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田力“专网通信贸易网”事件仍在不断发酵,目前已有10余家上市公司公告“中招”,预期这一“雷点”还会随着上市公司中报的披露而陆续显现。虽然骗局至今仍迷雾重重,但由此引出的大额应收账款逾期风险却是资本市场需要时刻警惕的。
应收账款是企业营收变动的先行指标,在近年出现“爆雷”的上市公司中,风险都或多或少地在应收款项目中有一定体现。就A股公司最新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可发现存在应收账款逾期风险的公司并非少数,除了已踩中“隋田力圈套”的公司,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过高的公司同样是如履薄冰,即使此次没有踩中“隋田力圈套”,也可能在下一秒就曝出了踩中“张田力、王田力的圈套”。
近日,“隋田力”这个此前并不被大家所熟知的名字刷爆了财经圈,其编织的“专网通信贸易网”所布下的众多上市公司财务“雷点”陆续被“引爆”,且这一事件目前还在发酵中,“引爆面积”预期仍在扩张,譬如*ST华讯和康隆达就在本周公告了自己不幸中招之事。
8月5日,*ST华讯发布的“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的公告”中披露了“对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星地通’)預付款”以及“对富申实业公司应收账款”的两个问题。其中上海星地通是隋田力的控制企业,富申实业则是此次“专网通信贸易网”中拖欠上市公司贷款较多的一个下游客户。上海星地通2015年~2020年均为*ST华讯的第一大预付款对象,随着上海星地通被陆续曝出疑似拖欠多家上市公司合同款,*ST华讯子公司南京华讯方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南京华讯)2020年对上海星地通有一笔8885.4万元的预付款违约事件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
*ST华讯在8月5日的回复公告中表示,子公司南京华讯对上海星地通在2019年4月及2020年4月共有4笔采购订单,南京华讯累计预付金额1.25亿元,在上述采购订单的执行过程中,南京华讯发现上海星地通未按指令按时采购,违反了合同相关约定;同时南京华讯考虑自身资金情况及该采购对应的型号产品于2020年定型到期,因此南京华讯于2020年四季度开始与上海星地通协商取消上述4笔采购订单。今年6月,南京华讯正式向上海星地通发函取消上述4笔采购订单或合同,财务根据上述通知函将对上海星地通的预付款转为其他应收款核算,并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截至8月5日,*ST华讯已收回上述预付款中的0.42亿元,还有0.83亿元预付款尚未收回。
8月2日,康隆达也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易恒网际经营的电子通信设备业务存在部分合同执行异常的情况,涉及的款项最坏可能会对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造成损失金额3.02亿元,超过公司过去四年的净利润之和,占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净资产的27.53%。此次康隆达的“爆雷”,隋田力再次被牵涉其中。易恒网际与客户航天神禾签订了系列合同,据天眼查显示,航天神禾的实际控制人正是隋田力。
通过梳理不难发现,近两个多月有多家上市公司牵涉进了“专网通信业务”爆雷事件,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仅向客户收取了10%的预付款,产品验收合格后才收取剩余90%货款。但同时,上市公司以垫款的方式向上游供应商支付100%货款以保证产品正常产出。经统计,从5月30日上海电气“首雷炸响”,到本周最新加入名单的*ST华讯、康隆达,已先后有10家公司公告“专网通信业务”出现风险,其中包括了宏达新材、中天科技、凯乐科技、瑞斯康达、汇鸿集团、中利集团、国瑞科技。事实上,若根据相关媒体的调查报道来看,自2014年起,牵涉其中的上市公司至少已有16家,除了已经发布公告的公司,还有飞利信、合众思壮、亨通光电、浙大网新、ST新梅5家A股公司,以及宁通信B一家B股公司。
尽管风险出现后,相关上市公司皆表示,已经起诉或将起诉相关违约方以讨回款项,但从上市公司公告的措辞表达来看,这些风险很有可能全额损失,能够讨回欠款的前景并不乐观。一旦欠款全部成为坏账,依据目前10家公司发布的公告情况保守计算,总金额合计高达约244亿元。
身为此次“连环爆雷案”的幕后操盘者,隋田力此前并未在公众面前现过身。目前,其所涉案件正在被公安机关侦查之中。“专网通信业务”究竟是何业务?背后还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交易?百亿资金流向了何方?有更多迷局尚待揭晓。
不过,此次“隋田力专网通信业务骗局”的结果虽然尚未完全查清,但由此引出的应收账款风险问题则需要市场高度警惕。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下,不少公司为获得更多的订单,往往会放宽自己的信用政策,接受客户以低预付款方式来提升自己销售额。虽然这种销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司的营收规模,但事实上却没有多少现金能够入账的,只是账面上的数字,而风险却是在不断积累中,譬如因客户的资金占用会导致资金周转压力大增,一旦出现客户欠款逾期,则会有一定金额的坏账计提,直接影响到当期净利润规模。
《红周刊》记者通过Wind数据对A股最近一个完整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发现2020年A股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未考虑应收款融资)合计规模高达6.2万亿元,不仅远远超过了全部A股3.94万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额,且占全部A股公司52.89万亿元营业收入的11.72%。
