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龙天庙的亲密接触始于二十多年前的1994年,当时我在介休工行刚做完基本建设,就被派到市下乡办参与板峪乡红卫庄村的帮扶工作。
红卫庄村是介休市域东缘的一个小山村,距城75里,位于半山腰上,紧邻平遥、沁源。红卫庄堡门顶上建有魁星楼,但早已坍塌。一进红卫庄东堡门,右手的关帝庙已被改建为电磨房,再往前便是龙天庙。
红卫庄村的龙天庙,坐西朝东。庙院西、北、东三面的建筑全部建在近两米的高台上,庙门则开在临路的南侧。庙门上“龙天庙”三字砖雕已被凿除,但痕迹尚可辨认,院内一棵柏树,大碗粗细。庙院西面为上首,两层建筑,一层的无梁殿面阔三间,是红卫庄村委办公室,廊下有一通《重修龙天庙碑》,楼上是供销社,从后面另行开门进入。东面是戏台,戏台后面停有五六口棺材。北厢一排五间,一层为砖窑洞,并有木结构出廊,二层为瓦房,年久失修。北屋后面的土垣几乎和二层房檐一般齐,土垣上长有五六棵古柏树,我便住在北屋。
白天还好,参与村委会工作或与一帮年轻朋友在一起做事,一到晚上,整个庙院就我孤零零一个人,院内、院外的柏树被风刮得呼呼叫,想起那几口棺材,煞是瘆人。更有甚者,房顶上有东西在瓦楞上叮咚、叮咚地滚动,但始终却不曾掉下来,似乎有什么相互追赶的声音。后来才弄清,是楼上供销社喂的一条土狗,一到晚上狗被放开,狗在房顶和屋檐上逮老鼠,而狗脖子上拴有一条一米多长的绳子,绳子另一头拴的铁环在瓦楞上滚动。我不敢睡觉,还不好意思说,只好整夜地看书。之前带来的《天龙八部》等武侠小说早已看完,就想办法重新借了如《二十四史》等艰涩一些的书。
夜深人静,在看到《晋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五十九》时,发现竟有介休县令记录其中:“贾浑,不知何郡人也。太安中,为介休令。及刘元海作乱,遣其将乔晞攻陷之。浑抗节不降,曰:‘吾为晋守,不能全之,岂苟求生以事贼虏,何面目以视息世间哉!’晞怒,执将杀之,晞将尹崧曰:‘将军舍之,以劝事君。’晞不听,遂害之。”又在后面《晋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六十六》中看到:“贾浑妻宗氏,不知何许人也。浑为介休令,被刘元海将乔晞攻破,死之。宗氏有姿色,晞欲纳之。宗氏骂曰:‘屠各奴!岂有害人之夫而欲加无礼,于尔安乎?何不促杀我!’因仰天大哭。晞遂害之,时年二十余。”看到这里,我就觉得十分惊奇,我们介休曾出了这等有骨气、有气节的县令,而我们当地大多数人却不曾知道。
于是想了解一些细节,就又借回了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和蔡东藩编纂的《两晋演义》,果然在《中国通史》第七章第一节就有“……刘渊在起兵过程中,尽量抑制滥杀烧掠,招徕士人,力求收揽民心。刘渊部将乔晞杀西晋介休令贾浑,又欲纳贾浑妻宗氏,宗氏不从,晞又杀宗氏。刘渊得知此事,大怒说:‘若天道有知,乔晞必定断子绝孙!’遂降乔晞秩四等,又收贾浑尸,以礼葬之。”
而在《两晋演义》第十七回“刘渊拥众称汉王,张方恃强劫惠帝”中 “……渊乃四处寇掠,入居蒲子。是为五胡乱华之首。复遣曜进寇太原。曜兵锋甚锐,连陷泫氏屯留长子诸县。别将乔晞,往攻介休。介休县令贾浑,登城死守,约历旬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斗大孤城,怎能支持得住,便被乔晞陷入。浑尚率兵巷战,力竭被擒,晞勒令投降,浑正色道:‘我为大晋守令,不能保全城池,已失臣道,若再苟且求活,屈事贼虏,还有什么面目得见人民?要杀便杀,断不降汝!’晞听着贼虏两字,当然发怒,即喝令推出斩首。裨将尹崧进谏道:‘将军何不舍浑,也好劝人尽忠。’晞怒答道:‘他为晋尽节,与我大汉何涉?’遂不从崧言,促使牵出。忽有一青年妇人,号哭来前,与浑诀别。晞闻声喝问道:‘何人敢来恸哭?快与我拿来!’左右奉令,便出帐拘住妇人,牵至晞前,且报明妇人来历,乃是贾浑妻宗氏。晞见她散发垂青,泪眦变赤,颦眉似锁,娇喘如丝,不由地怜惜起来,便易怒为喜道:‘汝何必多哭,我正少一佳人呢。’语犹未了,外面已将浑首呈入,宗氏瞧着,越觉狂号。晞尚狞笑道:‘休得如此,好好至帐后休息,我当替你压惊。’宗氏听了,反停住了哭,戟指骂晞道:‘胡狗!天下有害死人夫,还想污辱人妇么?我首可断,我身不可辱,快快杀我,不必妄想!’斩钉截铁之语,得诸巾帼,尤属可敬。晞尚不忍加害,再经宗氏詈骂不休,激动野性,竟自拔佩刀,起身下手。宗氏引颈就戮,渺渺贞魂,随夫俱逝,年才二十余岁。叙入此段,特为忠臣义妇写照。当有消息传报刘渊,渊不禁大怒道:‘乔晞敢杀忠臣,并害义妇,假使天道有知,他还望有遗种么?’遂命厚葬贾浑夫妇”。
当年读书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贾浑就是龙天庙的主人。后来学摄影,因为曾经负责过基本建设的原因,比较喜欢古建筑,拍了许多古戏台,发现介休龙天庙特别多,如:红卫庄村龙天庙、兴地村龙天庙、旧堡村龙天庙、西欢村龙天庙、谢峪村龙天庙、梁家村龙天庙等,有十余个,已经损毁的龙天庙更多,几乎村村都有。文化大革命期间,塑像和碑刻几乎尽失,好像红卫庄的碑也只写了清康熙年间重修,多少人捐款等,并不曾有庙主的片言只语。询问当地老者,也不尽相同,大多数说供奉的是玉皇大帝。
