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国外野生沉香的生物活性和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热带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一种国外野生沉香乙醚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为国外野生沉香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沉香,对提取物分别用MTT法、Ellman法、pNPG法和贝曼漏斗法进行细胞毒、乙酰胆碱酯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杀全齿复活线虫活性测试,利用GC-MS分析提取物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5株人体肿瘤细胞、乙酰胆碱酯酶、α-葡萄糖苷酶和全齿复活线虫均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GC-MS检测鉴定了其中的26个化合物,相对含量为57.39%,包括23个倍半萜类成分,相对含量为56.72%,1个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相对含量为0.35%。本次对此种国外野生沉香的生物活性和化学成分研究,发现沉香乙醚提取物具有杀线虫的活性,为更好地开发沉香的药用价值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野生沉香;生物活性;化学成分;GC-MS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8.12.021
  沉香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属(Aquilaria)或拟沉香属 (Gyrinops)植物中含有树脂的木材[1-2]。迄今为止,《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中,共收录沉香植物23种,其中有8种为拟沉香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华南及西南、东南亚以及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地区[2-3]。沉香在医药、香薰、香水行业、宗教文化等领域应用广泛,是中国、日本、印度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传统名贵药材和天然香料[3-4]。近年来,沉香因其良好的应用价值和高贵稀有的特性受到广泛关注,沉香贸易目前也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沉香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其生物活性也受到了国内外关注,目前发现沉香具有神经保护、镇痛、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解痉、降血糖、治疗过敏及改善慢性肾衰竭等作用[5-11]
  国内外学者通过对沉香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沉香中的特征性成分为2-(2-苯乙基)色酮和倍半萜两类化合物[12-13]。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包括四氢色酮、双环氧色酮、单环氧色酮、flidersia类型色酮和色酮聚合物等。倍半萜类化学物主要有以下九类:沉香呋喃(agarofuran)型、沉香螺旋烷(agarospirane)型、愈创木烷(guaiane)型、桉烷(eudesmane)型、艾里莫芬烷(eremophilane)型、杜松烷(cadinane)型、前香草烷(prezizaane)型、菖蒲烷(acorane)型、蛇麻烷(humulene)型等。沉香中色酮和倍半萜化合物种类和數量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沉香的质量、香味等差异。
  目前,沉香中特征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很多,如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UPLC-MS)等,其中各类联用的方法能更准确分析指认沉香的化学成分。
  本文以一种国外的野生沉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乙醚提取物进行了细胞毒、乙酰胆碱酯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等生物活性测试,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鉴定,研究结果为国外野生沉香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沉香样品  一种国外野生沉香样品于2014年8月购买于泰国曼谷,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其源植物为沉香属(Aquilaria)植物的一种,但由于目前全世界分子鉴定基因库还未收录所有沉香属植物的信息,因此并不能确定其具体的种名。凭证标本(201408SLLK)存放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图1)。
  
  1.1.2  细胞与试剂  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细胞库);阳性对照紫杉醇(江苏红豆杉药业有限公司);RPMI1640完全培养基(Solarbio公司);DMEM低糖培养基(Hyclone公司);碘化硫代乙酰胆碱、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DTNB)、他克林(Tacrine,纯度99%)、α-糖苷酶(酵母来源)(Sigma公司);乙酰胆碱酯酶(Solarbio);阿卡波糖、对硝基苯-α-葡萄糖苷 (pNPG)、碳酸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燕麦片(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DMSO(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无水乙醚(天津市化学试剂一厂);GC-MS中使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1.3  仪器与设备  HP6890/5975C GC-MS联用仪、HP-5MS 5% Phenyl Methyl Siloxane(30 m× 0.25 mm×0.25 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美国安捷伦公司);ELX-800酶标仪(美国宝特公司);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HHB11360-S普通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SW-40洁净工作台(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BP221S万分之一电子秤(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HVE-50高压蒸汽灭菌锅(日本HIRAYAMA公司)。   1.2  方法
