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读刻度均匀示数不准的温度计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kanhaow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衡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与热。但是这种判断由于受外界环境条件的限制往往测量不准。这时就需要一个能够准确测量温度的工具即温度计,而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摄氏度”。那么,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呢?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是摄氏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
   在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中,我们学习了刻度均匀示数准确的温度计的读数,这种读法较简单,学生易于掌握。但是对于刻度均匀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的读法在课本中未提到。学生在碰到此类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那么,这种刻度均匀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到底该怎样读数呢?下面我将分两类情况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一、求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法
   例1: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经检验测量不准确。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2摄氏度,把它插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0摄氏度,用它来测量一杯温水时,读数为24摄氏度。那么这杯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度?
  分析:解“不准确温度计”这类题时,关键是弄懂温度计是如何刻度的,题目中说“刻度均匀”可理解为如右图所示:温度计内管直径恒定不变,此时温度计中液柱长度变化与温度变化成正比,根据摄氏温度的定义,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C。由题意可知在这两个温度之间共刻了(90-2)个小格,所以每小格代表(100-0)÷(90-2)摄氏度,而测温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为“24°C”即比真正的0°C高出(24-2)格,所以这杯温水的实际温度应按下式求出:
   实际温度=每格代表的示数×比0°C时高出的格数
   解:设该温度计的实际温度为t°C,根据题意
   t=■×(24-2)°C
   解得t=25°C
   答:这杯温水的实际温度是25°C。
   例2:小明有一支温度计,虽然它的刻度均匀,但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0.7°C,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温度计的读数是102.3°C,它指示的气温是-0.6°C。实际的温度是多少?
   解:在标准0°C和100°C之间共有[102.3-(-7)]格
   所以温度计每相邻两刻线间表示的度数为:
   ■=■°C
   温度计指示的气温示数已经不准确了。
   它只能表示出此时温度计示数在0刻线以下第6刻线处。
   所以此时气温应为[-6-(-0.7)]×■°C=-5.3×■°C=-5.15°C
   答:这支温度计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指示气温是-6℃时实际的温度是-5.15°C。
   二、比例法
   例3:一支半成品(刻度未刻上)的温度计,但内管内径均匀,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得水银柱长度为5厘米,插入沸水中时,水银柱长为31厘米。如果测量一杯热水时,水银柱长度是20.6厘米。那么这杯热水的温度应为多少摄氏度?
   分析:画出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刻度示意图,图中左侧是水银柱的长度,右侧是准确的温度,根据温度计刻度划原理,温度的变化量与水银柱长度的变化量成正比,设水银柱长是20.6厘米,对应实际温度为t°C可得:
   ■=■
   解:设当水银柱长是20.6厘米时,温水的温度为t°C,依题意可得
   ■=■
   解得t=60°C
   答:这杯热水的温度应为60°C。
   例4:用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示数为-2℃,用它测某种液体的温度示数为19°C,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多少?
   分析:如下图所示是该温度计的刻度示意图,图中左侧表示不准确的温度示数,右侧表示准确的温度,根据温度计的刻度原理解题。
   解:设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t°C,根据题意:
   ■=■
   解得t=20°C
   答:该液体实际温度为20°C。
   三、综合法
   例5:一支没有刻度的水银温度计,在20摄氏度时,水银柱长为10厘米。在100摄氏度时,液柱长30厘米。当液柱长是15厘米时温度是  摄氏度;当温度是30摄氏度时,液柱长是  厘米?
   解答:温度差Δt=100°C-20°C=80°C对应液柱长ΔL=30cm-10cm=20cm。在温度计的刻度部分中每1厘米的长度对应的温度变化值Δt/ΔL=80°C/20cm=4°C/cm。当液柱从10cm变为15cm时对应的温度t=20°C+5cm×4°C/cm
  =20°C+20°C=40°C但温度从20°C变为30°C升高10°C對应的液柱长度L=10cm+10°C/(4°C/cm)=12.5cm。
   注:此题不能用20°C平均拆分10cm或是用100°C平均拆分30cm。因为0°C的刻度线位置在L=10cm—20°C/(4°C/cm)=5cm处,10°C的温度刻度只有2.5厘米的长度。
  (甘肃省秦安县王尹中学,甘肃 天水 741600)
其他文献
【摘 要】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目前的高中物理课堂,师生关系仍普遍存在着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学习。新课标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则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任务,强调自主性、多样性,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课堂教学;高效   一、高中物理课堂如何创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针对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院校自身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对无机化学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着重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模
【摘 要】我国地理课程教学重视的是学科知识,忽视思维品质的培养,服务于应试教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高中地理素质教育教学致力于知识、思维、能力等全面提升,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贯彻学科思维品质,激发地理学习兴趣,依照自身的探索和思维加深对地理学科认知,促进能力和品质的发展,提高高中生的地理综合素养。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高中地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科思维品质的必要性
【摘 要】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如何才能教好物理,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主要课题。对此,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因素固然很多,解决方案也应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应该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先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说到底,就是教师如何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课堂的活力。可以这么说,没有积极性,要学好物理是不可能的。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
【摘 要】初中阶段,对于数学学科的要求,不仅仅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更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逻辑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具有开放性较强、综合性较大、难度较高等特点,如何基于这些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了教师所需要面临的问题。教师如果通过有效且科学的方法,比如“导学互动”教学法加以指导,不仅可起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生态德育强调对人的个体生命关注,突出人的全面发展,将人文生态理念融合到德育实践中,为提升高中生德育素养创造有利条件。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引领者、践行者,围绕生态德育理念,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不仅要落实学习目标,更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生态德育;校本化实践   高中阶段德育工作成为重点,更是难点。高中生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波动较大,
结合浙江大学涉农学科服务地方的案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起一套相对完善的高校涉衣学科服务地方绩效评价体系,力求反映高校类似学科服务地方绩效评价的最基本
【摘 要】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提升,这是学生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有助于全面提升高中生的道德素养,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者将从创设思想政治体验情境,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具有政治立场的共鸣等多角度来研究如何培养高中生具有科学精神,以思辨态度来看到社会事务,做一个理性的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治理,强化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提升高中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