后来查阅清乾隆版《介休县志》,有“龙天庙:祀晋邑令贾公浑,在常乐村墓前。各村亦多建庙,谓其能致雨泽,竟不知其忠节,唯北里村碑文详述其事,今载艺文。”而乾隆版《汾州府志》卷二十四的“祠庙”一节,载有:“贾侯庙,在介休县南三里,晋介休令贾浑墓侧。县境及孝义、永宁、宁乡境,民间亦多立庙,以為祈祷雨泽之所,俗呼龙天庙。”查到这里,龙天庙的信息基本清晰起来。
又查到《介休文史资料》第七辑《介休碑碣专辑》中,介休知县山阴王谋文撰《晋邑令贾公墓碑记》“公讳浑,晋太安二年为介休令。时,刘渊起离石,遣其将乔晞攻陷之,浑抗节不屈,曰:‘吾为晋守,不能全之,岂苟求生以事贼,何面目以视息世间哉!’晞将杀之,尹崧曰:‘盍舍诸以劝事君。’晞不听,遂遇害。夫人宗氏,年二十余,晞艳其色,夫人骂曰:‘屠贩奴,岂有害人之夫,而欲加无礼,于尔安乎?何不速杀我!’因仰天大哭。晞又杀之。渊闻而怒曰:‘使天道有知,乔晞岂有后乎?’追晞还,收公夫妇尸,葬而祭之。呜呼!忠烈之感人如是。夫典午时八国争国,外患迭起,五岳三涂,并皆沦陷,其间分符郡邑,开门延欵者所在多有,而公以屹然孤城,与之存亡,恨血殷红,偕其伉俪,不朽大节,昭垂天壤!宁独介邑也乎哉!虽然介固公土也,守于斯,殉于斯,至今樵采不敢入,盖忠魂贞魄之所栖也。余既拜公于墓下,慨然兴感,而犹恐后世之莫知主名也,因次其事而勒诸石。” 由此可见,在西晋末年,匈奴刘渊起兵反晋,其兵攻陷介休城时,介休县令贾浑誓死不屈,与妻宗氏壮烈遇难。遇害情形后记入国史《晋书》及《资治通鉴》等书。贾公夫妻遇难以来,介休历代人民戴之如天,不少村修建了贾侯庙,世代祀之。因岁月被阴膏,其灵昭昭,遇水旱疾疫,祷之必应,祈雨尤灵,为此,当地人又把贾侯庙称为龙天庙,而且在附近县、市均有建立。介休城南常乐村原来的龙天庙,当为龙天庙祖庙。正如张良村《重修龙天庙碑记》曰:“公与城存亡,生而勤劳在民,功在社稷,精诚所贯,实足以感风云而动雷雨。”北里村《龙天庙碑记》中曰:“侯令我邑时,爱民若子,既而死为社稷,无非心卫我民。至千百载后犹我父母也。”北贾村旧堡则把贾侯庙额书为:“龙天土地庙”,以龙字少一点,土字多一点的特殊敬意,表述贾公的忠节气壮山河,当与中华文明史共存,与天地共在,与日月同辉(以上碑碣均无存)。
而孝义、永宁、宁乡境,民间亦多立庙,也能从梁思成、林徽因著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上)中得到佐证:
以汾阳峪道河为根据,我们曾向邻近诸县作了多次的旅行,计停留过八县地方,为太原,文水,汾阳,孝义,介休,零石,霍县,赵城,其中介休至赵城间三百余里,因同蒲铁路正在炸山兴筑(1932年阎锡山任太原绥靖主任,统辖晋绥两省,提出了“十年建设计划”,同蒲路是首要的项目。1932年10月,阎设晋绥兵工筑路局,局长谢宗周。1933年2月又成立晋绥兵工筑路总指挥部,阎亲任总指挥。1933年5月23日,同蒲路在太原车站举行开工典礼,由太原分南北两段同时施工……1934年7月1日,南同蒲的太原——介休段通车,长148千米。笔者注),公路多段被毁,故大半竟至徒步,滋味尤为浓厚。餐风宿雨,两周艰苦简陋的生活,与寻常都市相较,至少有两世纪的分别。我们所参诣的古构,不下三四十处,元明遗物,随地遇见,现在仅择要纪述。
在我们住处,峪道河的两壁山崖上,有几处小小庙宇。东崖上的实际寺,以风景幽胜著名。神头的龙王庙,因马跑泉享受了千年的烟火,正殿前有拓黑了的宋碑,为这年代的保证,这碑也就是庙里唯一的“古物”。西岩上南头有一座关帝庙,几经修建,式样混杂,别有趣味。北头一座龙天庙,虽然在年代或结构上并无可以惊人之处,但秀整不俗,我们却可以当它作山西南部小庙宇的代表作品。
龙天庙在西岩上,庙南向,其东边立面,厢庑后背,钟楼及围墙成一长线剪影,隔溪居高临下,隐约白杨间。在斜阳掩映之中,最能引起沿溪行人的兴趣。山西庙宇的远景,无论大小都有两个特征:一是立体的组织,权衡俊美,各部参差高下,大小相依附,从任何视点望去均恰到好处;一是在山西,砖筑或石砌物,斑彩淳和,多带红黄色,在日光里与山冈原野同醉,浓艳夺人,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砖石如染,远近殷红映照,绮丽特甚。在这两点上,龙天庙亦非例外。谷中外人三十年來不识其名,但据这种印象,称这庙做“落日庙”并非无因的。
庙周围土坡上下有盘旋小路,坡孤立如岛,远距村落人家。庙前本有一片松柏,现时只剩一老松,孤傲耸立,缄默如同守卫将士。庙门整日闭锁,少有开时,苟遇一老人耕作门外,则可暂借锁钥,随意出入;本来这一带地方多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所谓锁钥亦只余一条铁钉及一种形式上的保管手续而已。这现象竟亦可代表山西内地其他许多大小庙宇的保管情形。
