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领域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大势所趋。但究其发展的具体轨迹而言,从早期流行的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到目前热门的MOOC化改革,中间还穿插着以微课为代表的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多种形式。这样的发展沿革,不仅仅是教育模式的转变,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
【关键词】在线精品课程资源MOOC网络技术教育模式
21世纪,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的社会推动力。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因为网络技术的渗透而已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教育领域当然也不会例外。
一个朝气蓬勃、不断发展的社会,它的教育也一定是善于吸纳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时时不忘改革发展其内容和形式的。因此,从网络技术一开始在现代社会普及时,就已经引发了教育界的一系列地震。从2000年左右,国家大力发展在线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到2011年左右,包括微课形式在内的大学视频公开课风靡中国教育界;再到目前MOOC化教育模式改革的浪潮几乎席卷了全球的高等教育领域……我们甚至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更新的,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而诞生的教育模式改革的新名词、新概念出现,这次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的联姻之旅也必将长期进行下去。
一、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必然性的探讨
有一些教育界人士在不同场合都表达了这样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网络发展速度快得惊人,应运而生的新事物也多不胜数,教育主管部门现在有一味追求技术潮流,盲目跟风的倾向。而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潮流一阵风,吹过无影踪”。
不可否认,以上观点从实际操作角度看,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来看,未免眼界略窄、颇显短视了。当我们仔细回顾由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而一路走来的发展之路时,我们就会明白,这其中的发展沿革不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一手主导的结果,更是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而这一点,从网络的最核心理念对教育领域的渗透就可以看出。
首先,是资源共享的理念。正是基于
这种理念,互联网及其网络技术才能诞生并真正渗透入现代人们的生活。如果说,在经济文化很不发达的古代,信息和知识往往沦为权势者的禁脔,他们以此来维护自己相对于庶民的优势。而在现代社会,人们恰恰需要有一种开放的平台,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或者说,这种资源共享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人力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成功,必须摒弃敝帚自珍和固步自封,秉持着开放共享的理念才能真正走得更高更远。这正是促成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次,是信息传递的理念。互联网技
术最初引来大众青睐的一大特性就是它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当人们发现,可以藉由互联网进行彼此间多种多样的信息传递时,教育作为人际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就不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传授的方式了。当然,在此之前也有短期面授加远距离函授结合的特殊教育方式,但只能占据现代教育领域不起眼的一个小角落。比起大行其道的网络在线教育,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普及程度,都逊色许多了。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的联姻也是大势所趋。
二、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发展沿革的分析
讨论了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的必然性之后,我们再把目光集中在这次联姻不同形式的产物上,来具体分析其发展沿革的轨迹。
以高等教育为例,其中最早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引发关注的,无疑是在线精品课程的推广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高校就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入手,开始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而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组织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3900余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近2万门,并将这些精品课程资源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开放,初步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数字和网络化发展。
到了2011年,随着网络应用在现代人生活中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仅仅依靠精品课程资源的在线共享已无法适用人们日益高涨的网络化教育需求。于是,以微课为代表的大学视频公开课开始风靡于网络。其实,这种大学视频公开课早期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另一种形态。但伴随着“微时代”的流行,以碎片化教学为特色的“微课”形式一时成为视频公开课的主流。
当2013年,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理念和形式被引入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时,中国政府与高校自上而下地开始全面推行这种基于网络技术新发展的全新的教育模式。MOOC的浪潮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席卷了整个中国高校界。人们争先恐后地谈论MOOC是什么,MOOC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未来,如何实现MOOC化教学等等。
那么,以上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教改模式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呈现出来的呢?换句话说,这几种教育模式之间的转变有无规律可循?
