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现代诗歌教学的启示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以及去中心化、充分交流与合作、尊重自我意识等观点为现代诗歌课堂给予了多方启示,从教学目标注重“人”的发展,教学内容体现知识的生成性,教师当为“平等者中的首席”等多方引导其教学。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现代诗歌;平等者中的首席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诗歌乃语文里的硬骨头,既难教、难设计、难搞出新意又难学、难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则可给予我们某些启示,为现代诗歌教学带来一丝清泉与活力。后现代主义流行于西方二十世纪,后被引入课程领域而形成了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此后,多尔提出了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四个标准以及去中心化、充分交流与合作、尊重自我意识等观点。
  丰富性指课程的深度及广度,即课程的多层次的意义性、多种可能性、不确定性、异常性以及无效模糊性等特性;回归性是“使思想返回自身的人类能力”,认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解读是不断地在进行着反省与思考的,是动态、发展着的;关联性指学生在理解课程知识的时候,要与纵向以及横向的各类知识经验自然联系起来,探求文本背后的意义;严密性指不要片面的认为一种观点正确而因此结束了对其他观点的思考和接纳,要将所有的观点都进行不同的思考组合。
  去中心化,即反对传统的教材、教师、课堂“三中心”,强调开放的教学模式,强调每个人的平等地位,使课程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由“单一性”走向“复合性”,由“直线”走向“多元”,实现个体的认知、情感、道德等全面发展。主张各方的交流合作,即家庭、班级、学校与社区之间,学科与学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交流合作,要通过对话来促进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情感、价值观的养成。尊重学生自我意识,即学习不独是单一性的知识由外到内的传递,更多表现为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主张多元化,即提倡差异性,鼓励个体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解决问题,呼唤个体个性的张扬以及每一个角色都能根据自己爱好选择信息、发表意见的自由。
  放眼现代诗歌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与其中所牵涉到的各类因素,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四个标准及基本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教学目标的设置──重“人”的发展。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指出“编写课程大纲或教学计划时应该采用一种一般的、宽松的、多少带有不确定性的方式。”语文课堂,尤其是现代诗歌这样一种诗人用整个生命热情所浇筑而成的文学精灵的课堂,更应该将语文的育“人”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诗人的情感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我们应以课堂为枢纽,将诗歌知識的学习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高尚的人文情趣有机结合起来,达到高度的思想性、深刻的启发性,对学生整个生命意义给予充分的关注。
  教学内容的选择──知识乃不断生成的。多尔认为师生必须“通过相互作用发展他们自己的课程”,意义只存在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文本间、学生文本间的反复磨合升华间。现代诗歌课堂中,教师可根据大体的教学方向进行启发,针对文本具体特点及学生个体实际需要进行引导,进而发展出满足学生需求、切合学生兴趣、适合学生价值观的具体教学内容。这样的内容灵活性强,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随时做调整,使学生能够在较少的时间内学到自己需要、实用性强的知识,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良好的促动,可谓一举多得。
  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师乃“平等者中的首席”。多尔认为课程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的,课堂应该由开放的小组讨论组成,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现代诗歌的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媒介,师生共同运用想象来创造分享意义的过程,它要求师生在诗人用生命热情浇筑的诗歌童话里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理解诗人,理解对方,从而在精神层次上得到完美契合。这样的诗歌课堂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给予者,而成了引导学生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学会思考,获得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语言文化熏陶的领航者。
  教学方法的选择──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主张对不良结构性知识的合理利用,师生需通过对话建构文本,从经验出发去剖析文本的复杂性。在现代诗歌的课堂里,教师需采用贴近学生实际经验的方式来带领其发现诗歌文本里所蕴含的美妙与复杂。具体操作中,教师可针对现代诗歌抽象难懂的特点,从学生实际生活体验出发,换一个视角去挖掘它里面的美感和趣味性,挖掘诗人所表达的事物情感与学生的相似处,进而让学生去发现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诗歌语言的灵动性,并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评价的设置──多元、开放。“评价应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多尔认为评价的目的并非区分学生的等级,它只是一种了解学生个体学习状况的手段,应是动态的。在现代诗歌的课堂里,评价可由师生一起实践、讨论、总结,形成结果。此过程中,教师需及时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了解其诗歌接受程度及所遇困难,以随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之后可将这种过程性的学习效果评价与课后练习、习题测验这种总结性的学习评价结合,同时评价内容也应重点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具体体悟以及文字中所渗透出来的诗人的思维智慧和生动情感。
  希望以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带给我们的启示能真正为现代诗歌的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进而形成一个学生主动、教师愉悦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吴军其.新理念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郑冬楠.从语文特级教师流派初探后现代主义课程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
  [3]郑燕芳.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在成人外语教学中的运用[J].成人教育,2005(3).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初中的经典篇目教学,尤其是小说阅读,情节的把握对学生而言并非难事。在此基础上相关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把握等深度阅读,都首先要考虑学生对于文本的切实体验。而小说中有着悠
古希腊哲学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善"的哲学思想。亚里士多德在批判地继承智者"善"的感觉论、苏格拉底"善"的知识论和柏拉图"善"的理念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形而上之至善论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素与腰围、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集23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四诊资料,应用"证素辨证"方法,同时检测腰围、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
谭嗣同是清末杰出的社会改革家 ,面临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局 ,提出了“大变、快变、全变”的激进变革观。谭氏过激的变革思想并不能改造中国 ,流于破产 ,最终以身殉法。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更好地帮助他们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改革语文的阅读教学,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阅读教学改革获得高度关注的同时,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解决。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带着轻松的心情去学习,自然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课堂注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企业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需要,为应对这种冲击,企业需要从更新成本管理观念入手,采取新技术手段、编
<正>仰融在香港鹰君中心14楼接受《汽车商业评论》访谈之二,时间是2017年2月17日上午"我们动足了脑筋"《汽车商业评论》:仰总,3月7日正道H600将在日内瓦车展首秀,它的新型和
实行教师竞争上岗、学生自主择师是近年来高校在"两课"教学方法改革上的一大探索.本文结合玉溪师院在"两课"试行挂牌教学的实践,对挂牌教学的运作机制,教学成效,存在的问题及
一般说来,词(lexeme)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在语言形式方面,词以上有短语和句子,词以下还有许多言语和语言单位.因此,词系整个形式语言之大衍对象和依托.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