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职的科研工作滞后于教学,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本文分析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科研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历经近10年的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0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84所,年招生规模超过310万人,在校学生近90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的48%。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类型,具有教学、科研和服务经济的功能。高职教育也已经开始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充分体现它应有的生命力。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科研工作出现了滞后,成为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采取有效策略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1当前高职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教师认为高职科研基础薄弱,科研能力无法与本科院校及专业科研机构抗衡,并且搞科研难度大,花时间耗精力,不如一本教案长年教学来得容易,科研工作由本科院校和专业科研机构承担就够了,自己只要抓好教学就行。高职科研课题立项,高层次、资助经费多的项目争取不到,争取到一般项目而资助的经费又少甚至没有,学校配套资助也相当有限,有时还得个人先掏腰包,科研工作变得吃力不讨好,没有动力。部分高职院校还缺乏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没有系统地提出责任物质、精神一体化激励措施并抓好落实,临时想起或领导高兴就奖励,既没有从责任上落实任务,也很少从精神层面和物质上给予奖励刺激,所以,教师参加科研工作积极性不高。
(2)教师科研能力普遍偏低高职院校尤其是新建的高职院校多是由中专升格的,其发展时间短,师资存在着先天不足。就科研力量来说,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目前,高职教师队伍中有硕士、博士的学历教师不多,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所占比例也偏低,科研队伍中缺乏领军人物,而新进的年轻教师又缺乏科研经验。
(3)科研方向不够明确。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高职科研是满足于教育教学研究或服务地方经济还是要“赶”“超”本科院校?相当一部分高职院存在:定位低了丢高职属于高等教育的面子,定位高又由于基础薄弱无法赶超,处于两难境地。“两难境地”导致:发展较快的高职院校科研盲目追赶普通高等教育科研;发展较慢的高职院校科研有的只停留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有的甚至懒得组织,“科研”只停留在教师评职称时需要的论文写作上。
(4)科研管理不够到位。大多数高职院校成立时间不长,科研管理工作还很薄弱。一是科研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虽然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但科研尚未受到普遍重视,科研管理层级领导负责制尚未确立,不少院校还没有成立独立的科研管理机构,日常科研管理工作多由教务处兼管,而繁杂的教学事务使教务处管理人员无暇分身,科研管理工作往往形同虚设;二是规章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尚未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系统、有序的科研管理办法,科研管理工作临时性、随意性多;三是从事科研管理人员大部分是新手,缺乏科研管理工作的知识和经验,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对高职科研管理“管什么”“怎么管”“如何才能管得好”没有充分的认识,工作停留在统计员、信息员和一般事务处理的角色上,不会管、不善管的情况比较普遍,管理水平与高职院校发展还不太相适应,更达不到新形势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所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
2 搞好高职科研工作的主要对策
2.1 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科研观
加强高职科研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教职工对高职科研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开展高职教育研究,可以将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教学,实现教研相长,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认识到开展科研工作,可以带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认识到通过科研可以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并通过从生产实际得来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推广科研课题的成果,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可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还可以为学校发展筹集资金,同时从生产一线获得的最先进、最前沿、最实际的科研成果整合进教材及课程内容,可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实现校企双赢。只有从根本上让教职工尤其是科研主力教师明确科研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让他们充分认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帮助他们走出认识误区,提高参与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明确方向,准确定位
高等职院校科研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找准自身科研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特性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方向和定位,以应用性为主题,为教学服务,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服务。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要密切与地方经济的关系,以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为依据,制定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一般来说,行业类高职院校自然应以本行业专业方向的问题研究为主,综合类的高等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集中力量抓一两个主攻的专业学科,确定科研重点,形成自己在当地、本领域的科研优势。高职科研要尽量专一,教师要集中精研一门专业、一个科研方向,这样容易把握、容易出成果。如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就会浪费时间、精力,也很难产生有分量、有深度的成果。同样,任何一所高职院校也要有自己科研的侧重点,有本校科研的主攻方向,并以此为基点形成自身的科研优势与特色。
