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层教学,多年来一直颇有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实施因材施教,反对者认为这会给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带来伤害。
一、分层的目的
一是为了有利于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二是为了教师能够更集中、更有效地关注、关心和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
二、分层的依据
分层依据主要是三个方面,即成绩、潜力和学习态度。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
根据上述依据,笔者在教学中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班里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各方面都较优秀的学生,C 层次为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潜力各方面都相对较差的学生,其余的为B层次。各层次的人数根据班级情况而定。在笔者现任教的两个班里,一个班笔者将一半的学生分为A层次,四分之一分为B层次,另四分之一分为C层次。而在另一个班,笔者将一半学生分为B层次,四分之一分为A层次,另四分之一分为C层次。笔者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的:
1.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办法
对A层次的学生重“引”,对C层次的学生重“灌”,而对B层次的学生则根据情况采取比较折中的办法。对于A层次的学生,许多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悟”,这远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好得多。他们一旦提高了这样的悟性,会受益终身。对于C层次的学生,一定要让他去“悟”,很多时候是悟不出来的,一次次悟不出来,便是一次次的打击。所以,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还是以“多灌少引”为好。
2.走进B、C 层次,真正关心他们
每天上课,笔者百分之八十以上时间是站在B、C层次之间的过道里,随时关注着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常常主动问他们有什么问题并给予解答。学生一旦感觉到教师是在真正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尽其全力去学习、去努力。教师应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并对其每一个小小的成功给予鼓励,让他们在一次次的鼓励中逐渐树立起信心,从一个个小的成功慢慢走向大的成功。
3.借鉴“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但是,如果一个班级的人数多,在五十人以上,难以以合围的方式排列座位,那该如何在这种大班制下借鉴和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呢?(1)把各组内每前后两排四人编为一个小组,四人轮流当组长,每人一周,负责检查、监督组内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和统计组内同学的测试成绩。(2)课堂讨论时,前一排学生向后转,四人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3)抽学生回答问题时,组内同学可以讨论、提醒和补充,回答情况代表小组成绩。(4)教学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评价,多关心小组平均多少分;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增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
(作者单位:811605青海省湟中县汉东乡李家庄学校)
一、分层的目的
一是为了有利于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二是为了教师能够更集中、更有效地关注、关心和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
二、分层的依据
分层依据主要是三个方面,即成绩、潜力和学习态度。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
根据上述依据,笔者在教学中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班里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各方面都较优秀的学生,C 层次为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潜力各方面都相对较差的学生,其余的为B层次。各层次的人数根据班级情况而定。在笔者现任教的两个班里,一个班笔者将一半的学生分为A层次,四分之一分为B层次,另四分之一分为C层次。而在另一个班,笔者将一半学生分为B层次,四分之一分为A层次,另四分之一分为C层次。笔者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的:
1.针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办法
对A层次的学生重“引”,对C层次的学生重“灌”,而对B层次的学生则根据情况采取比较折中的办法。对于A层次的学生,许多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悟”,这远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好得多。他们一旦提高了这样的悟性,会受益终身。对于C层次的学生,一定要让他去“悟”,很多时候是悟不出来的,一次次悟不出来,便是一次次的打击。所以,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还是以“多灌少引”为好。
2.走进B、C 层次,真正关心他们
每天上课,笔者百分之八十以上时间是站在B、C层次之间的过道里,随时关注着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常常主动问他们有什么问题并给予解答。学生一旦感觉到教师是在真正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尽其全力去学习、去努力。教师应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并对其每一个小小的成功给予鼓励,让他们在一次次的鼓励中逐渐树立起信心,从一个个小的成功慢慢走向大的成功。
3.借鉴“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但是,如果一个班级的人数多,在五十人以上,难以以合围的方式排列座位,那该如何在这种大班制下借鉴和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呢?(1)把各组内每前后两排四人编为一个小组,四人轮流当组长,每人一周,负责检查、监督组内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和统计组内同学的测试成绩。(2)课堂讨论时,前一排学生向后转,四人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3)抽学生回答问题时,组内同学可以讨论、提醒和补充,回答情况代表小组成绩。(4)教学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评价,多关心小组平均多少分;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增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
(作者单位:811605青海省湟中县汉东乡李家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