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精准农业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水溶肥引进到中国推广,可极大解决过量施用复合肥导致的土壤酸化、板结等问题。
  施肥量大但产量低,是传统农业的一大弊病。不过,一种从美国引进的水溶肥正在改变这种困境。
  在美国,这种水溶肥被誉为园艺界的“魔法肥料”。2004年,水溶肥的发明者、美国人莱瑞来到中国,与郑勋领不期而遇。“师徒”俩联手,期望给中国传统农业的施肥方式带来一场变革。
  刚过不惑之年的郑勋领,个头不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是一位说话耿直的山东人。
  郑勋领创办的湖北格林凯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凯尔”),从事水溶肥生产,通过精准施肥,建立包括土壤分析、水肥一体化、生产管理、智能机械等在内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农业生产的环保、优质与高效,拟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的安全生产问题。
  “魔法肥料”能否根除中国传统农业的“痛点”?中国距离精准农业之路还有多远?
  优势明显但推广难度大
  郑勋领在读高中时,偶然看到了一本介绍国外农业科技的书,里面写道:将来世界上最好、最有用的职业之一,可能就是农艺师。这句话,给年轻的郑勋领留下了深刻印象。
  经过努力拼搏,郑勋领如愿进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学习。四年后,他被分配到武汉市农科院工作,成为一名农艺师,有了“铁饭碗”。
  在武汉市农科院工作期间,他报名参加科技下乡活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种植户解决生产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在周围的人的眼里,郑勋领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农艺师。
  然而,没过多久,一位名叫莱瑞的美国人,彻底改变了郑勋领的人生轨迹。
  2004年,作为招商引资项目,美国水溶肥专家莱瑞应邀来到武汉建立平衡施肥示范基地,郑勋领与同事一起协助莱瑞开展工作。
  初到武汉时,莱瑞已72岁。在基地同事的眼里,这位来自美国的犹太裔老头脾气古怪,很难相处。但老人对郑勋领却另眼相看,不但点名让郑勋领做自己的翻译,每次活动让郑勋领相陪,还时不时传授一些关于水溶肥配方和施用的方式方法。这种特殊优待,让郑勋领有更多机会接触水溶肥的相关知识。


  在做翻译的几年里,郑勋领跟着莱瑞走遍了很多乡村,他们一边给农民讲课,一边测土和推广平衡施肥理念。在这个过程中,郑勋领对水溶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与传统的过磷酸钙、造粒复合肥等产品相比,水溶肥料优势明显。它可以完全溶解于水中,能被作物的根系和叶片直接吸收利用。采用水肥同施,不但可实现水肥一体化,且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且配合滴灌系统需水量也仅为普通化肥的30%。
  郑勋领了解到,莱瑞是水溶肥关键技术离子保持剂的发明人,他研发的食品级原料水溶肥被誉为美国园艺界的“魔法肥料”,在世界水溶肥领域享有盛誉。如果能把这种优质的水溶肥引到中国推广,不但可极大地解决过量施用复合肥导致的土壤酸化、板结及面源污染问题,还能解决农产品的安全生产难题,农民也能增产增收。
  越了解水溶肥,郑勋领越觉得这个事业有前景,有干头。打定主意后,他辞去武汉市农科院的“铁饭碗”,下海了。
  郑勋领投身到以“魔法肥料”为主打产品的创业中来。创业初期,市场一片空白,对中国种植户来说,水溶肥是一个新产品,推广难度大。而自己也只有区区两万元的创业启动金,一不小心,创业的小船就可能被打翻。
  但郑勋领相信自己的直觉,他认定自己的选择一定不会错。
  “根本原因是肥料有效利用率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农业也经历过大量使用化学肥料,造成环境污染的困境。但随后,随着大量环保肥料的应用,美国的农业生产又重新焕发了活力。
  郑勋领相信,国内农业也将会走这条路,水溶肥料的市场前景广阔。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忠云告诉《支点》记者,中国用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以上的人口,“但我们使用的化肥、农药量超过了世界的30%,大大高出世界平均数,这对我们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是不可持续的。”
  专家披露,1984年以来,我国化肥(氮肥、磷肥)用量持续增加,增量约为225%,单位面积产量增加56%。我国化肥平均用量400公斤/公顷,某些地区甚至高达600公斤/公顷。我国化肥平均用量是世界公认警戒上限225公斤/公顷的1.8倍以上,更是欧美平均用量的4倍以上。
  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让郑勋领思绪良多。化肥使用过量,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板结和次生盐渍化,更重要的是威胁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那么,我国的化肥使用量为什么会这么多呢?郑勋领看了揪心,“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肥料有效利用率低”。
  郑勋领认为,中国的精准农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水大肥的传统理念在农业生产者的心中根深蒂固,故而,给料精准的水溶肥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尴尬。
  郑勋领讲述,曾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用水溶肥用得好,妹妹也开始用。有一天,他突然接到妹妹的电话 :“你的肥料出问题了,把庄稼烧死了!”
