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白之恋,怎能忘记你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obertro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夏天,杨西北来到北京和平里的一座公寓。他描述了当时的情景:那座公寓的楼前有一排高大的杨树,叶子哗哗掀动。当房门打开时,一位老太太埋在矮矮的藤椅里,一只手软软垂落,地上有一本杂志,藤椅几乎将门道塞住了。杨西北一下就断定,她就是他父亲早年的恋人。由于担心老人承受不住突如其来的情感冲撞,他不敢一下子直接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她。而是说自己是从福建漳州来的,老太太便答道她从前的爱人是漳州人,又微笑地补充说,她只有这个爱人。当她知道来者是杨骚的儿子时,她的话变得少了起来,中间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要是知道你会来找我,我是不会见的。”她就是与杨骚有着二十年感情纠葛的白薇。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素如,1894年2月5日出生在湖南资兴。白薇在家是长女,自小尝尽了生活的艰难,16岁时在母亲的一手包办下,嫁给了又瘦又矮,形象猥琐的李高。嫁到李家,白薇就像跳进了一个火坑,婆婆何寡妇是个远近闻名的泼妇,李高从小娇生惯养,对他母亲那是唯命是从。这桩婚姻的不幸从这里就埋下了伏笔之一。本打算从儿媳妇身上捞上一笔陪嫁的财物,不想白薇嫁进李家时,她老子给她的陪嫁太少,这又令何寡妇怀恨在心,这是她婚姻不幸埋下的伏笔之二。因丈夫去世,不甘寂莫的何寡妇与人私通,并怀有身孕,为掩人耳目,这个婆婆是多么迫切地希望儿媳妇的肚子能大起来!可好!偏偏白薇就是不能如她愿,更是令她恼羞成怒。本来就泼妇十足的她自然是泼得越发的严重。这是她婚姻不幸埋下的伏笔之三。何寡妇是专门鸡蛋里面找骨头,和儿子变着法儿折磨白薇。对她不是破口大骂,就是拳打脚踢,有一次这位恶婆婆在打骂完了她还不解恨,又抱住白薇的脚后跟咬了下去,生生的把白薇的脚筋咬断。如此之恶,简直令人切齿!
  白薇本就是敢于反抗的人,自然是不能忍受这种非人的生活,为跳出这个火坑,她费尽心思逃出了李家,并于1918年辗转到了日本东京。在日本她遇到了她生命里再重要不过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骚。
  杨骚,名古锡,字维铨,1900年生于福建漳州南市。他不仅是著名的诗人、作家,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还是中国诗歌会的发起人之一。
  杨骚其实是白薇生命里的一个大爱,又是一个大劫。爱一个人本来是没有错的,错在哪儿呢,错就错在明明知道爱这个人是一种痛苦,还要去爱这个人。爱情这个东西怪就怪在当局者迷,别人越是看着不合适的两个人,两个人越是爱的死去活来。杨骚与白薇就是这么一对。彼此爱对方的才,爱对方的人,却又彼此伤害着彼此的心。
  巧就巧在,两人没相爱之前先爱上一对兄妹。杨爱妹妹凌琴如,白爱哥哥凌璧如。
  凌璧如是杨骚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同班同学,两人还是一对趣味相投的好友。同在日本留学的白薇虽然嫁了人,但李高给她的不是爱情,而是一段噩梦。从未经历恋爱过的白薇在日本单恋上了凌璧如,不幸的是凌璧如却心有所属,只害得白薇空空的白恋一场。
  与此同时有着诗人浓郁气质的杨骚爱上了凌璧如活泼可爱的妹妹凌琴如。两个人一个有才,一个有貌,本以为两人能成好事,结果半路上杀出一个钱歌川,杨骚期待的一段好姻缘就一江春风向东流了。
  这一下,杨白二人成了一对失意人。早就认识的杨白不管从爱好,从气质,从经历,都有颇多相似之处,大概有着同病相怜的心思,两个人便互相安慰,互示友好。爱情本就容易来的,异国他乡的人更容易动情,这爱情一来就像长江浪,黄河水,一丈更比一丈高,来也滔滔,去也滔滔,谁也挡不住。虽然白薇大上杨骚6岁,心相近了,年龄不是问题,杨骚依旧爱她爱得滔滔江水一般。
  两个相爱的人,蘸着甜美的爱情蜜,写情诗,写情书,你一封,我一封,爱得生死缠绵!
