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春的一天,阳光灿烂,大地回暖,塑棚绿意,多肉百态。地处江山市碗窑乡桑淤村的花非花多肉园艺场内,有个戴眼镜的秀丽女主人,正在安排员工包装客户所需要的多肉品种。她满脸笑容地向几个正在观赏多肉的女孩介绍品种、养植方法,引人入胜。她,就是创建了江山首个多肉园艺场的80后幼师——黄丹。
多肉,从心所欲最喜爱
多肉植物在园艺上被称为多浆植物或多肉花卉,既能装扮街头,又能美丽家园,因其萌化人心的外在形态,风靡全国各地,为现代花卉产业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自然生态的致富道路。曾是江山市一个幼儿园教师的黄丹成为痴心多肉的一名创业者,因为单纯的喜欢,将“小肉肉”做成了“大经济” ,成为当地多肉绿色经济的先行者。
黄丹今年30岁,2013年一个偶然机会,她接触到“多肉”,立即产生了“很想咬它们一口”的感觉,发自内心感觉真是太萌了。于是,黄丹一口气买了不少多肉植物带回家,进行种植培养。那时候多肉植物还没有像现在这般风靡,黄丹也只是单纯的爱好多肉植物,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小面积种植,搜罗各个品种。后来买的多了,家里无处可摆,就专门找人设计了一个平台,专供多肉植物摆放。黄丹每天醒来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这些可爱的小植物。
一入“多肉”门,便是“多肉”人。看着这些萌气十足的多肉植物,黄丹一发不可收,培育的品种越来越多,家里阳台摆放不了了,于是决定辞职“下海”专门种植“多肉”。2016年3月,黄丹投资20多万元,在碗窑乡桑淤村租用土地、搭建大棚、添置设施,并于5月建成了200多平方米的大棚,从云南、福建、山东等地引进、培植多肉品种100多个,每株价格从几元到数千元不等,还先后赴上海、浙江、福建等多肉种植场考察取经。她办起了当地独一无二的花卉种植场所,取了一个别致的名字——江山市花非花多肉园艺场。
家人,全心支持好经营
起初,黄丹提出要与多肉为伴、开辟创业新天地后,不少人很不理解。关系好的朋友说,“老师”这个职业听上去多好听,经济收入又“旱涝保收”。“多肉”园艺是个未知数,即使经营得再好,终究没有教师稳定,劝她还是老实当个“孩子王”,做好“灵魂工程师”。黄丹是个有主见的青年,她坚定地认为,多肉植物凭借外形呆萌、颜色多样等特点,已成为许多花卉爱好者,特别是年轻人的新宠。她十分看好“多肉”产业的前景。黄丹爱人是海军某部的一位军人,通情达理,看黄丹真的喜欢这些小萌物,举双手表示赞同,全心全意支持。她也像吃了定心丸,心里美滋滋的。从那以后,黄丹排除各种杂音,全心全意扑在“多肉”园艺场,天天在多肉大棚里忙着,有时候要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如果不是要照顾5岁的儿子,她愿意一天到晚待在大棚里,不仅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生活很充实。
黄丹没有请人帮助,她凭借对肉肉的喜爱与用心的坚持,从阳台小试到大棚规模培育,凡事都亲力亲为,使她从多肉的“菜鸟”变成培育的高手。当问及她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黄丹说:“主要是经营多肉和照顾家庭之间的冲突难以解决。”儿子的幼儿园在城区,而园艺场却在2公里外的郊区,有时工作忙碌起来,“接孩子”却成了“老大难”的问题。例如2016年10月,正值多肉旺季,园艺场每天工作到很晚,不得不拜托儿子同学的家长接送和照顾,忙到晚上10点多,黄丹才见到儿子的面。有时爱人看她实在忙得不可开交,也会利用休假日助她一臂之力,或带孩子,或投劳力,夫妻双双齐唱多肉“同心曲”。母亲在上班之余,也经常帮忙洗衣做饭和照顾孩子。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在家人全身心的支持下,黄丹披荆斩棘走出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自2016年5月投产以来,除了7、8、9三个月高温季节,多肉植物停止生长,市场淡季外,到2017年2月,实际销售的7个月时间里,通过不断开辟市场,呈现出微信朋友圈、淘宝网络、实地购买的三足鼎立状态。目前,她的微信好友已经达到2000多人,经过朋友间的推荐,客户群还在不断壮大。小小多肉效益大,截至目前,营业总收入已达15万元。