庙中空无一人,蔓草晚照,伴着殿庑石级,静穆神秘,如在画中。两厢为“窑”,上平顶,有砖级可登,天晴日美时,周围风景全可入览。此带山势和缓,平趋连接汾河东西区域;远望绵山峰峦,竟似天外烟霞,但傍晚时,默立高处,实不竟古原夕阳之感。近山各处全是赤土山级,层层平削,像是出自人工;农民多辟洞“穴居”耕种其上。麦黍赤土,红绿相间成横层,每级土崖上所辟各穴,远望似平列桥洞,景物自成一种特殊风趣。沿溪白杨丛中,点缀土筑平屋小院及磨坊,更显错落可爱。
龙天庙的平面布置南北中线甚长,南面围墙上辟山门。门内无照壁,却为戏楼背面。山西中部南部我们所见的庙宇多附属戏楼,在平面布置上没有向外伸出的舞台。楼下部实心基坛,上部三面墙壁,一面开敞,向着正殿,即为戏台。台正中有山柱一列,预备挂上帏幕可分成前后台。楼左阙门,有石级十余可上下。在龙天庙里,这座戏楼正堵截山门入口处成一大照壁。
转过戏楼,院落甚深,楼之北,左右为钟鼓楼,中间有小小牌楼,庭院在此也高起两三级划入正院。院北为正殿,左右厢房为砖砌窑屋各三间,前有廊檐,旁有砖级,可登屋顶。山西乡间穴居仍盛行,民居喜砌砖为窑(即券洞),庙宇两厢亦多砌窑以供僧侣居住。窑顶平台均可从窑外梯级上下。此点酷似墨西哥红印人之叠层土屋,有立体堆垒组织之美。钟鼓楼也以发券的窑为下层台基,上立木造方亭,台基外亦设砖级,依附基墙,可登方亭。全建筑物以砖造部分为主,与他省木架钟鼓楼异其风趣。
正殿前廊外尚有一座开敞的过厅,紧接廊前称“献食棚”。这个结构实是一座卷棚式过廊,两山有墙而前后檐柱间开敞,没有装修及墙壁。它的功用则在名义上已很明了,不用赘释了。在别省称祭堂或前殿的,与正殿都有相当的距离,而且不是开敞的,这献食棚实是祭堂的另一种有趣的做法。
龙天庙里的主要建筑物为正殿。殿三间,前出廊,内供龙天及夫人像。按廊下清乾隆十二年碑说:龙天者,介休令贾侯也。公讳浑,晋惠帝永兴元年,刘元海……攻陷介休,公……死而守节,不愧青天。后人……故建庙崇祀……像神立祠,盖自此始矣……
这座小小正殿,“前廊后无廊”,本为山西常见的做法,前廊檐下用硕大的斗拱,后檐却用极小,乃至不用斗拱,将前后不均齐的配置完全表现在外面,是河北省所不经见的,尤其是在旁面看其所呈现象,颇为奇特。至于这殿,按乾隆十二年“重增修龙天庙碑记”说:按正殿上梁所志系元季丁亥元顺帝至正七年(1347年)重建。正殿三小间,献食棚一间,东西厦窑二眼,殿旁两小房二间,乐楼三间……鸠工改修,计正殿三大间,献食棚三间,东西窑六眼,殿旁东西房六间,大门洞一座……零余银备异日牌楼钟鼓楼之费…… 所以我们知道龙天庙的建筑,虽然曾经重建于元季,但是现在所见,竟全是乾、嘉增修的新构。殿的构架,由大木上说,是悬山造,因为各檩头皆伸出到柱中线以外甚远;但是由外表上看,却似硬山造,因为山墙不在山柱中线上,而向外移出,以封护檩头。这种做法亦为清代官式建筑所无。
这殿前檐的斗拱,权衡甚大,斗拱之高,约及柱高之四分之一;斗拱之布置,亦极疏朗,当心间用补间铺作一朵,次间不用。当心间左右两柱头并补间铺作均用四十五度斜栱。柱身微有卷杀:阑额为月梁式;普拍枋宽过阑额。这许多特征,在河北省内唯在宋元以前建筑乃得见;但在山西,明末清初比比皆是,但细查各栱头的雕饰,则光怪陆离,绝无古代沉静的气味;两平柱上的丁头栱(清称雀替),且刻成龙头象头等形状。殿内梁架所用梁的断面,亦较小于清代官式的规定,且所用驼峰,替木,叉手,等等结构部分,都保留下古代的作法,而在清式中所不见的。
全殿最古的部分是正殿匾牌。这牌的牌首,牌带,牌舌,皆极奇特,与古今定制都不同,不知是否原物,虽然牌面的年代是确无可疑的。
只可惜我和汾阳的朋友走遍峪道河河谷,也没有找到梁思成、林徽因在峪道河考察后作过精彩描绘的、马跑泉北头那座秀整不俗的龙天庙。但在汾阳城北的贾家庄乡太平村找到了一座始建于明万历甲申年(1584年)的龙天庙。该庙坐北向南,正殿为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有些破败。屋面采用灰筒瓦,正脊和垂脊采用色彩艳丽的黄绿琉璃,雕龙凤、人物、花卉,技法高超,猫头滴水使用部分孔雀蓝琉璃,有介休琉璃风韵。正殿东侧为藏经楼,对面为戏台,戏台和藏经楼均为硬山结构,保存基本完好。转到大殿后面,发现正脊立牌上写道:“甲申季秋吉旦造,汾州米家庄琉璃匠秦廷壮,男秦朝、秦国,谨誌”。而我记得在汾阳城内关帝庙大殿正脊立牌有写道:“介休县张家里琉璃匠秦富、秦贵、秦荣,长男秦廷玺”。关帝庙修建时间为大明正德十年(1515年)五月,要比太平村龙天庙早69年,按建造时间和秦廷玺、秦廷壮两人的名字推断,应该是介休张家里琉璃匠秦家,在建造完城内关帝庙后就有可能落户到太平村了。这次汾阳之行也算是无心插柳吧。
关于龙天庙的产生,学界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便是: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晋朝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华夏大伤”。胡人趁机起兵,侵扰中原,于是中原大乱,从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北方(304-439)的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好不容易迎来了继十六国分裂局面之后,在中国北部重建统一的北魏王朝,却又遇上了“三武一宗”首次法难。据《中国通史》等资料记载,在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的四次灭佛运动,即称为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法难。