  爱情不管多可爱!多可爱!多可爱!再辉煌,再灿烂,再灿烂,再辉煌,终归有个时间的过程,爱一个人难道严重的比时间还重要吗?爱情是最不禁时间考验的一种情感。五千年前,五千年后,有几个人扛住了时间的考验。你不能,我不能。杨白也不能。这是人类亿万分之中必然的规律。
  初恋给杨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没得到也是甜蜜的念想,更有着挥之不去的忧伤一次一次袭上他的心尖。他曾在诗内用“A妹”暗指凌琴如,他写着:“我永远记着A妹,永远爱着A妹……无论你如何伤着我的心,我还是爱你!你的魅力已布满机关在我身上,一触着就发动的呵!”
  文人本就是敏感的,就算杨骚他不说,他不这么写,白薇自然能感受到杨内心里的那份对初恋情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更何况他这么直白的剖析自己对A妹的情感。这无疑就是想要掐灭白薇对他的爱火,不能怪白薇疑心他。两人热恋过后,不可避免的现实让两人产生了矛盾,在你爱,还是不爱之间互相追问。爱与不爱本身就是矛盾的,是不能互相追问的,他们的不和谐不是不爱的问题,是怎么爱的问题。爱本来就很难缠得清楚,两个人理不清了,越理越乱,越理越在矛盾中挣扎。
  可白薇爱杨骚甚于杨骚爱她。白薇对杨开初有着生死追随的阵势,他跑,她追,一次一次,天涯海角。白薇总想把杨骚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心里,其实她却不知,爱情是不能用力攥着的,爱情是沙子,放在手掌上它会呆在那里,你要攥紧它,它反倒是会慢慢的从你的手指缝里一点点的流失掉。她的穷追不舍,让杨骚有一种失去自由的负担,别说当时的杨骚,就是现如今的男子,天天有个女人一天到晚地缠着你,不把你缠疯了才怪!反正两人近了一段时间,杨骚就想逃离她,要和她分手,分了一段时间,两人又凑到一起,你侬我侬的话说了许多,也分分合合许多次,恩恩怨怨许多年,在历尽感情的艰辛下,白薇写下了大量她与杨骚情感方面的文字,并结识了鲁讯。鲁讯十分赏识白薇的才华,对她也十分关注,在鲁讯的关注下,当年的白薇成了文坛一颗闪亮的星。
  杨骚与白薇在爱的折磨中,痛苦地度过五年的时间还没有完,他们以夫妻的身份生活在了一起,这对白薇又是噩梦的开始,她由此得了一种难缠的病,令她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痛苦不堪!原因这种病来源于她们的灵肉结合后,杨骚也带着难以言说的愧疚,两人又在不停的爱与怨中折磨对方,然后他再逃,她再追。两人总是爱又爱,怨又怨,情侣的关系被他们自己弄得十分复杂,时好时坏,时断时续,前前后后,杨白之间的感情纠缠长达十年还是分手了。他们两人的关系以两人多年的书信整理的《昨夜》一書结束。
  两人分手五、六年后,杨白二人在重庆时又不期相遇。当时白薇在重病中,杨骚前去照顾,在照顾她的时候,杨骚真心的想与白薇重续前缘,可心如死灰的白薇拒绝了他。
  白薇拒绝了他,不是不爱,仍然爱,而且她爱他一生,她无法终止对这个人的深情。只是曾被他伤害的次数太多,怕再次受到伤害,她不敢再去承受那爱的重与疼!
