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导干部是我国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决策者,其观念的先进与否、能力的高低程度等将直接影响国家网络信息化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未来,随着技术发展、政府职能转变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领导干部职务、年龄等主体特征的变化,其信息化能力强调的重点将随之调整改变。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影响力渗透力的增强,近年来国家对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能力要求不断提升、重视度不断增强,特别是在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要求官员“经常上网”,并提出“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新论断,对领导干部网络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但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多元化公共服务需求、新事物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外部环境,领导干部的信息化能力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难以有效满足时代需求。这就需要结合领导干部身份特点,针对领导干部网络信息化能力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构建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特征显著的信息化能力体系,为今后领导干部网络信息化建设应用能力提供有效支撑和引导。
信息化认知能力
信息化认知能力是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体系的基础和内核所在。信息化认知能力是对信息化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是领导干部提高信息化能力及素养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信息化认知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内化积淀,需要在全面掌握信息化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对网络信息化及信息技术的深刻理解,进而形成信息化思维,并逐步形成信息化战略能力。
信息化思维能力。网络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要素,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其发展思维和发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领导干部要善于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思考问题,创新、开放和共享是信息化思维的典型特征,以“共享”、“平台”、“开放”、“用户”等为特征的互联网思维和强调“整体”、“多样”、“关联”、“动态”的大数据思维,为领导干部观察、认识、理解和服务群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有助于提升认知能力和思维的准确性,进而推动领导干部决策思维、治理思维和服务思维的积极转变。
信息化战略规划能力。信息化战略规划能力是领导干部从部门业务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目标和战略出发,通过对信息化发展趋势、国家信息化政策等的准确把握,基于长远考虑利用信息化推动战略目标实现的一种能力,是领导干部信息化思维从抽象意识层面向具体实践层面转换的关键环节和步骤。以贵阳市为例,贵阳市近年来基于大数据战略驱动区域创新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弯道超车”的样板和典型代表,其发展离不开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战略规划能力。2013年7月贵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从北京到贵州任职,在任职市委书记的第7天提出科技创新,第30天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40天牵手中关村建立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2014年1月制定了贵阳大数据发展战略,2015年2月建立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
信息化应用能力
信息化应用能力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利用信息化提升业务的能力,强调信息化技术与业务能力的融合,强调对领导干部信息化决策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信息化治理能力等的综合运用,是各级领导干部优化决策内容、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
信息化决策能力。信息化决策能力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决策能力和决策执行力的水平。决策能力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决策贯穿领导干部工作的整个过程,是领导干部最基本的重要体现,决策能力直接影响并决定决策活动的效果和成败。信息时代利用信息化辅助决策已经成为领导干部进行科学决策的有效手段。信息化决策能力突出表现在领导干部借助以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自身数据洞察力、信息分析能力,进而实现从传统决策向科学决策、精准决策和实时决策转变,全而提升领导决策能力。
信息化服务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新形势下,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衡量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现代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加工更为快捷,领导干部及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缩短,双方的互动性增强,信息的沟通、反馈与回应更加及时。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纵深发展,民众利益诉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面对群众多样化的需求时,基于信息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等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准确了解群众实时需要、诉求和意见,提高服务的预见性,保证服务的及时、到位、完善,从而提供主动、有效、个性化的智慧服务。
信息化治理能力。领导干部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治理主体,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治理能力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以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化“资产”的治理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领导干部如何通过对数据资产的有效治理,进而释放商用价值、政用价值和民用价值,已经成为现代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利用信息化全面提升组织发展、城市发展、社会发展等的治理能力。主要体现在领导干部如何基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引导组织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变革组织以提升组织综合治理能力,以及如何基于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类资源的全面融合。
信息化引导能力
信息化引导能力是各级领导干部通过自己的信息化能力,对组织各要素、组织发展环境等的影响及导向作用。信息化能力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领导干部作为组织结构中的核心者和城市管理的决策者,某种程度上将成为该组织或城市信息化能力的引力点和传播点。因此,领导干部不但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知识技术能力和应用服务能力,更要发挥其对所在组织机构及城市、地区等的辐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 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引导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既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对组织内部信息化基础建设、其它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组织结构流程的优化、行政效率提升等的综合导向作用;也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对区域发展、产业结构、网络环境等引领示范的积极作用。贵阳市为提升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信息化认知能力,充分发挥其在信息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与北京中关村管委会形成战略合作,从2013年起连续3年派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赴中关村管委会进行1-2年的挂职锻炼,以此为抓手对全市政策制定、战略规划、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信息化安全防范能力
信息化安全防范能力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对各类信息化安全事件的应急防范能力。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也是信息安全的领导者,其自身信息安全噟、操作水平和上网行为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自己的信息安全,也影响着自己所在单位的信息安全,同时也影响着党和国家的信息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
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形态更加多样化,一方面,黑客攻击、泄密、舆论事件时有发生。网络时代信息的开放衍生出大量现实的和潜在的突发性、复杂性公共问题,随着社会生活的深度变革,各种问题、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需要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回应和应急能力;另一方面,许多领导干部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较低,对网络舆情、网络空间安全等各类信息化安全事件应对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信息化安全意识,在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和基本防范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信息化风险防范能力。
