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边城,那里有恬静的家园、淳朴的人性和诗意的风情。身为年轻作家的陆漫漫从南京来到泰州西,虽然在此地只生活了一年,却发现这里乃是她生命中的一座“边城”。在这略显清寂的一年里,她用笔和镜头,记录下内心的乡愁四韵,那些真淳简静的文字与照片,清风赋形、流水有声,有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令我们触摸到了那渐渐远去的旧式生活和古朴的生命况味。
村庄、童年、孤独、梦想、远方、风景,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然而泰州西,这个在地图上不起眼的暂居之地,它那深藏于小城一隅的乡土风情与人文气质,却颇为奇妙地寄予了一个都市女子的心灵成长史。其实,陆漫漫工作生活的半径不足二十分钟的步行路程,然而她以此为中心,很快放下内心的乡愁,建立起自己的故乡感,并从这里观望、出发、回归。这种故乡感不仅由于此地保留着童年的各种回忆,同时也根植于乡村文化渊深的传统,它代表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生活的僻静角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永远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僻静而又能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种慢节奏的乡居生活,也许会被许多人目为虚度,这个世界更多需要的是杜拉拉,而不是杜拉斯。即便是艺术,似乎更为入世,方能夺人心目。我喜爱的钢琴家古尔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然而要做到这样,何等之难。事实上,正是泰州西“偏安”时代一隅的乡村生活,让陆漫漫敏锐地发现了都市、现实甚至艺术之外的生命选择,“这是以前不曾接触过的人和事,在城里不曾体会过的生活,单纯的生活”,虽然这是一种因工作调动被迫的文化选择,但是这种生命中“轻”与“重”的冲突与摇摆,正是环境带给艺术的一种无比珍贵的馈赠,“用照镜子的时间去欣赏一日之内的光景变幻,在观看中照见自己的内心”。都市的光芒逐渐褪去,时光倒流,楼与楼之间的阴影化作乡村阡陌间的一抹夕照。
那些喧嚷與华丽的时代印痕,被她巧妙地藏入文字与影像的褶皱中,似乎透出微微的叹息,但她并不是要将都市塑造成令人憎恨的、与乡村格格不入的对立面,而是更多地将她内心的爱以及对美的向往,还有那一丝初来乍到的闲愁,化作对生命本质动人的沉思与敬慕,一如乔治?桑所言,“艺术不是对实际存在的现实研究,而是对理想真实的追求。”当陆漫漫将都市的焦虑消融于乡村素朴的享受的时候,对过去的追忆,替换为对当下的留恋,她发现一种被压抑的旧式生活,或者说幼时往事在“泰州西”这个小地方苏醒了,那个笼罩着树木、阳光与河水气息的村落,人们在这个小地方昼来夜往,光与影、生与死,万壑交错,细诉着关乎生存与时间的永恒秘密,而在不远处的高速公路上,飞驰而去乃是她想要挽留的旧日时光,就像那只木心笔下随流水而去的“浮氽的盌”。
许是为了加深那种怀旧感,留住那些实物的原形,漫漫在写作之余,拍摄了大量精致的照片并手绘了众多植物图案,不是作为文字细节的补充,而是将所见所感收入底片,作为日后记忆的仓库。那些细心拍摄的照片,无不踊跃地唤起我的怀乡情绪,空中的飞鸟,折断的树木,收割的秸秆,稻谷与鸟巢,阡陌与水荡等等,特别是那把倚于灰白墙上倒置的扫帚,就像一幅素描画,“看那些帚条仍保持最初的形状,轻松舒展的姿态中,我分明感受到一种气场”,那是被冷落的传统劳作方式在镜头下重新焕发出生机,呈现出一个平静、安详,甚至带有几分清冷意味的乡村图景。书中那些所摄的旧物件,如今皆是逐步消逝的稀见之物,乍见之下,令人有种在记忆中探秘的惊喜,既是一种记录也是一种无言的批评与讽刺,那种简洁有力的画面,让我想到寺山修司曾经说过的,“消逝而去的一切,都是一种比喻”。
就个人气质而言,漫漫的身上无疑带有一种浓重的人文主义的影子,即便她成长于都市,穿过时髦的外衣,然而一旦触及到纯朴温润的气候与环境,立刻去其魅而附着于一种失落的古风,写作、摄影、习字、作画……探访村中的老人,那些隽永清新的短句和充满美好瞬间的影像,漫溢着冥想与追忆的气息,幽独感伤的情怀,某种程度上,她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续写或者回归了中国文人的传统。不同于陶潜或者竹林七贤的是,她从城市到乡村再回到城市,在去程和归途之间,没有在逃避中寻求寄托与安慰,而是甘之如饴地接受生命中的各种体验与滋养。
