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学生交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学生作文虽然与作家的写作具有本质差别,但它并不仅仅是文字与言语的简单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具有人际交往和思想交流的价值,通过写作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学生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写作 教学 方法
作文教学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各个不同的层面,已经构成作文教学的“围城”,制约着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那么,如何带领学生冲出作文训练的“围城”呢?
一、审视作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一)明确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七~九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共10条,结合“课标”对写作教学的建议,初中作文教学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文体上侧重叙事性文章(含话题作文)的训练;学写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会写日常应用文。
2.表达上力求“真新流畅”,让学生把说真话、抒真情、写新事、简洁流畅等要求内化成习惯,落实到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甚至是每一个词语中。真正让作文远离假大空,自觉地抒写真善美,实现“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3.环节上注意“审题”、“立意”、“选材”、“起草(写作)”、“修改(加工)”等方面的指导。重视学生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能力培训,注意赏识性评价。
(二)了解教材对作文教学的安排。新教材对作文教学的安排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1.专题训练安排在综合性学习中。新教材用的是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如人教版安排的作文“套餐”,每次作文教学过程中有可能要出现哪些作文知识,教师是不能事先安排的,也不可能完全预料到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和运用哪些知识。这样,在写作知识自我建构中,无用的知识被抛弃,有用的知识被留下,重要的知识被重复。这有利于学生的自能训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显得无能为力。
2.片段训练或小练笔安排在阅读教材的研讨与练习中。其中七年级共18次,八年级共21次,九年级共22次。这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语文性质,体现了从读到写、从仿到创等作文基本思路,渗透了学生作文修养的基本要求,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当然,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根据教学实际,联系学生生活体验,适当加强自主专项练笔训练。
(三)作文教学指导的意义和价值。作文教学首先应该充分肯定和发挥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味让学生“顺其自然”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作文教学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并自如地运用写作这种人际交流的工具,使学生在写作中不仅言之有物,而且有恰当的技能、技巧的支撑。具体地说,写作教学将写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涉及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表达、修改等方方面面,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目的,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选择不同的语言内容和语言表达,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外化为文字,有效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与精神情绪。
作文教学指导至少具有下面三重价值:
1.方法价值。它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让学生的写作入题、入体、入格;可以指导模仿、举一反三。这种指导不是告诉学生不能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而是指导学生可以怎么做。
2.思维价值。学生写作的难点不在技法,而在似乎无事可叙、无情可抒、无理可说;或者事不生动、情不高雅、理不深刻。因而作文指导更高层次的价值,体现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思考生活,培养健康高雅的趣味和丰富而独特的情感。理不直则气不壮;气不盛则言不宜。即使平时作文不太好的学生,一旦作文题目与其生活接近,或者涉及到他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领域,也能“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3.激发情感价值。作文指导的情意价值、思维价值是有限价值。有限的指导,面对大千世界,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对具有不同写作个性的学生,仍然有可能是苍白无力的。学生作文的最大障碍,也许还不在无可炊之米,而在没有想炊之欲。或者动笔之前觉得写作太难,或者写完之后没有成功之感,因而对写作没有兴趣。只有将作文指导建筑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其方法价值才会显现,情意、思维价值也会得到更充分的实现。一旦作文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去找“米”、去模仿、去研究。兴趣问题是动力问题,作文指导的兴趣价值是无限价值,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写作情感和兴趣。
二、提高自身写作素养
教师自身写作修养的形成与提高是写作教学策略突破的基本前提。
(一)“读万卷书”。这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吸纳别人的思想精华、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自己理性成长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教训,以便在成长过程中丰富、补充自己。教师自己有了“读万卷书”的工夫与功力,才会把读书的经验、感悟传给学生,才教学生“长能耐”。从读写结合的角度看,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范例。语文教师深入研读课文文本,获得有关写作的感悟,并且自己又有写作的经历,就可能把自己的直接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你的间接经验指导下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并着手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形成技能。
(二)反思總结。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要在教学实践中潜心探索,不断总结提炼自己有效的作文训练与指导的策略,不断提高作文教学指导水平。
“教育是一种唤醒、推进与拯救”。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留心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关注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优化作文教学指导策略,让学生“愿写”、“能写”、“勤写”、“乐写”,作文教学质量是一定能提高的。
关键词:写作 教学 方法
作文教学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各个不同的层面,已经构成作文教学的“围城”,制约着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那么,如何带领学生冲出作文训练的“围城”呢?
