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离不开“言”与“文”的教学。其中,“言”的教学(字词教学)是一个绕不开的坎。学生不仅觉得单调枯燥——书下有注释的学生一看就知道,没有注释的学生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就等着老师讲;而且由于年代久远,学生无法与自己的已知和生活挂钩,再加上文言文中由于词语的多义性,不易记忆且易混淆,学生觉得难学难背,学习的困难加大,导致兴趣低迷,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学生上这种课极其沉闷,没有兴趣。而老师再按部就班地讲,就更难满足学生了。文言文“言”的教学的突破已是迫在眉睫。
时下,课堂上对“言”的处理有两种表现:教师的常规课中,教文言文主要解决字词,句句串讲,字字落实,教得枯燥,解得无味;公开课中,教师主要功夫花在“文”上,很少涉及文言字词,即使有也是蜻蜓点水,缺少情趣。字词虚空,分析架空,教文言文变成了教现代文。其实文言字词教学是很朴实的,但即使是“朴”,也力求在纯朴中教出一点情趣来;即使是“实”,也力求在实在中教出一点意味来。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觉得单调枯燥,继而认为难学难背,还是因为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并未掌握到字词翻译的窍门。笔者尝试用根据上下文语境来推测字词意思的办法,引导学生更快速和高效地理解文章。如何猜才能猜得准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联系上下文语境。词语大都有几个义项,孤立地看,这些义项都是抽象、概括的,在词典上能够查得到的。记住这些义项有必要,但远远不够,因为词语进入文章后,就立即与周围的词、句、段乃至篇发生联系并受到制约,这时词义就变抽象为具体,只有根据词语出现的语境,联系上下文仔细分析,才能确定其含义。比如柳宗元的《黔之驴》第一小节中的“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中的“则”,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是“就是”“那么”的意思,如果联系前面一句“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的翻译,就可以很容易猜出“则”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贵州没有驴子,一个喜欢多事的人载运它进入贵州,到了却没什么用处,把它放到山下。“则”的意思就比较容易猜出来了。这也是“则”在初中阶段为数不多的解释为“却”的例子。笔者在上课时稍微提醒学生关注前面一句话的翻译,学生就快速猜出了“则”的意思。
2.借助本义,灵活变换词性。有的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与本义相去甚远,但大多数词语,语境中的含义与本义还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张岱《于园》中“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中的“后”,学生很容易把它翻译为“后面”,这个意思放到句子中是不通的。这时候老师就引导学生变换词性,变成状语“向后”。这样的方位名词变换成状语的例子可以说在古文中层出不穷,学生知一个就可以通一类。如《小石潭记》中的“潭西南而望”也与之类似。再如韩愈《马说》中“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食”,本义为“吃的东西”,放在句子中显然解释不通,根据固有意思变换词性成为动词“喂养”就合理得多。再如魏学洢《核舟记》“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的“峨冠”本身的意思是“高高的帽子”,学生带进句子中就不通,所以一定要根据它本身意思变换词性,变成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就通顺了。
3.分析句式特点,根据对偶猜意思。文言文中的句式很有特点,多以对仗工整的句式出现,一旦我们知道前句或者后句的意思就能猜出字词的准确意思了。比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很显然这两句句式相同,结构相似,对仗工整。但是学生对于“腰”的意思不太明白,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关注它的位置,根据对仗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发现“戴”和“腰”两字的词性应该相同,于是便可得“腰”翻译为“挂在腰间”。再如刘禹锡的《陋室铭》,通篇对仗,也是可以根据句式特点去猜字词意思,在此就不赘述。
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字形入手推测理解,枯燥的文言字词马上就复活了,字词解释便鲜活起来。如果将文言字词教学情趣化,将上述的方法用巧用活,文言文的“言”的教学就不会成为师生难以言说的痛了。
时下,课堂上对“言”的处理有两种表现:教师的常规课中,教文言文主要解决字词,句句串讲,字字落实,教得枯燥,解得无味;公开课中,教师主要功夫花在“文”上,很少涉及文言字词,即使有也是蜻蜓点水,缺少情趣。字词虚空,分析架空,教文言文变成了教现代文。其实文言字词教学是很朴实的,但即使是“朴”,也力求在纯朴中教出一点情趣来;即使是“实”,也力求在实在中教出一点意味来。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觉得单调枯燥,继而认为难学难背,还是因为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并未掌握到字词翻译的窍门。笔者尝试用根据上下文语境来推测字词意思的办法,引导学生更快速和高效地理解文章。如何猜才能猜得准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联系上下文语境。词语大都有几个义项,孤立地看,这些义项都是抽象、概括的,在词典上能够查得到的。记住这些义项有必要,但远远不够,因为词语进入文章后,就立即与周围的词、句、段乃至篇发生联系并受到制约,这时词义就变抽象为具体,只有根据词语出现的语境,联系上下文仔细分析,才能确定其含义。比如柳宗元的《黔之驴》第一小节中的“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中的“则”,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是“就是”“那么”的意思,如果联系前面一句“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的翻译,就可以很容易猜出“则”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贵州没有驴子,一个喜欢多事的人载运它进入贵州,到了却没什么用处,把它放到山下。“则”的意思就比较容易猜出来了。这也是“则”在初中阶段为数不多的解释为“却”的例子。笔者在上课时稍微提醒学生关注前面一句话的翻译,学生就快速猜出了“则”的意思。
2.借助本义,灵活变换词性。有的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与本义相去甚远,但大多数词语,语境中的含义与本义还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张岱《于园》中“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中的“后”,学生很容易把它翻译为“后面”,这个意思放到句子中是不通的。这时候老师就引导学生变换词性,变成状语“向后”。这样的方位名词变换成状语的例子可以说在古文中层出不穷,学生知一个就可以通一类。如《小石潭记》中的“潭西南而望”也与之类似。再如韩愈《马说》中“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食”,本义为“吃的东西”,放在句子中显然解释不通,根据固有意思变换词性成为动词“喂养”就合理得多。再如魏学洢《核舟记》“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的“峨冠”本身的意思是“高高的帽子”,学生带进句子中就不通,所以一定要根据它本身意思变换词性,变成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就通顺了。
3.分析句式特点,根据对偶猜意思。文言文中的句式很有特点,多以对仗工整的句式出现,一旦我们知道前句或者后句的意思就能猜出字词的准确意思了。比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很显然这两句句式相同,结构相似,对仗工整。但是学生对于“腰”的意思不太明白,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关注它的位置,根据对仗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发现“戴”和“腰”两字的词性应该相同,于是便可得“腰”翻译为“挂在腰间”。再如刘禹锡的《陋室铭》,通篇对仗,也是可以根据句式特点去猜字词意思,在此就不赘述。
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字形入手推测理解,枯燥的文言字词马上就复活了,字词解释便鲜活起来。如果将文言字词教学情趣化,将上述的方法用巧用活,文言文的“言”的教学就不会成为师生难以言说的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