2.3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是高职院校的科研主体。他们科研能力制约着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传帮带。高职院校应把学历层次高、专业理论基础雄厚、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科研能力强,并已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教师,定为学院专业学术带头人,建立专业学术带头人队伍。将具有一定学历和学术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确定为学术骨干,列入学院科研人才培养对象。专业学术带头人与培养对象建立帮带关系,实行导师制,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包括3~4年达到的目标,专业学术研究主攻方向、年度要求、采取的主要措施,必需的基础条件等。专业学术带头人要带领培养对象参加重大项目的科研课题组研究,开发他们的科研思维和一般项目科研课题由培养对象个人承担,提高他们独立科研工作能力。
二是加强培训。制定培养规划,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或科研单位参加有关的研修班或做访问学者,学习最新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建立学术交流基地,定期安排学术带头人轮流进行学术讲座,定期邀请区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到校作专题辅导;联系承办国内各种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全国各种学术流。
三是加强实践。为教师提供科研工作实践平台,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采取岗位轮换形式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生产第一线实践锻炼,支持他们开展各项调研活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让给青年教师承担院级课题的方法,给他们压担子,促进他们科研能力的提的中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组,扩大中青年教师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中青年教师自主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促使年轻优秀人才在科研岗位上挑大梁,以科研实践提高他们的整体科研水平。
2.4 强化科研管理,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1)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体制。促进科研工作高效运行实行科研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执行整体领导和层级领导相结合制度。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由院长主持并负完全责任,分管副院长直接领导科研工作。各处室、各系(部)和各教研室科研工作由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负本级责任。学院与学院之间、学院与地方科研机构或企事业单位之间合作完成科研项目或联合成立科研中心(所),学院院长参与项目和机构领导。成立学术委员会,成员由有关院领导、院系学科带头人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审议协调全校科研工作,审定学院中长期科研、教学规划和年度科研、教学计划等;成立科研处,负责科研管理的日常事务和整体组织协调。
(2)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一要把科研管理人员从“纯管理者”中解脱出来,从现实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科研管理能力。安排他们兼任教师,参加高职教育教学,随时了解高职教育情况;安排他们参加学院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组课题研究,让他们亲身体会课题研究各环节工作及要求,认识科研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现实科研工作中领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措施,以便更好地为课题研究做好服务工作。二要强化科研管理人员岗位学习和实践,从管理实践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定期组织科研管理人员到科研管理优秀的兄弟院校参观,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科研管理好的经验和做法,弥补自身不足。保持与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的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学术研讨会动态,有计划地合理安排科研管理人员参加国内各种科研管理研讨会,了解掌握国内外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前沿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科研管理创新能力。
(3)制定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规范科研管理秩序。建章立制并抓好落实可使管理活动正常运转,使人、财、物、信息能够合理流通,是规范学校科研管理,使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的基本保证。高职科研工作管理的制度化是科研管理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通过建章立制,可使大家从事科研活动有明确的方向,知道提倡什么、奖励什么、反对什么,从而使学校的科研管理趋于统一和稳定。各高职院校应建立起适合本院校的科研管理办法以及奖励、资助等制度,以便有效指导科研管理实际。
(4)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工作积极性责任激励。即是把科研工作以任务形式下达,对不同专业技术职称教师的科研工作量提出相应的责任要求,改变高职教师无科研任务现状,使高职教师在思想上形成科研工作责任意识,促使其主动或被动自觉参与科研工作。精神补偿,即通过科研先进、优秀评选,给予先进或优秀单位及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并通过文件传递和网络传输,采取图片和简要事迹文字介绍形式设立科研工作先进荣誉展,对他们进行典型报道和宣扬,提高他们的社会知名度,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地开展科研工作。经济补贴,即是将科研工作与经济利益挂钩,凡申报市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均给申报者一定的申报奖励费;获得立项的,给予立项资助经费的同时,给予相应等级的立项奖;对获奖的科研项目和论文,按奖金和级别高低加倍奖励;给予科研人员支取劳务费,将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与其贡献直接挂钩。除此之外,还可把科研工作以效益提成、技术入股形式参与科研课题,把技术、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只要建立起全方位的科研激励机制,从物质、精神、责任中给予科研人员足够的奖激励,让他们从激励中体会到有关领导和部门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对他们科研工作的认可,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潘海燕.教师的教育科研与专业发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 郑慧琦.教师成为研究者.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 王文岩.我国政府科研经费动机机制初探.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 唐锡海.高职科研工作的特征与原则.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6.
