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其实质应该是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革。有的老师强调高考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束缚与制约,但却没有意识到,教学成绩的提高,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学生以生命拥抱语文,将生命成长与语文学习融为一体,更何况,后者也正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当然,这是一个教学与学习的高境界,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心血去钻研方可达到。下面谈一些个人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问题的提出
曾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这样一段话:“学校是一种主流化、规范化的生活方式,是提供给学生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形式,因而学校生活成为学生表达自我和体验自我的主要途径和场所。学校就是一种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个生活世界中,学生能体验到什么,关乎学生的生命成长。‘生活’不同于‘文化’,文化更具有传统性和精神性,而生活更具有物质性和决定性,生活对人是影响是潜在的、无形的。”(薛晓明《创新教育:种人学范畴的思考》)基于对此观点的认同,我想,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让“学校”真正成为潜在的、无形的却又起着决定作用的“生活”,并让学生去体验这种生活,而不是只让学生被动地学习教材中的“文化”。否则,学生在学校内的生命成长就只能是被架空、被虚化的过程,而缺乏生命成长参与的任何活动,包括学习活动,都将是虚假的、效率极低、效果极差的。如果说我们的学校(语文)教学在这么多年来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话,那么这些成绩也是建立在功利化教学在无意中实现的、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引导基础之上的,而我们越来越紧迫的任务是将那些无意识的行为张扬成为主流的、全力以赴去完成的行为。
二、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作为语文老师(而不是班主任)来说,当然不是依靠上班会等方式来完成,而是要依托于语文教学过程,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利用语文教材来实现,而在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则是将教材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作出深广的思考。
1、方法例析。利用教材中积极、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学生做人格、品质等的熏陶教育。这一点应该是最容易的,在此不再赘述。
2、结合时代生活,引导学生批判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选入课文的作品,均为名家名作,其思想性、文学性都是堪称经典的。但仍有一些方面的内容,可能对学生产生不够积极的影响,教师应敏锐地发觉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理解。
3、利用不同课文间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作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对多元化人生的认识,培养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正确的价值取向。
例如:学习古人悲秋之作,就不要忘记重提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刘禹锡的《秋词》,体味另一类秋天情怀,并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造成了这些不同的情绪;学习杜甫诗歌,就一定要努力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杜诗的一个共同点:在哪怕十分悲苦的处境中都不会缺少对国家人民的大爱……
4、结合写作训练,为学生假设各种人生困境,促其在写作中直面这些可能的困境,并设法战胜它们。
因此,在为学生设计写作训练题目时,不妨丢掉对他人所设的文题的迷信,真正从学生实际着眼,从当前的社会生活入手,设计一些鲜活的话题供学生思考与写作,会取得不同一般的效果。比如,我们让学生设想如下一些问题:
(1)请真诚地回答:如果你遭遇了地震,大地在剧烈摇晃,而你身边有一个同学摔倒了,你是拉起他一起跑,还是自己赶快跑呢?请说出充分的理由。
(2)有的同学有这样一种困惑:在自习课上,与同桌一起写数学作业,听着同桌的笔流畅地运算,自己本来应该会的题目却怎么也算不对了,而且同桌做题越快、越顺利,自己的思维停滞得越利害,这是为什么?应该怎么办?你可以选哪些名人作为他的救星?
类似的问题设计,一定要真正触及学生现实的生命与灵魂,倘如此,学生的生命便会被我们的作文作业激活,其生命成长将与语文学习、训练同步进行,教学效果能不理想吗?
