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国有五洛河林场森林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a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师宗县国有五洛河林场森林资源现状,从扎实开展森林培育工作、加强森林采伐规划、强化林地管理与地力维护、全面落实生态公益林管护、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注重野生动植物防护等方面提出了森林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指出了森林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增加了有林地面积,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也为社会解决了一定的就业需求。
其他文献
指出了洋船屋的建筑风格在继承传统徽派的风格同时,也在根据自身的独特风貌发生着演变,立足对洋船屋的整体布局、外形轮廓、结构营造及其价值进行了分析,深入总结了洋船屋民居建筑所蕴含文史特色和科技价值,以为当代传统建筑的营造提供借鉴价值。
指出了由于大量的开垦使得大面积的森林都变成了耕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国家大力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造林成效受造林树苗、栽植树苗技术、幼林抚育技术以及农药残留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强化领导与宣传、加快完善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突出特色抓规划,关注民生抓产业、注重林业实用技能培训等措施与建议,以期提高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成效。
按照相关规范,对贵州一地级市辖区内售卖的蔬菜进行了采样并测试分析了相应指标。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镉、毒死蜱、甲拌磷、6-苄基腺嘌呤(6-BA)、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氧乐果是主要的不合格指标。其中红小米椒镉含量不合格;菠菜、瓢儿白、芹菜毒死蜱不合格;白菜、西芹甲拌磷不合格;芹菜中氧乐果不合格;黄豆芽中检出6-苄基腺嘌呤;绿豆芽中检出4-氯苯氧乙酸钠。蔬菜样品总数27件,不合格蔬菜样品17件,不合格率为62.96%。为此,建议职能部门加强对芹菜与豆芽质量的监管,进一步提高蔬菜的合格率。
由于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科学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有效降低地下开发成本和风险的重要手段,在系统调研多个省市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
指出了柚木是我国稀缺的珍贵树种之一,而其大径材更是我国极为紧缺的战略物质。分析了不同种质来源、立地条件以及保留密度对柚木大径材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良种林分的柚木年均生长量和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立地指数及保留密度对柚木大径材林分形成具有显著影响。立地指数为20、保留密度为800~900株/hm2时,是培育大径材柚木的最佳条件。
以潮州特产老香黄、老药桔和黄皮为原材料,经过前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其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含量。结果表明: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在0.01~0.10 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0),其回收率苯甲酸为92.5%,山梨酸为98.2%,糖精钠为101.2%。此方法操作简单、分析时间较短,可适用于蜜饯类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含量检测。
根据现状调查分析了武汉老旧小区存在的居住环境硬件老化、友邻氛围淡薄等问题。从城市更新改造设计角度提出了应根据老旧小区的现实困难与居民需求,通过改善居住空间与配套服务设施、优化社区整体风貌与景观体系、提升社区服务与管理、为社区发展注入活力,形成“共享、便捷、绿色、人文”的社区公共活动网络空间,以推动社区空间品质和服务能力的双提升。
玫瑰采摘机器人是农业机器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玫瑰高端产品需求不断增大,但国内因采摘技术落后而无法满足精加工的需要,迫切需要设计智能化高的机器人以提高采摘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款玫瑰采摘机器人,该机器人将移动机器人、玫瑰采摘机械手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使用Raspberry Pi微型电脑对玫瑰采摘机器人的操作进行控制,搭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识别系统,按照采摘工艺需求,实现玫瑰花朵自动识别采摘。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对玫瑰的采摘技术达到了精加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依托于土地,土地利用与转型影响着粮食安全。在现有的县域数据和遥感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县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粮食产量间的联系,探讨了广西土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耕地利用强度与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持续增强,耦合度较高的主要分布在多丘陵平地的中南部;耦合度较低的主要分布桂西北大石山区及建设用地增长较快的桂东南地区,这些时空差异促使着粮食生产格局不断演化,但区域内的粮食安全得到了基本的保障。
由于新乌鞘岭隧道建设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建设全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其横穿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渣台生态恢复治理难度大。针对该治理恢复年降雨量360~410 mm优势,而在渣台植被恢复中立地条件差、季节性干旱、季节性洪灾频发等短板,围绕隧道群废渣恢复治理综合技术研究项目,开展了生态治理防洪集流保水技术实践,通过采取防洪渠、集流池、集流滴管等水利工程技术,抵御了季节性洪灾,减少了治理恢复区坡面土壤流失面积,解决了渣台治理恢复区洪灾破坏和植被季节性干旱现象,提高了造林苗木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