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描写,就是把所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描写能再现事物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让读者如见其人、似睹其物,它是作文的基本功。一提到描写,很多学生都知道好的描写要达到生动、具体、形象,可怎样才能做到这几点呢?
1 化显为隐
“明显”的“显”,“隐蔽”的“隐”,什么叫化显为隐?写作文要有中心思想,那个中心思想怎么让人感受到?怎么让人看出来?有的学生采用的方法,相对地说笨了一点:“我虽然18岁,经过的事也不少,好多事我都忘了,唯独有一件事我忘不了,他告诉我怎样做人,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一看到这个开头就知道底下要干吗,或者前面写完了,结尾来了:“这件事告诉我应当怎样做人,一定要做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这个中心假如把它不直接说出来行不行?笔者认为是可以的。怎么办?把它融在文章的字句段里面,不要直通通地说出来。直通通地说出来,这个味就不够浓,要给看作文的人联想的余地、想象的余地。如果作为一个文学作品的话,要给读者二度创造的余地,直通通地说出来就没意思了。有的时候为什么有些电影不爱看,看了5分钟就知道后面该干吗了,能爱看吗?一些作文,如果不是因为笔者是教师,绝不把它们看完,没有耐心。但是笔者要评分,非看完不行,看完以后62分、65分,给不了高分,怎么办?化显为隐,把那个中心融在文章里,这才行。
教师应教育学生,写作文不要把什么东西都直通通地告诉别人,应讲究含蕴。当然教师又要提醒学生,化显为隐,中心隐在里边,别隐得让人看不出来,模糊不行。写中心的时候,不要直通通地把这个中心写出来,让它的语言比较形象,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说出来,不要太直白。
2 会抓细节
“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这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契诃夫笔下看似轻描淡写的细节,却抓住了人物的特征,让别里科夫成为世界文学之林中的“这一个”。
福楼拜说过,当描写“一棵树”或“一堆火”的时候,只有发现了“这棵树”或“这堆火”的特点后,才能下笔;当去写一个人、一个物或是写一件事时,抓好一个典型的细节,抓住一个区别其他的特征,就能胜过千言万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一次作文练笔中,让学生写自己的老师。很多学生写出的老师就好像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样的外貌、一样的事件,没有特点,不能与众不同。有一个学生写得却很生动:“……终于,当班长喊出‘起立’的时候,我们全体同学齐刷刷站起来,我攥紧出汗的拳头,注视着班主任不苟言笑的脸——好像有清风拂过一般,我竟然看见他的嘴角轻轻上扬!他真的是在微笑吗?一个好久违的表情!……”
很多学生都想写自己的老师严厉中却有着对学生深深的爱,而只有这位学生避开一般性的平铺直叙,巧妙地选择老师讲课结束那一刹那的表情变化,写出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师对学生的满意。一个微笑的细节,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当还在为干瘪的叙述而头疼的时候,塌下心来,仔细观察,发掘一个细节,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3 让记叙文写得有波澜
怎样才能使文章有波澜呢?可根据内容采用抑扬、详略、断续、张弛、离合等手法。这样有助于打破章法的平淡,加强叙述的生动性。
3.1 抑扬手法的运用,有欲扬先抑法和欲抑先扬法鲁迅的《范爱农》采用的是欲扬先抑法。文章开头通过打电报、拟电文表现出范爱农简直像是一个不通人情、胆小如鼠的不革命的懦夫,对这样的人,作者甚至写道:“这范爱农……很可恶。……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这是“抑”。然而下文写出通过多次交往,才得知范爱农不是那样的人,他和鲁迅一样对反动派残酷杀害革命者是极其愤恨,只是当时对发电报作用有看法。这是“扬”。通过这一抑一扬,一个正直、爱国、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便跃然纸上。由于运用了抑扬手法,所以文章显得波澜起伏,避免了行文的平庸呆板,单调乏味。
3.2 运用突转法就是在叙述事件的结尾对文章前面的铺垫来个出乎意料的突然转折,掀起叙述的波澜。例如《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写小王科长通过改革(分鞋到个人)解决了县机关澡堂老丢拖鞋的问题,没想到却有人向市委书记告他的状——利用职权乱发实物。结尾的突转,转喜为忧,使文章波澜起伏。
3.3 设置悬念“悬念”就是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兴奋,急欲解除心头之念。《变色龙》通过“这到底是谁家的狗——好像是将军家的狗——这是将军哥哥的狗”的反复变化,不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变色龙”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性格,而且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中领略了悬念的无穷魅力和不尽韵味……
