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这是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主人有两位:崔永平,和他的夫人王淑琴。都是花甲老者。
这是北京市通州区,南六环外的小区里,博物馆低低地藏在一幢橙红色住宅楼的一层。一层原有三套居室,不过200平米,就是博物馆的全部领地。
楼道口放着一块牌子,写着“禁止拍照,禁止喧哗”。牌子下面,倚墙放着一面镜子,已经花了,照出来的人影斑驳阑珊,有点像皮影。
镜子前面,老崔特地放了块石头,灰头土脸的,映在镜子里。老崔的想法是,做事儿,要里外都实在。
可谁会在意这份实在呢?好久没人来了,镜子里,除了那块石头,还是那块石头。
崔永平就像一个孤独的国王,每天坐在这里,四周挂满了五彩斑斓的皮影,大大小小,蒙着灰尘,隔着塑料薄膜,光影也显得模糊。
崔永平从椅子上站起来,迈出第一步,花了几秒钟时间,作为一个年迈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他的表现不算坏。他努力展示着自己曾经统领千军万马的威严。他的兵勇,就是那些皮影。
可一说话,便有些结巴,颤,缓慢,脸上的肌肉跟着不协调地抽动几下:“你坐。”然后递过来一张宣传卡片,“看看,上面都有。”
人来得极少,大部分还是外国人。“这么好的玩意儿,咋就没人关心呢?”他想不通。
《纽约时报》曾描述这家皮影博物馆:“其展品之丰富齐全,堪比卢浮宫的绘画藏品。”
一万多件藏品,放置在玻璃柜中和墙上,密集排列,如同上下班高峰的街头。
崔永平站在一旁,不说话。四周的皮影,那些新娘、新郎、战士、朝臣、神灵,龙、鸟、豹、马和鬼魔也一起静默无声。他说,还有12万件藏品丢在仓库里,其中很多孤品,无处容身,只好不见天日了。
但这种情形或许很快会改变。孤独的“国王”马上要带着他的千军万马离开中国。他期望能在大洋彼岸为它们争来一见天日的机会。
(二)
这地儿太小。
老崔也想扩一扩,没钱。北京的房价跟下了雨后的春笋,看着就高起来,就算在离城区30公里的六环外,也不能轻松置办一处地产。“当初这200多平方米,是以1500元一平方米的价钱买的,搁现在,不敢想,早翻了几倍了。”他说。
但很快,崔永平就能结束这个憋屈的状态。2010年11月底,他们拿到了移民美国的签证。
崔永平说,很快会在纽约开一个分馆,这里算是总馆,至于展品,“反正飞机也方便,两头搬吧。”
“我开博物馆,是想振兴这项艺术,我希望它能再度受到欢迎。”崔永平对《纽约时报》记者说,“在中国,人们不再学习古人的东西。现在流行说‘OK’、麦当劳、芭蕾和流行歌曲。”
所以,俩人打算带着皮影走了。虽然老崔说:“这边肯定不会丢的,我毕竟还是老北京”。
去年11月底,签证办妥,但离开的时间尚未最终确定,“得先忙政府的事儿”。
所谓“政府的事儿”,是北京市“百姓爱心故事”评选及宣讲活动。崔永平和王淑琴,还有他们的皮影博物馆,被评为全市十大代表,名头是:“皮影人生”。
说着话,有人送来证书和奖金,老崔问:领导没来?答:“没,让我捎带过来。”
崔永平有些失落。
为配合政府宣传,央视记者来采访,进馆拍摄,老崔跟人家收费。后来记者告到区里,领导找崔谈心。崔很直,说:“我这是私人博物馆,来看就得收费。”
平日冷清。但一有宣传或活动,崔永平和皮影又会被想起。比如北京奥运那年,他们的表演极多,在鸟巢3天演了4次,一次20分钟。为了这些表演,老崔准备了大半年,做了好多皮影,最大的一张有一个人高,如今挂在博物馆最醒目的地方。
这些应景的节目,不能弥补老两口的失落。他们期望的是对这个艺术本身的关注。
