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史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ong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念研究生时,专业方向是“中国现代文学”;因博士论文关注古今小说的转折,谈“中国小说史”,对我来说,也还算本色当行。没想到,走上北大讲台才四年,学术兴趣就开始转移。从1991年秋季起,十五年来,我在北大中文系为研究生讲授的专题课,“文学史”与“学术史”的比例,几乎对半开。
  九十年代初,斗转星移,个人的心境及趣味大为改变,原先以小说史为中心的学术设计,不得不做大的调整。有些偶然因素,加快了这一调整的步伐,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是《学人》集刊的创办,一是北大的选修课制度。后者要求像我这样自认为“授业”还算认真的教师,必须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新知识”。你要是几年不变,只念一本经,研究生无法重复选修。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也可以同一锅汤,每年更换不同标签。只是那时年少气盛,决定另辟蹊径,多讲一两门自认为有意思的新课。
  刚刚闯入一个陌生的学术领域,仅仅发表了三五篇相关论文,就敢走上大学讲台,实在有点冒险。当初之所以有如此勇气,靠的不是“学术功力”,而是“现实需求”——自信这门课对学生有用,也自信经过努力,自己能闯过这一关。感谢北大相对宽松的选课制度,更感谢诸位修课同学的大度与宽容。这门几乎是“现炒现卖”的专题课,居然博得一片掌声。这让我很受鼓舞,十五年间,竟变着法子,开出了如下系列课程:
  第一门课:“现代中国学术史”,讲授时间为1991年、1993年、2006年春;
  第二门课:“中国文学研究百年”,讲授时间为1996年、2000年春、2002年春及2002年秋(台湾大学);
  第三门课:“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讲授时间为2000年秋、2004年秋;
  第四门课:“《中国小说史略》研究”,讲授时间为1992年、1995年、1999年秋;
  第五门课:“中国大学研究”,讲授时间为1997年秋、2001年秋及2004年春(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上述课程,有的标明学期(春、秋),有的则只有年份,这只是记忆问题,别无深意。在大学教书的都明白,专题课的设计,题目不能太小,范围划大点,翩然起舞时,才能更为从容。实际状况也是如此,讲了这么多轮专题课,从不曾照着题目“面面俱到”过。从一开始就很明确,我的学术史研究,以问题为中心,不学梁启超和钱穆,不写“百年中国学术史”。除了学力不足,更因我之进入这一领域,本来就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当然,其中也包含某种学术理念——对“通史”类著述的普遍怀疑。
  拙著《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出版后,不少书评提及作者之“别有幽怀”。如称这部书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但很大程度是为了解决自身以及一代学人的精神困惑。正是这种压在纸背的“现实关怀”,才使此书采用以问题为纲目的特殊体例——“历史需要今人这样谈论,才会显得亲切可爱;今人需要有人这样谈论历史,才会觉得寂寞得慰,困惑得解。”(李书磊:《陈平原学术观讨论》,《文艺争鸣》2000年3期)也有人由此引申,称此书“蕴含了具体的历史”,可也带有“自我陈述”的意味:“因此,比较梁启超、钱穆的学术史,陈平原的《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与其说是一部‘客观’的‘中国现代学术史’,不如说是一部‘论辩’的‘中国现代学术史论’。”(旷新年:《学术的凸显——评<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科学时报》1999年3月2日)这是同代人才有的感觉,后世读者,单看字面,不见得会有如此深入、细腻的体味。
  说实话,写这书,在我,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自我训练”,更是一种“心灵的探寻”。既与历史对话,也在思考现实人生,平实冷峻的笔墨下面,原本掩藏着深深的困惑与挣扎。将这一写作过程,称之为“思想突围”或“自我拯救”,一点不过分。只是有感于近百年来“以经术文饰其政论”的传统对学术研究造成的伤害,我不希望在史著中发牢骚,放冷箭,于是,将个人的郁积、亢奋与期待,统统搁在同时期撰写的随笔或文化评论中。比如,发表在《读书》上的《学者的人间情怀》《独上高楼》《超越规则》等,还有刊于《二十一世纪》1993年6月号的《近百年中国精英文化的失落》,以及《东方》创刊号(1993年10月)上的《当代中国人文学者的命运及其选择》,同样是九十年代初在北大讲授“学术史”课程的副产品;正因其不太“学术”,更能体现那些“压在纸背的心情”。
  与《学术史研究随想》同刊《学人》第一辑的《在政治与学术之间——论胡适的学术取向》,还有发表在《学人》第二辑上的《章太炎与中国私学传统》,这两篇试笔,无论论题还是思路,都带有某种象征意味。关注“学术与政治”、“官学与私学”,明显包含某种现实思考,说“寄托遥深”也不为过。至于借章太炎、胡适之来沟通晚清与五四两代学者,呈现中国学术之转型,因有《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在,很容易理解。反而是那些散落各处的单篇文章,容易被忽略。