(作者单位:河北省尚义县职业技术中学)
1 化显为隐
“明显”的“显”,“隐蔽”的“隐”,什么叫化显为隐?写作文要有中心思想,那个中心思想怎么让人感受到?怎么让人看出来?有的学生采用的方法,相对地说笨了一点:“我虽然18岁,经过的事也不少,好多事我都忘了,唯独有一件事我忘不了,他告诉我怎样做人,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一看到这个开头就知道底下要干吗,或者前面写完了,结尾来了:“这件事告诉我应当怎样做人,一定要做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这个中心假如把它不直接说出来行不行?笔者认为是可以的。怎么办?把它融在文章的字句段里面,不要直通通地说出来。直通通地说出来,这个味就不够浓,要给看作文的人联想的余地、想象的余地。如果作为一个文学作品的话,要给读者二度创造的余地,直通通地说出来就没意思了。有的时候为什么有些电影不爱看,看了5分钟就知道后面该干吗了,能爱看吗?一些作文,如果不是因为笔者是教师,绝不把它们看完,没有耐心。但是笔者要评分,非看完不行,看完以后62分、65分,给不了高分,怎么办?化显为隐,把那个中心融在文章里,这才行。
教师应教育学生,写作文不要把什么东西都直通通地告诉别人,应讲究含蕴。当然教师又要提醒学生,化显为隐,中心隐在里边,别隐得让人看不出来,模糊不行。写中心的时候,不要直通通地把这个中心写出来,让它的语言比较形象,用比较形象的语言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说出来,不要太直白。
2 会抓细节
“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这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契诃夫笔下看似轻描淡写的细节,却抓住了人物的特征,让别里科夫成为世界文学之林中的“这一个”。
福楼拜说过,当描写“一棵树”或“一堆火”的时候,只有发现了“这棵树”或“这堆火”的特点后,才能下笔;当去写一个人、一个物或是写一件事时,抓好一个典型的细节,抓住一个区别其他的特征,就能胜过千言万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一次作文练笔中,让学生写自己的老师。很多学生写出的老师就好像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样的外貌、一样的事件,没有特点,不能与众不同。有一个学生写得却很生动:“……终于,当班长喊出‘起立’的时候,我们全体同学齐刷刷站起来,我攥紧出汗的拳头,注视着班主任不苟言笑的脸——好像有清风拂过一般,我竟然看见他的嘴角轻轻上扬!他真的是在微笑吗?一个好久违的表情!……”
很多学生都想写自己的老师严厉中却有着对学生深深的爱,而只有这位学生避开一般性的平铺直叙,巧妙地选择老师讲课结束那一刹那的表情变化,写出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师对学生的满意。一个微笑的细节,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当还在为干瘪的叙述而头疼的时候,塌下心来,仔细观察,发掘一个细节,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3 让记叙文写得有波澜
怎样才能使文章有波澜呢?可根据内容采用抑扬、详略、断续、张弛、离合等手法。这样有助于打破章法的平淡,加强叙述的生动性。
3.1 抑扬手法的运用,有欲扬先抑法和欲抑先扬法鲁迅的《范爱农》采用的是欲扬先抑法。文章开头通过打电报、拟电文表现出范爱农简直像是一个不通人情、胆小如鼠的不革命的懦夫,对这样的人,作者甚至写道:“这范爱农……很可恶。……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这是“抑”。然而下文写出通过多次交往,才得知范爱农不是那样的人,他和鲁迅一样对反动派残酷杀害革命者是极其愤恨,只是当时对发电报作用有看法。这是“扬”。通过这一抑一扬,一个正直、爱国、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便跃然纸上。由于运用了抑扬手法,所以文章显得波澜起伏,避免了行文的平庸呆板,单调乏味。
3.2 运用突转法就是在叙述事件的结尾对文章前面的铺垫来个出乎意料的突然转折,掀起叙述的波澜。例如《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写小王科长通过改革(分鞋到个人)解决了县机关澡堂老丢拖鞋的问题,没想到却有人向市委书记告他的状——利用职权乱发实物。结尾的突转,转喜为忧,使文章波澜起伏。
3.3 设置悬念“悬念”就是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兴奋,急欲解除心头之念。《变色龙》通过“这到底是谁家的狗——好像是将军家的狗——这是将军哥哥的狗”的反复变化,不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变色龙”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性格,而且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中领略了悬念的无穷魅力和不尽韵味……
(作者单位:河北省尚义县职业技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