  那杨骚呢,能不能彻底终止对她的爱?我不是杨骚,无法猜测他怀着怎么的心情最终离开白薇,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选择与他后来的妻子结婚成家。杨骚最终没有和白薇走在一起,其中的原委,他自然也是清楚的,可是那样的一份爱情,几多爱几多恨,他自然也是不能释怀。他对白薇仍怀着无法割舍的一份情感,杨骚在新加坡的时候,知道白薇多病,又常受生活困扰,曾把自己每月工资的一多部分钱寄给她,还曾多次使用白薇的别名“素”来发表文字。当他选择用“素”这个名字的时候,内心里是不是也是无限的柔软,柔软着拥有这个称呼的那一位,曾是他的心上人。这是一个亲昵的称呼,他用这个字,无疑就是证明他对白薇的那种思念。
  深深思念一个人,无论到老,无论到死,都是深情感人的。我被杨骚的这个小心思触动了!包括白薇听到彰州这个地方,就会想到杨骚是他从前的爱人一样,那个从前的爱人里怀着深深的思念,再没有比思念一个想要思念的人更让人内心里柔软了。最近我常想起杨白之间这最后的一些小细节,当想到两个人都曾有着同样的心思时,我的心被他们不经意的在意给弹疼了!其实杨白最终是彼此在意对方的两个人,到了最后,他们之间的爱已远远超越了简单的爱。两个曾经相爱的人,因为种种原因一年不见面,两年不见面,或者到死不见面,我不在你身边,你也不在我身边,但是你在我心里,我在你心里。这是一种柏拉图的精神之爱。不管经历多年,又怎能忘记你!
其他文献
分开  我想把一个人分成两个  一个去玩  春游赏花 放肆大笑  一个上课  指鹿为马 写宣传稿  一个生  看这个无聊的世界  一个死  见我爱的另一个世界的人们  所在位置  身后是沙漠  人们命名它“过去”  起于无端,止于脚下半寸  已荒芜生不出一物  远处是海洋  有传言那一片是“将来”  止于平静,起于不住的波澜  除了孤舟浮不起任何  目及四面  万重山  翻过 翻过 翻过 翻过……
期刊
头和帽子  乐乐已经能分清鼻子、眼睛、嘴巴、手和脚了。  冬天到了,妈妈给乐乐戴上一顶帽子。  “帽子。”妈妈指着乐乐头上的帽子说。  “帽,帽……”乐乐念念有词。  过了几天,乐乐去隔壁周华阿姨家玩。  “乐乐,你头上有什么?”周华阿姨问。  “帽,帽……”  周华阿姨把乐乐的帽子拿下来,指着乐乐的头问:“乐乐,这是什么?”  “帽,帽……”  “不对,这是头。我手里的这个是帽。”  乐乐拍拍自
期刊
1  山东人去陕西,会想起贾平凹的一篇散文《进山东》。秦人来鲁,颇多感慨,鲁人赴秦,亦有诸多想法。  对西安的印象,始于贾平凹小说中的西京。先看的《白夜》,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夜郎常在古城墙上吹埙,呜咽带有鬼气。再看《废都》,西京城里颓丧的文人,伴随着庄之蝶和他的女人们的故事,描摹出了西安城的一抹侧影。  围绕着陈忠实、贾平凹和路遥的作品、传说,这座城市被蒙上了一层文学的神秘气息。当然还有诗歌、摇滚
期刊
一  “啊?你是刘立山老师的后人?”  母亲一声惊叫,正在看电视的父亲也侧过头来探询。  “是的,是的,我是他大哥的儿子。”刘景遂一脸真诚地笑答。  母亲说:“刘立山老师可是我们茅洞桥的名师啊!五十年代的时候,他在当时的衡南四中、现在的衡南六中教美术,课教得好,画画得好,个子高高的,人潇洒得很。那时我只有十来岁,晓得茅洞桥的很多女人都想嫁给他呢!”  父亲缓缓地回忆道:“那年我从部队回家探亲,在三