科技,扩大规模广发展
科技知识是经营好多肉的法宝。黄丹除了向师傅请教,还经常上微博、百度贴吧、QQ群等,寻找“肉友” ,悉心请教栽培技术。同时,她经常抱着《700种多肉植物原色图鉴》等种植书籍进大棚,边看边学边对照,有时在大棚屋里甚至忘了太阳是在东边还是西边。有一次,黄丹爱人开玩笑地说她:“如今不当老师了,改种‘多肉’宝贝,还得手捧书本读,精神可嘉。”
凡事都没有一帆风顺。在刚开始种植时,黄丹便遇到了叶插方面的技术难题。“不管怎么控制温度、湿度和水分,‘多肉’都不能成活。”黄丹通过从网上查、书本学、微信问、同行教,整天忙忙碌碌,废寝忘食,终于攻克叶插方面的技术难关,多肉成活率从当初的45%提高到96%以上。夏天的每日清晨,黄丹都会在自己的大棚里开始一天的紧张劳动:打开通风扇,园内地面洒水,检查病虫害。她说:“在高温季节里,多肉植物比较难养,通风、浇水尤为关键,所以要多花点精力去管理,为接下来的旺季做好准备。”
就这样,黄丹凭借一股韧劲,逐渐掌握了种植技术,“多肉”的成活率、美观度都有了很大提升。加上她的巧手装扮,各类品种的多肉植物把整个园区装扮成美丽空间,形成了盆栽、孤植、地栽等各种造型。为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黄丹又把一些树根、砧板、石磨等变废为宝,恰当搭配,植入一棵棵“多肉”花卉群内,丰富了多肉植物的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如今,她雇了一名“多肉”爱好者帮忙管理景天科、番杏科、百合科等各类多肉植物200多个品种,比初辦时增加了一倍以上。内分特价区、精品区、地栽区、盆栽区以及寄养区。在寄养区内是一些已卖出还未取走或者是客人养得不好又“回娘家”的多肉,现有30多位客户的多肉在“娘家”寄养。当你走进花非花多肉园艺场里,随处可见一些形态各异、诱人可爱的“多肉”,令人眼花缭乱、耳目一新,萌翻所有观赏者。据黄丹介绍,园艺场创办还不到一年,小肉肉的绿色经济已初显峥嵘,顾客络绎不绝,经济效益颇高。
说到下一步肉肉经济的发展,黄丹计划投资30多万元,把园艺场种植面积扩大600平方米,坚持“以肉养肉”的原则,集培育、销售、观光为一体,打造“多肉”主题景观大棚,形成一个名副其实、环境清新的多肉植物王国。
多肉,从心所欲最喜爱
多肉植物在园艺上被称为多浆植物或多肉花卉,既能装扮街头,又能美丽家园,因其萌化人心的外在形态,风靡全国各地,为现代花卉产业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自然生态的致富道路。曾是江山市一个幼儿园教师的黄丹成为痴心多肉的一名创业者,因为单纯的喜欢,将“小肉肉”做成了“大经济” ,成为当地多肉绿色经济的先行者。
黄丹今年30岁,2013年一个偶然机会,她接触到“多肉”,立即产生了“很想咬它们一口”的感觉,发自内心感觉真是太萌了。于是,黄丹一口气买了不少多肉植物带回家,进行种植培养。那时候多肉植物还没有像现在这般风靡,黄丹也只是单纯的爱好多肉植物,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小面积种植,搜罗各个品种。后来买的多了,家里无处可摆,就专门找人设计了一个平台,专供多肉植物摆放。黄丹每天醒来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这些可爱的小植物。
一入“多肉”门,便是“多肉”人。看着这些萌气十足的多肉植物,黄丹一发不可收,培育的品种越来越多,家里阳台摆放不了了,于是决定辞职“下海”专门种植“多肉”。2016年3月,黄丹投资20多万元,在碗窑乡桑淤村租用土地、搭建大棚、添置设施,并于5月建成了200多平方米的大棚,从云南、福建、山东等地引进、培植多肉品种100多个,每株价格从几元到数千元不等,还先后赴上海、浙江、福建等多肉种植场考察取经。她办起了当地独一无二的花卉种植场所,取了一个别致的名字——江山市花非花多肉园艺场。
家人,全心支持好经营