首次法难是在北魏灭掉北凉后,北魏统治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道武帝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屯田、发展农业、注意改善民族关系等,对佛教也较为宽松,故使佛教在较短的五六十年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好景不长,后因太武帝听信了道教的片面言词,说佛教是外来宗教,不可信之,不如本土道教好而真,再加上其他多种因素,他就断然放弃了对佛教的支持而转向道教,将年号也改为“太平真君”,并于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三月,悍然發动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其运动之惨烈,着实令人害怕,逢寺庙就烧,见僧人不是残杀,就是赶出庙门,强行还俗。当然,五台山的寺庙也难逃此劫,同样被焚烧殆尽。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次法难。
我推断,这可能也是将龙天庙推向山西各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介休在这二百余年里,县邑建制时有时无,地域主属变化不定。西晋(265—316)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邬县属太原国。永兴元年(304年)介休城为刘渊军攻破,此后,北方发生少数民族长期战乱。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复置介休县,属吐京镇西河郡。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复置邬县,属并州太原郡。北魏孝昌二年(526年),西河郡治被六镇起义军攻破,介休县治也被攻破,改隶晋州(即平阳郡)。永安年间(528-529),介休县侨治汲郡界(今河南省卫辉市境),属司州五城郡。也有可能因为隶治的原因,晋中及周边各地开始了解并认可龙天庙。
第二,二百余年来,介休地区是民族战争动乱地区,而介休令贾浑抗节不降,具有超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第三,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见寺庙就烧,僧人不是被残杀,就是被赶出庙门,强行还俗,而龙天庙为道教庙宇,因此有可能得以保留。也说不定有的佛教寺庙,为了公共财产不被损毁,借机改为祠堂或者龙天庙。
第四,龙天庙的职能和农村、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不仅为人民管理风调雨顺,水旱疾疫,还兼管农田庄稼起了虸蜉,事无巨细,几乎除了审案子什么都管。这样的神,哪有老百姓不喜欢的道理。
当然,龙天庙的产生年代与过程,还需要强有力的实证来证明。
但是,1700余年过去,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只“谓其能致雨泽,竟不知其忠节”,或如“谷中外人三十年来不识其名”,实属正常。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介休市尚有红卫庄村龙天庙、兴地村龙天庙、旧堡村龙天庙、西欢村龙天庙、谢峪村龙天庙、梁家村龙天庙、化家窑村龙天庙、四家窑村龙天庙、侯堡村龙天庙、圪垛村龙天庙、段家巷村龙天庙,还有没有登记在册的板峪龙天庙和上岭后龙天庙共13座。而兴地村龙天庙和旧堡村龙天庙的大斗拱、直窗棂有明显的元代建筑风格。和介休地缘距离近者,汾阳市有十余处,孝义市有近十处,平遥、灵石、寿阳、昔阳、平定、太谷、阳泉、离石、临县、文水、中阳、柳林等均有存留。远者已知的,也已辐射到陕西的米脂和绥德了。
太原市在晋源区、小店区北格镇、迎泽区、尖草坪区、古交市和阳曲县均有龙天庙存世。太原市有民俗专家认为:太原市的龙天庙应该和太原是龙兴之地有关,家居晋源的肖四清老先生则撰文《太原县龙天庙之迷》:“原晋源龙天庙正殿中的塑像曾是皇冠龙袍,应该供奉的是‘文景之治’的西汉刘邦之子汉文帝刘恒。”究竟太原的龙天庙主是不是西晋介休令贾浑,很是值得历史学家、民俗专家去探究、论证、研究。
龙天者,西晋介休令贾浑是也!他曾是介休百姓心中的人格之神!也可以说他曾是介休百姓心中的全能之神!