应收账款向来是公司营收变动的先行指标,在近年爆雷的上市公司中,应收账款项目上其实早已出现风险迹象。例如2019年遭交易所问询的*ST飞马,2018年底公司预付款项、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金额为104.45亿元,占当年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25.45%,占公司总资产比重的62.72%,当时公司公告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合计金额为18.13亿元,最终年度资产减值了20.88亿元。
此外,曾经的大白马股康得新,其爆雷前同样存在应收账款提前预警问题。公司2018年度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20.91亿元,而当年的营业收入才27.25亿元,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76.73%。爆雷后,公司账上的122亿元存款归零。
那么,哪类行业容易出现高应收账款现象呢?
按行业分类,2020年度,建筑装饰的1.24万亿元应收款项排在了28个行业的首位,这是全部大类行业中惟一应收金额超过万亿元的。应收金额排在第二位的是电子行业,年底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金额达6651.39亿元。不过,若从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看,建筑装饰类公司整体排名并非最高,19.1%的比重仅仅排在行业排名第10位,而应收总金额只有1551.99亿元的国防军工板块,应收款项占整个行业4138.45亿元营业收入的比重却达到了37.5%,高居首位。此外,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两大行业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相对较高,均超过了30%。
在个股上,2020年底两市有137家非金融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100%,764家公司占比超过了50%。如此情况说明,不在少数的公司资金面还是相当紧张的,毕竟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过高,说明企业是有很多收入只是账面数字,并未带来多少现金入账,进而也暴露出企业在产业链中话语权较低。
进一步对764家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偏高的公司进行行业分析,可以发现28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被涉及。如果从行业中涉及公司家数的绝对值来看,机械设备板块的公司数量最多,行业内共有128家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50%,紧随其后的是计算机行业,符合条件的也有91家公司。与此同时,电气设备、建筑装饰、国防军工、公用事业4个行业内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偏高的公司也均超过了50家。
当然,如果从涉及公司占行业内全部公司的比重统计,身为A股市场标的公司最多的行业,机械设备行业内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偏高的公司占比其实只有28.19%,而相比之下,国防军工行业内高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高的个股比重要明显高得多,55家符合条件的公司占行业内全部公司比重的61.8%。此外,建筑装饰、通信、电气设备、计算机4个行业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偏高的公司占行业公司家数的比重也均在30%以上。
若我们从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防军工成为大类行业中周转天数最长的行业,2020年达到了106.59天。而周转天数超过100天的还有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行业,分别为104.79天和104.02天。与之表现相反的是钢铁和食品饮料板块,前者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仅有8.24天,而后者为9.98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反映了企业的平均回款速度,居高不下的周转天数基本反映出这些企业是存在很大的回款风险的,看上去很好营收和净利润背后一旦存在大量未收回的应收款,而这些应收款又未能按期收回,则大额计提坏账准备对当期的利润会带来明显的负面冲击。
目前来看,新能源发电公司*ST科林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在A股公司中最高,其2020年4.33亿元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是同期826.72万元营业收入的53倍左右。进一步观察,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高的个股前8位均来自*ST板块。
除了已经被风险警示的绩差公司,集成电路股晓程科技2020年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是明显偏高的。财报显示,公司当期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金额为5.57亿元,而同期公司的营业收入却只有1.85亿元,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重高达301.36%。
