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探讨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命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命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价值观、心理和生理、社会性全面均衡的发展的教育。近些年,大学生漠视生命的事件频发,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对大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生活挫折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等,从而引导大学生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最终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19-02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索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挥,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的一切作为。”[1]然而,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和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部分高校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杀率约为万分之二,比全国平均自杀率高出一倍。”[2]同时还出现了清华大学刘海洋的浓硫酸伤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事件等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暴力事件。为什么这些正在受教育,而且还是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会如此漠视、残害生命?静心想想,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这与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引导大学生重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健康的理念和人生态度。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生命的每一部分都和谐地存在着,并且有着无限的超越性。[3]生命教育应依据生命的特征进行,以生命为起点,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认识自我,也就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关爱情怀,使他们过现代文明生活。这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从生命教育的内涵可以看出,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价值观、心理和生理、社会性全面均衡的发展的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决定大学生生命教育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生死观教育是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前提
  生死教育是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与死亡,建立正确的生死观,培养健康积极的关于生与死的态度。生命教育最基本的就是要教给学生有关生与死的知识,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死态度。没有正确生死观的学生,对生命来之不易没有深切的体验,很容易产生不珍惜生命的行为,适当地进行生死观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前提。
  (二)生活挫折教育是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些负面状态常常直接导致大学生自杀或者杀人,生命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4]一个人如果能够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去解决,去战胜这些不如意,把挫折和逆境看做生命必须经历的一部分,那么负面的东西就可能转变成积极的因素。但是许多大学生缺少的就是对挫折的忍耐能力,所以他们经常抱怨“累”、“没意思”,存在消极、懈怠心理。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挫折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在困境中学会坚强,学会抗争,学会发现生活的真谛,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5]
  (三)生命安全教育是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中心内容
  生命的价值首先是基于生命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和提升生命的价值。“生命在人的价值体系中位于最高的地位,只有珍爱生命,才能成就自己。”[6]
  (四)生命价值教育是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关键内容
  生命教育要使学生建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即生命价值教育。生命教育不应该只是针对自杀、伤人的教育,更不应该只是生理、心理上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升华生命的价值,追求有意义的美好生活,使精神世界不断地丰富。
  当代大学生面对各种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他们开始质疑自己的生活与生命,开始思考“人为什么而活”、“自己的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的问题。而目前高校中又缺乏这方面的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在这些困惑中迷惘、徘徊,逐渐迷失了自我。其实生命价值的实现不在于生命的长短,也不在乎你是多么平凡,而在于你在生命的过程中做过些什么、学到过什么、享受过什么、奉献过什么。生命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追求人生中美好的事物,强调对人生真理的追求,注重自身德才的培养,提高自己的内涵和修养。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
  生命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蔓延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力量共同推动开展,其中学校起着主导作用。根据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内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综合考虑,我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应该以理论指导实践,努力寻求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工作规律,促进生命教育深入开展。然而,生命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而且大部分生命教育研究都是以实践为主,系统的理论研究还很不成熟。因此,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还需要积极开展研究。如研究并掌握有关生命基本的知识,如生命的起源,生命在心理学、哲学等学科中的意义,人的生命的特征、研究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编写生命教育教材等。这些研究可以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营造出了很好的进行生命教育的氛围,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生命教育的研究中去,使学生对生命教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7]
  (二)在大学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开设课程实施生命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增设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价值,意识到生命的珍贵,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生命价值;在《法律基础》课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伤人、杀人的严重后果,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中教育学生运用哲学的观点,用辩证的思想理解人的生命,深化对生命的理解;还可以将生命教育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从而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共同发展。
  (三)完善学校的心理辅导体系并积极开展大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
  完善的学校学生心理辅导体系,是实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的方针,以发展性、预防性教育为主,同时又必须对已经发生的危机问题进行科学干预,采取自助、互助与援助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学生心理危机的互动互补效应,营造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要立足于现实生活,注重情感教育,正确理解心理健康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实现自我生命价值。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建立和建构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隔阂、褊狭、猜疑孤独等障碍,直接接触学生的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应该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呼救信号”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沟通要求,争取危机处理和干预的时间,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在生命教育中可以采取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例如,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爱心活动、勤工俭学等,并且在这些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加以指导,将生命教育的思想渗透其中,使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以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在生活中不断体验自己的生命价值,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关注
  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形成的因素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家庭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父母的人生观、生命观对孩子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观和生命观。由此,家长要为子女营造一种祥和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这种家庭氛围中体验家人的关怀,亲情的温暖,进而进一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珍贵,使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从而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可见,争取父母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