或许和介休在历史上久经战乱有关,或许和这一方的水深土厚相连,介休百姓素有嫉恶如仇、知恩图报的性格特点,但凡忠于祖国、荫庇人民、造福时代、堪为楷模者,在历史上,介休百姓往往会建庙立祠,世代祀之。如供奉割股奉君介子推的介神庙和洁惠侯庙就有多座;明代万历年间在介休当县令的史记事,兴修水利、建立学馆,人们建塔呼之史公塔;北宋介休人文潞公文彦博,首开三河、治理洪山泉,以及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在介休任县令的王一魁,重视教育、订立水规,两位先贤也被请立在介休市洪山源神庙,塑像位在尧、舜、禹之侧。
由此,介休百姓修建龙天庙,祭祀守护他们世代平安的晋邑令贾公浑实乃常情矣。
红卫庄村是介休市域东缘的一个小山村,距城75里,位于半山腰上,紧邻平遥、沁源。红卫庄堡门顶上建有魁星楼,但早已坍塌。一进红卫庄东堡门,右手的关帝庙已被改建为电磨房,再往前便是龙天庙。
红卫庄村的龙天庙,坐西朝东。庙院西、北、东三面的建筑全部建在近两米的高台上,庙门则开在临路的南侧。庙门上“龙天庙”三字砖雕已被凿除,但痕迹尚可辨认,院内一棵柏树,大碗粗细。庙院西面为上首,两层建筑,一层的无梁殿面阔三间,是红卫庄村委办公室,廊下有一通《重修龙天庙碑》,楼上是供销社,从后面另行开门进入。东面是戏台,戏台后面停有五六口棺材。北厢一排五间,一层为砖窑洞,并有木结构出廊,二层为瓦房,年久失修。北屋后面的土垣几乎和二层房檐一般齐,土垣上长有五六棵古柏树,我便住在北屋。
白天还好,参与村委会工作或与一帮年轻朋友在一起做事,一到晚上,整个庙院就我孤零零一个人,院内、院外的柏树被风刮得呼呼叫,想起那几口棺材,煞是瘆人。更有甚者,房顶上有东西在瓦楞上叮咚、叮咚地滚动,但始终却不曾掉下来,似乎有什么相互追赶的声音。后来才弄清,是楼上供销社喂的一条土狗,一到晚上狗被放开,狗在房顶和屋檐上逮老鼠,而狗脖子上拴有一条一米多长的绳子,绳子另一头拴的铁环在瓦楞上滚动。我不敢睡觉,还不好意思说,只好整夜地看书。之前带来的《天龙八部》等武侠小说早已看完,就想办法重新借了如《二十四史》等艰涩一些的书。
夜深人静,在看到《晋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五十九》时,发现竟有介休县令记录其中:“贾浑,不知何郡人也。太安中,为介休令。及刘元海作乱,遣其将乔晞攻陷之。浑抗节不降,曰:‘吾为晋守,不能全之,岂苟求生以事贼虏,何面目以视息世间哉!’晞怒,执将杀之,晞将尹崧曰:‘将军舍之,以劝事君。’晞不听,遂害之。”又在后面《晋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六十六》中看到:“贾浑妻宗氏,不知何许人也。浑为介休令,被刘元海将乔晞攻破,死之。宗氏有姿色,晞欲纳之。宗氏骂曰:‘屠各奴!岂有害人之夫而欲加无礼,于尔安乎?何不促杀我!’因仰天大哭。晞遂害之,时年二十余。”看到这里,我就觉得十分惊奇,我们介休曾出了这等有骨气、有气节的县令,而我们当地大多数人却不曾知道。
于是想了解一些细节,就又借回了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和蔡东藩编纂的《两晋演义》,果然在《中国通史》第七章第一节就有“……刘渊在起兵过程中,尽量抑制滥杀烧掠,招徕士人,力求收揽民心。刘渊部将乔晞杀西晋介休令贾浑,又欲纳贾浑妻宗氏,宗氏不从,晞又杀宗氏。刘渊得知此事,大怒说:‘若天道有知,乔晞必定断子绝孙!’遂降乔晞秩四等,又收贾浑尸,以礼葬之。”
而在《两晋演义》第十七回“刘渊拥众称汉王,张方恃强劫惠帝”中 “……渊乃四处寇掠,入居蒲子。是为五胡乱华之首。复遣曜进寇太原。曜兵锋甚锐,连陷泫氏屯留长子诸县。别将乔晞,往攻介休。介休县令贾浑,登城死守,约历旬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斗大孤城,怎能支持得住,便被乔晞陷入。浑尚率兵巷战,力竭被擒,晞勒令投降,浑正色道:‘我为大晋守令,不能保全城池,已失臣道,若再苟且求活,屈事贼虏,还有什么面目得见人民?要杀便杀,断不降汝!’晞听着贼虏两字,当然发怒,即喝令推出斩首。裨将尹崧进谏道:‘将军何不舍浑,也好劝人尽忠。’晞怒答道:‘他为晋尽节,与我大汉何涉?’遂不从崧言,促使牵出。忽有一青年妇人,号哭来前,与浑诀别。晞闻声喝问道:‘何人敢来恸哭?快与我拿来!’左右奉令,便出帐拘住妇人,牵至晞前,且报明妇人来历,乃是贾浑妻宗氏。晞见她散发垂青,泪眦变赤,颦眉似锁,娇喘如丝,不由地怜惜起来,便易怒为喜道:‘汝何必多哭,我正少一佳人呢。’语犹未了,外面已将浑首呈入,宗氏瞧着,越觉狂号。晞尚狞笑道:‘休得如此,好好至帐后休息,我当替你压惊。’宗氏听了,反停住了哭,戟指骂晞道:‘胡狗!天下有害死人夫,还想污辱人妇么?我首可断,我身不可辱,快快杀我,不必妄想!’斩钉截铁之语,得诸巾帼,尤属可敬。晞尚不忍加害,再经宗氏詈骂不休,激动野性,竟自拔佩刀,起身下手。宗氏引颈就戮,渺渺贞魂,随夫俱逝,年才二十余岁。叙入此段,特为忠臣义妇写照。当有消息传报刘渊,渊不禁大怒道:‘乔晞敢杀忠臣,并害义妇,假使天道有知,他还望有遗种么?’遂命厚葬贾浑夫妇”。