翻看公司2020年的基本财务指标,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亏损了9894.12万元。即使今年首季实现盈利且大幅增长,增长的原因也主要是上年首季度公司业绩是以亏损收官,同期可比基数偏低导致。对于公司2020年的亏损原因,晓程科技给出的解释是,公司主要货款系以美元计价,报告期内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导致了汇兑损失增加。同时,公司对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分析,境外子公司降损项目存在减值迹象,基于财务谨慎原则,公司计提了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另外,因收到南非Emfuleni市项目诉讼赔偿款,报告期内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也对利润造成了7200万元的影响。
通过观察还能看到,2020年度,晓程科技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达1254.79天,排在A股集成电路板块公司的最末位,仅随在其后的欧比特,同期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74.47天,较晓程科技少了980天。相较之下,同为集成电路行业的全志科技,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仅为8.11天。与此同时,晓程科技2020年底的存貨周转率也同样跌至了行业谷底,只有1.14次/年。如此情况反映出,其应收账款基本上是无法按时收回的,而大量商品的进一步积压也提升了公司资金周转压力,一旦出现滞销,则出现坏账的风险明显提升。
紧跟晓程科技之后,计算机IT服务公司蓝盾股份2020年底的应收票据及营收账款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也达到了293.91%。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金额为30.73亿元,但营业收入却只有10.46亿元。
近日,曾经的“智慧安全领导者”蓝盾科技债务逾期未偿还金额超20亿元,申请破产清算,且有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的消息引起市场热议。对此,公司表示正在积极与相关债权人、法院进行沟通,将尽快与债权人达成和解以撤回申请。同时声明目前公司仍在正常生产经营,不具备破产清算的法定情形,公司也未触及规则载明的相关退市指标。
资料显示,蓝盾股份于2012年登陆A股市场,公司专注于网络信息安全领域。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净利润5809.08万元;2013年营业收入增至3.95亿元,但净利润仅为3196.33万元,同比下降44.98%,扣非后净利润更是下滑至1274.34万元,同比暴跌了73.91%。面对增收不增利的局面,2014年11月,蓝盾股份收购了华炜科技100%股权,交易价格为3.90亿元;2015年7月又耗资11亿元收购了中经汇通、汇通宝100%股权,前者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运营商,后者主要从事提供基于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的第三方支付业务。紧接着,2016年蓝盾股份又作价5.82亿元收购了满泰科技60%股权,溢价率高达949.67%……在业绩承诺期内,这三次收购的标的均精准兑现了业绩承诺,而基于此,2015年~2017年蓝盾股份的业绩持续实现了快速增长,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5.25亿元增至2017年的22.1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530万元增至4.14亿元。
然而就在标的公司业绩承诺期完成后就立马业绩变脸,2019年形成了超过13亿元的资产减值情况。其中,2019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超11亿元,导致当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巨亏9.37亿元。与此同时,伴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也同样快速增长,2014年底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额还只有3.03元,2019年底已增至29.52亿元,而正是受此影响,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又亏损了10.93亿元,亏损的背后主要系受流动性资金不足引发债务风险、子公司中经电商业务开展受限造成业绩下滑,以及公司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商誉减值等导致净利润出现巨亏。
进入2021年,公司债务危机仍未解除。根据6月初的年报问询函回函显示,截至回函日,公司累计债务逾期未偿还金额约为20.26亿元。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末的最新数据显示,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额也依然高达30.54亿元。而因经营流动资金紧张,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目前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资产已被法院冻结/查封。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应收账款是企业营收变动的先行指标,在近年出现“爆雷”的上市公司中,风险都或多或少地在应收款项目中有一定体现。就A股公司最新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可发现存在应收账款逾期风险的公司并非少数,除了已踩中“隋田力圈套”的公司,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过高的公司同样是如履薄冰,即使此次没有踩中“隋田力圈套”,也可能在下一秒就曝出了踩中“张田力、王田力的圈套”。