这一年的北京,大家谈论的是房价、车船税和治堵新方案,没人会想起皮影,如同这是另一个世界的物件。
南六环, 远离城市,也如同另一个世界。
(三)
“你想学不,我教你。”崔永平常对来访者说。
他曾是国家一级皮影演员,中风后,只能用左手,依然勉力演出。博物馆里有一个小舞台,不定期给来访者演出。来者中有孩子和青年人,起初也会很欣喜,抢着到后台来看,抓起皮影道具玩儿,可没人愿意当徒弟。
“现在的年轻人,都想着赚钱。”崔永平说。
崔永平家兄妹8个,他排行老大。11岁那年,家里负担不起他的学业,辍了学。16岁,他考进了北京皮影剧团。算是有了能养活自己的地方。
一同入团的,还有18岁的王淑琴。这两个小年轻,学习制作、美术、音乐、导演、演员、操纵……他们没想过,这竟成了一辈子的营生。
彼时的北京皮影剧团,公办单位,30多名演员,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匮乏的年代,四处演出,很吃香。
用一只手抓着三根操控杆,上下左右翻飞,才能让皮影活起来。小小的皮影,头、身子、手和脚,关节和真人一样多,协调起来,可不容易。30多人里,崔永平技术最好,王淑琴紧随其后,两人渐渐惺惺相惜,成了恋人。
1967年,文革之初,剧团解散,大家各奔东西。崔永平和王淑琴结了婚,被分配到北京第一炼钢厂。崔永平负责铲煤,王淑琴负责观察水泵。很快,他们生下一男一女。
即便在锅炉水泵前,崔永平和王淑琴也没有忘记皮影。偷偷藏起的100多件皮影,成了他们度过那段艰难岁月的精神支柱。为了这些宝贝不被破坏,他们挖地三尺,将皮影藏在地板的砖块下。
走出炼钢厂已是12年后。中国,刚刚推开改革之门。
他们撬开砖块,挖出皮影,然后四处联络,很快,原先四处散落的北京皮影剧团的“幸存者”,又聚在一起。
四处巡演又开始了。他们期待能找回昔日的荣光。
1983年,他们去德国、奥地利、法国和意大利,在45个城市里表演。回忆往事,崔永平感慨不已,“那真有重生之感”。
巡演期间,他们得知法国有一家中国皮影博物馆,就去看。他们还看到,法国国家电影博物馆一进门就挂着一幅中国皮影,文字解说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好多老祖宗的皮影道具,都被收藏在此,崔永平一边看,一边心疼。那时国内尚无一家皮影博物馆。
“要看你们那里没有的皮影宝贝,来我们这儿来。”这句话很刺激崔永平。从明代起,西方传教士便开始将中国皮影带到欧洲,几十个国家都有皮影博物馆,成立了皮影研究会、皮影剧团,甚至还有皮影出版物。德国诗人歌德在38岁生日时,就在他的别墅里专门演出了中国皮影。
当时一个法国人担任讲解,崔永平自告奋勇:“这些我比你熟悉,我来给大家讲。”不料法国人不屑:“你讲?你们国家有这样的博物馆吗?你讲不了。”
这刺激大了。崔永平发誓,回国就建个博物馆。
这个念头扎在心里,开始生长。
此后的几年里,崔永平走南闯北,从一些老艺人手中将许多皮影精品买回来。其中既有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皮影作品,也有河北、山东、四川、陕西等地不同题材的皮影样本。
王淑琴说,为了收一幅明代的黑白雕刻皮影,崔永平发着高烧爬山,半山坡就晕倒了,后来被人用牛驮上去,才在山顶上见着那位藏皮影的老村民。
藏品数量迅速增加。他们从河北的一村庄中搜集到一套明代描绘18层地狱酷刑的皮影。在另一村庄的垃圾堆里,他们找到一扎讲述二战时中国抗日的皮影。
此时的北京城,正掀起城市改造的新高潮,很多老房子被拆掉,环路不断外扩。人们高谈经济至上,车子越来越多,老北京人和他们钟爱的东西,正陆陆续续远离了城市中心。