当年读书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贾浑就是龙天庙的主人。后来学摄影,因为曾经负责过基本建设的原因,比较喜欢古建筑,拍了许多古戏台,发现介休龙天庙特别多,如:红卫庄村龙天庙、兴地村龙天庙、旧堡村龙天庙、西欢村龙天庙、谢峪村龙天庙、梁家村龙天庙等,有十余个,已经损毁的龙天庙更多,几乎村村都有。文化大革命期间,塑像和碑刻几乎尽失,好像红卫庄的碑也只写了清康熙年间重修,多少人捐款等,并不曾有庙主的片言只语。询问当地老者,也不尽相同,大多数说供奉的是玉皇大帝。
后来查阅清乾隆版《介休县志》,有“龙天庙:祀晋邑令贾公浑,在常乐村墓前。各村亦多建庙,谓其能致雨泽,竟不知其忠节,唯北里村碑文详述其事,今载艺文。”而乾隆版《汾州府志》卷二十四的“祠庙”一节,载有:“贾侯庙,在介休县南三里,晋介休令贾浑墓侧。县境及孝义、永宁、宁乡境,民间亦多立庙,以為祈祷雨泽之所,俗呼龙天庙。”查到这里,龙天庙的信息基本清晰起来。
又查到《介休文史资料》第七辑《介休碑碣专辑》中,介休知县山阴王谋文撰《晋邑令贾公墓碑记》“公讳浑,晋太安二年为介休令。时,刘渊起离石,遣其将乔晞攻陷之,浑抗节不屈,曰:‘吾为晋守,不能全之,岂苟求生以事贼,何面目以视息世间哉!’晞将杀之,尹崧曰:‘盍舍诸以劝事君。’晞不听,遂遇害。夫人宗氏,年二十余,晞艳其色,夫人骂曰:‘屠贩奴,岂有害人之夫,而欲加无礼,于尔安乎?何不速杀我!’因仰天大哭。晞又杀之。渊闻而怒曰:‘使天道有知,乔晞岂有后乎?’追晞还,收公夫妇尸,葬而祭之。呜呼!忠烈之感人如是。夫典午时八国争国,外患迭起,五岳三涂,并皆沦陷,其间分符郡邑,开门延欵者所在多有,而公以屹然孤城,与之存亡,恨血殷红,偕其伉俪,不朽大节,昭垂天壤!宁独介邑也乎哉!虽然介固公土也,守于斯,殉于斯,至今樵采不敢入,盖忠魂贞魄之所栖也。余既拜公于墓下,慨然兴感,而犹恐后世之莫知主名也,因次其事而勒诸石。” 由此可见,在西晋末年,匈奴刘渊起兵反晋,其兵攻陷介休城时,介休县令贾浑誓死不屈,与妻宗氏壮烈遇难。遇害情形后记入国史《晋书》及《资治通鉴》等书。贾公夫妻遇难以来,介休历代人民戴之如天,不少村修建了贾侯庙,世代祀之。因岁月被阴膏,其灵昭昭,遇水旱疾疫,祷之必应,祈雨尤灵,为此,当地人又把贾侯庙称为龙天庙,而且在附近县、市均有建立。介休城南常乐村原来的龙天庙,当为龙天庙祖庙。正如张良村《重修龙天庙碑记》曰:“公与城存亡,生而勤劳在民,功在社稷,精诚所贯,实足以感风云而动雷雨。”北里村《龙天庙碑记》中曰:“侯令我邑时,爱民若子,既而死为社稷,无非心卫我民。至千百载后犹我父母也。”北贾村旧堡则把贾侯庙额书为:“龙天土地庙”,以龙字少一点,土字多一点的特殊敬意,表述贾公的忠节气壮山河,当与中华文明史共存,与天地共在,与日月同辉(以上碑碣均无存)。
而孝义、永宁、宁乡境,民间亦多立庙,也能从梁思成、林徽因著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上)中得到佐证:
以汾阳峪道河为根据,我们曾向邻近诸县作了多次的旅行,计停留过八县地方,为太原,文水,汾阳,孝义,介休,零石,霍县,赵城,其中介休至赵城间三百余里,因同蒲铁路正在炸山兴筑(1932年阎锡山任太原绥靖主任,统辖晋绥两省,提出了“十年建设计划”,同蒲路是首要的项目。1932年10月,阎设晋绥兵工筑路局,局长谢宗周。1933年2月又成立晋绥兵工筑路总指挥部,阎亲任总指挥。1933年5月23日,同蒲路在太原车站举行开工典礼,由太原分南北两段同时施工……1934年7月1日,南同蒲的太原——介休段通车,长148千米。笔者注),公路多段被毁,故大半竟至徒步,滋味尤为浓厚。餐风宿雨,两周艰苦简陋的生活,与寻常都市相较,至少有两世纪的分别。我们所参诣的古构,不下三四十处,元明遗物,随地遇见,现在仅择要纪述。
汾阳县峪道河龙天庙
在我们住处,峪道河的两壁山崖上,有几处小小庙宇。东崖上的实际寺,以风景幽胜著名。神头的龙王庙,因马跑泉享受了千年的烟火,正殿前有拓黑了的宋碑,为这年代的保证,这碑也就是庙里唯一的“古物”。西岩上南头有一座关帝庙,几经修建,式样混杂,别有趣味。北头一座龙天庙,虽然在年代或结构上并无可以惊人之处,但秀整不俗,我们却可以当它作山西南部小庙宇的代表作品。
龙天庙在西岩上,庙南向,其东边立面,厢庑后背,钟楼及围墙成一长线剪影,隔溪居高临下,隐约白杨间。在斜阳掩映之中,最能引起沿溪行人的兴趣。山西庙宇的远景,无论大小都有两个特征:一是立体的组织,权衡俊美,各部参差高下,大小相依附,从任何视点望去均恰到好处;一是在山西,砖筑或石砌物,斑彩淳和,多带红黄色,在日光里与山冈原野同醉,浓艳夺人,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砖石如染,远近殷红映照,绮丽特甚。在这两点上,龙天庙亦非例外。谷中外人三十年來不识其名,但据这种印象,称这庙做“落日庙”并非无因的。
庙周围土坡上下有盘旋小路,坡孤立如岛,远距村落人家。庙前本有一片松柏,现时只剩一老松,孤傲耸立,缄默如同守卫将士。庙门整日闭锁,少有开时,苟遇一老人耕作门外,则可暂借锁钥,随意出入;本来这一带地方多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所谓锁钥亦只余一条铁钉及一种形式上的保管手续而已。这现象竟亦可代表山西内地其他许多大小庙宇的保管情形。
庙中空无一人,蔓草晚照,伴着殿庑石级,静穆神秘,如在画中。两厢为“窑”,上平顶,有砖级可登,天晴日美时,周围风景全可入览。此带山势和缓,平趋连接汾河东西区域;远望绵山峰峦,竟似天外烟霞,但傍晚时,默立高处,实不竟古原夕阳之感。近山各处全是赤土山级,层层平削,像是出自人工;农民多辟洞“穴居”耕种其上。麦黍赤土,红绿相间成横层,每级土崖上所辟各穴,远望似平列桥洞,景物自成一种特殊风趣。沿溪白杨丛中,点缀土筑平屋小院及磨坊,更显错落可爱。