*ST华讯、康隆达陷身“隋田力骗局”
近日,“隋田力”这个此前并不被大家所熟知的名字刷爆了财经圈,其编织的“专网通信贸易网”所布下的众多上市公司财务“雷点”陆续被“引爆”,且这一事件目前还在发酵中,“引爆面积”预期仍在扩张,譬如*ST华讯和康隆达就在本周公告了自己不幸中招之事。
8月5日,*ST华讯发布的“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的公告”中披露了“对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星地通’)預付款”以及“对富申实业公司应收账款”的两个问题。其中上海星地通是隋田力的控制企业,富申实业则是此次“专网通信贸易网”中拖欠上市公司贷款较多的一个下游客户。上海星地通2015年~2020年均为*ST华讯的第一大预付款对象,随着上海星地通被陆续曝出疑似拖欠多家上市公司合同款,*ST华讯子公司南京华讯方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南京华讯)2020年对上海星地通有一笔8885.4万元的预付款违约事件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
*ST华讯在8月5日的回复公告中表示,子公司南京华讯对上海星地通在2019年4月及2020年4月共有4笔采购订单,南京华讯累计预付金额1.25亿元,在上述采购订单的执行过程中,南京华讯发现上海星地通未按指令按时采购,违反了合同相关约定;同时南京华讯考虑自身资金情况及该采购对应的型号产品于2020年定型到期,因此南京华讯于2020年四季度开始与上海星地通协商取消上述4笔采购订单。今年6月,南京华讯正式向上海星地通发函取消上述4笔采购订单或合同,财务根据上述通知函将对上海星地通的预付款转为其他应收款核算,并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截至8月5日,*ST华讯已收回上述预付款中的0.42亿元,还有0.83亿元预付款尚未收回。
8月2日,康隆达也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易恒网际经营的电子通信设备业务存在部分合同执行异常的情况,涉及的款项最坏可能会对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造成损失金额3.02亿元,超过公司过去四年的净利润之和,占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净资产的27.53%。此次康隆达的“爆雷”,隋田力再次被牵涉其中。易恒网际与客户航天神禾签订了系列合同,据天眼查显示,航天神禾的实际控制人正是隋田力。
通过梳理不难发现,近两个多月有多家上市公司牵涉进了“专网通信业务”爆雷事件,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仅向客户收取了10%的预付款,产品验收合格后才收取剩余90%货款。但同时,上市公司以垫款的方式向上游供应商支付100%货款以保证产品正常产出。经统计,从5月30日上海电气“首雷炸响”,到本周最新加入名单的*ST华讯、康隆达,已先后有10家公司公告“专网通信业务”出现风险,其中包括了宏达新材、中天科技、凯乐科技、瑞斯康达、汇鸿集团、中利集团、国瑞科技。事实上,若根据相关媒体的调查报道来看,自2014年起,牵涉其中的上市公司至少已有16家,除了已经发布公告的公司,还有飞利信、合众思壮、亨通光电、浙大网新、ST新梅5家A股公司,以及宁通信B一家B股公司。
尽管风险出现后,相关上市公司皆表示,已经起诉或将起诉相关违约方以讨回款项,但从上市公司公告的措辞表达来看,这些风险很有可能全额损失,能够讨回欠款的前景并不乐观。一旦欠款全部成为坏账,依据目前10家公司发布的公告情况保守计算,总金额合计高达约244亿元。
“爆雷”公司应收款早有风险迹象
身为此次“连环爆雷案”的幕后操盘者,隋田力此前并未在公众面前现过身。目前,其所涉案件正在被公安机关侦查之中。“专网通信业务”究竟是何业务?背后还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交易?百亿资金流向了何方?有更多迷局尚待揭晓。
不过,此次“隋田力专网通信业务骗局”的结果虽然尚未完全查清,但由此引出的应收账款风险问题则需要市场高度警惕。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下,不少公司为获得更多的订单,往往会放宽自己的信用政策,接受客户以低预付款方式来提升自己销售额。虽然这种销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司的营收规模,但事实上却没有多少现金能够入账的,只是账面上的数字,而风险却是在不断积累中,譬如因客户的资金占用会导致资金周转压力大增,一旦出现客户欠款逾期,则会有一定金额的坏账计提,直接影响到当期净利润规模。
《红周刊》记者通过Wind数据对A股最近一个完整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发现2020年A股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未考虑应收款融资)合计规模高达6.2万亿元,不仅远远超过了全部A股3.94万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额,且占全部A股公司52.89万亿元营业收入的11.72%。