其一,这几种教育模式的转变发展反映了教育主客体的理念变化
在线精品课程的教育主体显然还是教师,这一点与传统教育模式一样,但教育客体就不仅仅是学生了,还包含了广大同行老师。因为它基于网络平台的资源共享,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大学视频公开课的教育主客体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没有什么变化。从形式上说,只是把传统的课堂用视频录下来在网络平台公开传播,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它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范围和数量上,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将教学内容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而MOOC模式更具有革命性的转变。它是真正将教育的主动权放到了学生手里,学生可以自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实施学习行为,甚至自行决定学习的时限与考核……因此,它的教育主体是学生,教育客体也是学生,而教师在其中更多是扮演一种学习材料提供者和学习过程串场者的角色。
其二,这几种教育模式的转变发展体现在教育实施过程的变化 在线精品课程的具体实施主要是建立一个专门的课程网站,或在某个网站中建立一个专门的课程专题。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的总体规划、性质目标、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其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最为重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案、PPT、学生作业和考核、教学视频等。也就是将传统教学中的所有资料上传至网络平台,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但是其中一些资料并不是学生非掌握不可的,更多是同行教师的需要。
大学视频公开课比之在线精品课程,更注重实际的网络授课效果,其重心在于教学视频的制作和播放。当然,也有课程大纲、教案、PPT、习题等教学辅助资料的上传,其目的都在于帮助在线观看视频的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
而MOOC模式除了将以上两种教学实施过程融合起来,还更加注重网络教学的实战性。MOOC所做的专门的网络平台,不仅仅用于资料的收集和视频的播放,更着力于打造一个教学互动平台,大力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网络互动,模拟传统课程的面对面教学,使之在利用网络新技术进行教育革命的同时,创造性地吸纳传统教育的精华。
其三,这几种教育模式的转变发展与各自未来的发展潜质相关
在线精品课程和大学视频公开课的教学模式,是与Web 1.0的传播理念息息相关的。这两者与Web 1.0一样,都是进行人机交互,重点在于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但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渠道性作用。
MOOC相比于前两者,显然更接近Web 2.0的传播理念,注重将网络平台化、渠道化,真正实现在网络上人与人的交流和对话。
由此看来,在线精品课程与大学视频公开课的未来发展,终将归结到MOOC化改革的身上,就如同Web 1.0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是Web 2.0一样。因此,从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到MOOC化改革,正是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的发展沿革。
三、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带给我们的思考
前文提到,一部分教育界人士对这场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的联姻产物层出不穷而颇有微词。虽然他们有因噎废食之嫌,但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教育模式的发展从理念到实践都在发生着飞速的变化。很多教育工作者还不能熟练运用某种新教育模式时,它往往已经被更新的东西所取代。这不能不说是对教育者的一种极大的挑战。
但是,我们既已肯定了这场联姻的势在必行,就必须学着更好地适应来自它的挑战。不管具体的教学模式怎么变,熟练掌握网络各项新技术,并将之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始终是关键所在。这也就是所谓的“以不变应万变”。
最后,教育工作者要想在这场联姻中立于不败之地,还必须直面教育理念的革新。开放共享,广泛获取资料,以学生为主、建立真正的互动性课堂等等教育理念,都需要我们践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成就这场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的真正的华彩篇章。
【教研项目:2014安徽省级质量工程一般教研项目《“新媒介素养”课程的MOOC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4jyx m573】
参考文献
①艾娜、李静,《开放课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N].《人民日报》,2014-1-22
②百度百科,微课[OL]. http://baike. baidu.com/view/5982553.htm.
③百度百科,《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87188.htm?fromtitle=MOOC
【关键词】在线精品课程资源MOOC网络技术教育模式
21世纪,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的社会推动力。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因为网络技术的渗透而已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教育领域当然也不会例外。
一个朝气蓬勃、不断发展的社会,它的教育也一定是善于吸纳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时时不忘改革发展其内容和形式的。因此,从网络技术一开始在现代社会普及时,就已经引发了教育界的一系列地震。从2000年左右,国家大力发展在线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到2011年左右,包括微课形式在内的大学视频公开课风靡中国教育界;再到目前MOOC化教育模式改革的浪潮几乎席卷了全球的高等教育领域……我们甚至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更新的,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而诞生的教育模式改革的新名词、新概念出现,这次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的联姻之旅也必将长期进行下去。
一、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必然性的探讨
有一些教育界人士在不同场合都表达了这样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网络发展速度快得惊人,应运而生的新事物也多不胜数,教育主管部门现在有一味追求技术潮流,盲目跟风的倾向。而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潮流一阵风,吹过无影踪”。
不可否认,以上观点从实际操作角度看,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来看,未免眼界略窄、颇显短视了。当我们仔细回顾由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而一路走来的发展之路时,我们就会明白,这其中的发展沿革不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一手主导的结果,更是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而这一点,从网络的最核心理念对教育领域的渗透就可以看出。
首先,是资源共享的理念。正是基于
这种理念,互联网及其网络技术才能诞生并真正渗透入现代人们的生活。如果说,在经济文化很不发达的古代,信息和知识往往沦为权势者的禁脔,他们以此来维护自己相对于庶民的优势。而在现代社会,人们恰恰需要有一种开放的平台,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或者说,这种资源共享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人力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成功,必须摒弃敝帚自珍和固步自封,秉持着开放共享的理念才能真正走得更高更远。这正是促成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次,是信息传递的理念。互联网技
术最初引来大众青睐的一大特性就是它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当人们发现,可以藉由互联网进行彼此间多种多样的信息传递时,教育作为人际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就不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传授的方式了。当然,在此之前也有短期面授加远距离函授结合的特殊教育方式,但只能占据现代教育领域不起眼的一个小角落。比起大行其道的网络在线教育,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普及程度,都逊色许多了。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的联姻也是大势所趋。
二、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发展沿革的分析
讨论了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的必然性之后,我们再把目光集中在这次联姻不同形式的产物上,来具体分析其发展沿革的轨迹。
以高等教育为例,其中最早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引发关注的,无疑是在线精品课程的推广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高校就从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入手,开始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而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组织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3900余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近2万门,并将这些精品课程资源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开放,初步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数字和网络化发展。
到了2011年,随着网络应用在现代人生活中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仅仅依靠精品课程资源的在线共享已无法适用人们日益高涨的网络化教育需求。于是,以微课为代表的大学视频公开课开始风靡于网络。其实,这种大学视频公开课早期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另一种形态。但伴随着“微时代”的流行,以碎片化教学为特色的“微课”形式一时成为视频公开课的主流。
当2013年,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理念和形式被引入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时,中国政府与高校自上而下地开始全面推行这种基于网络技术新发展的全新的教育模式。MOOC的浪潮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席卷了整个中国高校界。人们争先恐后地谈论MOOC是什么,MOOC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未来,如何实现MOOC化教学等等。
那么,以上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教改模式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呈现出来的呢?换句话说,这几种教育模式之间的转变有无规律可循?
