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糖酒商“翻身记”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aom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在变,需求在变,老糖酒商只有与时俱进,与“市”俱进,不断学习、创新,顺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实现“咸鱼翻身”。
  
  老糖酒商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演变成市场经济体制时诞生的经销商。他们的诞生是时代发展造就的,来源于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如:糖酒公司、供销系统等,经过自身的转型和改制,曾经为中国食品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食品行业竞争的加剧,这批曾经辉煌一时的经销商有的由于受厂家、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冲击,在艰难地维持生计,而近几年随着整个白酒行业从世纪初的巅峰时期跌落后又重新站稳了脚跟。
  笔者认为,只要广大老糖商能够抓住新一轮白酒复苏的热潮,并与“市”俱进,不断学习、创新,顺应市场的变化,就能重振旗鼓,实现“咸鱼翻身”。
  [案例]
  河北某地级市经销商赵老板,以前是糖酒公司副总经理,企业破产后自己带领几个下属成立了公司,凭借在糖酒公司的老关系,主销河南省和本地一家酒厂的白酒,他总是能拿到好的产品,而且在价格上也较便宜,然后利用糖酒公司的二批商,销售网络快速发展,生意也得到迅速膨胀,年销售额达2000万以上。
  但是,随着白酒行业世纪之初的跌落以及后来这两家白酒企业相继破产,赵老板的生意可谓一落千丈,期间也曾尝试接了几个新的白酒和啤酒品牌,但因为赵老板和其员工的思路和做法还是以前的老一套,最终导致其和厂家矛盾重重,最后厂家取消其经销权。再后来,他的公司只能靠经销毫无知名度的小品牌饥一顿、饱一顿地艰难度日……
  老糖酒商的瓶颈
  1、思路与做法墨守成规
  老糖酒商的最大弊病,一是墨守陈规、经验主义打百年。老生常谈其发家创业史,动辄就把自己多年前的市场做法侃侃而谈,毫无新意,甚至好多方法已经与现实严重脱节,不去学习和接受新的营销模式和方法,缺乏主动开拓市场的意识和观念。二是坐商习性,温水中的青蛙。靠传统的车销,市场维护走马观花,集中渠道在对大批发户的维护上,对传统零店和特殊渠道不重视。
  市场在变,需求在变,营销模式也在变。而上述案例中赵老板的思路和做法却没变,没有通过变革求生,而是消极维持,如后来合作的几家企业要求其实行深度分销、渠道下沉,而赵老板却避重就轻,还是按照原来的思路只给批发户配送,不做零售终端店,这样损失了企业的利益,必然会造成市场越做越弱,最终企业取消了其经销权。
  2、现代营销知识的匮乏
  老糖酒商的营销理论和营销模式知识缺乏、专业术语不清晰、经营销售模式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一味依赖价格战等问题。
  上述案例中,现代营销知识的极度匮乏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如赵老板本人对终端盘中盘、深度分销、直分销模式以及终端管理和维护等都搞不清,他的下属就更不用说了,结果被新兴的年轻对手、新的市场营销模式打得不堪一击。
  3、落后的管理模式
  老糖酒商的管理模式和人员结构老化,多以家庭成员和自己的老员工为主(年龄较大),无法吸引和留住新人,无法应对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管理模式和人员结构的老化,导致新员工留不住,老员工消极怠工,客源难以保证。面对行业微利时代,难以应付,只能饥一顿、饱一顿。
  
