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血拼潮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carnas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末年初,无论是中国人的春节还是西方人的圣诞节,都在这个时候到来,尽管中西文化差异是如此之大,但是岁末年初时的特殊消费行为却惊人地相似。这种中外皆有的“岁末情结”和“年货情结”成为这个时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与普通老百姓积极消费相对应的,是商家想出各种方法赚上一笔。近年来,商家的动作越来越大,不断刺激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原本含蓄的“年货情结”变成了疯狂的血拼行动。
  血拼源于中国之购置年货,盛行于西方之圣诞购物,在西方有四分之一的商场零售集中在感恩节到圣诞节之间的两个月内。中国的农历春节在立春前后,此时恰是五九末、六九初,古代有民谣“五九四十五,穷人街上舞”,说的是穷人只有到快过年的时候才出来购置年货,因为这个时候富人已经购置了年货,由于总需求量减少,这时的年货会比较便宜。这种年货文化或许就是最早的“血拼”情形吧。
  进入21世纪以来,血拼在国人一次次的购物狂潮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为制造购物狂潮也成了商家的不二手法。早在 2005年底,位于杭州中央商圈的一家百货商场造节——纪念店庆,选在一个既非节日也非周末的普通日子,以超低折扣和疯狂优惠制造零售奇迹。不到一小时,周边商场纷纷加入这次狂潮中,商场的经理们一小时甚至半小时就开一次碰头会,实时调整营销策略,直至次日凌晨一些商场仍然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网上销售同样走的是一条商家“造节”的套路,电商的“造节”能力超出了预想。2013年“双11”爆发式井喷的增长告诉人们,血拼的“战场”从网下转移到网上,“双11”这个人造的节日真正显示出了威力。电子商务巨头、“双11”购物节的制造者——天猫2013年的“双11”交易额超过350亿元,这相当于中国日均社会零售总额的5成。从2009年至今,每年一次的“双11”逐渐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乃至全社会关注的年度盛事。根据淘宝网的官方数据,2009年11月11日发起“品牌商品五折”活动,当天销售额1亿元;2010年同一天销售额为9.36亿元;2011年的“双11”成交额飙升至52亿元;2012年,天猫“双11”实现191亿成交额。逐年剧增的销售额让人们看到了网上血拼的疯狂热度和参与人员的广度。
  无论是商场还是电商,吸引消费者的法宝是减价让利。用较低的折扣吸引顾客是千年来的卖家法宝。谁能吸引更多的血拼族,或者谁的促销既赚人气又赚钱,各家商场的促销版本就是一次商家暗战。如此大的让利幅度,让人们在血拼的同时疑惑:其中有没有价格水分?从近年来有关部门查处的情况来看,确实存在着部分商家故意提高价格再打折的违法情形。
  商家“造节”到底谁买单?商家无疑是最大的收益者。
  消费者从商家的“造节”中究竟能得到多少实惠?从“双11”之后一度引发的退货潮来看,这个问题并不那么好回答。
  骤急骤缓的商业节奏究竟比细水长流的商业业态好多少,这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人们会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的实践中得出不同的答案。说到底,血拼的背后是经销商倒逼制造商,这种情况极易导致整个产品链条的异化。温州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温州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杀价’史。”有专家指出,“几乎每一个反对‘杀价’的老板都是‘杀价’高手。”可以说,从一场场“造节”浴血的价格战中,透露的是实体制造业的危与机,召唤的是理性消费,回归理性消费或许能更好地实现产业链的良性互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