应收账款向来是公司营收变动的先行指标,在近年爆雷的上市公司中,应收账款项目上其实早已出现风险迹象。例如2019年遭交易所问询的*ST飞马,2018年底公司预付款项、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金额为104.45亿元,占当年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25.45%,占公司总资产比重的62.72%,当时公司公告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合计金额为18.13亿元,最终年度资产减值了20.88亿元。
此外,曾经的大白马股康得新,其爆雷前同样存在应收账款提前预警问题。公司2018年度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20.91亿元,而当年的营业收入才27.25亿元,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76.73%。爆雷后,公司账上的122亿元存款归零。
国防军工为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最高的板块
那么,哪类行业容易出现高应收账款现象呢?
按行业分类,2020年度,建筑装饰的1.24万亿元应收款项排在了28个行业的首位,这是全部大类行业中惟一应收金额超过万亿元的。应收金额排在第二位的是电子行业,年底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金额达6651.39亿元。不过,若从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看,建筑装饰类公司整体排名并非最高,19.1%的比重仅仅排在行业排名第10位,而应收总金额只有1551.99亿元的国防军工板块,应收款项占整个行业4138.45亿元营业收入的比重却达到了37.5%,高居首位。此外,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两大行业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相对较高,均超过了30%。
在个股上,2020年底两市有137家非金融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100%,764家公司占比超过了50%。如此情况说明,不在少数的公司资金面还是相当紧张的,毕竟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过高,说明企业是有很多收入只是账面数字,并未带来多少现金入账,进而也暴露出企业在产业链中话语权较低。
进一步对764家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偏高的公司进行行业分析,可以发现28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被涉及。如果从行业中涉及公司家数的绝对值来看,机械设备板块的公司数量最多,行业内共有128家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50%,紧随其后的是计算机行业,符合条件的也有91家公司。与此同时,电气设备、建筑装饰、国防军工、公用事业4个行业内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偏高的公司也均超过了50家。
当然,如果从涉及公司占行业内全部公司的比重统计,身为A股市场标的公司最多的行业,机械设备行业内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偏高的公司占比其实只有28.19%,而相比之下,国防军工行业内高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高的个股比重要明显高得多,55家符合条件的公司占行业内全部公司比重的61.8%。此外,建筑装饰、通信、电气设备、计算机4个行业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偏高的公司占行业公司家数的比重也均在30%以上。
若我们从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防军工成为大类行业中周转天数最长的行业,2020年达到了106.59天。而周转天数超过100天的还有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行业,分别为104.79天和104.02天。与之表现相反的是钢铁和食品饮料板块,前者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仅有8.24天,而后者为9.98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反映了企业的平均回款速度,居高不下的周转天数基本反映出这些企业是存在很大的回款风险的,看上去很好营收和净利润背后一旦存在大量未收回的应收款,而这些应收款又未能按期收回,则大额计提坏账准备对当期的利润会带来明显的负面冲击。
晓程科技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行业垫底
目前来看,新能源发电公司*ST科林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在A股公司中最高,其2020年4.33亿元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是同期826.72万元营业收入的53倍左右。进一步观察,应收账款占营收比重高的个股前8位均来自*ST板块。
除了已经被风险警示的绩差公司,集成电路股晓程科技2020年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是明显偏高的。财报显示,公司当期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金额为5.57亿元,而同期公司的营业收入却只有1.85亿元,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重高达301.36%。
