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贫困人口大大减少。还有这样一部分农民,虽然他们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但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并没有脱贫,这严重阻碍了农民脱贫的步伐。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在扶贫开发的攻坚期,实现农民观念的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从经济、文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实现农民观念的现代化进言献策。
关键词:农民现代化观念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234-02
一、农民现代化观念涵义
农民的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更是农村现代化的起始点和落脚点。我们都知道观念具有能动性,它指导人民的行为,决定人民的思路,从而决定人民的出路。所以说农民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农民观念的现代化。由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民对现代化的理解和定义不同,所以对现代化观念的定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和个人有着不尽相同的界定和看法。本文中的现代化观念是指摈弃那些落后、愚昧、陈旧的思想观念,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的先进的思想观念。现代化观念内容涵盖较广,主要包括思想观念、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三个方面。其实质就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己观念的更新、创造。总之,没有观念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人的現代化,没有农民的观念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更别说国家、社会的现代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从农民入手,因为农民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国家、民族的发展关键在农村、农民,从农民的发展可以看出国家的发展。从农民入手就是要使农民的观念现代化,使农民的观念跟上现代化的步伐。也就是说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农民在观念、行为和心理上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现代化。
然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味地靠国家资金的扶持、政策的倾斜、先进地区的帮助,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不会全面而持久的。社会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一转变,其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农民观念现代化。如何消除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观念的瓶颈”制约,促进农民观念现代化,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二、农民观念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如上所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促进农民观念现代化至关重要。这部分将着重从经济、文化方面论述农民观念现代化的路径。
(一)加快农村建设,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根据马斯洛的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只有当人们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个理论在这里同样适用,只有当人们把自己的温饱问题彻底解决了,人们才会追求在思想上紧跟时代步伐,形成与时代相符合的先进的思想观念。而经济是基础,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就要求人们有足够的资金用于食品支出,这就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要抓住市场机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中存在着各种机遇。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把握市场发展的风向标,生产市场大量需要的商品。在北方的农村,大部分农民家里都以种玉米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其他的种植种类很少,而玉米的种植周期长,见效慢。村里可以组织村民引进周期短、见效快和利润高的新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比如圪到村,人们发现近几年长辣椒市场销量特别好,种植一亩地的长辣椒可以得到一万元左右的收入,而且这种产品周期短,需要的技术不是特别高,一般的农民都可以掌握种植技巧,这种产品大概5月份开始种植,7月份就可以收获,周期特别短,可以持续将近3个月的收获期。最主要是市场前景不错,一亩地里通过种植长辣椒可以比种植玉米多好几千的收入,农民手中有了更多的资金,才会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改变思想观念,人们会不自觉地关注国家、政府的最新动向,使自己的观念紧跟时代步伐。
其次,要加强基层设施建设,最主要是水利、电力、交通三个方面。加强水利设施和农田灌溉系统建设,使农民的饮用水安全,田地可以在干旱时期得到水分补给,降低农民损失。完善电力系统,在有条件的地方引进如风力发电、水能发电的技术,鼓励人们使用新能源发电。最重要的是农村道路和农村公路建设,这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一环。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让农村产品、农民走出去,使工业和农业相辅相成,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支持的同时,城市也可以反哺农业,带动农村、农业发展。这样才能盘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引导农民观念现代化
农民的观念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农民有了市场经济观念、民主平等观念、主体观念等现代化的新思想、新观念;另一方面又具有自私、目光短浅等小农思想意识。若要强化并保持现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抑制和消除传统的旧思想旧观念,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引导,这就要靠教育,要加大教育投入。
首先,加大农村教育力度,普遍提升农民素质。要积极鼓励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完善教师教育体系。给予这些教师财政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转变教育观念,现在的农村教育过分强调升学考试,认为一个人要有出息必须去城市发展,所以农村的教育是为城市培养人才的。这种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实施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实行教师全员在职培训、鼓励教师继续学习深造,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解决农村教师中存在的教育观念落后、知识老化、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为转变农民观念奠定知识基础。
其次,要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农村教育只是一个义务教育阶段,人们让孩子去读书就是为了去挤大学的独木桥,认为上一所好的大学才是出路,认为职业教育是不入流的,其实,农村教育不应该把义务教育作为自己的全部,要根据农村的现实,鼓励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教育和培训。在职业教育发展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根据各个地区的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的科技要求,以服务产业为目的进行科技培训。明确培训内容,规范培训方法,使其更适应成年人的学习和农业生产的时令作息。要建设农村社区教育,农民大部分活动是以集体的形式开展的,所以应发展社区教育,使农民在社区生活中接受教育。
(三)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塑造农民观念现代化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大众传播媒介越来越丰富,其影响越来越广泛,通过大众传媒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传播市场经营信息,使农民及时准确了解市场的动向,还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向农民传播先进的思想观念,使农民在不知不觉中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步伐。
我们在利用大众传媒传播先进观念、思想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大众传播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大众传媒的管理人员作为“把门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过硬,才可以正确筛选信息,确保传播的内容方向正确,不会阻碍农民观念的现代化。要普及农村网络系统,充分发挥“互联网 ”的作用,使农民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大众传播的影响下不断变革。不可否认,网络化和大众传播的有效信息是促进农民观念现代化的重要资源和推动力。
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帮助人们实现富起来的目标或许不难,但是要农民真正实现由旧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实现思想观念的“富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只有农民实现观念上的现代化,农村才可以实现现代化,国家才能真正进入现代化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莹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继续教育发展反思[J].继续教育研究,2016(8):36-38.
