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的探索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_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易学院电商助农服务团近两年开展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为例,着力探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思路、新做法,为其他团队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社会实践活动;模式探索
  一、活动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助力脱贫攻坚,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商业与贸易学院(以下简称商贸学院)积极响应校团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于2020年8月3日~20日,组建直播助农·产业脱贫——电商助农服务团,前往以贵州挂牌督战的9个贫困县,进行为期两周的直播助农社会实践活动。
  二、社会实践模式的初步探索
  临行前,商贸学院的志愿者们为各县目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专业提出了解决思路,在专业教师黄兰的指导下最终形成方案。
  第一站直播小队来到贵州省石阡县,针对当地脱贫致富的难点:未建立起农产品品牌效应、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鲜果售卖周期短等。直播小队通过分组合作开展农产品直播,为期两天的直播,共计销售500余斤黄桃,创收2万余元。
  第二站直播小队选择了贵州省望谟县,该县农产品种植规模虽然大、产品丰富,但是产量小、二次加工产品少、运输也不方便。志愿者直播的蔗香镇火龙果因其独特口感和营养价值,当天即售出200余斤,净创收万余元。
  第三站直播小队来到学院对口帮扶扶贫地从江县,在学院派驻打郎村的第一书记周显龙、秀塘乡党委书记潘明学的带领下,来到从江县木耳种植基地。直播小队通过重走脱贫攻坚奋斗之路,带领直播间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扶贫政策对家乡带来的巨变,助力打郎村振兴,打响从江县木耳知名度。
  第四站直播小队来到毕节七星关,在贵州慧丰农业有限公司的刺梨基地开展直播。刺梨作为贵州的特色农产品,当天就获得3000多的观看播放量和点赞量。本次实践后,电商专业在校生雄剑更是喜获在该公司实习的机会,创新学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第五站直播小队来到榕江县,商贸学院的志愿者先是来到榕江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进行学习交流。在政府引导的“公共服务中心+电商站点”一体化运营模式下,企业牵头盘活了黄金百香果这盘棋。在为期四天的直播里,志愿者通过实地采摘、现场试吃、抽奖赠送等活动把直播推向了高潮,累计近3万人点赞和观看。
  三、活动成效
  8月3日~20日为期两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商贸学院的学生主播齐上阵,五大站地农产品依次出场,累计点击关注量达4万人次,当日最高销量达500斤,日销售额2万多元,充分发挥了电商平台在新时代的优势。
  活动结束后,商贸学院电商助农服务团的实践案例也被天眼、中新网、多彩贵州网、贵阳网、全国易班今日头条等多家官方媒体报道,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贫困县农产品市场知名度,为农产品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奠定了基础,更极大鼓舞了电商助农服务团的志愿者们直播带货的信心,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奉献青春力量。
  (一)实现学院品牌特色活动的项目化管理
  2019~2020年两年的发展和探索,商贸学院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上获得了院领导的支持和肯定,从前期的宣传、策划和实施再到活动结束后的反思、总结,着力于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项目化工作开展并实施。2019年商贸学院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员获省级优秀队员荣誉称号;2020年直播助农团获贵州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二)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育人模式
  本次社会实践是由7名电子商务、2名物流管理和1名法律事务的学生组成志愿者团队,多学科的交流使他们在出发前就从不同方向收集资料,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与企业、农村社区、农户进行沟通,解决在直播和配送方面的实际问题。回到学校后,学生们继续用直播等新兴媒体的方式帮助老百姓销售农产品,为贵州农产品拓宽销路,真正做到“黔货出山”。
  四、经验与启示
  (一)加强“校企”双向互动
  经过两年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学院认识到: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加强“校企”双向互动是很必要的。例如本次的社会实际,依托于电商云平台,在前期就有企业老师在线上与志愿学生进行沟通,传授直播经验,通过真实案例,给学生更好的案例教学体验。一方面高校可以借助企业资源,了解和掌握所调研农村的实际情况,确保活动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企业也能知悉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通过多渠道的合作,深入挖掘优质人力资源,做到资源互通互换,使活动收益最大化。
  (二)加强实践活动的专业特色
  高校在举办实践项目的同时,要兼顾好学生的专业性,特别是高职院校,“以练代学”是需要刻在办学基因里的不变准则。要在实践中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和专业自豪感,发挥专业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
  1.加强专业老师参与和指导。目前商贸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主要依托于校团委搭建的“三下乡”平台,由各二级学院团总支为主要指导老师,动员带领学生会成员为主的学生群体。思政课老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实地调研、志愿服务等“规定动作”外,在结合专业方面的自选动作上往往会有局限,限制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创意性。因此,高校需选拔专业知识过硬和教学实践水平较高的专业老师参与其中,在活动内容、调研形式等方面给予指导,将实践与专业学习、科研课题、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等结合,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力和认同感。
  2.加强“以练代学”实践培训。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系列活动,高校应综合考虑,制定好3~5年的规划,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建立针对多学科专业的社会实践团队培训班。针对每年国家政策和服务地特色,开设实践班,内容涵盖主题解读、方案设定、调研培训、安全教育等多方面的培训课程。扎根实践地,认真规划好每天的实践内容,形成“理论+专业+实践”的良性循环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师生交流,以案例为中心,加强“以练代学”实践培训的目的性。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
  在整个活动中,要重视活动宣传,二级学院不仅需要调动全院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做好宣传。除前期的动员仪式外,在实践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优秀个人和典型事例,发挥宣传的时效性,通过校级微信公众号、官网等进行推广宣传,建立社会实践活动报道常态化。在活动完成之后,将活动新闻通稿投稿于天眼、中新网、多彩贵州网、贵阳网、全国易班网等扩大活动影响,加强学生对暑期“三下乡”的认识和理解,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 语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高校暑期“三下乡”需要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式的构建和实施,结合服务地的实际情况设计方案。通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提升和助力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鹏.新时代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存在的不足与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9(28).