在信息社会,网络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各国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领域。领导干部是我国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决策者,其观念的先进与否、能力的高低程度等将直接影响国家网络信息化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领导干部的信息化能力是多要素构成的综合能力体系,涵盖意识、知识、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并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未来,随着技术发展、政府职能转变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领导干部职务、年龄等主体特征的变化,其信息化能力强调的重点将随之调整改变。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仪电学院;天津市信息中心)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影响力渗透力的增强,近年来国家对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能力要求不断提升、重视度不断增强,特别是在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要求官员“经常上网”,并提出“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新论断,对领导干部网络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但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多元化公共服务需求、新事物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外部环境,领导干部的信息化能力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难以有效满足时代需求。这就需要结合领导干部身份特点,针对领导干部网络信息化能力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构建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特征显著的信息化能力体系,为今后领导干部网络信息化建设应用能力提供有效支撑和引导。
信息化认知能力
信息化认知能力是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体系的基础和内核所在。信息化认知能力是对信息化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是领导干部提高信息化能力及素养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信息化认知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内化积淀,需要在全面掌握信息化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对网络信息化及信息技术的深刻理解,进而形成信息化思维,并逐步形成信息化战略能力。
信息化思维能力。网络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要素,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其发展思维和发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领导干部要善于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思考问题,创新、开放和共享是信息化思维的典型特征,以“共享”、“平台”、“开放”、“用户”等为特征的互联网思维和强调“整体”、“多样”、“关联”、“动态”的大数据思维,为领导干部观察、认识、理解和服务群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有助于提升认知能力和思维的准确性,进而推动领导干部决策思维、治理思维和服务思维的积极转变。
信息化战略规划能力。信息化战略规划能力是领导干部从部门业务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目标和战略出发,通过对信息化发展趋势、国家信息化政策等的准确把握,基于长远考虑利用信息化推动战略目标实现的一种能力,是领导干部信息化思维从抽象意识层面向具体实践层面转换的关键环节和步骤。以贵阳市为例,贵阳市近年来基于大数据战略驱动区域创新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弯道超车”的样板和典型代表,其发展离不开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战略规划能力。2013年7月贵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从北京到贵州任职,在任职市委书记的第7天提出科技创新,第30天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40天牵手中关村建立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2014年1月制定了贵阳大数据发展战略,2015年2月建立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
信息化应用能力
信息化应用能力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利用信息化提升业务的能力,强调信息化技术与业务能力的融合,强调对领导干部信息化决策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信息化治理能力等的综合运用,是各级领导干部优化决策内容、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
信息化决策能力。信息化决策能力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决策能力和决策执行力的水平。决策能力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决策贯穿领导干部工作的整个过程,是领导干部最基本的重要体现,决策能力直接影响并决定决策活动的效果和成败。信息时代利用信息化辅助决策已经成为领导干部进行科学决策的有效手段。信息化决策能力突出表现在领导干部借助以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自身数据洞察力、信息分析能力,进而实现从传统决策向科学决策、精准决策和实时决策转变,全而提升领导决策能力。
信息化服务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新形势下,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衡量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现代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加工更为快捷,领导干部及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缩短,双方的互动性增强,信息的沟通、反馈与回应更加及时。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纵深发展,民众利益诉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面对群众多样化的需求时,基于信息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等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准确了解群众实时需要、诉求和意见,提高服务的预见性,保证服务的及时、到位、完善,从而提供主动、有效、个性化的智慧服务。
信息化治理能力。领导干部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核心治理主体,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治理能力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以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化“资产”的治理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领导干部如何通过对数据资产的有效治理,进而释放商用价值、政用价值和民用价值,已经成为现代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二是各级领导干部利用信息化全面提升组织发展、城市发展、社会发展等的治理能力。主要体现在领导干部如何基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引导组织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变革组织以提升组织综合治理能力,以及如何基于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类资源的全面融合。
信息化引导能力
信息化引导能力是各级领导干部通过自己的信息化能力,对组织各要素、组织发展环境等的影响及导向作用。信息化能力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领导干部作为组织结构中的核心者和城市管理的决策者,某种程度上将成为该组织或城市信息化能力的引力点和传播点。因此,领导干部不但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知识技术能力和应用服务能力,更要发挥其对所在组织机构及城市、地区等的辐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 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引导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既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对组织内部信息化基础建设、其它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组织结构流程的优化、行政效率提升等的综合导向作用;也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对区域发展、产业结构、网络环境等引领示范的积极作用。贵阳市为提升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信息化认知能力,充分发挥其在信息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与北京中关村管委会形成战略合作,从2013年起连续3年派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赴中关村管委会进行1-2年的挂职锻炼,以此为抓手对全市政策制定、战略规划、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信息化安全防范能力
信息化安全防范能力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对各类信息化安全事件的应急防范能力。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也是信息安全的领导者,其自身信息安全噟、操作水平和上网行为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自己的信息安全,也影响着自己所在单位的信息安全,同时也影响着党和国家的信息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
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形态更加多样化,一方面,黑客攻击、泄密、舆论事件时有发生。网络时代信息的开放衍生出大量现实的和潜在的突发性、复杂性公共问题,随着社会生活的深度变革,各种问题、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需要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回应和应急能力;另一方面,许多领导干部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较低,对网络舆情、网络空间安全等各类信息化安全事件应对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信息化安全意识,在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和基本防范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信息化风险防范能力。
在信息社会,网络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各国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领域。领导干部是我国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决策者,其观念的先进与否、能力的高低程度等将直接影响国家网络信息化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领导干部的信息化能力是多要素构成的综合能力体系,涵盖意识、知识、技术、应用等多个层面,并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未来,随着技术发展、政府职能转变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领导干部职务、年龄等主体特征的变化,其信息化能力强调的重点将随之调整改变。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仪电学院;天津市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