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位温和敦厚的建筑界泰斗,曾手书“匠人营国”。他一生都在践行“谋万人居”的理想,至今仍不离讲台。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吴良鏞。2012年2月14日90岁的他获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荣誉:这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中央,胡锦涛总书记把大红的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证书交到了他的手中。
科学求真
成为“匠人”,是吴良鏞18岁时作出的人生选择。
1922年,吴良鏞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家庭。1937年日寇入侵,让他体会到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痛楚。1940年,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开始了一生“匠人营国”的生涯。
1945年,吴良鏞受梁思成之约,赴清华协助筹办建筑系;1948年,他被梁思成推荐到美国学习,在大师沙里宁的指导下深造;两年后吴良鏞毅然回国,从此再没离开清华。
虽然身处教学、科研一线,但吴良鏞笃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从实践中来。从建筑到城市规划再到人居环境科学,这是吴良鏞一生学术研究的轨迹,也是他毕生的梦想。
在导师梁思成的影响与感染下,吴良鏞成长为新中国建筑界及建筑教育事业上的开拓者之一,“如果没有梁思成先生的指导,我不知道我的人生会是怎么样的了。”
从1984年吴良鏞培养出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博士起,一代代建筑新秀在他的培养下脱颖而出。在退休前,他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教书先生,一个做学问的人。中风之后还不离讲台,现在仍在带博士生。
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吴良鏞最大的追求。他积极参与天安门广场改建工作、唐山地震改建规划,参与上海浦东规划、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规划、深圳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等等,至老仍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少年时代“谋万人居”的理想。
人文求善
菊儿胡同,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那里与繁华、喧闹隔离,与市井烟火相连。
20年前,这里实施了一项颇具轰动效应的旧城改造工程,北京首例新四合院脱颖而出。1988年,吴良鏞受邀来操刀“动手术”。通过对菊儿胡同改造,他探索出一条旧城有机更新之路,得到了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更凭此获得了在联合国授予的“世界人居奖”。
吴良鏞说,这里实现了他多年的一个梦想,“北京的旧城不能让它毁坏下去。从太和殿前面的广场到小胡同里的四合院,都反映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从这点上说,吴良鏞先生不仅是一个建筑学家,更是一个人文主义学者。
在科学研究和建设实践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蕴藏一直情有独钟,不仅在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视文化的影响因素,对历史文化名城古建保护的研究也颇有建树,为宣传保护历史文物及自然生态环境不遗余力。1989年国际文化理事会颁发荣誉证书确认他“杰出的艺术事业及对人类艺术遗产有价值的贡献”,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他“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的称号。
吴良鏞希望作为城市规划决策者的市长都能具有诗人的情怀、旅行家的阅历、哲学家的思维、科学家的严格、史学家的渊博和革命家的情操。
这种理想让人动容。至诚可贵的是他总是投身现实,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过程中推进理想。
为了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年,他每天清晨拖着装满图书资料的小车走到建筑馆。中午让家里送饭,然后在办公室里小睡一会儿,接着一直工作到傍晚才离去。
作为恩师的林徽因曾这样评价吴良鏞:“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困境抗争中表现出的少有的坚强。”
艺术求美
与以往获奖者不同,吴良鏞是一位在科学界与艺术界都声名远扬的人物。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法国政府授予他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吴老兴趣广泛,自小酷爱美术,大学期间接受的是巴黎美术学院式的建筑教育,领悟过宗白华、傅抱石、徐悲鸿、齐白石等人的艺术境界。美国留学是在匡溪艺术学院,师从沙里宁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同时进修绘画、雕塑,艺术修养与视野都得到很大提高。
这位富于艺术家气质的建筑师即使养病期间也没有停止过练习书法和绘画。在他出院之后,医生表示从他这里有“惊喜的发现”——原来练习书法是中风者很好的康复手段。
跟时下的一些年轻人一样,吴良鏞也阅读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传记,希望从中得到启发。在建筑学界的晚辈眼中,他只是一个白发苍苍、脸庞圆圆、个头矮矮的“老头儿”。人们以“憨态可掬”、“慈祥可爱”这样的词语形容他。也有人注意到,这位大人物也会戴着一顶线织睡帽,操着“浓重的南京口音”,在清华大学的菜市场买菜。