  1.2.1  样品制备  一种国外野生沉香样品20.0 g粉碎,以50 mL无水乙醚超声提取30 min,静置5 min后过滤得到乙醚提取液,重复3次,合并3次提取液,挥干后得到该沉香的油状乙醚提取物1.5 g待用。
  1.2.2  细胞毒活性测试  采用MTT法[14]测定样品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五株细胞的抑制活性。样品活性结果以IC50(半数抑制浓度)表示,当抑制率为50%时的样品质量浓度也就是细胞毒活性的IC50值。
  1.2.3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试  采用Ellman法[15]测定样品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样品活性结果以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表示。
  1.2.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  采用pNPG法[16]测定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样品活性结果以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表示。
  1.2.5  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测试  采用贝曼漏斗法[17]测定样品对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的致死活性。样品活性结果以样品对全齿复活线虫的致死率表示。
  1.2.6  GC-MS分析条件  色谱条件:HP-5MS 5% Phenyl Methyl Siloxane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初始柱温50 ℃,保持2 min;以5 ℃/min的速率升温
  至310 ℃,保持10 min;汽化室温度250 ℃;载气为高纯He(99.999%);柱前压7.62 psi(1 psi = 6.895 kPa),载气流量1.0 mL/min;分流比40∶1,溶剂延迟时间3.0 min。
  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 ℃、四极杆温度150 ℃、接口温度280 ℃、发射电流34.6 μA、倍增器电压1 434 V、质量扫描范围20~550 m/z。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从表1可知,国外野生沉香乙醚提取物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以人肺腺癌細胞A549的活性相对较好,IC50为(28.02±0.94) g/mL。国外野生沉香乙醚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接近阳性对照(表2)。沉香乙醚提取物对全齿复活线虫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其致死率为45.59%± 0.92%,高于阳性对照的31.64%±3.64%。
  2.2  GC-MS分析结果
  该种国外野生沉香样品乙醚提取物的总离子流图见图2,该沉香乙醚提取物中经GC-MS检测鉴定了26个成分(表3),总相对含量为57.39%;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23个,相对含量为56.72%;色酮类化合物1个,相对含量为0.35%;芳香性化合物1个,相对含量为0.17%;豆甾醇1个,相对含量为0.15%。
  

3  结论


  本研究采用乙醚冷浸超声提取法提取一种国外野生沉香,其乙醚提取物的得率为7.50%,与普通沉香乙醚提取得率(1.3%~9.7%)[19]相符。据报道,沉香中一些倍半萜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和安定的作用[10, 22-24],色酮类成分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25-26]。这些生物活性研究多数针对单体化合物,而粗提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单一[27-28]。基于前人对沉香生物活性的研究及本课题组的研究条件,本研究对该沉香乙醚提取物进行细胞毒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测试。乙酰胆碱酯酶是水解乙酰胆碱的特异性胆碱酯酶,而乙酰胆碱含量降低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本研究发现该种沉香乙醚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强度的抑制活性,说明其对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中发现此种沉香乙醚提取物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细胞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说明其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α-葡萄糖苷酶分布于小肠刷状缘膜上皮细胞上,是水解碳水化合物的关键酶,他能从低聚糖类底物的非还原端切开α-1,4糖苷键,释放出葡萄糖,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水平的上升,故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能够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减缓葡萄糖的吸收,抑制餐后高血糖。本研究发现该沉香乙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其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本研究还发现该沉香乙醚提取物对全齿复活线虫表现出较高的致死率,这也说明沉香具有杀线虫的活性。   本研究对基源植物为沉香属植物的一种国外野生沉香进行GC-MS分析鉴定,结果发现26个化学成分,其中倍半萜类成分23个,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1个,芳香性成分1个,甾体类成分1个,另外还有许多成分无法鉴定出,从其质谱图分析绝大部分属于倍半萜类成分。本研究鉴定出的倍半萜有菖蒲烷、愈创木烷、桉烷和艾里莫芬烷等沉香常见骨架类型,与报道的倍半萜骨架类型基本一致;而许多未能鉴定结构的倍半萜类成分表明,本研究所选用的国外野生沉香中可能含有多种结构新颖的倍半萜成分。除此之外,本研究还鉴定出了沉香的另一种主要特征性成分,即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
  本研究通过初步的活性研究,为更好的开发国外野生沉香的药用價值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同时采用GC-MS分析该沉香中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追踪活性物质以及揭示国外野生沉香的化学成分特点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锦玲, 梅文莉, 余海谦, 等. 国产沉香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草药, 2014, 45(23): 3 456-3 461.