龙天庙的平面布置南北中线甚长,南面围墙上辟山门。门内无照壁,却为戏楼背面。山西中部南部我们所见的庙宇多附属戏楼,在平面布置上没有向外伸出的舞台。楼下部实心基坛,上部三面墙壁,一面开敞,向着正殿,即为戏台。台正中有山柱一列,预备挂上帏幕可分成前后台。楼左阙门,有石级十余可上下。在龙天庙里,这座戏楼正堵截山门入口处成一大照壁。
转过戏楼,院落甚深,楼之北,左右为钟鼓楼,中间有小小牌楼,庭院在此也高起两三级划入正院。院北为正殿,左右厢房为砖砌窑屋各三间,前有廊檐,旁有砖级,可登屋顶。山西乡间穴居仍盛行,民居喜砌砖为窑(即券洞),庙宇两厢亦多砌窑以供僧侣居住。窑顶平台均可从窑外梯级上下。此点酷似墨西哥红印人之叠层土屋,有立体堆垒组织之美。钟鼓楼也以发券的窑为下层台基,上立木造方亭,台基外亦设砖级,依附基墙,可登方亭。全建筑物以砖造部分为主,与他省木架钟鼓楼异其风趣。
正殿前廊外尚有一座开敞的过厅,紧接廊前称“献食棚”。这个结构实是一座卷棚式过廊,两山有墙而前后檐柱间开敞,没有装修及墙壁。它的功用则在名义上已很明了,不用赘释了。在别省称祭堂或前殿的,与正殿都有相当的距离,而且不是开敞的,这献食棚实是祭堂的另一种有趣的做法。
龙天庙里的主要建筑物为正殿。殿三间,前出廊,内供龙天及夫人像。按廊下清乾隆十二年碑说:龙天者,介休令贾侯也。公讳浑,晋惠帝永兴元年,刘元海……攻陷介休,公……死而守节,不愧青天。后人……故建庙崇祀……像神立祠,盖自此始矣……
这座小小正殿,“前廊后无廊”,本为山西常见的做法,前廊檐下用硕大的斗拱,后檐却用极小,乃至不用斗拱,将前后不均齐的配置完全表现在外面,是河北省所不经见的,尤其是在旁面看其所呈现象,颇为奇特。至于这殿,按乾隆十二年“重增修龙天庙碑记”说:按正殿上梁所志系元季丁亥元顺帝至正七年(1347年)重建。正殿三小间,献食棚一间,东西厦窑二眼,殿旁两小房二间,乐楼三间……鸠工改修,计正殿三大间,献食棚三间,东西窑六眼,殿旁东西房六间,大门洞一座……零余银备异日牌楼钟鼓楼之费…… 所以我们知道龙天庙的建筑,虽然曾经重建于元季,但是现在所见,竟全是乾、嘉增修的新构。殿的构架,由大木上说,是悬山造,因为各檩头皆伸出到柱中线以外甚远;但是由外表上看,却似硬山造,因为山墙不在山柱中线上,而向外移出,以封护檩头。这种做法亦为清代官式建筑所无。
这殿前檐的斗拱,权衡甚大,斗拱之高,约及柱高之四分之一;斗拱之布置,亦极疏朗,当心间用补间铺作一朵,次间不用。当心间左右两柱头并补间铺作均用四十五度斜栱。柱身微有卷杀:阑额为月梁式;普拍枋宽过阑额。这许多特征,在河北省内唯在宋元以前建筑乃得见;但在山西,明末清初比比皆是,但细查各栱头的雕饰,则光怪陆离,绝无古代沉静的气味;两平柱上的丁头栱(清称雀替),且刻成龙头象头等形状。殿内梁架所用梁的断面,亦较小于清代官式的规定,且所用驼峰,替木,叉手,等等结构部分,都保留下古代的作法,而在清式中所不见的。
全殿最古的部分是正殿匾牌。这牌的牌首,牌带,牌舌,皆极奇特,与古今定制都不同,不知是否原物,虽然牌面的年代是确无可疑的。
只可惜我和汾阳的朋友走遍峪道河河谷,也没有找到梁思成、林徽因在峪道河考察后作过精彩描绘的、马跑泉北头那座秀整不俗的龙天庙。但在汾阳城北的贾家庄乡太平村找到了一座始建于明万历甲申年(1584年)的龙天庙。该庙坐北向南,正殿为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有些破败。屋面采用灰筒瓦,正脊和垂脊采用色彩艳丽的黄绿琉璃,雕龙凤、人物、花卉,技法高超,猫头滴水使用部分孔雀蓝琉璃,有介休琉璃风韵。正殿东侧为藏经楼,对面为戏台,戏台和藏经楼均为硬山结构,保存基本完好。转到大殿后面,发现正脊立牌上写道:“甲申季秋吉旦造,汾州米家庄琉璃匠秦廷壮,男秦朝、秦国,谨誌”。而我记得在汾阳城内关帝庙大殿正脊立牌有写道:“介休县张家里琉璃匠秦富、秦贵、秦荣,长男秦廷玺”。关帝庙修建时间为大明正德十年(1515年)五月,要比太平村龙天庙早69年,按建造时间和秦廷玺、秦廷壮两人的名字推断,应该是介休张家里琉璃匠秦家,在建造完城内关帝庙后就有可能落户到太平村了。这次汾阳之行也算是无心插柳吧。
关于龙天庙的产生,学界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便是: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晋朝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华夏大伤”。胡人趁机起兵,侵扰中原,于是中原大乱,从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北方(304-439)的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好不容易迎来了继十六国分裂局面之后,在中国北部重建统一的北魏王朝,却又遇上了“三武一宗”首次法难。据《中国通史》等资料记载,在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的四次灭佛运动,即称为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法难。
