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弹琴了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几个同事都将孩子送进了兴趣班,一个孩子学小提琴,一个孩子学古筝,还有一个孩子学吉他。除了学古筝的孩子,以前断断续续练过一段时间外,另两个孩子,都还是第一次走进兴趣班。每天中午,几个孩子从附近的兴趣班放学后,就会到单位来,在食堂吃过中饭后,再和他们的父母一起回家。所以,一到中午,办公室里就回荡着孩子们的欢笑嬉闹声。
  很快,暑假过半了。
  一天中午,一位同事提议,孩子们在兴趣班已学习一段时间了,该检验一下他们学得怎么样了。
  孩子们就在办公室内,进行了一次简易的“汇报演出”。
  学吉他的孩子第一个出场。拉了把椅子一坐,像模像样地埋头弹了起来。虽然音调一点也不准,但大致的旋律还是听出来了,是一首很熟悉的老歌,广场上大妈们跳舞时天天都会播的。我们自然也会哼,有人就跟着孩子的节奏,哼唱了几句。孩子的妈妈开心极了,没想到,孩子才学习了一段时间,就能弹吉他了,还能大致完整地弹完一首歌。
  孩子弹完了,虽然这首歌太老了点,而且说实话,也不适合用吉他来弹奏,但大家还是很配合,给了孩子很多掌声。
  接着表演的,是学小提琴的孩子。孩子将小提琴往肩膀上一架,脑袋一歪,右手拉弓,还真像那么回事。他拉的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曲子,跑了几次调,但因为那首歌大家太熟悉了,所以,大家还是能从孩子拉得有些杂乱的旋律中,分辨出那首歌的影子。虽然大家再次感觉到,用小提琴拉这样一首老歌,真的是太不协调了,但不管怎么说,孩子用小提琴把那首老歌演绎了一遍,大家还是热烈地鼓掌。孩子的爸爸,巴掌拍得最响,看得出,他对孩子的表现,很满意。
  最后出场的,是学古筝的孩子。几个同事帮忙,将她的古筝稳稳地摆放在茶几上,女孩坐下来,开始弹奏。我是第一次听古筝,内心充满了期待,以为孩子会弹一首《高山流水》,或者《梅花三》,或者《渔舟唱晚》之类的古筝名曲,总之是一首曲调幽雅,带着淡淡的忧伤的那种吧,没想到,从女孩指尖流淌出来的,也是一首烂熟的旋律欢快的老曲子。与前面两个孩子比起来,她弹得最流畅,如果不是这首老歌真的一点也不适合用古筝这种乐器弹奏的话,女孩的表演,基本算是成功的。
  女孩的妈妈,和另一个女同事,伴着古筝的旋律,跳了一段广场舞。女孩妈妈的脸上,写满了骄傲。
  三个孩子都表演过了。我们毫不吝啬地给了孩子很多掌声。看得出,几个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表现,都相当满意,他们没有想到,经过短暂的学习,孩子们就会弹琴了,能够基本完整地弹完一支曲子,要知道,他们在参加兴趣班前,几乎都是一无所知。
  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拜访,他是一家小乐队的琴师,暑假里也带了几个孩子,在家里练琴,赚点外快。我去的时候,他正在给孩子们上课,在教孩子们弹一首曲子,非常熟悉的旋律,也是广场舞上常播的那种。他将整首曲子分成若干段,一段一段反复地教,然后,让孩子们跟着录音机里的旋律,反复地练习。
  留下孩子们在琴房练琴,朋友和我边喝茶边闲聊。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会选这么老的一首曲子?一点也不适合你这个乐器。朋友笑着说,老曲子,孩子们的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们才熟悉、亲切,这样,孩子们回家弹给他们听时,只要大致弹出那个旋律,他们就会觉得孩子有收获,有效果。原来是这样。我又问他,孩子们弹的音阶、节奏等,好像都不准,而且,很多孩子好像连基本的乐谱、指法都不会,你不是应该从基础教起吗?朋友乐了,你傻啊,教那些东西,既耗时费力,又难见效果,其实,很多家长送孩子来,并不是真的想学什么音乐,他们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会弹琴,能完整地弹出一两首曲子,就行了。
  只是为了会弹琴?想一想,还真的是这样,就像我的那几位同事。我的后背忽然直冒冷汗,倒不仅是为了那些所谓的兴趣班的孩子们,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何尝不也是仅仅为了会弹琴呢?