翻看公司2020年的基本财务指标,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亏损了9894.12万元。即使今年首季实现盈利且大幅增长,增长的原因也主要是上年首季度公司业绩是以亏损收官,同期可比基数偏低导致。对于公司2020年的亏损原因,晓程科技给出的解释是,公司主要货款系以美元计价,报告期内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导致了汇兑损失增加。同时,公司对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分析,境外子公司降损项目存在减值迹象,基于财务谨慎原则,公司计提了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另外,因收到南非Emfuleni市项目诉讼赔偿款,报告期内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也对利润造成了7200万元的影响。
通过观察还能看到,2020年度,晓程科技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达1254.79天,排在A股集成电路板块公司的最末位,仅随在其后的欧比特,同期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74.47天,较晓程科技少了980天。相较之下,同为集成电路行业的全志科技,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仅为8.11天。与此同时,晓程科技2020年底的存貨周转率也同样跌至了行业谷底,只有1.14次/年。如此情况反映出,其应收账款基本上是无法按时收回的,而大量商品的进一步积压也提升了公司资金周转压力,一旦出现滞销,则出现坏账的风险明显提升。
蓝盾股份2020年应收款再次激增
紧跟晓程科技之后,计算机IT服务公司蓝盾股份2020年底的应收票据及营收账款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也达到了293.91%。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金额为30.73亿元,但营业收入却只有10.46亿元。
近日,曾经的“智慧安全领导者”蓝盾科技债务逾期未偿还金额超20亿元,申请破产清算,且有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的消息引起市场热议。对此,公司表示正在积极与相关债权人、法院进行沟通,将尽快与债权人达成和解以撤回申请。同时声明目前公司仍在正常生产经营,不具备破产清算的法定情形,公司也未触及规则载明的相关退市指标。
资料显示,蓝盾股份于2012年登陆A股市场,公司专注于网络信息安全领域。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净利润5809.08万元;2013年营业收入增至3.95亿元,但净利润仅为3196.33万元,同比下降44.98%,扣非后净利润更是下滑至1274.34万元,同比暴跌了73.91%。面对增收不增利的局面,2014年11月,蓝盾股份收购了华炜科技100%股权,交易价格为3.90亿元;2015年7月又耗资11亿元收购了中经汇通、汇通宝100%股权,前者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运营商,后者主要从事提供基于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的第三方支付业务。紧接着,2016年蓝盾股份又作价5.82亿元收购了满泰科技60%股权,溢价率高达949.67%……在业绩承诺期内,这三次收购的标的均精准兑现了业绩承诺,而基于此,2015年~2017年蓝盾股份的业绩持续实现了快速增长,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5.25亿元增至2017年的22.1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530万元增至4.14亿元。
然而就在标的公司业绩承诺期完成后就立马业绩变脸,2019年形成了超过13亿元的资产减值情况。其中,2019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超11亿元,导致当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巨亏9.37亿元。与此同时,伴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也同样快速增长,2014年底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额还只有3.03元,2019年底已增至29.52亿元,而正是受此影响,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又亏损了10.93亿元,亏损的背后主要系受流动性资金不足引发债务风险、子公司中经电商业务开展受限造成业绩下滑,以及公司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商誉减值等导致净利润出现巨亏。
进入2021年,公司债务危机仍未解除。根据6月初的年报问询函回函显示,截至回函日,公司累计债务逾期未偿还金额约为20.26亿元。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末的最新数据显示,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额也依然高达30.54亿元。而因经营流动资金紧张,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目前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资产已被法院冻结/查封。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