一、审视作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一)明确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七~九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共10条,结合“课标”对写作教学的建议,初中作文教学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文体上侧重叙事性文章(含话题作文)的训练;学写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会写日常应用文。
2.表达上力求“真新流畅”,让学生把说真话、抒真情、写新事、简洁流畅等要求内化成习惯,落实到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甚至是每一个词语中。真正让作文远离假大空,自觉地抒写真善美,实现“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3.环节上注意“审题”、“立意”、“选材”、“起草(写作)”、“修改(加工)”等方面的指导。重视学生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能力培训,注意赏识性评价。
(二)了解教材对作文教学的安排。新教材对作文教学的安排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1.专题训练安排在综合性学习中。新教材用的是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如人教版安排的作文“套餐”,每次作文教学过程中有可能要出现哪些作文知识,教师是不能事先安排的,也不可能完全预料到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和运用哪些知识。这样,在写作知识自我建构中,无用的知识被抛弃,有用的知识被留下,重要的知识被重复。这有利于学生的自能训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显得无能为力。
2.片段训练或小练笔安排在阅读教材的研讨与练习中。其中七年级共18次,八年级共21次,九年级共22次。这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语文性质,体现了从读到写、从仿到创等作文基本思路,渗透了学生作文修养的基本要求,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当然,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根据教学实际,联系学生生活体验,适当加强自主专项练笔训练。
(三)作文教学指导的意义和价值。作文教学首先应该充分肯定和发挥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味让学生“顺其自然”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作文教学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并自如地运用写作这种人际交流的工具,使学生在写作中不仅言之有物,而且有恰当的技能、技巧的支撑。具体地说,写作教学将写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涉及文章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表达、修改等方方面面,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目的,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选择不同的语言内容和语言表达,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外化为文字,有效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与精神情绪。
作文教学指导至少具有下面三重价值:
1.方法价值。它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让学生的写作入题、入体、入格;可以指导模仿、举一反三。这种指导不是告诉学生不能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而是指导学生可以怎么做。
2.思维价值。学生写作的难点不在技法,而在似乎无事可叙、无情可抒、无理可说;或者事不生动、情不高雅、理不深刻。因而作文指导更高层次的价值,体现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思考生活,培养健康高雅的趣味和丰富而独特的情感。理不直则气不壮;气不盛则言不宜。即使平时作文不太好的学生,一旦作文题目与其生活接近,或者涉及到他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领域,也能“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3.激发情感价值。作文指导的情意价值、思维价值是有限价值。有限的指导,面对大千世界,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对具有不同写作个性的学生,仍然有可能是苍白无力的。学生作文的最大障碍,也许还不在无可炊之米,而在没有想炊之欲。或者动笔之前觉得写作太难,或者写完之后没有成功之感,因而对写作没有兴趣。只有将作文指导建筑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其方法价值才会显现,情意、思维价值也会得到更充分的实现。一旦作文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去找“米”、去模仿、去研究。兴趣问题是动力问题,作文指导的兴趣价值是无限价值,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写作情感和兴趣。
二、提高自身写作素养
教师自身写作修养的形成与提高是写作教学策略突破的基本前提。
(一)“读万卷书”。这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吸纳别人的思想精华、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自己理性成长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教训,以便在成长过程中丰富、补充自己。教师自己有了“读万卷书”的工夫与功力,才会把读书的经验、感悟传给学生,才教学生“长能耐”。从读写结合的角度看,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范例。语文教师深入研读课文文本,获得有关写作的感悟,并且自己又有写作的经历,就可能把自己的直接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你的间接经验指导下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并着手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形成技能。
(二)反思總结。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要在教学实践中潜心探索,不断总结提炼自己有效的作文训练与指导的策略,不断提高作文教学指导水平。
“教育是一种唤醒、推进与拯救”。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留心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关注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优化作文教学指导策略,让学生“愿写”、“能写”、“勤写”、“乐写”,作文教学质量是一定能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