以氨基酸结构通式都能书写正确。
问题二: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多肽链时,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腱?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
由于在问题二之前我们编写了“脱水缩合反应”、“肽腱”、“二肽”、“多肽”、“肽链”等概念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观察了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等,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有的甚至组间讨论,学生都能正确解决了此问题。对于本节课的其他问题也都是由学生先填写导学案的基础部分的知识点,然后对于小组内问题由小组长牵头在组内讨论完成。在讨论、合作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彻底改变那种学生围着老师转做法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只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聪明才智和志趣爱好受到重视,得到承认和发挥时学生的自觉性方能得到提高,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 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革实验教学,有些实验边讲解新内容边做实验,例如“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就是
这种情况。这样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像探究性实验必须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影响酶 的活性条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等实验学生自已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实验过程中探究未知问题的能力将逐步提高。还有一 些实验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集实验材料并参加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工作,例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实验学生在采集实验材料、准备仪器过程中将会认识到实验能否成功与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另外也可以适当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三、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了适应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生物学教学大课堂,相继成立了“环保小组”、”护花小组”和”爱鸟小组”.设立了“和平鸽养殖园”、“蔬菜大棚基地”、“盆景园”、“食用菌养殖基地”等一系列活动场所。对于学生在这些活动室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利用微机上网查找答案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解答,培养了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已解决问题的能力。蔬菜大棚内生长的各种蔬菜、食用菌养殖基地培育的平菇、蘑菇等还解决了学校食堂阶段性的蔬菜短缺问题,同时也为学校节约了资金,有两位学生还被学校分别评为“栽培能手”、“养殖能手”。
总之,适当的课外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消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多思善疑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提高了,也更热爱生物学这门学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