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要发展,教育必须先行;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的职业,是令人瞩目的崇高职业;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工作。教师是用灵魂去锻造新的灵魂,用人格去塑造新的人格。
【关键词】:教师 师德
从古至今,素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说法。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毛泽东同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师德是一面旗帜,在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1]。
一、教师的职业
教师,自古有之。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人类自身的世代相传与发展,每个人的成长和个人家庭的完善,都离不开他人的教育。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没有专门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但教育的功能始终存在,并与其他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着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逐渐形成了教师这一专门职业,并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教师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就是泛指能够传授知识和经验的人,指那些对别人成长与发展能起指导和帮助作用、产生影响的人,即平时所说的“能者为师”、“博者为师”。
古往今来,教师的事业被称为神圣的事业,教师的职业被誉为崇高的职业。教师肩负着传承文明、发展文化、传播知识、启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培育人才的重任,发挥着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社会作用[2]。古人说:“天下可一日无政教,人类不可一日无教师。”此话足以说明教师作用之大。
二、师德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人们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运用。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特殊类型和具体表现形式,也称为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师德能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内容能体现特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教师是“生产”人才的“人才”,是培养德者的“德者”,因而在多层次的职业道德中[3],师德可以说是处于首位的职业道德。
师德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并打上了明显的历史印记。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1)师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教学过程中会涉及更多的矛盾,甚至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虽然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方面会有很多管理制度、奖惩措施,但这些行政手段还不足以对教育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对矛盾进行令人信服的调节,这就要靠教师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4],凭良知和良心,凭着高度的责任心,進行自觉的调节,自我严格要求。师德就是这样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并经理论上的提升、概括形成的。
(2)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家、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师德有丰富的论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论述和要求,尽管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甚至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远见卓识,对后人有着深刻的启迪,在今天也仍然闪烁其光辉。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对师德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观点,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至今仍为世人所传诵,琅琅入口,入脑人心,为规为矩,正入行为。不管是哪个时代的教师,社会上必定要求以德为先,要明其责,敬其业,要学高身正,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这些共同要求、优良传统,必定世代相传,成为历代对师德要求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所提倡的新师德,同样离不开对传统思想的继承,是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在实践中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师德要求。
(3)师德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要求师德的内存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同样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要求,但在不同社会中其内容是不同的。以传道为例,今天,教师要传的“道”,就不同于封建社会中的“道”,而是与时代相适应的高尚精神,是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高尚道德,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文化。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师德,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来的,以“以人为本,敬业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新时期师德要求。
(4)师德的形成还基于人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必定促进个人道德状况的改善,促使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从而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并对师德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更是直接决定师德的形成、改善和充实[5]。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对师德重要作用的理解就更为深刻,对师德的践行就更为自觉。正是历代无数品德高尚、甘于奉献、高风亮节的教师在教坛上的不懈努力,使师德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现代的师德要求。
结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在表达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的同时,也提出了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具备的特殊素质要求,即德才兼备。教育事业是一项宏伟的事业,我们的教育事业不能脱离开国家教育事业。从自身的使命出发,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并用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段然.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功能探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7,(04):86-88.
【2】朱永新.教育如此美丽[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赵秀文.困境与重塑:当代中国教师道德问题审思[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5】孙红英,赵青梅。教师道德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2007.
【关键词】:教师 师德
从古至今,素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说法。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毛泽东同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师德是一面旗帜,在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1]。
一、教师的职业
教师,自古有之。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人类自身的世代相传与发展,每个人的成长和个人家庭的完善,都离不开他人的教育。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没有专门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但教育的功能始终存在,并与其他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着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逐渐形成了教师这一专门职业,并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教师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就是泛指能够传授知识和经验的人,指那些对别人成长与发展能起指导和帮助作用、产生影响的人,即平时所说的“能者为师”、“博者为师”。
古往今来,教师的事业被称为神圣的事业,教师的职业被誉为崇高的职业。教师肩负着传承文明、发展文化、传播知识、启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培育人才的重任,发挥着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社会作用[2]。古人说:“天下可一日无政教,人类不可一日无教师。”此话足以说明教师作用之大。
二、师德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人们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运用。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特殊类型和具体表现形式,也称为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师德能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内容能体现特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教师是“生产”人才的“人才”,是培养德者的“德者”,因而在多层次的职业道德中[3],师德可以说是处于首位的职业道德。
师德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并打上了明显的历史印记。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1)师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教学过程中会涉及更多的矛盾,甚至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虽然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方面会有很多管理制度、奖惩措施,但这些行政手段还不足以对教育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对矛盾进行令人信服的调节,这就要靠教师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4],凭良知和良心,凭着高度的责任心,進行自觉的调节,自我严格要求。师德就是这样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并经理论上的提升、概括形成的。
(2)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家、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师德有丰富的论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论述和要求,尽管带着浓厚的时代色彩,甚至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远见卓识,对后人有着深刻的启迪,在今天也仍然闪烁其光辉。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对师德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观点,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至今仍为世人所传诵,琅琅入口,入脑人心,为规为矩,正入行为。不管是哪个时代的教师,社会上必定要求以德为先,要明其责,敬其业,要学高身正,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这些共同要求、优良传统,必定世代相传,成为历代对师德要求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所提倡的新师德,同样离不开对传统思想的继承,是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在实践中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师德要求。
(3)师德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要求师德的内存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同样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要求,但在不同社会中其内容是不同的。以传道为例,今天,教师要传的“道”,就不同于封建社会中的“道”,而是与时代相适应的高尚精神,是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高尚道德,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文化。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师德,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来的,以“以人为本,敬业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新时期师德要求。
(4)师德的形成还基于人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必定促进个人道德状况的改善,促使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从而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并对师德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更是直接决定师德的形成、改善和充实[5]。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对师德重要作用的理解就更为深刻,对师德的践行就更为自觉。正是历代无数品德高尚、甘于奉献、高风亮节的教师在教坛上的不懈努力,使师德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现代的师德要求。
结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在表达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的同时,也提出了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具备的特殊素质要求,即德才兼备。教育事业是一项宏伟的事业,我们的教育事业不能脱离开国家教育事业。从自身的使命出发,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并用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段然.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功能探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7,(04):86-88.
【2】朱永新.教育如此美丽[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赵秀文.困境与重塑:当代中国教师道德问题审思[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5】孙红英,赵青梅。教师道德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