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县枣菜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y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用枣做菜,枣只是陪衬,比如红枣煨肉,枣只是肉周围一圈的护兵,将军肯定还是中间昂昂然的肘子肉。在家乡沧县吃的这道菜,却是全部用小枣做成的,一盘端上来,红扑扑的,玛瑙一样层层叠叠全是枣。只是将枣去核,中间塞上一层粘面,使得这道菜红白相间,色彩多了一份明快。再浇上一层拌有桂花的浓汁,又使得这道菜玲珑剔透、晶莹透明,还多了一份浓郁的香味。
  关键是这道菜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更有味道,一颗颗小枣虽然只有手指甲盖大,枣肉却厚实有劲,夹上粘面,就更有嚼头。粘面中不用加糖,小枣本身就足够甜了。北方人都爱吃粘面,有了這层粘面,绵绵软软之中,多了扯不断理还乱的回味。
  我是第一次吃这样新鲜而有味道的菜,只有在家乡才能吃到这样的菜。家乡沧县被称为枣县,到处是枣树,光枣的品种就有两百多种。说起家乡的枣,打我小时候记事时起就知道。虽然,父亲年轻时候就离开了沧县,我们一家人一直住在北京,但最让他骄傲的就是沧县的武术和小枣,不知多少次提起过沧县的小枣,说得他的嘴唇、听得我的耳朵都起了茧子。如果有家乡人从老家给他带来小枣,是让他最高兴的事了。那种来自家乡的小枣,对于父亲来说一眼就能认出来的,就像一眼就能认出自己的乡亲一样;对于我来说,虽然一眼认不出来,看不出它和其他地方的枣的区别来,但只要吃上几颗,就会和别的枣判若两人般分得清爽。那时,我家住的大院里有两棵枣树,秋天打枣,曾是我们孩子的节日。但那枣吃起来,确实不如沧县的小枣甜。当然,甜不是沧县小枣比别的枣多出的唯一优势。有一阵子在北京到处卖一种叫作伊拉克蜜枣的,甜是足够甜,父亲说甜得糇嗓子,哪儿赶得上老家的枣!老家的枣,刚下树甜中带脆;晒干了甜而绵软。
  (节选自肖复兴《家乡的小枣》,题目为编者加)
  灵犀一点
  上述片段中,作者写的是家乡用小枣做的菜,从做法、色泽、味道等方面展开描写,谈的是自己吃枣菜的体会,还有自己对童年和故乡的枣的回味。家乡的小枣是一种对故乡情感的寄托,写家乡的小枣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作者说沧县的枣好吃,不仅仅是指枣的味道,更是因为其中有着浓郁的乡情。如果沧州的小枣没有这一点,也就不好吃了。
其他文献
又见江南,美了大地。  窗外的景色飞速地向后退去,天空仍旧湛蓝如洗,不见一丝云彩。  奔跑着的景物慢慢停了下来,我打开了车门,凉风刮进来,却减缓不了心中的兴奋之情。远远望去,“黄龙风景名胜区”七个大字正在向我招手。同行的人也都高兴起来,兴致盎然地快跑过去。  我们踏上了去往黄龙沟的小路,一路上有说有笑,还信誓旦旦相约要游遍黄龙。然而,在一处陡坡面前,我们便“人心涣散”了。越往上,脚步越发沉重了。空
期刊
7岁的杜甫竟能写咏凤凰的小诗了,他曾在《壮游》诗中颇为得意地回顾说自己“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他十分自豪地宣称“诗是吾家事”,把诗歌看为杜家的专业。在度过了一段书斋生活后,为了开阔视野,认识人生,交结友朋,增长才识,杜甫于20岁时开始漫游吴越。他从洛陽出发,来到长江边,过金陵下姑苏,渡浙江,泛剡溪,寻禹穴,赏鉴湖,登天姥,遍览了长江流域的秀丽山川、名胜古迹。抱有盛唐时代青年诗人所共有的浪漫情怀
期刊
一  我记得挺清楚,一路上我都坐在我们那辆破旧的菲雅特轿车后座,我也绝不会忘记,在瑞士边界,有个小矮人送我放大镜。这个放大镜到现在我还保存着,爸爸也可以帮我证实,它的确是路旁修车厂的侏儒送给我的。  我敢发誓,祖父在杜尔夫村的面包店里真的有一条金鱼,而且大伙儿都曾看见它。爸爸和我都记得,在杜尔夫村那间小木屋的后山上,有人用白色石头装饰一座小小的坟场。时间的流逝改变不了一个事实:杜尔夫村一位年老的面