  [2]  邵  杭, 梅文莉, 李  薇, 等. 柳叶拟沉香所产沉香的化学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 27(12): 2 046-2 049, 2078.
  [3]  戴好富, 梅文莉. 沉香实用栽培和人工结香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
  [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一部.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5]  周永标. 沉香对肠平滑肌的药理作用[J]. 中药通报, 1988, 13(6): 40-42.
  [6]  Okugawa H, Ueda R, Matsumoto K, et al. Effects of agarwood extracts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mice[J]. Planta Medica, 1993, 59(1): 32-36.
  [7]  Kim Y C, Lee E H, Lee Y M, et al. Effect of the aqueous extract of Aquilaria agallocha stems on the 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997, 58(1): 31-38.
  [8]  Mei W L, Zeng Y B, Wu J,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MRSA activity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Chinese eaglewood[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08, 17(3): 225-229.
  [9]  Wetwitayaklung P, Thavanapong N, Charoenteeraboon J.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 and extracts of heartwood of Aquilaria crassna obtained from water distillation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J]. Journal of Silpakorn Univer Sciences Technical, 2009, 3(1): 25-33.
  [10] Suwannasing C, Paiyabhroma N, Kumphune S. Anti- ischemic effects of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Aquilaria crassna by attenuation of P38 MAPK activ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Pharmaceutical Science, 2012, 2(10): 26-30.
  [11] 杨锦玲, 梅文莉, 蔡彩虹, 等. 黄奇楠生物活性和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成药, 2015, 37(8): 1 740-1 747.
  [12] 戴好富. 沉香的现代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 1-10.
  [13] Ma C T, Eom T, Cho E, et al. Aquilanols A and B, Macrocyclic humulene-type sesquiterpenoids from the agarwood of Aquilaria malaccensis[J].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2017.
  [14] Mosmann T. Rapid colorimetric assay for cellular growth and survival: application to proliferation and cytotoxicity assays[J]. Journal of Immunological Methods, 1983, 65(1-2): 55-63.   [15] Ellman G L, Courtney K D, Valentino Andres J, et al. A new and rapid colo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activity[J].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1961(7): 88-95.
  [16] 胡  琳. 中药提取物对鼠肠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 世界临床药物, 2012, 33(12): 1-4.
  [17] 马青云, 黄圣卓, 李红芳, 等. 杠板归中化学成分生防活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52(21): 5 245-5 247.
  [18] 梅文莉, 杨德兰, 左文健, 等. 奇楠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的GC-MS分析鉴定[J]. 热带作物学报, 2013, 34(9): 1 819-1 824.
  [19] 杨德兰, 梅文莉, 杨锦玲, 等. GC-MS分析4种奇楠沉香中致香的倍半萜和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J].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35(6): 1 235-1 243.
  [20] Ishihara M, Tsuneya T, Uneyama K. Fragrant sesquiterpenes from agarwood[J]. Phytochemistry, 1993, 33(5): 1 147-1 155.
  [21] Mei W L, Yang D L, Wang 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2-(2-phenylethyl)chromones in agarwood by GC-MS[J]. Molecules, 2013, 18(10): 12 324-12 345.
  [22] Ueda J Y, Imamura L, Tezuka Y, et al. New sesquiterpene from Vietnamese agarwood and its induction effect o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mRNA expression in vitro[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2006, 14(10): 3 571-3 574.
  [23] Okugawa H, Ueda R, Matsumoto K, et al. Effects of sesquiterpenoids from “Oriental incenses” on acetic acid- induced writhing and D2 and 5-HT2A receptors in rat brain[J]. Phytomedicine, 2000, 7(5): 417-422.
  [24] Takemoto H, Ito M, Shiraki T, et al. Sedative effects of vapor inhalation of agarwood oil and spikenard extract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ir active components[J].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07, 62(1): 41-46.
  [25] Yang L, Qiao L R, Xie D, et al. 2-(2-Phenylethyl)chromones from Chinese eaglewood[J]. Phytochemistry, 2012, 76: 92-97.