(四)
但一场大病,让博物馆计划延迟了十余年。
1992年的12月底,繁忙的年关演出后,47岁的崔永平累倒了,整整昏迷了13天。医生对家人说,你们想开点,就算醒过来,也是个植物人。
崔永平醒了过来,起初不能说话,手也不听使唤,但意识清醒。他后来回忆说:那会儿满脑子就是皮影,人都死了一回了,除了皮影,没什么好牵挂的了。
接下来的5个月,为建博物馆积攒的资金都变成了药罐子和药费单。
没钱了。家徒四壁,空有一房间皮影。
老两口托人在新街口老宅附近置办了一个报摊,顺带卖些香烟饮料,还经营公用电话。那时还没手机,这电话,来打的人还真多。
崔永平每天看电话,结结巴巴地和人说话,也是一种康复训练。
老崔每天要服用大量药物。直到1995年,一个香港老板听说了这对国家一级演员沦落街头卖香烟,找了过来,无偿提供药物,才帮他省下一大笔医药费。“没这笔钱,这博物馆还要晚不知多少年。”
右手依旧偏瘫,但老崔又背起背包,重新收集皮影。
这个时期,一些小皮影,经过包装设计,一改皮影戏曲人物的造型,摇身一变成了时髦的装饰品。制作皮影的机器也出现了,彻底改变了流传上千年的手工雕刻工艺,机器咔嚓一下压出来的半成品数量,顶得上一位技师半个月的劳动成果……从过去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上世纪60年代的革命现代戏、样板戏人物,再到NBA球星,皮影的形象丰富了。
但在崔永平和王淑琴眼里,制作皮影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机器无法取代。
最好用驴皮。和牛皮不同,驴皮能清晰看到有三层。王淑琴说,不同的皮层,有不同的用处,第一层吃,第二层用,第三层穿。“皮影用料只用第二层。”
制作一个皮影人,可能耗时数周:先把牛皮或驴皮刮制到呈透明状,然后在皮上雕刻造型,数千刀方能完成,之后再对成品进行手工敷彩。几千刀里,有一刀不对,皮子要么断了要么卷了,就得重做,特别是一些人物脸谱,丝丝入扣,容不得一点马虎。
因此,他们不只收藏皮影,还收藏了许多制作皮影的精致工具。
2004年4月,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终于开馆。媒体纷至沓来,外国人更多。崔王二人再次被邀请到外国演出和讲座。
在国外,两人享受了国内没有过的掌声和热情。“外国人特别喜欢中国的皮影,过圣诞节啊,大使夫人、孩子过生日啊,我们俩必到,再找3个学生,5个人就能把舞台支起来表演了。”
此时,两位六旬老人站在博物馆小舞台的幕布后面表演,往日的激情又回到他们脸上,“哪次不是返场七八次,掌声雷动啊!”
很多外国留学生慕名前来,“从制作到表演,他们学得津津有味。”来自德国汉堡的托梅·路易丝,学成后回汉堡办起了自己的皮影博物馆,这位77岁高龄的老教师,依然时常和老崔交流皮影艺术。
在国外,他们更有名,更能感到幸福。
(五)
博物馆完全靠两位老人的退休金和出售手工皮影维持。他们也曾计划收徒弟办剧团,但搞博物馆费尽了心血,不得不搁浅。
年纪大了,他们日益感到身心疲惫。在儿子的劝说下,他们终于决定,去美国,让皮影博物馆在那获得荣光。
其实早就有出国的机会。1988年,德国一家机构邀请他去讲授皮影艺术,让他定居。老崔想来想去,没敢去,怕被认为是叛国。
但二十多年后,却真地下决心要离开了。他们觉得,自己毕生的工作,和爱,在这个国度似乎都没有了存留的价值。
“我手头上有张美国博物馆的清单。到美国后,我逐一拜访。”王淑琴此前对前来采访的《纽约时报》记者说,“要是我死了,这门艺术将会怎样?”