  咸鱼翻身术
  
  1、与“市”俱进,实现职能转型
  思路决定出路。市场竞争发展到新的阶段,必然有新的营销模式出现。老糖酒商不仅需要与“时”俱进,更要与“市”俱进,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不断学习、创新、适应、顺势。从“经销商”向“服务商”职能转型,承担更多的终端拓展、维护和管理,追随企业的操作思路和策略,而不是抵触和对抗。
  2、配合厂家,拓渠道建网络
  渠道和网络是经销商发展的根本,厂家的营销模式和方法对市场是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是用来为经销商服务的,只要经销商按照厂家的要求和标准做市场,就能够通过渠道拓展和管理完成销售任务和指标,只要让厂家看到市场的贡献率,厂家就能够提供更大的支持和维护力度。
  3、加强学习,应对竞争
  经销商和其员工要经常参与企业举办的各种培训和学习,接受新的营销知识,加强和其他成功的经销商的交流和学习,增强自身的素质和战斗力。
  4、加强管理,建立稳健和高效的销售团队
  要做好老员工的使用和新员工的招聘、培养、激励和任用工作。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只有建立稳健和高效的营销团队,才能应对新市场、新模式,才能做好市场,改变市场,赢得新的发展。
  认识到上述问题的重要性之后,赵老板痛定思痛,调整经营思路,借着新一轮白酒复苏的春风,他做了一家改制的白酒企业的一个片区经销商,通过加强学习和管理,积极配合厂家的思路和模式运作市场,一年后建立了1000多个终端网络,销售额也达到500万以上,扭转了公司亏损的局面,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编辑:姜含笑
其他文献
铺货的目的不是把货摆在货架上,而是摆进消费者心中那个重要位置。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发掘企业发展后劲,成为摆在食品企业面前的战略问题。随着社会整体健康意识的提高,兼具特产、礼品、保健功能的保健醋,无疑是开疆拓土的新利器。    保健醋,不能当醋卖    保健醋也不是新鲜事物,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已有年头。以洛阳九九龄醋业集团为例,1996年即推出九
期刊
每届糖酒会,食品企业会投入高额招商费用,多则成百上千万元,少则几十万元,但95%以上的企业以失败告终,每年有10000多个新产品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企业缺乏本土化的招商模式和招商手段。  招商工作不是到招商会上派几个人站台、宣传那么简单,任何一个小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招商失败。因此,企业只有真正抓住招商工作的核心命门,招商成功才能成为可能。    会前精心筹划    1、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  
期刊
区域市场和总部之间的不协调,常常是双方没能达成目标的最重要原因。那么区域经理应该怎样平衡总部和区域市场的关系呢?    [案例]  随着啤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厂家开始实行深度分销策略。  某啤酒厂家大区经理秦明(化名)受命接管A市销售管理工作,完成“一年内要实现取消大客户,扶持二级客户;三个月内逐步取消大客户”的任务。可是在执行的的过程中,因急功近利,暴露了厂家的意图,遭到大客户的抵制和反抗
期刊
只有深入了解三四线市场消费者最真实的心态、生活习惯、价值观等,才能做出正确的营销决策。    资料显示,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半壁江山迅速下降到20%~30%,而外资品牌迅猛增长到70%~80%。洋品牌攻城略地,势如破竹,让国产品牌好生羡慕。  目前,一二线城市消费已经逐渐成熟,未来行业增长主要来自于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虽然外资已经意识到了三四线市场的重要性,但开发相对力度比较
期刊
直接与消费者面对面的公关团购,已经成为当下中高档白酒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如何让团购渠道发挥更好的作用?通过何种方式来更好地开展团购工作,从而占领更大的团购市场份额?    直接与消费者面对面的公关团购,已经成为当下中高档白酒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很多企业和经销商期望团购渠道可以为自身的经营和营销带来突破。而随着团购渠道市场地位的上升,各路诸侯蜂拥而至,团购渠道的竞争愈发白热化,也开始走向“红海”。 
期刊
袁世凯(1859~1916)在晚清扑朔迷离的政局动荡之下,扶摇直上,权势越来越大。原因何在?  笔者分析,就是因为他非常善于营销,能够搞掂各方面关系。具体做法请听在下慢慢道来。    一、用细节打动人心    袁世凯记忆力惊人,对人名地名和别人的性情爱好烂熟于胸。老袁的这一本事经常让人吃惊,既感到荣耀有面子,又觉得此人精明不可欺。他对自己刻意要拉拢的人物更是用心,比如他在家吃饭看到是红烧大蹄膀,会
期刊
厂家往往会利用返利政策,把经销商逼到墙角进退两难。经销商如何规避这些不利的条款,顺利赚取这部分利润呢?    [案例]  两天时间,接连三个“催命款”让浙江某市的刘老板脑袋发涨,脊背阵阵发冷。每到年终岁尾,企业“招魂掌”,掌掌“要魂”、招招致命,让他难以招架。  某饮料厂家一纸传真到公司:春节前必须回款60万,否则取消年终返利。刘老板连忙翻出年初签订的合同,这才发觉合同中竟然有这么一条:  “乙方
期刊
前言    经销商大多有两点烦恼:一是现行的经营模式似乎遭遇瓶颈,难以突破。每年忙进忙出,就做这些产品,完成这么多销售额,也就赚这么点钱。二是公司后继无人。儿女对公司没什么兴趣,转给别人,愿意接手的不多,况且贸易型的公司没什么固定资产,手中拥有的只是一些代理的产品和经营渠道,进行转让也没什么实际价值。经销商的未来之路该怎么走?  谈到经销商的未来之路,就必然涉及经营模式如何转变?现在的经销商基本上
期刊
当初使统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人和万事兴”的保守文化,恰恰是导致其在大陆市场坠入困境的根源。    仅仅晚到了2年,但在20年后却落下了一大截。这是台湾统一和康师傅这对冤家前世今生最形象的写照。1992年,当康师傅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包方便面下线,统一刚刚进入内地市场。  20年后,巨大的差距就出来了:统一企业2009年报显示,虽然毛利率由34.1%上升至39.7%,整体利润较2008年增长105%
期刊
《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是在《管理工作的本质》基础上与时俱进、完全新生的作品。用明茨伯格自己的话来说:“30年后,我决定重温那个课题。这次我要弄清楚我那位在电信行业做经理的妻子,她在办公室里都在做些什么。这么做并非是我相信管理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我自己变了,至少是我希望自己已经变了。”明茨伯格所讲的并非泛泛之谈,而是有客观、翔实的数据支持。  因为有了新的调研,明茨伯格更进一步认清了管理者在日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