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儿童诗教学庶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eha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把握儿童诗独有艺术特质的基础上,充分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依据小语新课标的要求, 以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海睡了》为例,从表达、朗读、写作方面实施低段年级儿童诗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预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73-02
  诗,是语言的艺术。儿童诗,是诗歌的艺术,它以童趣稚嫩的语言,奇妙独特的想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儿童诗歌,思想纯真,向孩子传递真善美的审美特质,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课堂教学中的动人篇章。有效的儿童诗教学,唤醒孩子的童心,引起孩子的共鸣,对其形成美好善良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大海睡了》收录于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是在孩子初入校园,收到的一份美丽礼物。
  一、童心·教表达
  一年级的孩子,刚从懵懂的幼儿园状态升入井然有序的小学,新鲜的教室和校园,激起他们极大的学习热情,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小伙伴的认可,因此,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表达欲望。但认知水平的限制,让孩子的表达多数处于“择心所言”的随意状态,零碎的语言组织使得孩子的回答往往缺少逻辑条理,因此,如何引导孩子说清楚所想,让说话有条理、有内容、有想法,成为儿童诗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大海睡了》是一首简洁明了的儿童诗,但说清楚诗歌的内容,对于刚入小学的孩子而言,并非易事。为此,教师可以采取课文内容填空的方法,引导孩子将诗歌中的重要景物圈画出来,填入空白处,让自己的思路清晰化。课文内容填空为孩子的语言表达提供了有效的参照模仿范例,是孩子说话表达的第一步。
  师:亲爱的孩子,大海睡着了,那么诗人描写了大海上,哪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圈一圈,再读一读吗?
  生:海浪、星星、风儿、浪儿。
  师:你可真有一双慧眼,找到了这么多的景物,但如果可以把句子说完整,就更棒了。瞧,老师为你们请来了课文小助手,请你帮我填一填。
  课文内容填空的说话方式,为孩子提供了参照的范本,但孩子的思维不应该仅仅被文字的填空所束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标要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课堂上,在有规范思维表达的同时,教师也应提供给学生广泛的表达空间,进行个性化的说话训练。“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大海睡了》一诗中,每个人对大海的感受是不同的,课前,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大海的画面和视频,鼓励孩子自由表达,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对大海的印象和感受,引起孩子的表达兴趣,树立表达信心。
  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主体感受,以“这是____的明月”、以“这是____的星星”、“风儿让我感受到____”等主体,保护孩子的表达热情,重视孩子的阅读体验,将规范与发散相结合,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孩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童言·教朗讀
  朗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优美的朗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感受力,陶冶学生情操,也可以促进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和识记,帮助其积累好词好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低段的孩子而言,过度强烈的朗读欲望,常常使优美的文字变成干巴巴的喊叫嘶吼,使文字失去原本的美感,也增加孩子嗓音的压力。因此,引导孩子朗读出文字本来的面貌,带领学生享受朗读的魅力,成为低段朗诵教学的重点。
  《大海睡了》是一篇描写夜晚静谧大海的一首诗歌,带领孩子享受朗读的快乐,教师可以从造境和入境两方面入手,调动孩子朗读的积极性。
  在造境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夜晚大海波光粼粼的美景,吸引孩子对大海的兴趣,同时通过教师自身优美的范读,形成学生对夜晚大海的初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象夜晚大海的美丽景色,点拨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展现大海美丽,带给课堂以美的享受。朗读是人体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相协调的成果,因此在造境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通过配乐读、比赛读、师生配合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将诗歌读正确、读流畅。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点拨,引导孩子将声音的高低快慢与诗歌的画面相结合,避免过高过快的声音破坏了诗歌的诗意美。
  但造境读,孩子仍徘徊于诗歌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走进诗歌,化身成美丽大海上的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将生命的体验与诗歌化为一体,达到更高境界的朗读:
  师:夜晚的大海,给人以优美静谧的感觉,如此美的大海,你愿意到海上走一走,看看这睡着了的大海是什么模样吗?
