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内容有个大体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1、看虚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和句首助词有夫、盖、初、唯,以及表敬副词窃、请、谨、敢等等;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斯岂等等;感叹词呜呼、嗟夫、噫、噫嘻、悲夫等常放在句首,一般可在它们前后点断;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耳(尔)等等。
放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焉等等。
【例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虚词有:夫;句中的虚词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例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这一语段中可位于句中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
了。
2、找名词、代词
和现代汉语一样,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在它们的前后基本上也可以断出句读。
【例3】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这一例断句时同学们如果能注意句中着重标出的那些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结合哉、者、兮、矣等虚词就基本可以断句了。
3、查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4】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吾无逾于人乎/墨子曰/吾将之太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墨子曰/何故/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墨子曰/吾亦以子为足以责。
这一语段有引文标志“曰”6处,句末文言虚词“乎”、“也”两处,顶真修辞一处,重复出现的名词“墨子”、“耕柱子”8处,找到这些词,句子就断得差不多了。
4、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反复、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利用这些修辞,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顶真:【例5】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例6】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根据顶真的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来考虑句读。
反复:【例7】“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 这几句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这三种修辞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它又造成了文言文句式整齐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方便断句。
【例8】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例9】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5、辨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有特点,断句时应牢记:固定结构莫拆散,特殊句式掌握住。这些文言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例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例11】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也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另外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依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例12】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例13】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这一例中“此四者”一词是对上文鳏寡孤独四类人的总结,抓住了这一句,文意就贯通了,句子也就断好了。
7、懂常识
词语的发展往往与社会是同步的,到如今许多词语的意义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断句时,须注意这些特殊的词汇现象。
【例14】洪于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
这段文字写臧洪守东郡,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叫部下将士和百姓弃城逃命,断句时应注意这段话中的复音词“无事”,它是“没有必要”,“犯不上”的意思,如果误解成现代汉语的“无事生非”就很可能把句子断错。
此外,还要懂得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例15】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
【例16】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例17】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例18】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文书/谓之权直。
如例15中的“少小”指“少年时代”,这是古人常用词语,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就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之句,懂得这点就不能将标点点在“少小”之后,否则就不象话了。
例16这句话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说彗星在西方出现,一共16天,不是说夏太后死在16日那天。因为古人一般是以干支纪日的,比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在《史记》中,数字与“日”连用总是说多少天,而不是说某月某日,因此这句话就不能在“十六日”前点断。
例17出自袁枚的《黄生借书说》,“省记”是把它清楚地记在脑子里的意思。过去中了进士的人,他的名字就上通到朝廷上,叫做“通籍”,“通籍后,俸去书来”是说通籍后俸禄可以买书,知道这点文化常识,就不会在“通籍”与“后”之间误点了。同样,例18中的“学士”、“直院”、“权直”是宋代翰林的官制。宋代翰林学士掌管起草制诰诏令,别的官到该院未被任命做学士时,叫做“直院”,该院一时缺官员而暂由别的官掌管文书,叫做“权直”,若不懂这点,很容易误断。
文言文中文史知识内容较多,涉及到古人的衣食住行礼等各方面,高考一般考查中学课本里学过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做有心人,将课本上出现的文化常识熟记于心,这样才能从容应试。
8、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
【例19】“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争投水”后也应断开。
当然,以上讲的一些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使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方能奏效。
【例20】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四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句中虚词“而”可断一处;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审稿:刘起增 编校:黄婷婷)
1、看虚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和句首助词有夫、盖、初、唯,以及表敬副词窃、请、谨、敢等等;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斯岂等等;感叹词呜呼、嗟夫、噫、噫嘻、悲夫等常放在句首,一般可在它们前后点断;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耳(尔)等等。
放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焉等等。
【例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虚词有:夫;句中的虚词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例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这一语段中可位于句中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
了。
2、找名词、代词
和现代汉语一样,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在它们的前后基本上也可以断出句读。
【例3】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这一例断句时同学们如果能注意句中着重标出的那些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结合哉、者、兮、矣等虚词就基本可以断句了。
3、查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4】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吾无逾于人乎/墨子曰/吾将之太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墨子曰/何故/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墨子曰/吾亦以子为足以责。
这一语段有引文标志“曰”6处,句末文言虚词“乎”、“也”两处,顶真修辞一处,重复出现的名词“墨子”、“耕柱子”8处,找到这些词,句子就断得差不多了。
4、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反复、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利用这些修辞,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顶真:【例5】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例6】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根据顶真的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来考虑句读。
反复:【例7】“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 这几句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这三种修辞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它又造成了文言文句式整齐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方便断句。
【例8】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例9】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5、辨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有特点,断句时应牢记:固定结构莫拆散,特殊句式掌握住。这些文言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例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例11】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也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另外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依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例12】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例13】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这一例中“此四者”一词是对上文鳏寡孤独四类人的总结,抓住了这一句,文意就贯通了,句子也就断好了。
7、懂常识
词语的发展往往与社会是同步的,到如今许多词语的意义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断句时,须注意这些特殊的词汇现象。
【例14】洪于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
这段文字写臧洪守东郡,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叫部下将士和百姓弃城逃命,断句时应注意这段话中的复音词“无事”,它是“没有必要”,“犯不上”的意思,如果误解成现代汉语的“无事生非”就很可能把句子断错。
此外,还要懂得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例15】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
【例16】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例17】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例18】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文书/谓之权直。
如例15中的“少小”指“少年时代”,这是古人常用词语,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就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之句,懂得这点就不能将标点点在“少小”之后,否则就不象话了。
例16这句话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说彗星在西方出现,一共16天,不是说夏太后死在16日那天。因为古人一般是以干支纪日的,比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在《史记》中,数字与“日”连用总是说多少天,而不是说某月某日,因此这句话就不能在“十六日”前点断。
例17出自袁枚的《黄生借书说》,“省记”是把它清楚地记在脑子里的意思。过去中了进士的人,他的名字就上通到朝廷上,叫做“通籍”,“通籍后,俸去书来”是说通籍后俸禄可以买书,知道这点文化常识,就不会在“通籍”与“后”之间误点了。同样,例18中的“学士”、“直院”、“权直”是宋代翰林的官制。宋代翰林学士掌管起草制诰诏令,别的官到该院未被任命做学士时,叫做“直院”,该院一时缺官员而暂由别的官掌管文书,叫做“权直”,若不懂这点,很容易误断。
文言文中文史知识内容较多,涉及到古人的衣食住行礼等各方面,高考一般考查中学课本里学过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做有心人,将课本上出现的文化常识熟记于心,这样才能从容应试。
8、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
【例19】“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争投水”后也应断开。
当然,以上讲的一些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使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方能奏效。
【例20】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四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句中虚词“而”可断一处;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审稿:刘起增 编校:黄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