或许也不至于如此悲观。
四川都江堰的赵树同也是一位皮影收藏家。他从1980年代开始收集皮影,至2003年已经收藏了4.7万余件。这些用700多头毛驴皮制作的皮影,足够装备200多个皮影剧团。
赵树同也计划建立自己的博物馆。但与崔永平不同,这个设想中的博物馆参观免费,靠附加产业盈利。他在今年7月的成都融资峰会上,展示了这个皮影艺术博物馆项目,共需融资2000万元。
湖北也有一位同样执著的老人。仙桃市郑场镇62岁的郑先忠,原是镇文化站站长,从1996年起就在工作之余收藏皮影,2004年退休后便全职收藏。7年间,他深入川陕甘等10省120多个县市的千余村庄,收购皮影及杂件2万余件,现存精品5000余件,整整装满了18口大木箱。经鉴定,郑先忠的皮影藏品中,有350件为清代流传至今的实物。
作为中国皮影戏一大流派的皖南皮影,也有了自己的居所。安徽省宣城市水东镇农民何泽华,用多年积蓄的约70万元成立了一家皖南民间皮影博物馆,收藏有清代、民国等各时期流传下来的皮影万余件。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数字皮影戏博物馆,也对皖南皮影戏的现存品进行了图像采集工作,力图对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保存。
在藏品数量上,他们和崔永平没法比;但在资金上,这些民间努力都和老崔有着或多或少相同的命运。
另一家私人博物馆“龙在天皮影博物馆”也许可以提供另一种思路。这家藏有近万件皮影精品的博物馆,坐落在北京海淀区一个面积达2000平米的皮影文化艺术城里。创始人林中华在35岁时才转型做皮影艺术的推广。曾做过记者的林中华认为,要保存皮影艺术,只靠政府和博物馆不行,还必须能经营、有收益。他的皮影艺术城,经常请全国各地的老皮影艺人来演出,并且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兴趣。
和老崔两口子的灰心失望不同,林中华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皮影艺术本身并不是不好,也不是人们不喜欢它,但是缺少一种注入的力量。它现在属于半睡眠的状态,我们要激活它。”★
这是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主人有两位:崔永平,和他的夫人王淑琴。都是花甲老者。
这是北京市通州区,南六环外的小区里,博物馆低低地藏在一幢橙红色住宅楼的一层。一层原有三套居室,不过200平米,就是博物馆的全部领地。
楼道口放着一块牌子,写着“禁止拍照,禁止喧哗”。牌子下面,倚墙放着一面镜子,已经花了,照出来的人影斑驳阑珊,有点像皮影。
镜子前面,老崔特地放了块石头,灰头土脸的,映在镜子里。老崔的想法是,做事儿,要里外都实在。
可谁会在意这份实在呢?好久没人来了,镜子里,除了那块石头,还是那块石头。
崔永平就像一个孤独的国王,每天坐在这里,四周挂满了五彩斑斓的皮影,大大小小,蒙着灰尘,隔着塑料薄膜,光影也显得模糊。
崔永平从椅子上站起来,迈出第一步,花了几秒钟时间,作为一个年迈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他的表现不算坏。他努力展示着自己曾经统领千军万马的威严。他的兵勇,就是那些皮影。
可一说话,便有些结巴,颤,缓慢,脸上的肌肉跟着不协调地抽动几下:“你坐。”然后递过来一张宣传卡片,“看看,上面都有。”
人来得极少,大部分还是外国人。“这么好的玩意儿,咋就没人关心呢?”他想不通。
《纽约时报》曾描述这家皮影博物馆:“其展品之丰富齐全,堪比卢浮宫的绘画藏品。”
一万多件藏品,放置在玻璃柜中和墙上,密集排列,如同上下班高峰的街头。
崔永平站在一旁,不说话。四周的皮影,那些新娘、新郎、战士、朝臣、神灵,龙、鸟、豹、马和鬼魔也一起静默无声。他说,还有12万件藏品丢在仓库里,其中很多孤品,无处容身,只好不见天日了。