  (编辑/杨逸 点点图)
其他文献
南方的天总是阴雨连绵的,空气中弥漫的潮湿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在宁波这个沿海城市,终日的海风让薛见宁这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姑娘很不适应。  薛见宁的高考志愿无一例外填的都是外省,她没有很想去的地方,但不想留在西安,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希望见见世面。一只行李箱,一个双肩包,一张年轻的脸和一份沉甸甸的亲情,这是见宁自己印象中来学校报到那天的情形。似乎是为了衬托离别的氛围,天空中一直淅淅沥沥地飘着雨。  见宁
李江从北京四中初中部毕业那年,恰好四中以首任校长王道元名字命名的道元班开始招生,以她当时的成绩,考入四中高中毫不费力,她却选择报考道元班。由于在初中的时候,她就对物理非常感兴趣,进这个班会有更多研究物理的机会。  进道元班,除了中考成绩,还需要经过单独的笔试和面试。当时的笔试要求从七八篇文章中挑选一篇写述评,这些文章涉及不同领域,包括哲学、历史、经济、社会……李江写的标题是《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分
生就一张白纸,需要自己和别人去描绘  有很多人,之所以一事无成,原因是做了自己的人质,画地为牢,一辈子宥于小小的天地,始终走不出突破的一步。生而为人,为什么不成为自由、独立的自己,把自己交给壮美的人生?  一个伟大人物的诞生,绝对与他所经历的教育环境无关,与他的出身也没有关系,天才来自于他自己对世界的领悟。  不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自有他的痛苦。譬如郭沫若,“文革”十年,中国文化界几乎就是他一个人
年轻时,范仲淹离开家乡,前往河南的一家书院求学。由于经济拮据,他每天只煮一锅粥,粥冷了以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配几根咸菜,这就是他一天的伙食。  当时,在书院里,有一个同学和范仲淹走得很近,他是河南一个州府留守官的儿子,家中很富裕。他了解到范仲淹的艰苦生活之后,非常同情,就把自家厨房里的好东西送给范仲淹。范仲淹一开始死活不要,但留守官的儿子急了,说:“你是嫌弃这些东西,不愿意接受我这个
6岁时,她父亲早逝,母亲工作忙,她与奶奶生活。她最大的爱好是唱歌,总想着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上,无数掌声响起来。她去唱片公司,想主动找一些机会,唱片公司让她做伴奏带,可是她哪有钱啊?于是,她只好去参加各种比赛,企图让那些评委对她多一些认识和了解。这样的比赛,初赛报名费就50元钱,奶奶卖冰棍一天能赚多少钱啊?奶奶能让她去,她很珍惜,每次上台前,都经过无数次练习。别人上台,都能唱完一首完整的歌。等到了她那
这场旅行,无关风月,只关情。  如果母亲身患重病,如果医生宣判死刑,亲爱的,要把母亲按在床上吗?医生可是嘱咐,不能去人多的地方啊!可你愿意躺在床上,一天天等待死亡吗?刘颖说:“我不管啦!我要让我们母女俩去做一次‘豁出去’的旅行!”她说:“其实,我知道妈妈想要什么。”  跨越十年的旅行就此拉开帷幕,每一年对妈妈来说都是一场一年一度的“生命盛宴”。她们穿越亚洲,来到西欧的岛国——英国,“急诊室的故事”
20岁的杨飞是广州一所大学的学生,在计算机系读大二。杨飞从小就很聪明,读初中时,就对电脑很感兴趣,经常看《电脑高手》《电脑爱好者》杂志,整个暑假也不出去玩。  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杨飞交了个女朋友。女朋友过生日要送礼物,各种节日也要送,偶尔还出去吃饭。随着恋情的发展,经济支出也在加大,父母给杨飞的生活费不够花了。他先是吃了一周方便面,后来室友给他出点子,让他去找份兼职。杨飞的性格有点儿内向,在家教
耿飚(1909~2000),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位没有被授予解放军军衔的国防部部长。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50年,时任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的耿飚,接到中央一纸调令,远赴瑞典,成为驻瑞典大使。  在
很高兴能以“国旗下讲话”的形式跟亲爱的开一学子们吐露我真实的心声。作为你们的校长,我总梦想着为每个来这里学习的孩子身上都打上一个鲜明的“戳记”。当然,这“戳记”,不可能是鲜红的图章,也不可能是某种族徽样的印纹,它应该是镌刻在灵魂深处的一个隐秘的记号,它使你区别于他人,使你的生命非同凡俗,使你的精神光耀灿烂,使你可以凭此轻易辨认出谁是你的挚朋契友,使你能够在获得一种终身不会失效的方向感之后远离歧路徘
抛物线像是一个小山丘,我们的人生就这样被这个小山压着:  5岁时的成功是没有尿湿裤子:15岁的成功是拥有一帮朋友:20岁时的成功是有个驾驶执照:35岁时的成功是有钱——这是抛物线的上半截。  65岁时的成功是有钱;70岁时的成功是有驾驶执照;75岁时的成功是有一帮朋友:80岁时的成功是没有尿湿裤子——这是抛物线的下半截。  看得出,人生的上半截是努力求“得”的,按学历、权力、职位、业绩、薪金,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