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讲述的是一对老人始于花甲之年的爱情故事,故事的男女主人公鲍世禄、胡斐佩,他们是我的爷叔和婶婶。
新年聚会惹“事端”
那是1992年的新年,鲍世禄当时还在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工作。我们都知道他一直过得很苦。“文革”后期他被发配到南京梅山铁矿“劳动改造”了多年,后来好不容易回了上海,又遭遇我原来的婶婶患小脑共济失调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瘫痪在床整整5年。耐心和修养都极好的爷叔,悉心照料妻子之外,几乎已没有空暇顾及自己的生活。1990年,婶婶去世,爷叔的生活突然多出了许多时间和空间,看着他依然风度翩翩和健朗的身板,周围人都劝他再找个老伴。那年,爷叔已经65岁了。
2月初,毕业于圣约翰大学的爷叔听上海的老同学说,月中旬有个难得的聚会。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爷叔注意到,参加聚会的人中,有从外地赶来的胡斐佩——一个40多年前和他一起参加上海地下党学生运动,又同坐一辆火车赴北京,同在劳动大学外文训练班当分队长的“复旦小学妹”。不知为什么,爷叔隐约有些激动,是因为当年就对这个活泼开朗的女生有好感,还是冥冥中对未来有了新的期待,他当时并不清楚。
聚会很热闹很开心。胡斐佩初见爷叔,来了一句很“哥们”的问候语:“嗨,鲍世禄,你还活着啊!”爷叔则“有预谋”地完成了两件事:一是听到胡斐佩告诉别人,她已丧偶多年;二是自己故意大声向众人表白:我目前是单身。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后,接下来的是忐忑不安。相隔整整42年,虽然爷叔眼中的胡斐佩,年近60岁了还满是大学时代那个身着学生装、英姿勃勃女学生的影子,可如今人家的“官位”已高居副军级(胡斐佩当时在洛阳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是改革开放后国家授衔的女少将之一),自己这样一厢情愿地“进攻”,高攀得上吗?胡斐佩除了是位将军,还有着特殊的身世。她父亲胡寄南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胡斐佩是她父亲早年留学美国时在异国他乡生下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胡斐佩就受多才多藝的父亲影响,接触到了音乐、艺术等多方面的熏陶,后又随毅然回国报效祖国的父亲辗转到上海定居。胡斐佩一向刻苦学习,直至修完复旦大学外文系的全部课程,文化素养也很好。面对这样一位身份和地位都有一定“高度”的老战友,爷叔有顾虑,却也有动力。
鲍世禄私下为此犯了那么多嘀咕,女将军胡斐佩当时还“不知不觉”。
花甲之年的160朵玫瑰
新年聚会后的第二天,爷叔按侦查来的胡斐佩住址,打电话约老同学单独出来叙叙旧。没想到,胡斐佩爽快答应了。爷叔自然牢牢抓住机会,坐下不久就有些结巴却单刀直入地询问:“老同学,你下半辈子打算怎么过呀?”
兴冲冲而来的爷叔,那晚碰了个“软钉子”。胡斐佩坦言:我打算一个人过。但理由很诚恳。也确有说服力:“老年人是怕孤独的,我有时也怕,但重新结婚并非是排解寂寞的唯一办法,甚至未必是最佳选择。我们找老伴,如果仅仅是为得到生活起居的照顾,那无异于请了一位高级保姆,这有意思吗?可想要找到一个各方面、尤其是精神生活方面的良伴,又谈何容易!再说,第二次婚姻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子女、财产、周围人的议论等等一大堆极其啰嗦的问题,不如单身自在、轻松,再说了,有空时我还有许多事可干,读书、做运动、听音乐、参加社会活动……当然,男女有别,你还是应该努力再找一个女伴的…”
将军就是将军,面对感情问题,那么理智、明达,那么振振有词。那一刻,爷叔为自己的贸然行事感到惴惴不安。幸好,老同学非常善解人意,再三说明自己对老战友的这份感情很看重。更让爷叔感到欣慰的是,胡斐佩那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我还是我。
临分别时,她紧紧握住爷叔的手说:“让我们做好朋友吧,做知心朋友,相互关心,经常联系。”
两位老人可能谁也没有想到,当初一句“经常联系”的平常话,会在后来两个人的日子里引出那么多说也说不完的话,割也割不断的情怀——
2月15日,胡斐佩回到洛阳的当天,即提笔给“世禄老战友”写信,特意提到的是:“感谢你送我的那只漂亮的磁化杯,我现在天天在用它,看到它就会联想到你……”随信附去的,是一张女将军身着戎装的照片,说是“留作纪念”。这边在上海的鲍世禄,接到来信像孩子一样开心:真可谓心心相印呵,胡斐佩写信的同一天,他也在写信,而且是一封长信,开首第一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至少,老战友愿意接受他成为一个“知己”,这就已足够让爷叔“永远记住了这个愉快的壬申年新春”!