5、对学生的偏激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要耐心包容、积极引导。
成长是由稚嫩向成熟的发展过程,其中的弯路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与胸怀去包容学生,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这一点上,许多老师应该都有很多好办法,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同时扮演了心理教师的角色,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到的甘甜也将是双倍的。我们会在某一天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学生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观察社会、观察生活,他们在写作中的真话多了,思想的闪光点也大大增多,有的学生的见识甚至超出我们之上,而其对文采的追求则在自觉地为思想服务;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能力、在基础学习中的耐心等,也在随着其生命的成长而产生可喜的变化——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成果!只要我们真正将学生的“生命成长”重视起来,认真研究现实,用心灵去完成我们的语文教学,那我们一定会很快品尝到这样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考试成绩的丰收,仅仅是我们引导学生生命成长的副产品。
参考文献:
1、薛晓明《创新教育:种人学范畴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5月)
2、辛志勇、金盛华《论心理学视野中的价值观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5月)
3、张志越,《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6月)
一、问题的提出
曾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这样一段话:“学校是一种主流化、规范化的生活方式,是提供给学生的一种独特的生存形式,因而学校生活成为学生表达自我和体验自我的主要途径和场所。学校就是一种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个生活世界中,学生能体验到什么,关乎学生的生命成长。‘生活’不同于‘文化’,文化更具有传统性和精神性,而生活更具有物质性和决定性,生活对人是影响是潜在的、无形的。”(薛晓明《创新教育:种人学范畴的思考》)基于对此观点的认同,我想,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让“学校”真正成为潜在的、无形的却又起着决定作用的“生活”,并让学生去体验这种生活,而不是只让学生被动地学习教材中的“文化”。否则,学生在学校内的生命成长就只能是被架空、被虚化的过程,而缺乏生命成长参与的任何活动,包括学习活动,都将是虚假的、效率极低、效果极差的。如果说我们的学校(语文)教学在这么多年来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话,那么这些成绩也是建立在功利化教学在无意中实现的、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引导基础之上的,而我们越来越紧迫的任务是将那些无意识的行为张扬成为主流的、全力以赴去完成的行为。
二、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作为语文老师(而不是班主任)来说,当然不是依靠上班会等方式来完成,而是要依托于语文教学过程,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利用语文教材来实现,而在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则是将教材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作出深广的思考。
1、方法例析。利用教材中积极、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学生做人格、品质等的熏陶教育。这一点应该是最容易的,在此不再赘述。
2、结合时代生活,引导学生批判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选入课文的作品,均为名家名作,其思想性、文学性都是堪称经典的。但仍有一些方面的内容,可能对学生产生不够积极的影响,教师应敏锐地发觉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理解。
3、利用不同课文间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作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对多元化人生的认识,培养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正确的价值取向。
例如:学习古人悲秋之作,就不要忘记重提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刘禹锡的《秋词》,体味另一类秋天情怀,并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造成了这些不同的情绪;学习杜甫诗歌,就一定要努力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杜诗的一个共同点:在哪怕十分悲苦的处境中都不会缺少对国家人民的大爱……
4、结合写作训练,为学生假设各种人生困境,促其在写作中直面这些可能的困境,并设法战胜它们。
因此,在为学生设计写作训练题目时,不妨丢掉对他人所设的文题的迷信,真正从学生实际着眼,从当前的社会生活入手,设计一些鲜活的话题供学生思考与写作,会取得不同一般的效果。比如,我们让学生设想如下一些问题:
(1)请真诚地回答:如果你遭遇了地震,大地在剧烈摇晃,而你身边有一个同学摔倒了,你是拉起他一起跑,还是自己赶快跑呢?请说出充分的理由。
(2)有的同学有这样一种困惑:在自习课上,与同桌一起写数学作业,听着同桌的笔流畅地运算,自己本来应该会的题目却怎么也算不对了,而且同桌做题越快、越顺利,自己的思维停滞得越利害,这是为什么?应该怎么办?你可以选哪些名人作为他的救星?
类似的问题设计,一定要真正触及学生现实的生命与灵魂,倘如此,学生的生命便会被我们的作文作业激活,其生命成长将与语文学习、训练同步进行,教学效果能不理想吗?
5、对学生的偏激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要耐心包容、积极引导。
成长是由稚嫩向成熟的发展过程,其中的弯路是在所难免的。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与胸怀去包容学生,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这一点上,许多老师应该都有很多好办法,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同时扮演了心理教师的角色,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到的甘甜也将是双倍的。我们会在某一天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学生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观察社会、观察生活,他们在写作中的真话多了,思想的闪光点也大大增多,有的学生的见识甚至超出我们之上,而其对文采的追求则在自觉地为思想服务;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能力、在基础学习中的耐心等,也在随着其生命的成长而产生可喜的变化——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成果!只要我们真正将学生的“生命成长”重视起来,认真研究现实,用心灵去完成我们的语文教学,那我们一定会很快品尝到这样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考试成绩的丰收,仅仅是我们引导学生生命成长的副产品。
参考文献:
1、薛晓明《创新教育:种人学范畴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5月)
2、辛志勇、金盛华《论心理学视野中的价值观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5月)
3、张志越,《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