但这种情形或许很快会改变。孤独的“国王”马上要带着他的千军万马离开中国。他期望能在大洋彼岸为它们争来一见天日的机会。
(二)
这地儿太小。
老崔也想扩一扩,没钱。北京的房价跟下了雨后的春笋,看着就高起来,就算在离城区30公里的六环外,也不能轻松置办一处地产。“当初这200多平方米,是以1500元一平方米的价钱买的,搁现在,不敢想,早翻了几倍了。”他说。
但很快,崔永平就能结束这个憋屈的状态。2010年11月底,他们拿到了移民美国的签证。
崔永平说,很快会在纽约开一个分馆,这里算是总馆,至于展品,“反正飞机也方便,两头搬吧。”
“我开博物馆,是想振兴这项艺术,我希望它能再度受到欢迎。”崔永平对《纽约时报》记者说,“在中国,人们不再学习古人的东西。现在流行说‘OK’、麦当劳、芭蕾和流行歌曲。”
所以,俩人打算带着皮影走了。虽然老崔说:“这边肯定不会丢的,我毕竟还是老北京”。
去年11月底,签证办妥,但离开的时间尚未最终确定,“得先忙政府的事儿”。
所谓“政府的事儿”,是北京市“百姓爱心故事”评选及宣讲活动。崔永平和王淑琴,还有他们的皮影博物馆,被评为全市十大代表,名头是:“皮影人生”。
说着话,有人送来证书和奖金,老崔问:领导没来?答:“没,让我捎带过来。”
崔永平有些失落。
为配合政府宣传,央视记者来采访,进馆拍摄,老崔跟人家收费。后来记者告到区里,领导找崔谈心。崔很直,说:“我这是私人博物馆,来看就得收费。”
平日冷清。但一有宣传或活动,崔永平和皮影又会被想起。比如北京奥运那年,他们的表演极多,在鸟巢3天演了4次,一次20分钟。为了这些表演,老崔准备了大半年,做了好多皮影,最大的一张有一个人高,如今挂在博物馆最醒目的地方。
这些应景的节目,不能弥补老两口的失落。他们期望的是对这个艺术本身的关注。
这一年的北京,大家谈论的是房价、车船税和治堵新方案,没人会想起皮影,如同这是另一个世界的物件。
南六环, 远离城市,也如同另一个世界。
(三)
“你想学不,我教你。”崔永平常对来访者说。
他曾是国家一级皮影演员,中风后,只能用左手,依然勉力演出。博物馆里有一个小舞台,不定期给来访者演出。来者中有孩子和青年人,起初也会很欣喜,抢着到后台来看,抓起皮影道具玩儿,可没人愿意当徒弟。
“现在的年轻人,都想着赚钱。”崔永平说。
崔永平家兄妹8个,他排行老大。11岁那年,家里负担不起他的学业,辍了学。16岁,他考进了北京皮影剧团。算是有了能养活自己的地方。
一同入团的,还有18岁的王淑琴。这两个小年轻,学习制作、美术、音乐、导演、演员、操纵……他们没想过,这竟成了一辈子的营生。
彼时的北京皮影剧团,公办单位,30多名演员,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匮乏的年代,四处演出,很吃香。
用一只手抓着三根操控杆,上下左右翻飞,才能让皮影活起来。小小的皮影,头、身子、手和脚,关节和真人一样多,协调起来,可不容易。30多人里,崔永平技术最好,王淑琴紧随其后,两人渐渐惺惺相惜,成了恋人。
1967年,文革之初,剧团解散,大家各奔东西。崔永平和王淑琴结了婚,被分配到北京第一炼钢厂。崔永平负责铲煤,王淑琴负责观察水泵。很快,他们生下一男一女。
即便在锅炉水泵前,崔永平和王淑琴也没有忘记皮影。偷偷藏起的100多件皮影,成了他们度过那段艰难岁月的精神支柱。为了这些宝贝不被破坏,他们挖地三尺,将皮影藏在地板的砖块下。
走出炼钢厂已是12年后。中国,刚刚推开改革之门。
他们撬开砖块,挖出皮影,然后四处联络,很快,原先四处散落的北京皮影剧团的“幸存者”,又聚在一起。
四处巡演又开始了。他们期待能找回昔日的荣光。
1983年,他们去德国、奥地利、法国和意大利,在45个城市里表演。回忆往事,崔永平感慨不已,“那真有重生之感”。
巡演期间,他们得知法国有一家中国皮影博物馆,就去看。他们还看到,法国国家电影博物馆一进门就挂着一幅中国皮影,文字解说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好多老祖宗的皮影道具,都被收藏在此,崔永平一边看,一边心疼。那时国内尚无一家皮影博物馆。