  郑勋领赶紧和国外专家赶过去,当询问使用方法时,妹妹坚持说是按照使用说明书施肥的。他拿出检测仪器,发现土壤肥料含量严重超标,几乎是合理使用量的两倍。
  “问到妹妹为什么用那么多,妹妹说,看姐姐用得好,想多用点,产量会更高。”郑勋领说,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主要原因是当前农业生产者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精准农业的理念不普及。
  “要改变农户的观念,还需要时间。”郑勋领认为,随着中国滴灌事业的发展,以及土地流转等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精准农业的理念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精准农业需从定量定标准开始
  如何让更多农户接受精准农业的理念?2011年,郑勋领首次前往美国考察农业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在国内成立一家精准农业研究院的念头。
  这一年,郑勋领与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组成联合摄制组,赴美国采访美国农业。他说,之所以这么做,源于自己最初创业时的一个梦想:希望能让更多的中国农民看到美国先进的农业。
  在美国,郑勋领被美国最权威的农业检测认证机构之一的QAL实验室吸引。这家实验室主要检测项目涉及基质、植物组织、水质、肥料、土壤及植物病理等方面的内容。实验室为客户提供详细全面的检测报告,客户根据报告做出更合适的解决方案。在美国,QAL实验室主要针对大型农场、农业园艺公司、各大科研院所等组织机构提供服务。
  郑勋领意识到,中国农业亦需要这种权威的农业检测机构,要让美国科学权威的检测体系为中国农业服务。
  经过两年谈判,格林凯尔与美国QAL实验室最终达成合作协议,将QAL实验机构引进到中国,组建中国QAL实验室,建立中国首家具有国际权威性的作物营养认证体系,并立足中国在全球开展业务。
  未雨绸缪,抢占科技创新桥头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今年6月26日,被朋友称为“郑疯子”的郑勋领高调宣布捐款3000万元,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开展精准农业项目的研发推广。
  郑勋领告诉《支点》记者,新成立的精准农业国际研究院,设立了由11名国内顶尖精准农业研究学者构成的专家委员会,专家行使一票否决权,免于公司过多商业化的干扰。同时,该研究院还成立学术委员会,来自全国高校的20余名农业权威专家加入该团队。
  “我们聚合了全国智库资源,为现代农业使用水溶肥定量定标准。”郑勋领称。
  独木不成林。在郑勋领看来,精准农业研究院的成立就是一个建林的过程。以研究院为分水岭,格林凯尔已不仅仅是一家生产肥料的农业公司,而是一家全方位为农户提供服务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公司整合了全国最知名的专家团队,科技创新将是未来公司发展的核心。
  精准农业是一个万亿级潜力无限的市场,郑勋领认为自己已站对了“风口”,正等风来。
其他文献
在宁静的夜晚,于融融的月色中闲坐小憩,饮一杯清茶,体会一份安宁,品味属于自己的点点幸福。我常想,一屋子的记忆算不算一屋子的囚禁?是不是只有抛弃一切,才能全身而退?该如何
在纽约工作的女儿多次让我到她那儿住一段时间,我也特别想念还未见过面的小外孙,他已经两岁多了。虽然在网络视频上见过,但总没有直接见面的感觉。感谢总行领导批准,今年我赴
小时候,姥姥常对我说;“古语讲,春天杵一棍,秋天吃一顿”意思是说,春天时辛苦一点,秋天一定会有数倍的收获回报于你。这句古语是时农人的劝勉,也是对各行各业人的告诫。记住
黑龙江省富裕县二道湾公社龙生大队七旬老人王文斯,去年春季在自家门前1.5亩水面的托坯坑里养了1千余尾白鲢、花鲢、草鱼、鲤鱼,秋后产鱼700斤,核亩产400多斤,收入560余元,
2015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传统行业的红豆集团仍获得了稳健发展,实现销售503.1亿元,与前年相比增长6.8%,税收同增18.03%。红豆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态势,关键是抓住了“调
面对外国日化品牌带来的冲击,隆力奇注重转型升级和品牌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了本土日化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20世纪80年代,
10月8日,辽宁省实验中学礼堂再度出现国庆节似的欢腾气氛。高二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在这里举行第三届农村社会实践总结汇报大会,每年负责接待学生的农村社会实践基地 新民县三
在“亚洲第一滩”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金沙滩畔,7月29日晚,一场空前的盛宴开启了青岛全城欢动时刻,第26届青岛国际啤酒节黄岛主会场,在青岛首部大型实景秀《梦筑琅琊》首演的恢
2004年夏,天气溽热,空气潮湿。天空之下似乎总有经年也不能化开的云团,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就像是某个巧手女生织出的十字绣锦一样的精致。我抱着一摞书报停在了校刊编辑部的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利用上述关系解一类关于实数和数轴的中考题,往往能收到化难为易之效. The real num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