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他对事业的追求上,体现在他为社会输送的人才上,体现在教师职业的创造上。教师的工作决不仅仅是奉献,而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也是完善着自己的工作,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的职业,是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主体
关键词 创造性 创新精神 终身教育
古往今来,教师的职业一直受到社会的首肯,于是,“红烛”、“园丁”、“春蚕”成了教师的象征。尽管教师的职业被誉为崇高的职业,然而一些却因为教师的清苦而不选择当教师。在提倡创新,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全民族创新意识中处于主体的地位。
一、教师是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都将主要依赖知识的生产积累及更新。知识的生产积累和更新,从根本上取决于教育,而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这个不言而喻的道理在今天已经没人再怀疑了。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政策、学校的管理、专业的设置、学生的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问题上。然而,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的素质问题。唯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意识的优秀人才。特别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更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可以这么说,正是有了基础教育的打下的坚实基础,才会有一批批创新能力强的大量人才,在这里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是建设这个基础的“工程师”,是我国教育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
二、创造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谈到工作时提到:爱迪生每天在他的实验室工作18个小时,但他丝毫不以为苦。爱迪生说“他一生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每天乐趣无穷,难怪他会成功!喜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寻找成功的机会是做好教师工作乃至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才会在每一节课,每一道题、每一个概念中,在每一种教学的探索中,发现成功的快乐,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中得到成功和满足。
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只能消耗社会资源,不能给社会带来新的价值,其原有知识的价值也将在整个知识代谢过程中逐步消失,其人力资本就会贬值。“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如果没有新的知识补充,没有新的教学手段,没有创新精神,几十年一种模式,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不断创造是作好教师工作的前提。每一位教师都要潜心研究他的教育对象,既要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又要作为知识的探索者,还要向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挑战,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你能否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你能否使学生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
三、教师的创新精神必须建立在终身教育的基础上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和转化的速度日益加快,人类社会在工业革命后的2000年间,第一个百年间,知识总量大约是50年翻一番,而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人类知识以指数的方式增加,最近三十年人类新增知识的数量已超过过去两千年人类积蓄知识的总和。每一位教师应掌握現代先进知识,永远站在知识的前沿,是新时代作教师的起码要求。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向教师索取,以为教师是世代绵延、取之不尽的知识清泉,但没想到,清泉为了奔流,必须不断吸取源头活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积蓄一桶水。因此,终身教育是必由之路。终身教育使每一个劳动者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技能,从而成为人力资本不贬值的手段。当今时代,新旧知识更替迅速,不及时学习新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学知识就会陈旧老化,人力资本也就贬值,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教师的创新精神必须建立在对新知识的认知上才具有超前性。才能使学生跟上快速发展的步伐。教师要在熟知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每个教师都要认识到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终身学习的职业,就是选择了走在时代前沿的职业。每一位教师要为自己是这块基石而自豪,要为作好这块基石而努力;要为这块基石的稳固而付出终身代价。只有这样,才不愧为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四、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创新能力应成为工作的重要环节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性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意识问题。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更新知识,提高认识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把这种创新能力、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必要贮备。这种创新能力是在学习、交流、实践的基础培养的,并且也会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基础课教师的工作很繁琐、工作生活中的课外时间真的是很少,这在客观上限制了教师在正常上班时间的自我学习,但两个长假期是个不错的选择,完全可以利用一段时间参考到这种创新能力的学习和培养之中。
将创新应用的具体的教学工作之中。只有把新知识,新教学方法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比如,在作文教学方面,相关的教研成果很多,其有也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富有创新性经验可以参考。有的学者提出了“情境作文法”的理念,即在实际的环境中传授作文的教学法就十分有创新性,很有价值,也可以在实践中加以尝试。
总之,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各行业都应树立的意识。作为教师,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成为一名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能够自觉加强学习,提高教学能力的优秀的新时代的教师。
作者简介:董晓娜(1978-),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主要从事基础教学研究。
关键词 创造性 创新精神 终身教育
古往今来,教师的职业一直受到社会的首肯,于是,“红烛”、“园丁”、“春蚕”成了教师的象征。尽管教师的职业被誉为崇高的职业,然而一些却因为教师的清苦而不选择当教师。在提倡创新,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全民族创新意识中处于主体的地位。
一、教师是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都将主要依赖知识的生产积累及更新。知识的生产积累和更新,从根本上取决于教育,而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这个不言而喻的道理在今天已经没人再怀疑了。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政策、学校的管理、专业的设置、学生的受教育程度等一系列问题上。然而,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的素质问题。唯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意识的优秀人才。特别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更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可以这么说,正是有了基础教育的打下的坚实基础,才会有一批批创新能力强的大量人才,在这里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是建设这个基础的“工程师”,是我国教育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
二、创造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谈到工作时提到:爱迪生每天在他的实验室工作18个小时,但他丝毫不以为苦。爱迪生说“他一生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每天乐趣无穷,难怪他会成功!喜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寻找成功的机会是做好教师工作乃至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才会在每一节课,每一道题、每一个概念中,在每一种教学的探索中,发现成功的快乐,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中得到成功和满足。
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只能消耗社会资源,不能给社会带来新的价值,其原有知识的价值也将在整个知识代谢过程中逐步消失,其人力资本就会贬值。“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如果没有新的知识补充,没有新的教学手段,没有创新精神,几十年一种模式,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不断创造是作好教师工作的前提。每一位教师都要潜心研究他的教育对象,既要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又要作为知识的探索者,还要向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挑战,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你能否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你能否使学生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
三、教师的创新精神必须建立在终身教育的基础上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和转化的速度日益加快,人类社会在工业革命后的2000年间,第一个百年间,知识总量大约是50年翻一番,而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人类知识以指数的方式增加,最近三十年人类新增知识的数量已超过过去两千年人类积蓄知识的总和。每一位教师应掌握現代先进知识,永远站在知识的前沿,是新时代作教师的起码要求。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向教师索取,以为教师是世代绵延、取之不尽的知识清泉,但没想到,清泉为了奔流,必须不断吸取源头活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积蓄一桶水。因此,终身教育是必由之路。终身教育使每一个劳动者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技能,从而成为人力资本不贬值的手段。当今时代,新旧知识更替迅速,不及时学习新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学知识就会陈旧老化,人力资本也就贬值,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教师的创新精神必须建立在对新知识的认知上才具有超前性。才能使学生跟上快速发展的步伐。教师要在熟知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每个教师都要认识到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终身学习的职业,就是选择了走在时代前沿的职业。每一位教师要为自己是这块基石而自豪,要为作好这块基石而努力;要为这块基石的稳固而付出终身代价。只有这样,才不愧为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四、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创新能力应成为工作的重要环节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性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意识问题。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更新知识,提高认识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把这种创新能力、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必要贮备。这种创新能力是在学习、交流、实践的基础培养的,并且也会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基础课教师的工作很繁琐、工作生活中的课外时间真的是很少,这在客观上限制了教师在正常上班时间的自我学习,但两个长假期是个不错的选择,完全可以利用一段时间参考到这种创新能力的学习和培养之中。
将创新应用的具体的教学工作之中。只有把新知识,新教学方法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比如,在作文教学方面,相关的教研成果很多,其有也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富有创新性经验可以参考。有的学者提出了“情境作文法”的理念,即在实际的环境中传授作文的教学法就十分有创新性,很有价值,也可以在实践中加以尝试。
总之,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各行业都应树立的意识。作为教师,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成为一名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能够自觉加强学习,提高教学能力的优秀的新时代的教师。
作者简介:董晓娜(1978-),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主要从事基础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