“要看你们那里没有的皮影宝贝,来我们这儿来。”这句话很刺激崔永平。从明代起,西方传教士便开始将中国皮影带到欧洲,几十个国家都有皮影博物馆,成立了皮影研究会、皮影剧团,甚至还有皮影出版物。德国诗人歌德在38岁生日时,就在他的别墅里专门演出了中国皮影。
当时一个法国人担任讲解,崔永平自告奋勇:“这些我比你熟悉,我来给大家讲。”不料法国人不屑:“你讲?你们国家有这样的博物馆吗?你讲不了。”
这刺激大了。崔永平发誓,回国就建个博物馆。
这个念头扎在心里,开始生长。
此后的几年里,崔永平走南闯北,从一些老艺人手中将许多皮影精品买回来。其中既有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皮影作品,也有河北、山东、四川、陕西等地不同题材的皮影样本。
王淑琴说,为了收一幅明代的黑白雕刻皮影,崔永平发着高烧爬山,半山坡就晕倒了,后来被人用牛驮上去,才在山顶上见着那位藏皮影的老村民。
藏品数量迅速增加。他们从河北的一村庄中搜集到一套明代描绘18层地狱酷刑的皮影。在另一村庄的垃圾堆里,他们找到一扎讲述二战时中国抗日的皮影。
此时的北京城,正掀起城市改造的新高潮,很多老房子被拆掉,环路不断外扩。人们高谈经济至上,车子越来越多,老北京人和他们钟爱的东西,正陆陆续续远离了城市中心。
(四)
但一场大病,让博物馆计划延迟了十余年。
1992年的12月底,繁忙的年关演出后,47岁的崔永平累倒了,整整昏迷了13天。医生对家人说,你们想开点,就算醒过来,也是个植物人。
崔永平醒了过来,起初不能说话,手也不听使唤,但意识清醒。他后来回忆说:那会儿满脑子就是皮影,人都死了一回了,除了皮影,没什么好牵挂的了。
接下来的5个月,为建博物馆积攒的资金都变成了药罐子和药费单。
没钱了。家徒四壁,空有一房间皮影。
老两口托人在新街口老宅附近置办了一个报摊,顺带卖些香烟饮料,还经营公用电话。那时还没手机,这电话,来打的人还真多。
崔永平每天看电话,结结巴巴地和人说话,也是一种康复训练。
老崔每天要服用大量药物。直到1995年,一个香港老板听说了这对国家一级演员沦落街头卖香烟,找了过来,无偿提供药物,才帮他省下一大笔医药费。“没这笔钱,这博物馆还要晚不知多少年。”
右手依旧偏瘫,但老崔又背起背包,重新收集皮影。
这个时期,一些小皮影,经过包装设计,一改皮影戏曲人物的造型,摇身一变成了时髦的装饰品。制作皮影的机器也出现了,彻底改变了流传上千年的手工雕刻工艺,机器咔嚓一下压出来的半成品数量,顶得上一位技师半个月的劳动成果……从过去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上世纪60年代的革命现代戏、样板戏人物,再到NBA球星,皮影的形象丰富了。
但在崔永平和王淑琴眼里,制作皮影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机器无法取代。
最好用驴皮。和牛皮不同,驴皮能清晰看到有三层。王淑琴说,不同的皮层,有不同的用处,第一层吃,第二层用,第三层穿。“皮影用料只用第二层。”
制作一个皮影人,可能耗时数周:先把牛皮或驴皮刮制到呈透明状,然后在皮上雕刻造型,数千刀方能完成,之后再对成品进行手工敷彩。几千刀里,有一刀不对,皮子要么断了要么卷了,就得重做,特别是一些人物脸谱,丝丝入扣,容不得一点马虎。
因此,他们不只收藏皮影,还收藏了许多制作皮影的精致工具。
2004年4月,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终于开馆。媒体纷至沓来,外国人更多。崔王二人再次被邀请到外国演出和讲座。
在国外,两人享受了国内没有过的掌声和热情。“外国人特别喜欢中国的皮影,过圣诞节啊,大使夫人、孩子过生日啊,我们俩必到,再找3个学生,5个人就能把舞台支起来表演了。”
此时,两位六旬老人站在博物馆小舞台的幕布后面表演,往日的激情又回到他们脸上,“哪次不是返场七八次,掌声雷动啊!”