其一,这几种教育模式的转变发展反映了教育主客体的理念变化
在线精品课程的教育主体显然还是教师,这一点与传统教育模式一样,但教育客体就不仅仅是学生了,还包含了广大同行老师。因为它基于网络平台的资源共享,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大学视频公开课的教育主客体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没有什么变化。从形式上说,只是把传统的课堂用视频录下来在网络平台公开传播,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它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范围和数量上,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将教学内容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而MOOC模式更具有革命性的转变。它是真正将教育的主动权放到了学生手里,学生可以自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实施学习行为,甚至自行决定学习的时限与考核……因此,它的教育主体是学生,教育客体也是学生,而教师在其中更多是扮演一种学习材料提供者和学习过程串场者的角色。
其二,这几种教育模式的转变发展体现在教育实施过程的变化 在线精品课程的具体实施主要是建立一个专门的课程网站,或在某个网站中建立一个专门的课程专题。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的总体规划、性质目标、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其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最为重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案、PPT、学生作业和考核、教学视频等。也就是将传统教学中的所有资料上传至网络平台,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但是其中一些资料并不是学生非掌握不可的,更多是同行教师的需要。
大学视频公开课比之在线精品课程,更注重实际的网络授课效果,其重心在于教学视频的制作和播放。当然,也有课程大纲、教案、PPT、习题等教学辅助资料的上传,其目的都在于帮助在线观看视频的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
而MOOC模式除了将以上两种教学实施过程融合起来,还更加注重网络教学的实战性。MOOC所做的专门的网络平台,不仅仅用于资料的收集和视频的播放,更着力于打造一个教学互动平台,大力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网络互动,模拟传统课程的面对面教学,使之在利用网络新技术进行教育革命的同时,创造性地吸纳传统教育的精华。
其三,这几种教育模式的转变发展与各自未来的发展潜质相关
在线精品课程和大学视频公开课的教学模式,是与Web 1.0的传播理念息息相关的。这两者与Web 1.0一样,都是进行人机交互,重点在于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但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渠道性作用。
MOOC相比于前两者,显然更接近Web 2.0的传播理念,注重将网络平台化、渠道化,真正实现在网络上人与人的交流和对话。
由此看来,在线精品课程与大学视频公开课的未来发展,终将归结到MOOC化改革的身上,就如同Web 1.0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是Web 2.0一样。因此,从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到MOOC化改革,正是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的发展沿革。
三、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带给我们的思考
前文提到,一部分教育界人士对这场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的联姻产物层出不穷而颇有微词。虽然他们有因噎废食之嫌,但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教育模式的发展从理念到实践都在发生着飞速的变化。很多教育工作者还不能熟练运用某种新教育模式时,它往往已经被更新的东西所取代。这不能不说是对教育者的一种极大的挑战。
但是,我们既已肯定了这场联姻的势在必行,就必须学着更好地适应来自它的挑战。不管具体的教学模式怎么变,熟练掌握网络各项新技术,并将之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始终是关键所在。这也就是所谓的“以不变应万变”。
最后,教育工作者要想在这场联姻中立于不败之地,还必须直面教育理念的革新。开放共享,广泛获取资料,以学生为主、建立真正的互动性课堂等等教育理念,都需要我们践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成就这场网络技术与教育模式联姻的真正的华彩篇章。
【教研项目:2014安徽省级质量工程一般教研项目《“新媒介素养”课程的MOOC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4jyx m573】
参考文献
①艾娜、李静,《开放课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N].《人民日报》,2014-1-22
②百度百科,微课[OL]. http://baike. baidu.com/view/5982553.htm.
③百度百科,《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87188.htm?fromtitle=MO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