[3]许伟.农村人口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思想观念现代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6.
[4]吴成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2017.
责任编辑:孙瑶
关键词:农民现代化观念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234-02
一、农民现代化观念涵义
农民的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更是农村现代化的起始点和落脚点。我们都知道观念具有能动性,它指导人民的行为,决定人民的思路,从而决定人民的出路。所以说农民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农民观念的现代化。由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民对现代化的理解和定义不同,所以对现代化观念的定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和个人有着不尽相同的界定和看法。本文中的现代化观念是指摈弃那些落后、愚昧、陈旧的思想观念,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的先进的思想观念。现代化观念内容涵盖较广,主要包括思想观念、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三个方面。其实质就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己观念的更新、创造。总之,没有观念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人的現代化,没有农民的观念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更别说国家、社会的现代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从农民入手,因为农民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国家、民族的发展关键在农村、农民,从农民的发展可以看出国家的发展。从农民入手就是要使农民的观念现代化,使农民的观念跟上现代化的步伐。也就是说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农民在观念、行为和心理上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现代化。
然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味地靠国家资金的扶持、政策的倾斜、先进地区的帮助,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不会全面而持久的。社会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一转变,其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农民观念现代化。如何消除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观念的瓶颈”制约,促进农民观念现代化,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二、农民观念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如上所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促进农民观念现代化至关重要。这部分将着重从经济、文化方面论述农民观念现代化的路径。
(一)加快农村建设,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根据马斯洛的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只有当人们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个理论在这里同样适用,只有当人们把自己的温饱问题彻底解决了,人们才会追求在思想上紧跟时代步伐,形成与时代相符合的先进的思想观念。而经济是基础,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就要求人们有足够的资金用于食品支出,这就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要抓住市场机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中存在着各种机遇。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把握市场发展的风向标,生产市场大量需要的商品。在北方的农村,大部分农民家里都以种玉米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其他的种植种类很少,而玉米的种植周期长,见效慢。村里可以组织村民引进周期短、见效快和利润高的新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比如圪到村,人们发现近几年长辣椒市场销量特别好,种植一亩地的长辣椒可以得到一万元左右的收入,而且这种产品周期短,需要的技术不是特别高,一般的农民都可以掌握种植技巧,这种产品大概5月份开始种植,7月份就可以收获,周期特别短,可以持续将近3个月的收获期。最主要是市场前景不错,一亩地里通过种植长辣椒可以比种植玉米多好几千的收入,农民手中有了更多的资金,才会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改变思想观念,人们会不自觉地关注国家、政府的最新动向,使自己的观念紧跟时代步伐。
其次,要加强基层设施建设,最主要是水利、电力、交通三个方面。加强水利设施和农田灌溉系统建设,使农民的饮用水安全,田地可以在干旱时期得到水分补给,降低农民损失。完善电力系统,在有条件的地方引进如风力发电、水能发电的技术,鼓励人们使用新能源发电。最重要的是农村道路和农村公路建设,这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一环。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让农村产品、农民走出去,使工业和农业相辅相成,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支持的同时,城市也可以反哺农业,带动农村、农业发展。这样才能盘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引导农民观念现代化
农民的观念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农民有了市场经济观念、民主平等观念、主体观念等现代化的新思想、新观念;另一方面又具有自私、目光短浅等小农思想意识。若要强化并保持现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抑制和消除传统的旧思想旧观念,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引导,这就要靠教育,要加大教育投入。
首先,加大农村教育力度,普遍提升农民素质。要积极鼓励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完善教师教育体系。给予这些教师财政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转变教育观念,现在的农村教育过分强调升学考试,认为一个人要有出息必须去城市发展,所以农村的教育是为城市培养人才的。这种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实施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实行教师全员在职培训、鼓励教师继续学习深造,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解决农村教师中存在的教育观念落后、知识老化、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为转变农民观念奠定知识基础。
其次,要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农村教育只是一个义务教育阶段,人们让孩子去读书就是为了去挤大学的独木桥,认为上一所好的大学才是出路,认为职业教育是不入流的,其实,农村教育不应该把义务教育作为自己的全部,要根据农村的现实,鼓励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教育和培训。在职业教育发展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根据各个地区的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的科技要求,以服务产业为目的进行科技培训。明确培训内容,规范培训方法,使其更适应成年人的学习和农业生产的时令作息。要建设农村社区教育,农民大部分活动是以集体的形式开展的,所以应发展社区教育,使农民在社区生活中接受教育。
(三)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塑造农民观念现代化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大众传播媒介越来越丰富,其影响越来越广泛,通过大众传媒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传播市场经营信息,使农民及时准确了解市场的动向,还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向农民传播先进的思想观念,使农民在不知不觉中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步伐。
我们在利用大众传媒传播先进观念、思想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大众传播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大众传媒的管理人员作为“把门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过硬,才可以正确筛选信息,确保传播的内容方向正确,不会阻碍农民观念的现代化。要普及农村网络系统,充分发挥“互联网 ”的作用,使农民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大众传播的影响下不断变革。不可否认,网络化和大众传播的有效信息是促进农民观念现代化的重要资源和推动力。
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帮助人们实现富起来的目标或许不难,但是要农民真正实现由旧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实现思想观念的“富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只有农民实现观念上的现代化,农村才可以实现现代化,国家才能真正进入现代化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莹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继续教育发展反思[J].继续教育研究,2016(8):36-38.
[3]许伟.农村人口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思想观念现代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6.
[4]吴成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2017.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