很多外国留学生慕名前来,“从制作到表演,他们学得津津有味。”来自德国汉堡的托梅·路易丝,学成后回汉堡办起了自己的皮影博物馆,这位77岁高龄的老教师,依然时常和老崔交流皮影艺术。
在国外,他们更有名,更能感到幸福。
(五)
博物馆完全靠两位老人的退休金和出售手工皮影维持。他们也曾计划收徒弟办剧团,但搞博物馆费尽了心血,不得不搁浅。
年纪大了,他们日益感到身心疲惫。在儿子的劝说下,他们终于决定,去美国,让皮影博物馆在那获得荣光。
其实早就有出国的机会。1988年,德国一家机构邀请他去讲授皮影艺术,让他定居。老崔想来想去,没敢去,怕被认为是叛国。
但二十多年后,却真地下决心要离开了。他们觉得,自己毕生的工作,和爱,在这个国度似乎都没有了存留的价值。
“我手头上有张美国博物馆的清单。到美国后,我逐一拜访。”王淑琴此前对前来采访的《纽约时报》记者说,“要是我死了,这门艺术将会怎样?”
或许也不至于如此悲观。
四川都江堰的赵树同也是一位皮影收藏家。他从1980年代开始收集皮影,至2003年已经收藏了4.7万余件。这些用700多头毛驴皮制作的皮影,足够装备200多个皮影剧团。
赵树同也计划建立自己的博物馆。但与崔永平不同,这个设想中的博物馆参观免费,靠附加产业盈利。他在今年7月的成都融资峰会上,展示了这个皮影艺术博物馆项目,共需融资2000万元。
湖北也有一位同样执著的老人。仙桃市郑场镇62岁的郑先忠,原是镇文化站站长,从1996年起就在工作之余收藏皮影,2004年退休后便全职收藏。7年间,他深入川陕甘等10省120多个县市的千余村庄,收购皮影及杂件2万余件,现存精品5000余件,整整装满了18口大木箱。经鉴定,郑先忠的皮影藏品中,有350件为清代流传至今的实物。
作为中国皮影戏一大流派的皖南皮影,也有了自己的居所。安徽省宣城市水东镇农民何泽华,用多年积蓄的约70万元成立了一家皖南民间皮影博物馆,收藏有清代、民国等各时期流传下来的皮影万余件。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数字皮影戏博物馆,也对皖南皮影戏的现存品进行了图像采集工作,力图对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保存。
在藏品数量上,他们和崔永平没法比;但在资金上,这些民间努力都和老崔有着或多或少相同的命运。
另一家私人博物馆“龙在天皮影博物馆”也许可以提供另一种思路。这家藏有近万件皮影精品的博物馆,坐落在北京海淀区一个面积达2000平米的皮影文化艺术城里。创始人林中华在35岁时才转型做皮影艺术的推广。曾做过记者的林中华认为,要保存皮影艺术,只靠政府和博物馆不行,还必须能经营、有收益。他的皮影艺术城,经常请全国各地的老皮影艺人来演出,并且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兴趣。
和老崔两口子的灰心失望不同,林中华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皮影艺术本身并不是不好,也不是人们不喜欢它,但是缺少一种注入的力量。它现在属于半睡眠的状态,我们要激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