  讲课不同于著述,不必“言必己出”,有时借用前辈成果,再略加发挥;有时解说文献,再组织讨论。著述就不一样了,必须有自家面目,不能瞒天过海。往往是这样的,讲课时效果很好,等到落笔为文,却踌躇再三。写不成大文章,丢了又太可惜,于是转化姿态,变成了“学术随笔”——我谈康有为、刘师培、黄侃、蔡元培、王国维、陈寅恪等文,就是这么来的。在三联版《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2006)的自序中,我曾提及:“集中所收各文,多少总有点专业上的发现,与作家所写人物传记不同;但拟想读者依旧是大众。”笔墨虽有变化,讲求的依然是学问的根基。这些不无“一得之见”的小文章——包括那些谈论“学术”的短文,大都得益于我的学术史课程。
  学术史课程的开设,对我的阅读、思考与写作,影响很大。只不过有的成绩斐然,有的则雷声大雨点小。比如,跟“中国大学研究”课程相关,我先后出版了《老北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北大精神及其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大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等书;至于涉及“《中国小说史略》研究”的,则只有《论鲁迅的小说类型研究》《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等寥寥数文,还有就是那册还算精美的《(名著图典)中国小说史略》(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信誓旦旦要为此书做一个学术史性质的“笺证”,甚至已跟出版社签了“君子协定”,可就一直腾不出手来。两相比较,你很可能认为,前者远比后者更值得夸耀;其实不见得。因为,开设学术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而不是凸显教授的风采。而后者对于中文系的研究生来说,或许更有意义。
  我不知道别人的感觉,作为北大教授,每年都要讲新课,压力其实很大。同一门课,隔两三年讲一次,只能部分更新(参看本书收录的两份“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课程安排);不同课程之间,其讲授的内容,不得不有所交叉(对比本书收录的“中国文学研究百年”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的课程安排)。你可以说教授 精力有限,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对于那些在北大呆了十年,听了你好些门课的学生来说,还是感觉有点遗憾。
  大学教授开设专题课,方法千差万别。有写了好文章,而兴致勃勃开新课的;也有在讲课的过程中,逐渐酝酿成文的。不管怎么说,专题课的开设,都与教授个人的研究兴趣与学术进展紧密相关。但还有一点,不大为人注意,那就是教授的社会活动,往往也是其相关课程的合理延伸。比如我参与主编《学人》集刊(江苏文艺出版社),以及主持“学术史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存”(湖北教育出版社)、“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贵州教育出版社)、“现代学者演说现场”丛书(山东文艺出版社),还有已经出版的继承王瑶先生遗志的《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胎死腹中的希望为九十年代中国学术“存档”的《学术史与规范化》,所有这些学术组织工作,都与我的学术史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研究生课程不同于个人著述,主要任务是培养人,而不是自我表演。这样一来,学生的切身感受以及实际收益,就变得十分重要。选修我的学术史课程的,绝大部分将来不会专门从事学术史研究;我只希望他们知道什么是理想的学术境界,该如何评骘学问,有这个眼光,那就行了。按照学校规定,正式修课的学生,必须完成作业;写一篇像样的学术史方面的小论文,得花好多时间,不见得每个人都做得到。这也是我的课上旁听生特别多的原因。以我的经验,讲“学科史”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欢迎,因他们/她们有切身感受,而且学了就能用;可我更愿意学生们将眼光放远点,不局限于一时一地之得失。最怕的是太早定型,将学问做成纯粹的技术操作。
  本书所收录的,除了我的研究设想、三门课程的“开场白”,还有就是十篇学生作业。为什么选“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而不是别的课程的作业,一个原因是这个题目学生驾驭得住(选修我开设的学术史课程的,以中国近、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为主),另一个原因则是丛书的性质决定的——当初说好“尝试论丛”的任务是:“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来实践‘大文学史’书写的设想”。比起精深的专家著述来,学生作业固然显得幼嫩,但稚拙之中,自有勃勃生机在。更何况,本书的主要功用是抛砖引玉——借助一份教案以及若干作业,诱使学界探讨学术史课程到底该如何开。
  
  (《学术史:课程与作业》,陈平原编,即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冰心老人是20世纪中国文坛的一个奇迹。她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了。”  这就是冰心,这就是她的人生态度,也是她的风格。  一位作家这样写道:“冰心是上天掉落到20世纪中国的一粒温暖的种子,她天生是一个指向美丽人生、光照社会的人。”冰心曾译过泰戈尔的诗《吉檀迦利》,其中有一句“不要让时间在黑暗中度过,用你的生命把爱的灯