首次法难是在北魏灭掉北凉后,北魏统治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道武帝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屯田、发展农业、注意改善民族关系等,对佛教也较为宽松,故使佛教在较短的五六十年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好景不长,后因太武帝听信了道教的片面言词,说佛教是外来宗教,不可信之,不如本土道教好而真,再加上其他多种因素,他就断然放弃了对佛教的支持而转向道教,将年号也改为“太平真君”,并于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三月,悍然發动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其运动之惨烈,着实令人害怕,逢寺庙就烧,见僧人不是残杀,就是赶出庙门,强行还俗。当然,五台山的寺庙也难逃此劫,同样被焚烧殆尽。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次法难。
我推断,这可能也是将龙天庙推向山西各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介休在这二百余年里,县邑建制时有时无,地域主属变化不定。西晋(265—316)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邬县属太原国。永兴元年(304年)介休城为刘渊军攻破,此后,北方发生少数民族长期战乱。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复置介休县,属吐京镇西河郡。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复置邬县,属并州太原郡。北魏孝昌二年(526年),西河郡治被六镇起义军攻破,介休县治也被攻破,改隶晋州(即平阳郡)。永安年间(528-529),介休县侨治汲郡界(今河南省卫辉市境),属司州五城郡。也有可能因为隶治的原因,晋中及周边各地开始了解并认可龙天庙。
第二,二百余年来,介休地区是民族战争动乱地区,而介休令贾浑抗节不降,具有超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第三,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见寺庙就烧,僧人不是被残杀,就是被赶出庙门,强行还俗,而龙天庙为道教庙宇,因此有可能得以保留。也说不定有的佛教寺庙,为了公共财产不被损毁,借机改为祠堂或者龙天庙。
第四,龙天庙的职能和农村、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不仅为人民管理风调雨顺,水旱疾疫,还兼管农田庄稼起了虸蜉,事无巨细,几乎除了审案子什么都管。这样的神,哪有老百姓不喜欢的道理。
当然,龙天庙的产生年代与过程,还需要强有力的实证来证明。
但是,1700余年过去,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只“谓其能致雨泽,竟不知其忠节”,或如“谷中外人三十年来不识其名”,实属正常。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介休市尚有红卫庄村龙天庙、兴地村龙天庙、旧堡村龙天庙、西欢村龙天庙、谢峪村龙天庙、梁家村龙天庙、化家窑村龙天庙、四家窑村龙天庙、侯堡村龙天庙、圪垛村龙天庙、段家巷村龙天庙,还有没有登记在册的板峪龙天庙和上岭后龙天庙共13座。而兴地村龙天庙和旧堡村龙天庙的大斗拱、直窗棂有明显的元代建筑风格。和介休地缘距离近者,汾阳市有十余处,孝义市有近十处,平遥、灵石、寿阳、昔阳、平定、太谷、阳泉、离石、临县、文水、中阳、柳林等均有存留。远者已知的,也已辐射到陕西的米脂和绥德了。
太原市在晋源区、小店区北格镇、迎泽区、尖草坪区、古交市和阳曲县均有龙天庙存世。太原市有民俗专家认为:太原市的龙天庙应该和太原是龙兴之地有关,家居晋源的肖四清老先生则撰文《太原县龙天庙之迷》:“原晋源龙天庙正殿中的塑像曾是皇冠龙袍,应该供奉的是‘文景之治’的西汉刘邦之子汉文帝刘恒。”究竟太原的龙天庙主是不是西晋介休令贾浑,很是值得历史学家、民俗专家去探究、论证、研究。
龙天者,西晋介休令贾浑是也!他曾是介休百姓心中的人格之神!也可以说他曾是介休百姓心中的全能之神!
或许和介休在历史上久经战乱有关,或许和这一方的水深土厚相连,介休百姓素有嫉恶如仇、知恩图报的性格特点,但凡忠于祖国、荫庇人民、造福时代、堪为楷模者,在历史上,介休百姓往往会建庙立祠,世代祀之。如供奉割股奉君介子推的介神庙和洁惠侯庙就有多座;明代万历年间在介休当县令的史记事,兴修水利、建立学馆,人们建塔呼之史公塔;北宋介休人文潞公文彦博,首开三河、治理洪山泉,以及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在介休任县令的王一魁,重视教育、订立水规,两位先贤也被请立在介休市洪山源神庙,塑像位在尧、舜、禹之侧。
由此,介休百姓修建龙天庙,祭祀守护他们世代平安的晋邑令贾公浑实乃常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