起初,黄丹提出要与多肉为伴、开辟创业新天地后,不少人很不理解。关系好的朋友说,“老师”这个职业听上去多好听,经济收入又“旱涝保收”。“多肉”园艺是个未知数,即使经营得再好,终究没有教师稳定,劝她还是老实当个“孩子王”,做好“灵魂工程师”。黄丹是个有主见的青年,她坚定地认为,多肉植物凭借外形呆萌、颜色多样等特点,已成为许多花卉爱好者,特别是年轻人的新宠。她十分看好“多肉”产业的前景。黄丹爱人是海军某部的一位军人,通情达理,看黄丹真的喜欢这些小萌物,举双手表示赞同,全心全意支持。她也像吃了定心丸,心里美滋滋的。从那以后,黄丹排除各种杂音,全心全意扑在“多肉”园艺场,天天在多肉大棚里忙着,有时候要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如果不是要照顾5岁的儿子,她愿意一天到晚待在大棚里,不仅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生活很充实。
黄丹没有请人帮助,她凭借对肉肉的喜爱与用心的坚持,从阳台小试到大棚规模培育,凡事都亲力亲为,使她从多肉的“菜鸟”变成培育的高手。当问及她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黄丹说:“主要是经营多肉和照顾家庭之间的冲突难以解决。”儿子的幼儿园在城区,而园艺场却在2公里外的郊区,有时工作忙碌起来,“接孩子”却成了“老大难”的问题。例如2016年10月,正值多肉旺季,园艺场每天工作到很晚,不得不拜托儿子同学的家长接送和照顾,忙到晚上10点多,黄丹才见到儿子的面。有时爱人看她实在忙得不可开交,也会利用休假日助她一臂之力,或带孩子,或投劳力,夫妻双双齐唱多肉“同心曲”。母亲在上班之余,也经常帮忙洗衣做饭和照顾孩子。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在家人全身心的支持下,黄丹披荆斩棘走出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自2016年5月投产以来,除了7、8、9三个月高温季节,多肉植物停止生长,市场淡季外,到2017年2月,实际销售的7个月时间里,通过不断开辟市场,呈现出微信朋友圈、淘宝网络、实地购买的三足鼎立状态。目前,她的微信好友已经达到2000多人,经过朋友间的推荐,客户群还在不断壮大。小小多肉效益大,截至目前,营业总收入已达15万元。
科技,扩大规模广发展
科技知识是经营好多肉的法宝。黄丹除了向师傅请教,还经常上微博、百度贴吧、QQ群等,寻找“肉友” ,悉心请教栽培技术。同时,她经常抱着《700种多肉植物原色图鉴》等种植书籍进大棚,边看边学边对照,有时在大棚屋里甚至忘了太阳是在东边还是西边。有一次,黄丹爱人开玩笑地说她:“如今不当老师了,改种‘多肉’宝贝,还得手捧书本读,精神可嘉。”
凡事都没有一帆风顺。在刚开始种植时,黄丹便遇到了叶插方面的技术难题。“不管怎么控制温度、湿度和水分,‘多肉’都不能成活。”黄丹通过从网上查、书本学、微信问、同行教,整天忙忙碌碌,废寝忘食,终于攻克叶插方面的技术难关,多肉成活率从当初的45%提高到96%以上。夏天的每日清晨,黄丹都会在自己的大棚里开始一天的紧张劳动:打开通风扇,园内地面洒水,检查病虫害。她说:“在高温季节里,多肉植物比较难养,通风、浇水尤为关键,所以要多花点精力去管理,为接下来的旺季做好准备。”
就这样,黄丹凭借一股韧劲,逐渐掌握了种植技术,“多肉”的成活率、美观度都有了很大提升。加上她的巧手装扮,各类品种的多肉植物把整个园区装扮成美丽空间,形成了盆栽、孤植、地栽等各种造型。为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黄丹又把一些树根、砧板、石磨等变废为宝,恰当搭配,植入一棵棵“多肉”花卉群内,丰富了多肉植物的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如今,她雇了一名“多肉”爱好者帮忙管理景天科、番杏科、百合科等各类多肉植物200多个品种,比初辦时增加了一倍以上。内分特价区、精品区、地栽区、盆栽区以及寄养区。在寄养区内是一些已卖出还未取走或者是客人养得不好又“回娘家”的多肉,现有30多位客户的多肉在“娘家”寄养。当你走进花非花多肉园艺场里,随处可见一些形态各异、诱人可爱的“多肉”,令人眼花缭乱、耳目一新,萌翻所有观赏者。据黄丹介绍,园艺场创办还不到一年,小肉肉的绿色经济已初显峥嵘,顾客络绎不绝,经济效益颇高。
说到下一步肉肉经济的发展,黄丹计划投资30多万元,把园艺场种植面积扩大600平方米,坚持“以肉养肉”的原则,集培育、销售、观光为一体,打造“多肉”主题景观大棚,形成一个名副其实、环境清新的多肉植物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