村庄、童年、孤独、梦想、远方、风景,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然而泰州西,这个在地图上不起眼的暂居之地,它那深藏于小城一隅的乡土风情与人文气质,却颇为奇妙地寄予了一个都市女子的心灵成长史。其实,陆漫漫工作生活的半径不足二十分钟的步行路程,然而她以此为中心,很快放下内心的乡愁,建立起自己的故乡感,并从这里观望、出发、回归。这种故乡感不仅由于此地保留着童年的各种回忆,同时也根植于乡村文化渊深的传统,它代表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生活的僻静角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永远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僻静而又能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种慢节奏的乡居生活,也许会被许多人目为虚度,这个世界更多需要的是杜拉拉,而不是杜拉斯。即便是艺术,似乎更为入世,方能夺人心目。我喜爱的钢琴家古尔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然而要做到这样,何等之难。事实上,正是泰州西“偏安”时代一隅的乡村生活,让陆漫漫敏锐地发现了都市、现实甚至艺术之外的生命选择,“这是以前不曾接触过的人和事,在城里不曾体会过的生活,单纯的生活”,虽然这是一种因工作调动被迫的文化选择,但是这种生命中“轻”与“重”的冲突与摇摆,正是环境带给艺术的一种无比珍贵的馈赠,“用照镜子的时间去欣赏一日之内的光景变幻,在观看中照见自己的内心”。都市的光芒逐渐褪去,时光倒流,楼与楼之间的阴影化作乡村阡陌间的一抹夕照。
那些喧嚷與华丽的时代印痕,被她巧妙地藏入文字与影像的褶皱中,似乎透出微微的叹息,但她并不是要将都市塑造成令人憎恨的、与乡村格格不入的对立面,而是更多地将她内心的爱以及对美的向往,还有那一丝初来乍到的闲愁,化作对生命本质动人的沉思与敬慕,一如乔治?桑所言,“艺术不是对实际存在的现实研究,而是对理想真实的追求。”当陆漫漫将都市的焦虑消融于乡村素朴的享受的时候,对过去的追忆,替换为对当下的留恋,她发现一种被压抑的旧式生活,或者说幼时往事在“泰州西”这个小地方苏醒了,那个笼罩着树木、阳光与河水气息的村落,人们在这个小地方昼来夜往,光与影、生与死,万壑交错,细诉着关乎生存与时间的永恒秘密,而在不远处的高速公路上,飞驰而去乃是她想要挽留的旧日时光,就像那只木心笔下随流水而去的“浮氽的盌”。
许是为了加深那种怀旧感,留住那些实物的原形,漫漫在写作之余,拍摄了大量精致的照片并手绘了众多植物图案,不是作为文字细节的补充,而是将所见所感收入底片,作为日后记忆的仓库。那些细心拍摄的照片,无不踊跃地唤起我的怀乡情绪,空中的飞鸟,折断的树木,收割的秸秆,稻谷与鸟巢,阡陌与水荡等等,特别是那把倚于灰白墙上倒置的扫帚,就像一幅素描画,“看那些帚条仍保持最初的形状,轻松舒展的姿态中,我分明感受到一种气场”,那是被冷落的传统劳作方式在镜头下重新焕发出生机,呈现出一个平静、安详,甚至带有几分清冷意味的乡村图景。书中那些所摄的旧物件,如今皆是逐步消逝的稀见之物,乍见之下,令人有种在记忆中探秘的惊喜,既是一种记录也是一种无言的批评与讽刺,那种简洁有力的画面,让我想到寺山修司曾经说过的,“消逝而去的一切,都是一种比喻”。
就个人气质而言,漫漫的身上无疑带有一种浓重的人文主义的影子,即便她成长于都市,穿过时髦的外衣,然而一旦触及到纯朴温润的气候与环境,立刻去其魅而附着于一种失落的古风,写作、摄影、习字、作画……探访村中的老人,那些隽永清新的短句和充满美好瞬间的影像,漫溢着冥想与追忆的气息,幽独感伤的情怀,某种程度上,她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续写或者回归了中国文人的传统。不同于陶潜或者竹林七贤的是,她从城市到乡村再回到城市,在去程和归途之间,没有在逃避中寻求寄托与安慰,而是甘之如饴地接受生命中的各种体验与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