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优等生”心理健康成“问题”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23r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家庭、教师以及个人因素,优等生与后进生一样,也存在着心里障碍,他们自私自利、自傲,嫉妒心和虚荣心强。同时还不愿接受别人的建议。对于他们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优等生;心理健康; 沟通;家庭教育一、案例介绍
  个案:彭华, 男,重点中学的一名学生,成绩优异,但他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虚荣心强。一旦别人在某方面超过自己又不能正确对待,产生强烈嫉妒心理。一次数学考试,他的同桌数学成绩超过了他,他几天不和同桌讲话,从此以后,不管哪次考试,他都先看同桌的,如果超过了他,他就不会理会同桌。自己的事情当先,对于同学的询问,他常表现出不耐烦。班级部分学生对作业有疑问时都会想到去问他,但是他似乎不太愿意帮同学解决疑问,总说这个去问学习委员。按要求有一后进生要在他那里背诵课文,当时他正在写作业,就不耐烦地说:“你回去背20遍再到我这里来。”一日中午老师让他发作业,他正在写作业,就说:“我在写作业,要跟人比赛,让其他人发。”老师也没有太在意。同学指出其短处时,又他表现得非常敏感,而且固执己见,不愿改正。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不与他来往,于是他焦虑起来了:“没有人喜欢我了”。
  二、案例分析
  彭华是我们认为的优等生,聪明伶俐,理解能力强,思维敏捷,因而会凭借自己的天赋和某方面的成绩而感到自我满足。他习惯了听赞扬、受奖励的环境,加之由于光环效应,老师、家长对他也多采取放任、放心的态度。这种不客观的评价形成了他自居、自傲、虚荣心理等心理障碍。在激烈的竞争中,这些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那么导致这种心理障碍的因素有哪些?
  1、个人因素。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高峰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彭华因为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他的过于自信使他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他瞧不起而远之,他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
  2、家庭因素。现代家庭多独生子女,他们对子女多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出现偏激行为: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即使对子女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他们。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致使这些子女在处理同学关系、协作等方面出现了问题。
  3、教师因素。许多教师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优等生的唯一尺度,从而在“一俊遮百丑”的思想影响下,在他们入团、评先等方面放松品德上的要求。《中国教育报》曾经刊登了一位“优等生”的文章:《老师,批评我一次吧》,文章说:“一天早上,我因为贪睡而迟到,心想:今天非挨骂不可。我硬着头皮走进教室,同学们向我投来并不难猜测的目光,还发出嘀咕声: 班长也有迟到的时候,“不要嚷嚷了,”他迟到是有客观原因的,他是因为去探望生病的来晚了一会儿。老师的话压住了同学们的议论 。”这位“好学生”就是这样在班主任老师的庇护下生活和学习的,最终,他的学习成绩一降再降。后来,他在自我醒悟之后,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老师,批评我一次吧”的呼声。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老师在培养优等生过程中深思的问题。
  三、辅导策略
  根据当前优等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作为一个教育者,首先应转变自己原有的观念,对学生而言,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加强对优等生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
  1、沟通了解问题。“沟通从心开始”可见,解决心理的问题的最好办法从心开始,从沟通着手。作为教师,我发现彭华虽然学习成绩好,但太自私、嫉妒心、虚荣心太强,如果不改正过来,这些心理障碍将会阻碍他的健康成长。了解到这些之后,我先将彭华叫到办公室,促膝谈心,让他认识的:“好学生应是德、志、体、美、劳的综合发展,即要关心学业成绩,更应重视品德和个性的健康,不能自私。并告诫他,别的同学某方面比自己好,不能嫉妒,而应该看到自己的差距,奋起直追,赶上和超过他们才是正确的行为。”这样,帮助他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
  2、化解矛盾。引导该生无论处于什么情况,当时的感觉是怎样,应该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能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更不能唯我独尊。当自己的情绪不好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因自己的行为或语音伤害他人时,必须学会进行自我反省。同时我们经常提醒他对待同学要真诚。卡耐基说:“只有你真正关心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注意,帮忙、爱戴与合作。对别人显示你的兴趣,可以使你交到更多的朋友。”
  3、欣赏他人。引导他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用发现的眼光观察每个同学的闪光点并向他学习,热心、耐心地帮助学习或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
  4、学会协作。有目的的分配一些任务让彭华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使他在工作、劳动中学会与人协作,改变他孤芳自赏,缺乏与人真诚相待的心态。
  5、重塑他的威信及形象。因为他学习成绩优秀,我在班上开展“一帮一”结对活动,让他主动帮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而该同学在班里属人气挺好的学生。这样,彭华因为与该生关系密切而融入他们的圈里。彭华学习成绩好,威信倍增,乐于助人的新象使同学们接受他。渐渐他也找到了知心朋友,不再孤独,终于有人喜欢他了。
  6、重视家庭教育。彭华心理上的障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把他的父母请来,祥细地分析了彭华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家长可以让他把家里好吃的拿出来给客人,把自己喜欢的 玩具、书拿出来,与客人一起分享。同时,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
  四、辅导效果
  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彭华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彭华与同学们的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他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也很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的想法,并能虚心接受老师的合理建议。同学们都说:“彭华变了,挺招人喜欢的。”
  五、结论
  作为教师,我们只关注后进生,而忽略了优等生的教育,从而导致优等生出现心理障碍,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优等生是相对于其他学生,尤其是本校本年级本班的同学而言的,只是说明他们在学校成绩等方面比其他学生突出些,而不表明他们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不存在什么问题。事实上,优等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转变观念,全面认识优等生,克服偏爱心理,对优等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和教育,不能迁就,表扬要掌握好“度”,淡化优等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同时,我们要重视家校联系,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彭华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教师、家长和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彭华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要借助集体、家长的力量,使之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慢慢的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通过活动参与,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意接受教育者的教。
其他文献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几句话或写一段话,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滔滔的江河就是发源于这涓涓的细流,这可以说是作文当中的一项基本功。就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也应该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那如何写好看图写话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训练:  一、指导看图,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教师,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它以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的教学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就是如何使学生能对学习产生浓厚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是在一定情景之下的问题发现、探究与解决。因此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创设适合的问题情景,在问题情景之下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数学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良好数学素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颠覆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其丰富的图像、艳丽的颜色、多彩的动画、美妙的声音等独特效果,为学生呈现出一幅如同身临其境的画面。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最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曾说过:“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可见,如何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
期刊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虽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尝试,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教学仍存在着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等弊端。这些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学业负担加重,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萎缩,极大的妨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我在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
期刊
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欣喜的看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课堂充满学生成长的气息。但又不可否认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热闹”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如何正确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并切实帮助教师从困惑与误区中走出来。  一、教材:用课程意识来整
期刊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而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大班教学等的影响,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的单向灌输为课堂活动的中心,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少,英语实践的量少面窄,且学习和操练的节凑缓慢,智力活动松弛。以“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为主要课堂结构的小组合作学习强调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
期刊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课改意识逐步增强,能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等多种教学途径,促进农村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提高,收到良好效果。然而,这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农村语文教师如何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依然值得我们反思。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为应试而采取的短视行为,纷至沓来的资料,无边无涯的题海,搞的师生苦不堪言,语文课成了十足的应考训练课。再加上农村
期刊
许多小学生认为学数学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要改变小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就要让他们了解学习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抓住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一、充分利用课堂环境,带领学生走进数学天堂  1、创设有趣情境,快乐学习。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
期刊
【摘要】《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汉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文教学应适应并挖掘这些特征。语文课程应打破“知识中心论”的拘固,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其语文能力。因此可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教学向生活化拓展,是培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