冯宗辉,山东省临清市康盛庄中学教师。  林海音是一个广受青少年喜欢的作家,她常常以少年的视角,对世风人情做成人难于察觉和体验的关照与发掘,以至于让作品不经意地就走进少年读者们的内心。  《窃读记》是林海音的一篇回忆少年时读书生活的散文。该文是她自己真实经历的一个还原式的写照。但是回忆性的文章毕竟和现场实录有所不同,包括情绪的改变,感受的差别,细节的流失,以及阅历的悬殊等。所以多年后作者希望旧事重提
无论人们对政治有多少歧义,也无论人们对政治有何种偏见,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和政治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政治的存在。由此,以探询政治的道德合理性为己任的政治伦理学成为一门“显学”就不足为奇了。然而,追求道德的政治何以必要?过优良的政治生活何以可能?“软”的政治文化和“硬”的政治制度在政治运行中实际扮演和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于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需要学界有志之士
作品诞生后流入读者视野,就成为了另一种生命体,因为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视域,那么个性化的解读又使作品的生命呈现出丰富性,作者赋予作品的原初意义随之被超越。然而,有些作品,尤其是史学作品,我们在解读时不但不能忽视而且要充分考虑作者的视域。作者的视域以历史的存在流淌于作品之中时,作品包涵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经历、创作理念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这些角度去研究作品,才有可能找到作品背后隐藏的密码,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阶段性测试的性质虽不同于高考,但核心功能应保持一致,并且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要侧重其在“引导教学”上的功能。这就需要测评既能源于日常教学,又能反馈日常教学,以便“理顺教考关系,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最终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因此,阶段性测试需要命题者能够命制出一份有信度有效度,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程
《风雨送春归——新时期文坛思想解放运动记事》是我在2003年出版的《文坛拨乱反正实录》的副产品。  在撰写《文坛拨乱反正实录》一书时,我将数年来所搜集的材料和采访记录摆上案头,拉开架式,准备将新时期文坛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一一勾勒出来。可是,这样的架式端了没多久,我就发现,这与出版社的要求相差甚远。所谓“文坛拨乱反正”,只能是几条大的线索铺排出来的场景,政治意义大于文学意义。单纯地勾勒每一件事
积极心理学代表人物马丁·塞利格曼说:“我要发起一场世界教育的革命。”[1]他认为人不仅要学习工作技能,还应该学习幸福的技能——如何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多的投入、更多的意义、更好的关系和更积极的成就,这与语文课程理念是相通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2]促进人的精神健康成
《语文》(九下)三单元《渔家傲·秋思》一文课后思考探究中,有一题提问如下:“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笔下的情景,并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该题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具体情景,以具体意义单元解读文本主题。本文试欲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意义单元,解读文本结构进而解读文本主题,达到明确文本思想感情的目的。    一、教参参考答案存在的问题   在教师用书中,该题的参考答案为:这首词上片写景,
所谓“双线组元结构”,是部编教材的创新设计,即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人文主题”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关爱自然,对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等。譬如部编版语文七上教材以“四季美景、挚爱亲情、修身正己、人生之舟”等为人文主题,形成一条贯串教材的显在线索。“语文要素”则是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等。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
钱锺书的博学世所共知,也因为这个缘故,我才想在他书里觅些讹失,来作为饭后自炫的谈资。必须承认,这种心理是有几分可笑的。钱先生有一篇《释文盲》,揶揄不懂文学的学究,说好比《格列佛游记》里的那位主角,“在大人国瞻仰皇后玉胸,只见汗毛孔,不见皮肤”。我读书不识大体,而津津于字沟字缝间,钱先生地下有知,恐又要“眼睛增添明亮”、“齿牙闪烁光芒”(《说笑》),而“冷然微笑”了。    一、《也是集》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