再后来,细心的爷叔发现,来自洛阳的第5封信,胡斐佩对他的称谓已悄悄去掉了“老战友”三字而直呼其名了,爷叔也不再犹豫,回信时在名字前加上了三个字“亲爱的”。精通外语的女将军比较“狡猾”,回信时的称谓变成了“Dearlu”,事后还辩解说,这Dear在英文里应用的范围可是很广的哟……
那些日子里,写信、等待来信,然后甜滋滋地读信,成了两人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事情。许多时候,写信人的心态像是回到了浪漫的学生时代。比如,胡斐佩兴之所至,会找一首无名氏的英文小诗表达心情。就这样,从1992年2月15日双方同时发出的第一封信算起,到第二年的9月,这种情意不断升温的“两地书”,已达160封之多!(2005年3月,爷叔、胡斐佩为回馈至爱亲朋的关心,将这些书信结集出书,取名《160朵玫瑰》。虽只限定在好朋友和亲友家人中发行和流通,依然供不应求。)
“Dear lu,今天我在听了两节年轻教师的课后,回到办公室就发现你那厚厚的信放在我的桌上,心中一阵狂喜,立即轻轻地、却又快快地把信拆开浏览了一遍,带着快乐的心情继续去听课,然后又回到办公室仔细读了两遍来信,心中充满快乐!我自知文字能力比你差远了,但我给你写信确实是从心底流出来的,不知是什么鬼使神差,在我写信给你时,就会思绪如泉涌,想停也停不下来…”(选自胡斐佩给鲍世禄的第17封信)
我讨了个“大老婆”
有一段时间,因为那个在衡山饭店约定的“只做好朋友”的既定方针,爷叔会在信中老老实实地向好朋友汇报自己的“交友情况”。比如,最近又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女人,进展情况如何等等。殊不知,那边听汇报的胡斐佩心中早已掀起了“层层涟漪”,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惘和困惑”。她周围的许多人惊异地发现,一向很有主见的女将军有“心事”了。
“我好像真的堕入‘情网’了”,胡斐佩不得不在信中承认自己过去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那时,正赶上胡斐佩即将从岗位上退下来,并搬迁到北京定居。当总参干休所那宽敞的新房整修一新时,爷叔荣幸地成了胡斐佩第一批请来家里的贵客……
胡斐佩的个人生活甚至还惊动了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迟浩田上将,他专门请人带话给部队领导:“胡斐佩是个好同志,她现在单身住在北京应该好好关心她。”胡斐佩的老战友们也纷纷开始“责怪”她:“你和老鲍这么要好了,为什么不赶快走到一起?”就在这当口,胡斐佩在美国留学的女儿梅兰正好回北京探亲,她更性急,一个劲地催促:“妈妈,何不趁我在,请鲍伯伯来北京,你们把事办了!”胡斐佩“招架不住”了,她终于拿起电话对着鲍世禄劈头就说:“看来我们的方针要改!”