  [2]姚佳妤.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以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29).
  [3]戴媛,吴思宇.乡村振兴背景下“校村互动”社会实践模式的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暑期“三下乡”队伍爱益南商队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8):33-35.
  [4]许智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赴扶溪支教调研为例[J].社会与公益,2020(06):67-68+73.
  [5]秦永超.实践教学与暑期社会实践对接的探索研究[J].前沿,2012(03):151-153.
  [6]解放思想求创新  探索暑期实践新模式——天津科技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J].中国轻工教育,2016(01):2.
   (作者单位: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城乡贫富差距被逐渐放大。如何因地制宜地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使乡村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做到城乡协同发展,是当前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四川省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的实地走访和调研,针对明月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模式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社会组织;产业升级  乡村振兴战略是作为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以及着眼于实现“
期刊
摘 要: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着力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定位下的产业扶贫项目,用可持续发展政策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产业扶贫进行科学定位,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充分认识产业扶贫这一内生动力,本文以山东德州乐陵市寨头堡乡产业项目为个案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考察,明确现阶段该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产业扶贫视角提出适合当地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带动当
期刊
摘 要:村民自治是由广大农民自下而上摸索出的一种民主方式,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有效实现形式。安徽省全椒县大季村试点实践出一种复合自治模式,走出了一条“柳暗花明又一村”可推广可复制的特色创新之路。  关键词:村民自治;大季村;复合自治;特色创新  一、“天地茫茫成古今”的村民自治嬗变  自治是一种十分悠久的治理方式,“当人类处于初始状态时主要实行的是自治”,随着社会的发展,自治方式也在不断
期刊
摘 要: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要具有以人民为中心、激发自治活力、彰显公平正义和促进法治德辅的评价尺度。从浙江省象山县“村民说事”制度的发展看,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前提在于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政治堡垒作用,目标在于构建好乡村层面活力共同体,关键在于创新好制度体系运行衔接机制,保证在于提升好乡村治理制度执行能力。  关键词:鄉村治理效能;“村民说事”制度;逻辑路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
期刊
摘 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提升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调研剖析,总结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乡村振兴;集体产权改革;股份  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中国国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
期刊
摘 要:进入后扶贫时代,湖南工学院结合贫困村实际情况及产业现状,着重从突出供给侧改革指导、发展脱贫致富健康产业入手,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助力贫困户搭上顺风车,并从依托后盾单位、发挥消费扶贫优势、落实“户帮户亲帮亲”、推广“1+1+1”产业奖补帮扶等四个方面介绍了该院帮扶“未来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后扶贫时代;地方高校;未来式;产业  按照我们党“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脱贫攻坚已经全
期刊
摘 要:高校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笔者以Z大学定点滇西驻村扶贫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驻村实践进行参与观察,分析学校党委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全方位参与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学校“以党建为根本、以教育为抓手、以产业为动能、以机制为保障”的驻村扶贫实践“红塘经验”。  关键词:高校驻村扶贫;党建;红塘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
期刊
摘 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新时代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早在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把农业生产摆在经济建设第一位,通过开展土地革命、兴修水利、发展多种经营等一系列兴农措施,农业生产取得了恢复发展。中央苏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对于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仍具有历史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
期刊
摘 要:为着力破解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金融改革难题,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充分发挥在金融扶贫工作中的经验优势,持续改革创新,做优金融服务,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普惠金融  一、做好金融扶贫,确保接得住  一是持续加大放贷力度。虽然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已于2020年实现脱贫摘帽,但是为全面巩固脱贫成果,该区保持扶贫小额信贷放贷力度不
期刊
摘 要:藏雪茶是青海唯一的本地茶叶,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是其主产区。班玛县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藏雪茶产业是班玛县的重点扶贫产业,为班玛县的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该县的藏雪茶产业正朝着生态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发展劲头十足。但是,班玛县藏雪茶产业因起步晚、受地域限制等因素,存在许多不足,亟待完善。通过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做好“藏雪茶+”系列文章和充分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