  生: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师:大海姑娘如此轻柔,谁愿意做一朵浪花,再带我们欣赏一下这睡着了的大海?(角色扮演读)
  师:浪花如此可爱,还有明月姐姐,谁愿意来当一当,带我们看看这夜晚的美景。(请生角色扮演读)
  师:哦!还有轻轻的潮声,那可是大海睡熟的鼾声呢!谁愿意做一回这轻轻的潮声,读一读课文。
  请学生化身为诗歌中的角色,引导孩子边读边想边感受,符合儿童诗丰富的想象力特点,也能发展朗读者的想象力。将学生的声音融入课文,也是引导孩子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诗歌,让孩子真正走入诗歌,这是比造境更加生动的生命的朗读。
  三、童语·教写话
  表达与朗读都是语文课堂与声音有关的艺术,让孩子动起来简单,但引导孩子静下心来,用文字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却有一定的难度。《大海睡了》作为一篇儿童诗,语言简洁质朴,充满童趣和美感,是儿童学习写话的优秀素材。
  古往今来,描写大海的名篇名作不胜枚举,但是,却鲜有将目光投向夜晚静谧的大海,温馨的大海的。诗人独具慧眼,写出大海似温柔母亲,柔情温和的一面,这是选材的另辟蹊径,而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认识事物的不同方面,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写眼中所言,心中所想,写出最具自己个人魅力的景物事物。
  同时,诗歌全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夜晚静谧的大海景色,明月、星星、风儿、轻轻的潮声,这些寻常所见的寻常事物,在诗人想象的笔下,呈现出灵动的诗意美。而在日常的写话教学中,教师同样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打破常规的束缚,在寻常生活中,寻找与众不同的美感。
  看似一首简单的小诗,诗人对字词的选择,却极为讲究。明月、星星、风儿、潮声是夜晚大海的常见之物,但其中却蕴含着所见(明月、星星)与所听(风儿、潮声)的融合,一闹一笑、一抱一背,短短的39个字呈现出富于变化的生动的海景。这正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做学习的有心人,注意观察事物,积累词汇,为将来的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小小的一首诗歌,承载着诗人眼中美好的世界,也唤醒了孩子对大自然最初的美好体验。带孩子走进《大海睡了》,让静谧的大海成为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年里一抹温馨的回忆,也让优美的诗歌,开启孩子知识的大门,让孩子徜徉在更加广阔美好的知识大海中。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钱学森》这样的科学类课文,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阅人和习文。阅人,就是要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查阅相关的课外资料,并和教师对话,感受、理解科学家的思想情感;习文,就要根据文本的特点,掌握它独特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科学类文本;教学案例;人文性;工具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低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渗透在课堂中,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通过字词训练,感悟文本,理解和领会故事和人物形象。  如何将工具性和人文性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低年段语文教学彰显活力,是我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现以《画家和牧童》课堂教学为例,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识用结合,积累字词  在低年段教学中,学生的字词处于积累阶段,教师要通过对字词的
[摘 要]引导学生讲故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嫦娥奔月》一文,可以引导学生以讲故事方式对文本进行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小标题、关键词、环境和想象等环节,让学生进入文本,内化文本语言,这样才能将故事讲得精彩生动。  [关键词]语言能力;生长点;小标题;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
[摘 要]《雾凇》一课可抓住“镀”字,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精妙。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词,让词语意思清晰化;分层品词,让词语意思内涵化;对比悟词,让词语意思准确化;语境用词,让词语意思实用化。  [关键词]动态 语文课堂 词语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7-074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
[摘 要]品读与模仿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形式,而改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文字运用。同时,语言发展伴随着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也促进语言的发展。在教学《牧童和狼》这则寓言故事时,可以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理解情节由“二变三”的表达作用,最后引导学生补充情节,让学生获得语言、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言思维 认知冲突 情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 语文教学中只追求朗读的数量,这样的朗读教学没有太多的训练价值。朗读不是机械运动,朗读不是调节手段,朗读不是课堂表演。教师要高度关注朗读教学,教给学生朗读技巧,让学生通过朗读获得认知。  [关键词]朗读教学 朗读技巧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79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描写丰富,非常适合进行朗读
[摘 要]目前,对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陷入僵化的说教或是简单的贴标签的“泥潭”中。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教师巧妙抓住单元主题、言语形式,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拓展,使课堂拓展有理有据、有情有味、有声有色。这样,让学生走进英雄,在红色经典中既获得精神的感染和情感的陶冶,也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战争类文本;红色经典;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摘 要]对介绍旅游的口语交际课题,教师可结合一个具体的景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场资源,调动课堂气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推荐景点、尝试介绍、灵活介绍、温馨提示。  [关键词]旅游 口语交际 基于生活 训练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74  在2014年全国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执教《介绍一个地方—
[摘 要]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新增了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都以崭新的视角、独特的构思、充满童趣与诗意的形象进入教材,给人予耳目一新之感。它们各具特点,或风趣,或现代,或诗意。面对新增课文,教师要深入解读,不断体会,逐步领会编写者的深意,这样才能设计出富有新意、契合学情的教学预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增课文 风趣 现代 诗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比喻句学习能够激发学生联想的能力,将有相同点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这其实就是将课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比喻句的形象美能够唤醒学生美的发现,比喻句的艺术美能够丰盈学生的内心,比喻句的创造美能够提升学生的語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比喻句;形象美;艺术美;创造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