1993年12月,在双方儿女的衷心祝福中,两位老人终于走到了一起,爷叔戏称:我讨了个大老婆——她的官可比我大得多。记得第一次见到新婶婶时,我们全家都很开心:这个女将军朴素和蔼得像个“隔壁大妈”,但一开口说话,又绝对是儒雅的学者。
新年聚会惹“事端”
那是1992年的新年,鲍世禄当时还在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工作。我们都知道他一直过得很苦。“文革”后期他被发配到南京梅山铁矿“劳动改造”了多年,后来好不容易回了上海,又遭遇我原来的婶婶患小脑共济失调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瘫痪在床整整5年。耐心和修养都极好的爷叔,悉心照料妻子之外,几乎已没有空暇顾及自己的生活。1990年,婶婶去世,爷叔的生活突然多出了许多时间和空间,看着他依然风度翩翩和健朗的身板,周围人都劝他再找个老伴。那年,爷叔已经65岁了。
2月初,毕业于圣约翰大学的爷叔听上海的老同学说,月中旬有个难得的聚会。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爷叔注意到,参加聚会的人中,有从外地赶来的胡斐佩——一个40多年前和他一起参加上海地下党学生运动,又同坐一辆火车赴北京,同在劳动大学外文训练班当分队长的“复旦小学妹”。不知为什么,爷叔隐约有些激动,是因为当年就对这个活泼开朗的女生有好感,还是冥冥中对未来有了新的期待,他当时并不清楚。
聚会很热闹很开心。胡斐佩初见爷叔,来了一句很“哥们”的问候语:“嗨,鲍世禄,你还活着啊!”爷叔则“有预谋”地完成了两件事:一是听到胡斐佩告诉别人,她已丧偶多年;二是自己故意大声向众人表白:我目前是单身。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后,接下来的是忐忑不安。相隔整整42年,虽然爷叔眼中的胡斐佩,年近60岁了还满是大学时代那个身着学生装、英姿勃勃女学生的影子,可如今人家的“官位”已高居副军级(胡斐佩当时在洛阳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是改革开放后国家授衔的女少将之一),自己这样一厢情愿地“进攻”,高攀得上吗?胡斐佩除了是位将军,还有着特殊的身世。她父亲胡寄南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胡斐佩是她父亲早年留学美国时在异国他乡生下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胡斐佩就受多才多藝的父亲影响,接触到了音乐、艺术等多方面的熏陶,后又随毅然回国报效祖国的父亲辗转到上海定居。胡斐佩一向刻苦学习,直至修完复旦大学外文系的全部课程,文化素养也很好。面对这样一位身份和地位都有一定“高度”的老战友,爷叔有顾虑,却也有动力。
鲍世禄私下为此犯了那么多嘀咕,女将军胡斐佩当时还“不知不觉”。
花甲之年的160朵玫瑰
新年聚会后的第二天,爷叔按侦查来的胡斐佩住址,打电话约老同学单独出来叙叙旧。没想到,胡斐佩爽快答应了。爷叔自然牢牢抓住机会,坐下不久就有些结巴却单刀直入地询问:“老同学,你下半辈子打算怎么过呀?”
兴冲冲而来的爷叔,那晚碰了个“软钉子”。胡斐佩坦言:我打算一个人过。但理由很诚恳。也确有说服力:“老年人是怕孤独的,我有时也怕,但重新结婚并非是排解寂寞的唯一办法,甚至未必是最佳选择。我们找老伴,如果仅仅是为得到生活起居的照顾,那无异于请了一位高级保姆,这有意思吗?可想要找到一个各方面、尤其是精神生活方面的良伴,又谈何容易!再说,第二次婚姻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子女、财产、周围人的议论等等一大堆极其啰嗦的问题,不如单身自在、轻松,再说了,有空时我还有许多事可干,读书、做运动、听音乐、参加社会活动……当然,男女有别,你还是应该努力再找一个女伴的…”
将军就是将军,面对感情问题,那么理智、明达,那么振振有词。那一刻,爷叔为自己的贸然行事感到惴惴不安。幸好,老同学非常善解人意,再三说明自己对老战友的这份感情很看重。更让爷叔感到欣慰的是,胡斐佩那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我还是我。
临分别时,她紧紧握住爷叔的手说:“让我们做好朋友吧,做知心朋友,相互关心,经常联系。”
两位老人可能谁也没有想到,当初一句“经常联系”的平常话,会在后来两个人的日子里引出那么多说也说不完的话,割也割不断的情怀——
2月15日,胡斐佩回到洛阳的当天,即提笔给“世禄老战友”写信,特意提到的是:“感谢你送我的那只漂亮的磁化杯,我现在天天在用它,看到它就会联想到你……”随信附去的,是一张女将军身着戎装的照片,说是“留作纪念”。这边在上海的鲍世禄,接到来信像孩子一样开心:真可谓心心相印呵,胡斐佩写信的同一天,他也在写信,而且是一封长信,开首第一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至少,老战友愿意接受他成为一个“知己”,这就已足够让爷叔“永远记住了这个愉快的壬申年新春”!
