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成书画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等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铁成书画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吴广生
  
  华网北京9月12日专电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书画作品展12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这是王铁成继十年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书作展后,再度亮相中国美术馆。
  2000年4月,王铁成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影暇翰趣——王铁成书作展》,当时观者如潮,盛况空前。这次的《依旧潇洒——王铁成书画作品展》,应邀的王昆、谢芳、于蓝、田华、邓玉华、王馥荔、刘兰芳、姜昆以及韩美林、欧阳中石、徐沛东等数十位名人明星悉数到场,可谓群星灿烂。
  据了解,王铁成自幼学习书法,弱冠之年曾在家中举办书展,在亲朋好友中传为美谈。他70岁开始作画,并出版有书画集。本次书画展展出了他近年创作的70余幅作品,书画各半,其中的以梅竹兰菊松以及葡萄、石榴为题材的12条幅,书录周恩来语“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的草书,吸引了众多观众欣赏。欧阳中石题赞:“业专影视化入神出,暇拈宝章笔骋翰香”。
  
  《依旧潇洒——王铁成书画作品集》首发
  
  2010年9月12日,正值金秋季节,首都北京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由本刊编辑出版的《依旧潇洒·王铁成书画作品集》在中国美术馆主楼大厅首发,成为王铁成书画展开幕式最亮的风景线。前来参观展览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张思卿,中宣部原副部长翟泰丰,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中国文联副主席刘兰芳、吴雁泽,首都文艺界著名人士王昆、于蓝、谢铁骊、吴祖强、朱琳、郑榕、贾铨、蓝天野、田华、李光羲、王紫薇、陶玉玲、苏叔阳、徐沛东、姜昆、王成喜、李燕、赵青、刘秉义、于淑珍、邓玉华、李羚、濮存昕、李雪健、郁钧剑、王馥荔、邓婕、王印权、陈宝国、范圣琦、张道成等四百多位社会各界名流一边观赏书画原作,一边翻阅作品集对照,纷纷称赞铁成先生书画语言自成体系、独具特色;书画艺术自成风格、雅俗并济;书画境界自得其乐、气韵已高。
  《依旧潇洒·王铁成书画作品集》共选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各种题材各种书体的书法、水墨画作品70余幅,正如阎正先生在《序》中写道:观其字,此中有白贲之美,非书法大家潜心多年食古而不化不能为也,观其布局,淡泊宁静,不落一丝尘埃,可读出五蕴皆“道”之境界。
其他文献
2007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耀州窑博物馆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在西安及周边地区征集耀州窑瓷器200多件。这批文物多来源于西安市西大街的拓宽改造工程工地,器物以青瓷为主,其中有五代青瓷13件套,器型有碗、盏、盘、洗、盏托、执壶、瓶等,现将其介绍如下,与读者共赏之。  1 天青釉碗(图1—1、图1—2),高6.7厘米,口径17.2厘米,底径7.2厘米。敞口,
期刊
最早的布币——平肩弧足空首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铸行钱币的国家,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的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形似海贝的铜金属贝以及形状似铜铲,但只有13厘米长的原始空首布币。原始布币的发现,使我们认识到后来出现的空首布以及更迟出现的折布、方足布、圆足布、锐角布等布币,是由劳动工具——铲(指一种可以装柄的用来松土除草的农具,古代称“铸”,镩与布同音,布币的称谓源于此)演变而来的。空首布是
期刊
珂罗版印刷,又称玻璃版印刷,它是照相平版印刷工艺的一种。1852年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发现经过铬酸盐处理的明胶膜层曝光后表面会发生硬化的现象。1867年至1871午间德国慕尼黑摄影师阿尔贝特根据这一原理,以玻璃版基用于实际印刷,从而发明了珂罗版印刷。清末民初珂罗版印刷传入我国,由于它较之依靠临摹复制、木版水印等传统复制方法具有高效,墨色层次丰富、逼真等优点,所以成为复制中国书画较为理想的印刷术。  
期刊
艺术大师黄宾虹先生在1948年八十五岁那年应杭州市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之聘请从北京来到杭州,结束了老人家旅居北平十一年的生活。杭州艺专的领导为宾老安排居住在西子之滨,临近岳坟及宝石山的栖霞岭。此地得湖山之胜,自古乃名人雅士理想的居住之地,黄宾老艺术生命的最后七年,即艺术成就颠峰时期都是在栖霞岭度过的。  多数研究黄宾虹学术的人士都一致公认老先生传世的精品大都产生在他八十至八十八岁,即白内障手术前的八九
期刊
日本是最早仿照中国钱币形制铸行方孔圆钱的国家,公元708年,即唐景龙二年,日本奈良朝元明天皇首次仿效中国钱型铸造了“和同开珍”小平钱,此后,各朝天皇又累计铸钱11种,即“万年通宝”、“神功开宝”、“隆平永宝”、“富寿神宝”、“承和昌宝”、“长年大宝”、“饶益神宝”、“贞观元宝”、“宽平大宝”、“延喜通宝”、“乾元大宝”等,连同“和同开珍”,日本钱币学家合称为“皇朝十二文钱”,是日本铸钱的第一阶段,
期刊
笔者藏有一枚“太平天国”大花钱(图1),黄铜质,直径109毫米,厚4毫米,重210克,钱体较为轻薄,红斑褐锈,包浆熟旧,图纹清晰。在花钱正面有“太平天国”四个宋体字,字体端庄严谨。笔划有力,边沿框内凸起“双龙戏珠”纹,龙体粗犷,顶端“宝珠”,火焰四射,下端龙尾之间饰有“寿山福海”纹。花钱背面正中“圣宝”两字,庄重得体,两旁“双凤朝圣”,起舞翩翩。边沿框内饰有宝盖、法轮、金鱼、宝伞、妙莲、宝瓶、盘肠
期刊
自从上世纪对耀州窑的大面积发掘工作开始以来,特别是发现了五代地层并出土了一批高档器具后,关于耀州窑的性质及其与明代以来广为传之的“柴窑”的关系便成为古陶瓷界讨论的一个话题。笔者认为要讨论这个话题,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从五代耀州窑出土器物去看其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也应从有关柴窑的文献记载中探讨它的特点和性质。本文主要是对五代耀州窑的出土器物及工具——陶范作以解析,并根据这些分析来判断五代耀州窑
期刊
一    文物收藏者有很多种,有的挥金如土,盲目追求藏品的经济价值,而从不着眼藏品的研究,做一个纯粹的“保管员”,到头来换回满屋子赝品和次品,金钱上的损失不消说,精神上的打击则更甚,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和他的藏品最终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另一种收藏家对心仪的藏品也是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但他们更注重藏品的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不断地学习、淘汰,去芜存菁,藏品不多却几乎件件皆精,既保护了珍贵的文物,同
期刊
特别关注:    岭南风范——杨天颐画展将于2010年11月5日至20日在北京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举办,这也是杨天颐君在北京、广州、山东展览之后的又一次个人画展,每次画展结束后,百分之八十的画作都被观者和藏家竟相收购。本次展览汇集了杨天颐近年来潜心创作的作品80余幅,这些作品包括了山水、人物、花鸟、动物等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2010杨天颐画集”也已结集出版。    杨天颐先生出身于书画世
期刊
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傅山生平博通经史诸子之学,取得卓然杰出的成就早已有定论。在艺术方面,他又是书画家,论书法提出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此论发聋振聩,彰显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精神。近三十年来书法理论界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思想、个人品性等方面综合分析四“宁”四“毋”,大多认为傅山书论归于“大巧若拙”,“贵得天倪”。还有学者深入探讨其审美观,渊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