  生命教育同时也必须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要在全社会营造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社会氛围,积极鼓励与推动各种有关生命教育团体的建立,使学生能够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漠视生命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社会上消极思想的影响而造成的,在社会中营造珍爱生命的氛围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健康生命观的培养。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生命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遏制自杀、伤人、性混乱等这样简单的层次上,而是需要上升到一个更深刻的层次的全方位的教育。只有把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生命教育在高校才能得到顺利的实施,以下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分为三个方面。
  (一)认识和珍爱生命
  实施生命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诞生和归宿,这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生命、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人的一生也就是生命持续和步入死亡的过程。大学生自伤、伤人事件的发生,最直接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懂得生命的珍贵,视自己的生命如儿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步入大学的校园,他的父母付出了无数的心血,而社会、国家也投入了很多的物力财力,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要在任何时候、在遇到任何强烈刺激和打击时,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懂得珍爱自己,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不仅仅要求大学生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还要能够珍爱他人的生命,同时还要求大学生能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二)创造生命价值
  现在许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因此生活越发没有追求,虚度了自己有限的生命,因此,生命教育要教会大学生学会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要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人生是充满艰辛和磨难的,特别是走向复杂的社会之后,因此大学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面对这一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每个人面对的压力将越来越大,然而“人生容不得天天有焦虑重压,一时的焦虑或许起到警示作用,而过度的焦虑有可能损伤生命”,[8]只有时刻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才能够真正适应这种生活。
  (三)升华生命价值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自觉升华自己的生命价值,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物,我们应当在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沮丧,不仅要懂得索取还要懂得奉献,摆脱生命中功利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升华自己的生命价值。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占支配地位的时代,不少人开始把生命价值的范围缩小,不少大学生也存在着这样的错误思想。他们成功的唯一标准即在金钱、权力等方面享有,同时只在乎自己需要什么、得到了什么,而从不考虑自己应该奉献什么。在这种极为功利化的价值追求的驱使下,一旦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产生“生命没有意义”,甚至是厌倦人生的想法。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教育学生摆脱这种功利化的价值追求,教育他们追求人生中美好的事物,强调对人生真理的追求,注重自身德才的培养,提高自己的内涵和修养。
  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教育面对的是生命,发展的是生命。大学生活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青年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富有朝气、最具有创造性和生命活力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和倡导对大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不仅意味着对大学生个体自然生命的关切,更意味着对大学生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的引导与提升。加强大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崭新课题。
  参考文献:
  \[1\]邓涛.教育视域里的生命教育\[J\].教书育人,2002,(8).
  \[2\]郑晓江.论生活与生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冯建军.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3,(6).
  \[5\]江丽娜.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6\]陈文斌,刘经纬.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7\]高锦泉.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五邑大学学报,2003,(8).
  \[8\]王北生.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域拓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关系之间具有共同的一致性,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校园;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28-02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化、大众化,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高等教育、毕业生以及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学生本人、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应紧密配合,良性互动:既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各种力量参与其中、共同努力,从而创造良好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要:在大学校园里,总会不断涌现出这样一批优秀学子,他们不仅拥有优异的学习成绩而且具备出色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那么这些优秀的大学生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笔者通过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调查了五十名这样的优秀大学生。结合他们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从学习的前提、学习的关键以及学习的根本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优秀大学生的学习之道。优秀大学生是大学生中出类拔萃的人才,研究他们的学习之道,对于帮助更多有志青年的成才有
期刊
摘要:在国际支付语言环境下,由于运用范畴、逻辑关系、表达习惯等的不同,国际支付英语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一般生活英语和其他英语,如酒店英语、办公英语、新闻英语等。本文试图在国际支付的语境下来探讨国际支付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关键词:国际支付;语言特点;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95—02  为了有效实现国际业务,国际支付往
期刊
摘要: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英语委婉语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委婉语的涵义出发,在考查英语委婉语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交际和社会功能。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发展;分类;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79—02  一、引言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征。英语委婉语(euphemism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了社会、政府、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培养青年人的创新精神以及促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效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而高校创业园区是这一过程实施的组织保障和平台。本文从几个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我国的大学创业园区对大学生创业的推动作用,以期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启示。  关键词:创业园区;就业创业;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校安全性应急事件的类型、特性,分析了这些事件出现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高校安全性应急事件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性;应急事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34-02  高校应急事件所造成的突发状态不仅构成了对高校正常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秩序的威胁,而且还会使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直接影响高校稳
期刊
摘要:新媒体是当下新闻传播界比较热门的讨论话题之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推广给我们得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福音,更有挑战,其中,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使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是我们在新媒体时代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研究,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指出了大学生在使用媒介获取信
期刊
摘 要:涉外职业能力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是基于商务职業岗位工作目标与任务驱动的技能要求。本文在对商务英语专业涉外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的基础上,明确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涉外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并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要求、运行与管理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商务英语;职业能力;培训途径;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在人际交往中起到极大的作用。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为背景,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词汇、语法、阅读三方面中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语言和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78—02  一、引言  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