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学伪经考》甲午参奏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事件,但学界迄未明悉其始末详情.通过钩稽原始史料,特别是发掘上海图书馆藏《新学伪经考》甲午签批稿本中的信息,可以探知此案一些真相.安维峻自称甲午"具折严参"康有为,实属事后有意夸饰.广东当局奉旨办理此案,在李滋然提议"免予销毁"后,又紧急组织第二次查案,几乎办成文字狱.两广总督李瀚章最终以"谕令自行销毁"覆奏结案,实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将此案化解归功于一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伪经考》甲午参奏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事件,但学界迄未明悉其始末详情.通过钩稽原始史料,特别是发掘上海图书馆藏《新学伪经考》甲午签批稿本中的信息,可以探知此案一些真相.安维峻自称甲午"具折严参"康有为,实属事后有意夸饰.广东当局奉旨办理此案,在李滋然提议"免予销毁"后,又紧急组织第二次查案,几乎办成文字狱.两广总督李瀚章最终以"谕令自行销毁"覆奏结案,实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将此案化解归功于一人.
其他文献
辨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治疗师Linehan创立.作为第三代行为治疗之一,该疗法以行为主义理论、辩证哲学、生物社会理论及禅宗为哲学基础,通过增加患者的技能使用,提高其情绪调节能力,以达到治疗目的.临床研究已证明其在边缘人格障碍,自杀及自伤行为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也广泛适用于其他心理障碍及群体.DBT的临床效果、改变机制及拓展应用都需进一步研究.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社交焦虑障碍的标准疗法,对其疗效的神经预测因子研究有利于个性化诊疗方案选择.初步证据表明,干预前高级视皮层、背侧前扣带回、背内/外侧前额叶及眶额皮层的功能激活,杏仁核与情绪调节相关脑区的结构与功能连接,情绪性刺激诱发的晚期正成分与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有关,因而是潜在的预测因子.基于机器学习的个体化预测存在样本量小的突出问题.未来研究应考虑跨研究机构合作共享大数据,在多模态、多任务条件下收集数据,并在独立样本中验证预测的有效性.
再认启发式利用再认线索进行决策.以往研究采用一致率、击中率、虚报率和区分指数来表示再认启发式使用,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局限.多项式加工树模型能够分离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为了解决再认使用与知识使用的混淆,研究者提出一种多项式加工树模型r-model测量再认启发式的使用.本文将重点介绍r-model,具体包括r-model的内容、数据分析以及考虑个体差异的分层r-model.最后,从r-model的模型修正和边界条件两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邮发代号:82-12《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双月刊.邮发代号:4-317《心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邮发代号:2-938《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双月刊.邮发代号:2-913《心理学探新》,江西师范大学主办,双月刊.邮发代号:44-108《应用心理学》,浙江省心理学会、浙江大学主办,季刊,向杂志社索要订单.电话:0571-88273352;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应用心理学》杂
特质论与状态论之争是智慧研究领域新兴的热门话题.特质论认为智慧是稳定且不易干预的人格特质;状态论认为智慧是一种相对容易波动的心智状态,短期内可以改变且容易受外在情境的影响.基于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密度分布说"则为特质论与状态论之争提供了系统的整合模型.受此启发,本研究在以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特质-状态正态分布假说",旨在进一步补充完善"密度分布说"并为特质论与状态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未来研究仍需结合多种智慧测量手段,加强纵向追踪研究,探索智慧本质观与密度分布说的关系,开展相应的跨文化研究.
环境史研究的直接目的是了解当今环境问题的来龙去脉,透过时间纵深查问病根病史,为理性认识和妥善应对生态危机提供历史借鉴;其根本任务则是揭示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影响、彼此因应和协同演变的历史过程、机制和规律,探寻合理、永续的"生生之道".中国环境史研究致力于论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自然根基,揭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和内生动力,并为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危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东方智慧.目前其理论方法尚未成熟,实证研究仍多空缺,特别是近代环境史,从资料整理、知识贮备、工具运用到课题研究,迄今缺乏系统规划
《近代史研究》提出并组织"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笔谈,绝非一般意义的一次笔谈.鉴于该刊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近代中国或中国近代历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笔谈构想和举措意义非凡,需要在学理上加以全局性思考并深入剖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这一课题本身有更恰当的认识,进而才能从这一视角对中国近代历史做出合乎时代需要的创新性研究,并使这一历史在当代公民的世界观塑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人地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表征,历来为中外学者所关注.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晚清人地关系,更因中国人口在此期间历经战争、瘟疫、灾荒、饥馑等等,表现为从缓慢增长至峰值后迅速跌入谷值,而后又重新恢复的典型特征,从而成为"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以太平天囯战争为节点,略述战争前后中国人地关系的发展变化,并就晚清人地关系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夏至北宋的三千年,中国的核心地区(甸服、侯服)主要居淮、黄两河之间.古代淮地自然生态极其优越,土地肥沃,宜稻、麦、桑、麻,农业经济非常发达.民谚有"走千走万,比不上淮河两岸"之说.古代淮河流域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可以说,在中国四千年文明史中,淮地领先了三千年,落后了一千年,与江南恰好相反.
太湖以东长三角地区人与环境互动形成的人类生态系统,建立在以水网为基础的圩田体系之上,圩田农业生态形成以后,发展各种前近代的产业和生态体系.这一生态系统经历千年的稳定、积累和发展,为传统江南经济提供了生态基础,也为19世纪下半叶成功的近代化转型提供了条件.许多近代发展所必须的自然生态条件是逐步积累形成的.河流与圩田水利体系经历了千年的经营与传承,这其间,人们在长江口、太湖、运河、吴淞江、黄浦江和浏家河等自然河流之上建成了许多水利设施.这些水利设施,特别是海塘、湖岸、河岸和圩岸等设施,使人们可以借天然的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