  [26] Yoon J S, Lee M K, Sung S H, et al. Neuroprotective 2-(2-phenylethyl) chromones of imperata cylindrica[J].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2006, 69(2): 290-291.
  [27] Okugawa H, Ueda R, Matsumoto K, et al. Effect of jinkoh-eremol and agarospirol from agarwood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mice[J]. Planta Medica, 1996, 62(1): 2-6.
  [28] 安娜貝拉, 陈  颖, 许  敏, 等. 沉香的质量评价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4, 33(2): 1-5.
其他文献
摘 要 為了鉴定评价武夷山茶区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以70份武夷名丛茶树种质叶片为材料,对其解剖结构及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0份武夷名丛的17个叶片解剖结构性状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5,平均变异系数为17.64%;总体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抗旱、抗病虫性平均隶属函数均值和抗寒性平均得分分别为0.40、0.39、1.28;大多数武夷名丛适制乌龙茶或绿茶,
期刊
摘 要 探明采前喷施复硝酚钠对‘贵妃’杧果果实品质和采后发病率的影响,以期为复硝酚钠在杧果生产中的使用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选用‘贵妃’杧果为试材,于盛花期后第15天开始喷施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复硝酚钠,每隔9~12 d喷施1次,共喷施6次。测定果实发育期间的纵横径、成熟期的单果质量、成熟过程中的果皮颜色参数(L、a、b值)、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和果实病害等指标。试验结果
期刊
摘 要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植物源调味料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调味料样品经改进后的QuEChERS方法前处理,选择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采集,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在0.005~0.200 ?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优于0.999,加标回收率在70%~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
期刊
摘 要 以刺葡萄2個同质不同型的愈伤组织细胞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因子对其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刺葡萄DLR细胞系具有高产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能力,在培养至45 d时,其花青素与原花青素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13.85 μg/g(FW)和 3 562.95 μg/g(FW);低温、高温、肉桂酸、壳聚糖、紫外线、黑暗和KT等因子,对DLR细胞系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累积表现出
期刊
摘 要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12个国家或地区的54份杧果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SRAP标记在杧果研究中的效率做了探讨。结果表明,SRAP标记在杧果种质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条带百分比在79.31%~100%,平均为93.10%;引物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分别为1.73、0.
期刊
摘 要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复混肥585、780、1 170 kg/hm2在一次施肥和分次施肥处理下对华南12号木薯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木薯种植中的最佳施肥方案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复混肥处理的化肥施用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52.71%、36.94%和5.42%,但其株高、单薯长度、单薯粗、鲜薯重和地上部鲜重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木薯种植降低了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提升
期刊
摘 要 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对珍贵树种植物N、P、K和土壤因子的影响,本文以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和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为研究对象,接种不同地区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CE1,CE2)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1,FM2)4个菌株,苗木培养4个月后收获测定其根、茎
期刊
摘 要 以瑞丽地区种植的水晶蜜柚、琯溪蜜柚、西柚、红玉香柚4个品种的柚子为试材,研究了4个品种柚子果实品质在品种间及果蒂部、赤道部、果脐部、全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的果实品质差异较大,西柚单果重最小,为椭圆形,与其他3个品种单果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3个品种单果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为长圆形。琯溪蜜柚皮重占单果百分率最低,可食率最高;水晶蜜柚皮重占果重百分率最高
期刊
摘 要 为探究热带水果中植物甾醇的种类和含量。将香蕉、火龙果、木瓜、菠萝、龙眼样品进行冷冻干燥处理、索氏抽提、皂化提取、衍生,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进行麦角甾醇、菜油甾烷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的分析测定,并用胆甾烷醇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菜油甾烷醇、麦角甾醇均为未检出。5种甾醇的含量总和为4.05~34.89 mg/100 g,含量顺序为火龙果>菠萝>木瓜>香蕉>龙眼。 
期刊
摘 要 采用沙培方法,研究盐胁迫(300 mmol/L)对6种豇豆属植物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盐处理6 d后,贼小豆的叶绿素(Chlorophyll,Chl)含量显著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质膜透性(Electrolyte Leakage,EL)和枯叶率(Withered Leaf Rate,WLR)显著增加,而滨豇豆均没有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