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家货车经纪公司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2008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向B端的同城物流,痛點不在于车与赁之间的匹配。而是“趴活”司机学历低、处境差,没有服务意识。无法承接不断升级的配送需求。

  物流拥有近万亿元的市场。除去常规的航运、水运和陆运中的干线物流之外,货物到达城市的“最后50公里”——城配运输,成为了又一个新兴战场。
  城配市场的战争是从2014年打响的。这个原本靠“趴活”的个体司机组成的行业,存资本和市场需求的催生下,正变得愈发火热。在传统的货运场景里,司机需要自己凑钱买一台车,然后等着业务上门。司机的服务没有标准化,收益也难以保证。
  2012年,一家叫做驹马的公司进入城配行业,他们率先把厢式货车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卖给司机。再把司机组织起来成立车队,为苏宁、京东等B端客户提供同城物流服务。仅仅创立7个月时间,驹马旗下车辆便突破了100台。
  驹马创始人白如冰认为,而向B端的同城物流,痛点不在于车与货之间的匹配,而是“趴活”司机学历低、处境差,没有服务意识,无法承接不断升级的同城配送需求。与传统的自营车队相比,驹马的承包租赁模式不但能够激发车主的工作热情,也提高了运营和管理效率。
  驹马的成功在于对传统的“趴活”方式进行了改造,运营和司机的操作被搬到线上,以满足司机买车、结算、物流、远程诊断、卡车医生等一系列需求。线上系统的出现,不仅大大提升了效率,还增强了平台对车辆和货源的管控。
  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驹马将卡车发动机装上GPS和陀螺仪设备,以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速度、坡度和颠簸度等驾驶数据。这些数据既能提前诊断车辆,还能评定司机驾驶状况。比如驾驶风格激烈的司机,可能会导致货物变形甚至损坏,平台派单时耍注意。
  技术的加持,提高了平台和卡车司机的风险承受能力。司机不用担心卡车被偷,技术人员发现车辆被盗后,可以从后台进行锁车。
  随着全国配送网络的成型,驹马开始进行效率上的提升,在组织和产品结构方面都进行了升级,以覆盖更长的产业链条。这一阶段,驹马正式形成了车辆、物流、新能源、科技和金融5大极块,并对各个板块的内部数据进行打通。
  如今,从成都起步的驹马,业务覆盖全国61个城市,设立了137个子公司,打通了从货车的销售、租赁等全周期服务,以及城市配送的全流程服务环节。
  除此之外,驹马还佣有近5000家B端客户,包括了京东、菜鸟、顺丰、国美、苏宁等企业,占据着自身总货运量的30%左右。通过提供定制化服务,驹马很多时候都是与合作紧密的大客户,一起杀入新城市,局部突破后,再逐渐拓展到各大区域。
  2018年11月,驹马顺利完成了15亿元C轮融资。除了继续夯实现有的业务外,新能源是其未来重点突破的部分。
其他文献
想来也是有点难受。5年多了,二手车电商市场里,烽火四起。导火索出现了好几根,口水战、砸钱战、模式战打了好几波,可仍然是人人车、瓜子二手车、优信二手车等几家在那里此消彼长,你来我往。这么长的战线以及如此多的迂回战场,在O2O千团大战、网约车之战、共享充电宝之战等所谓的新互联网经济中,从未出现。  2016年,《商界》杂志刊登了《人人嗑瓜子——二手车电商陡坡冲刺》。如今再看,各家冲刺依然乏力,“人人车
猪肺炎霉形体是猪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原菌,能够引起患病猪只咳嗽、气喘,严重时造成猪只生长发育速度减缓。坚持自繁自养、提高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制定免疫接种计划是防治猪
河流是自动行走的路,历史是沿岸有时间刻度的河流。  1年,是历史的极小长度单位,在2018年1-10月极小的时间跨度里。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有460多名董事长辞职。19名董事长跑路,30多名董事长被捕或被立案调查,3名董事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遑论背后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中小企业。  企业常常被形容为一艘行进的船,无疑董事长是这艘船的船长。他们非正常的“消失”,常常会被赋予某种意义。或者说,他们的“消失
从香港的家中出发,沿着广深沿江高速公路。驱车2小时到达东莞松山湖,这恐怕是李泽湘近几年走得最多的路。  20多年来,从美国伯克利到香港科技大学,再到清水湾基金和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李泽湘身体力行,从体制内走到体制外,几乎以一己之力启蒙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工程教育。  对于李泽湘,外界普遍存在“了解”和“不了解”2种印象。了解的人知道是他一手孵化大疆。之后,他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产业链基础,不
本文主要介绍了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诊断,并提出定期开展灭蜱工作、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及药物治疗方法等综合防控措施。
那些有药生无药死的选择,实则是有钱生无钱死的现实。不过,这样的局面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滴,滴——”  心電监护仪上的小绿点最后不舍地颤动了一下,终归于一道绝望的直线,将吴晓宁(化名)的生命定格在了18岁。  吴晓宁,一名必须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肝患者,一旦私自停药,后果不堪设想。然而,每年数千元的药费早已将这个来自国家著名贫困县的家庭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