期刊
一  鼾声凄冽,如黑黢黢的布面上突地插上一把明晃晃的匕首,哧啦划破夜的沉静。他猛地坐起来,惊惧的小眼骨碌碌地滚动着萤虫的光,急促地闪烁,挣脱着要跳出眼眶。许久,那光蔫下来,打散在黎明的微白里,有温和开始缓慢地洇散。开了灯。好娃嘞,做噩梦啦?炕头的奶颤颤地坐起身,从枕头底下抠出薄薄的灰渍帽瓢罩住荒疏的白发,么事,妈。他看看骨敛成干瘪的老人,又瞅了一眼滚到炕尾的我。其实我努力不让自己睡着不让自己跌入那
期刊
他喜欢安静地坐在舒软的草地上,仰望蔚蓝的天空,因为他在某部电视剧里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当你想哭的时候,就抬头望着天空,那么你眼眶里的泪水,就会被收回去。”他像个虔诚的信徒,始终相信着,因为他就是这么做的。  他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用他喜欢的颜色,画出他喜欢的形状,画出他钟情的事物。他拿着画笔,在白纸上胡乱地涂鸦,然后嘴角露出一个恬淡而满意的微笑。他把他的作品拿给他的母亲看,母亲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发
期刊
打铁铺  街头的西山岭脚有很多打铁铺。一个风箱连着一个小火炉,火炉上面罩着一个梯形的烟囱,火炉旁边还有淬火用的水缸和煅铁用的大袋煤炭,这几乎就是打铁铺里的全部家什了。一般的话,火炉上面都会吊着一个钢锅,用来烧水。打铁的时候,铁匠师傅会拿着煤铲,时常翻动炉里的煤火,煤烟带着火星子就会在炉膛上乱舞,他还会时不时用铁钳将火炉里的烙铁夹起来看看火候,一个徒弟在旁边用力拉着风箱,随着风箱一拉一推,火炉里的火
期刊
一  我的老家梧溪,离南田约有十五里的步行路程。这样的空间距离,难怕是人情冷暖,许多纠葛都是难以割舍的。在我还是小屁孩的时候,记忆中对于食物的饥渴总是如影随行。当我听说南田刘基庙祭太公时,因为刘基的母亲是梧溪富姓人家女儿嫁过去的,有一桌必须是留给梧溪富氏“舅爷”的,就不免产生这样的念想,有一天,我就坐在这一桌上,吃着大鱼大肉,甚至还可以像大人一样喝一壶红酒,那下酒的菜肴中,最好是有一盘剁得细碎的羊
期刊
下路和上路  六百年前家族从福建“飞遁云(飞云江)滨”(《燃四公像赞》,见《珊门金氏族谱》),搬迁到时瑞安大峃的时候,时间正在元末。《续修金氏谱序》云:“由元末自闽徙瑞,实自燃四公始为首世。”  我的始祖燃四公,和他的兄弟們迁徙到万山丛中,散布在瑞安和青田等地,不过是因为想要一口饭吃。丛林虽多,但可以抓野兽,开辟梯田,战乱时期,城市是首要的掠夺对象,生计成了首要的问题。  农耕的稳定,造成了山民对
期刊
大凡入镜者,总有入心之处。比如景,比如字,比如人。  从绍兴归来已有时日,这文字的记录,却迟迟未有动静。老童鞋在那边问:你在忙什么呢?忙于日子,忙于生计,也忙于寻找一种状态——如何与文字融洽对话。  文字,是一朵清居的莲,是一位曼妙的女子。不走心,不入镜,怎能读懂她的唇齿轻启?“草色遥看近却无”,好几次柔情万般,却碍口识羞,只能默然相对。也罢,“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事能急?  是夜,云樱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