期刊
【片段导入】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阅读心得  陶渊明从和现实相反的方向去想象,虚构了一个现实当中不可能找到的理想境界。作者有意把桃花源写
期刊
香炉内清香四溢,烟雾弥漫,旁边一方古琴,流苏及地,那女子一指的清音萦绕我耳畔,久久不能忘却。  这曲子我在家里听过,但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乐器,也没听过真正用琴弹奏出的这首曲子。我悄悄地走到她身旁,待一曲完毕,我问道:“姐姐,虽然我不会弹,但我也喜欢,你能不能教教我?”那女子回过头看看我,笑着说:“这么小的孩子会喜欢这么静的音乐,真不容易。说说你为什么想学?”“爸爸妈妈喜欢在喝茶时放这类音乐,我就想
期刊
我最羡慕东坡先生一派天真。夜已深,月已斜,衣服已经脱了,睡在床上了,他忽地跳将起来,要去找朋友玩去。他不想想朋友睡了吗?他不想想人家不骂他神经病吗?半夜三更,从床上爬起来,去扰乱他人的清梦,阁下心中没有顾忌?我们顾忌的东西太多了:会顾忌朋友的黄狗会咬人;会顾忌朋友的妻子会逐客;谁也不顾忌,也会顾忌朋友会不会生气。朋友,禁得起几回生气?东坡先生什么也没想,什么也不用想,他脱衣睡了,他披衣而起,穿着一
期刊
她叫静橦,是北漠的公主。那里不需要镜子,也没有人会磨镜,那里的人不闻琐事,自然也不曾有人会知道铜镜是何物。在她16岁的时候,邦国进贡了一面檀木铜镜,镜框装得精致,镜子背面的图画活灵活现。上贡时,她也在一边听词,甚喜此物。其父便道:“静橦如果喜此镜,赠你好了。”静橦满心欢喜,双颊通红,下殿。熏浴完后,令人将铜镜摆放床前。她蹲坐床头,观镜中的自己,黑发及腰,唇薄如蝉翼,烟柳眉,瞳有神。  她自认自己是
期刊
蜣螂终生与牛粪打交道,是出名的“清道夫”。蜣螂夫妇在清理路上的牛粪时,总是将粪球做得圆圆的,这样搬运起来极为省力。滚动时,一个撅着屁股用后腿蹬,另一个则直立身子用前腿往怀里扒,若遇上坡,自然吃力,下坡时,双双抱定粪球,借惯性滚出老远,节省好多气力。你若想捉弄它们,可趁其小憩,将粪球滚到一边,它俩等体力恢复,却见粪球不翼而飞,不免顿生疑窦,刚才明明在这里,怎么转眼不见了,究竟是咋回事?于是分头在原地
期刊
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心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山丘也变得潇洒起来。原野上百草吐芽,万木峥嵘,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春光美好。  春伊始,我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聆听燕雀呢喃,静看那春带来的希望与生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灰暗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身上,让我感到生活无比美好。忽然,我被眼前的一片金黄吸
期刊
家乡有一个奇怪的流浪女人。她每天顶着乱蓬蓬的头发,穿着破旧的衣服,挨家挨户地要饭,有时喉咙里还会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奇怪声音,被村里人称为“疯子”。  村里的小孩都讨厌疯子。在他们小时候,只要不听话,父母就会吓唬他们:“疯子来了!”小孩们害怕疯子,就会乖乖听话。  长大一些,他们就开始捉弄疯子,我也曾是其中的一员。我们提着小竹桶往她身上泼水,或用小竹竿敲打她,覺得为小时候受的惊吓报了仇。  现在,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