再后来,细心的爷叔发现,来自洛阳的第5封信,胡斐佩对他的称谓已悄悄去掉了“老战友”三字而直呼其名了,爷叔也不再犹豫,回信时在名字前加上了三个字“亲爱的”。精通外语的女将军比较“狡猾”,回信时的称谓变成了“Dearlu”,事后还辩解说,这Dear在英文里应用的范围可是很广的哟……
那些日子里,写信、等待来信,然后甜滋滋地读信,成了两人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事情。许多时候,写信人的心态像是回到了浪漫的学生时代。比如,胡斐佩兴之所至,会找一首无名氏的英文小诗表达心情。就这样,从1992年2月15日双方同时发出的第一封信算起,到第二年的9月,这种情意不断升温的“两地书”,已达160封之多!(2005年3月,爷叔、胡斐佩为回馈至爱亲朋的关心,将这些书信结集出书,取名《160朵玫瑰》。虽只限定在好朋友和亲友家人中发行和流通,依然供不应求。)
“Dear lu,今天我在听了两节年轻教师的课后,回到办公室就发现你那厚厚的信放在我的桌上,心中一阵狂喜,立即轻轻地、却又快快地把信拆开浏览了一遍,带着快乐的心情继续去听课,然后又回到办公室仔细读了两遍来信,心中充满快乐!我自知文字能力比你差远了,但我给你写信确实是从心底流出来的,不知是什么鬼使神差,在我写信给你时,就会思绪如泉涌,想停也停不下来…”(选自胡斐佩给鲍世禄的第17封信)
我讨了个“大老婆”
有一段时间,因为那个在衡山饭店约定的“只做好朋友”的既定方针,爷叔会在信中老老实实地向好朋友汇报自己的“交友情况”。比如,最近又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女人,进展情况如何等等。殊不知,那边听汇报的胡斐佩心中早已掀起了“层层涟漪”,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惘和困惑”。她周围的许多人惊异地发现,一向很有主见的女将军有“心事”了。
“我好像真的堕入‘情网’了”,胡斐佩不得不在信中承认自己过去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那时,正赶上胡斐佩即将从岗位上退下来,并搬迁到北京定居。当总参干休所那宽敞的新房整修一新时,爷叔荣幸地成了胡斐佩第一批请来家里的贵客……
胡斐佩的个人生活甚至还惊动了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迟浩田上将,他专门请人带话给部队领导:“胡斐佩是个好同志,她现在单身住在北京应该好好关心她。”胡斐佩的老战友们也纷纷开始“责怪”她:“你和老鲍这么要好了,为什么不赶快走到一起?”就在这当口,胡斐佩在美国留学的女儿梅兰正好回北京探亲,她更性急,一个劲地催促:“妈妈,何不趁我在,请鲍伯伯来北京,你们把事办了!”胡斐佩“招架不住”了,她终于拿起电话对着鲍世禄劈头就说:“看来我们的方针要改!”
1993年12月,在双方儿女的衷心祝福中,两位老人终于走到了一起,爷叔戏称:我讨了个大老婆——她的官可比我大得多。记得第一次见到新婶婶时,我们全家都很开心:这个女将军朴素和蔼得像个“隔壁大妈”,但一开口说话,又绝对是儒雅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