2012年,吴良鏞步入90周岁。去年,清华大学教授杜鹏飞就为他90大寿拟了一副寿联:“从此跻身九零后,自当学步更向前。”
这就是自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一代大师——吴良鏞。为了将人居环境科学的理念转化为现实,他仍在为此不断努力着……
科学求真
成为“匠人”,是吴良鏞18岁时作出的人生选择。
1922年,吴良鏞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家庭。1937年日寇入侵,让他体会到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痛楚。1940年,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开始了一生“匠人营国”的生涯。
1945年,吴良鏞受梁思成之约,赴清华协助筹办建筑系;1948年,他被梁思成推荐到美国学习,在大师沙里宁的指导下深造;两年后吴良鏞毅然回国,从此再没离开清华。
虽然身处教学、科研一线,但吴良鏞笃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从实践中来。从建筑到城市规划再到人居环境科学,这是吴良鏞一生学术研究的轨迹,也是他毕生的梦想。
在导师梁思成的影响与感染下,吴良鏞成长为新中国建筑界及建筑教育事业上的开拓者之一,“如果没有梁思成先生的指导,我不知道我的人生会是怎么样的了。”
从1984年吴良鏞培养出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博士起,一代代建筑新秀在他的培养下脱颖而出。在退休前,他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教书先生,一个做学问的人。中风之后还不离讲台,现在仍在带博士生。
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吴良鏞最大的追求。他积极参与天安门广场改建工作、唐山地震改建规划,参与上海浦东规划、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规划、深圳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等等,至老仍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少年时代“谋万人居”的理想。
人文求善
菊儿胡同,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那里与繁华、喧闹隔离,与市井烟火相连。
20年前,这里实施了一项颇具轰动效应的旧城改造工程,北京首例新四合院脱颖而出。1988年,吴良鏞受邀来操刀“动手术”。通过对菊儿胡同改造,他探索出一条旧城有机更新之路,得到了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更凭此获得了在联合国授予的“世界人居奖”。
吴良鏞说,这里实现了他多年的一个梦想,“北京的旧城不能让它毁坏下去。从太和殿前面的广场到小胡同里的四合院,都反映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从这点上说,吴良鏞先生不仅是一个建筑学家,更是一个人文主义学者。
在科学研究和建设实践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蕴藏一直情有独钟,不仅在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视文化的影响因素,对历史文化名城古建保护的研究也颇有建树,为宣传保护历史文物及自然生态环境不遗余力。1989年国际文化理事会颁发荣誉证书确认他“杰出的艺术事业及对人类艺术遗产有价值的贡献”,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他“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的称号。
吴良鏞希望作为城市规划决策者的市长都能具有诗人的情怀、旅行家的阅历、哲学家的思维、科学家的严格、史学家的渊博和革命家的情操。
这种理想让人动容。至诚可贵的是他总是投身现实,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过程中推进理想。
为了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年,他每天清晨拖着装满图书资料的小车走到建筑馆。中午让家里送饭,然后在办公室里小睡一会儿,接着一直工作到傍晚才离去。
作为恩师的林徽因曾这样评价吴良鏞:“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困境抗争中表现出的少有的坚强。”
艺术求美
与以往获奖者不同,吴良鏞是一位在科学界与艺术界都声名远扬的人物。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法国政府授予他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吴老兴趣广泛,自小酷爱美术,大学期间接受的是巴黎美术学院式的建筑教育,领悟过宗白华、傅抱石、徐悲鸿、齐白石等人的艺术境界。美国留学是在匡溪艺术学院,师从沙里宁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同时进修绘画、雕塑,艺术修养与视野都得到很大提高。
这位富于艺术家气质的建筑师即使养病期间也没有停止过练习书法和绘画。在他出院之后,医生表示从他这里有“惊喜的发现”——原来练习书法是中风者很好的康复手段。
跟时下的一些年轻人一样,吴良鏞也阅读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传记,希望从中得到启发。在建筑学界的晚辈眼中,他只是一个白发苍苍、脸庞圆圆、个头矮矮的“老头儿”。人们以“憨态可掬”、“慈祥可爱”这样的词语形容他。也有人注意到,这位大人物也会戴着一顶线织睡帽,操着“浓重的南京口音”,在清华大学的菜市场买菜。
2012年,吴良鏞步入90周岁。去年,清华大学教授杜鹏飞就为他90大寿拟了一副寿联:“从此跻身九零后,自当学步更向前。”
这就是自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一代大师——吴良鏞。为了将人居环境科学的理念转化为现实,他仍在为此不断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