关键词:高职教育科研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历经近10年的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0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84所,年招生规模超过310万人,在校学生近90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的48%。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类型,具有教学、科研和服务经济的功能。高职教育也已经开始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充分体现它应有的生命力。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科研工作出现了滞后,成为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采取有效策略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1当前高职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教师认为高职科研基础薄弱,科研能力无法与本科院校及专业科研机构抗衡,并且搞科研难度大,花时间耗精力,不如一本教案长年教学来得容易,科研工作由本科院校和专业科研机构承担就够了,自己只要抓好教学就行。高职科研课题立项,高层次、资助经费多的项目争取不到,争取到一般项目而资助的经费又少甚至没有,学校配套资助也相当有限,有时还得个人先掏腰包,科研工作变得吃力不讨好,没有动力。部分高职院校还缺乏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没有系统地提出责任物质、精神一体化激励措施并抓好落实,临时想起或领导高兴就奖励,既没有从责任上落实任务,也很少从精神层面和物质上给予奖励刺激,所以,教师参加科研工作积极性不高。
(2)教师科研能力普遍偏低高职院校尤其是新建的高职院校多是由中专升格的,其发展时间短,师资存在着先天不足。就科研力量来说,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目前,高职教师队伍中有硕士、博士的学历教师不多,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所占比例也偏低,科研队伍中缺乏领军人物,而新进的年轻教师又缺乏科研经验。
(3)科研方向不够明确。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高职科研是满足于教育教学研究或服务地方经济还是要“赶”“超”本科院校?相当一部分高职院存在:定位低了丢高职属于高等教育的面子,定位高又由于基础薄弱无法赶超,处于两难境地。“两难境地”导致:发展较快的高职院校科研盲目追赶普通高等教育科研;发展较慢的高职院校科研有的只停留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有的甚至懒得组织,“科研”只停留在教师评职称时需要的论文写作上。
(4)科研管理不够到位。大多数高职院校成立时间不长,科研管理工作还很薄弱。一是科研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虽然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但科研尚未受到普遍重视,科研管理层级领导负责制尚未确立,不少院校还没有成立独立的科研管理机构,日常科研管理工作多由教务处兼管,而繁杂的教学事务使教务处管理人员无暇分身,科研管理工作往往形同虚设;二是规章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尚未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系统、有序的科研管理办法,科研管理工作临时性、随意性多;三是从事科研管理人员大部分是新手,缺乏科研管理工作的知识和经验,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对高职科研管理“管什么”“怎么管”“如何才能管得好”没有充分的认识,工作停留在统计员、信息员和一般事务处理的角色上,不会管、不善管的情况比较普遍,管理水平与高职院校发展还不太相适应,更达不到新形势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所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
2 搞好高职科研工作的主要对策
2.1 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科研观
加强高职科研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教职工对高职科研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开展高职教育研究,可以将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教学,实现教研相长,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认识到开展科研工作,可以带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认识到通过科研可以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并通过从生产实际得来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推广科研课题的成果,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可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还可以为学校发展筹集资金,同时从生产一线获得的最先进、最前沿、最实际的科研成果整合进教材及课程内容,可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实现校企双赢。只有从根本上让教职工尤其是科研主力教师明确科研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让他们充分认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帮助他们走出认识误区,提高参与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明确方向,准确定位
高等职院校科研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找准自身科研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特性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方向和定位,以应用性为主题,为教学服务,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服务。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要密切与地方经济的关系,以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为依据,制定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一般来说,行业类高职院校自然应以本行业专业方向的问题研究为主,综合类的高等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集中力量抓一两个主攻的专业学科,确定科研重点,形成自己在当地、本领域的科研优势。高职科研要尽量专一,教师要集中精研一门专业、一个科研方向,这样容易把握、容易出成果。如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就会浪费时间、精力,也很难产生有分量、有深度的成果。同样,任何一所高职院校也要有自己科研的侧重点,有本校科研的主攻方向,并以此为基点形成自身的科研优势与特色。
2.3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是高职院校的科研主体。他们科研能力制约着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传帮带。高职院校应把学历层次高、专业理论基础雄厚、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科研能力强,并已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教师,定为学院专业学术带头人,建立专业学术带头人队伍。将具有一定学历和学术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确定为学术骨干,列入学院科研人才培养对象。专业学术带头人与培养对象建立帮带关系,实行导师制,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包括3~4年达到的目标,专业学术研究主攻方向、年度要求、采取的主要措施,必需的基础条件等。专业学术带头人要带领培养对象参加重大项目的科研课题组研究,开发他们的科研思维和一般项目科研课题由培养对象个人承担,提高他们独立科研工作能力。
二是加强培训。制定培养规划,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教师到国内重点大学或科研单位参加有关的研修班或做访问学者,学习最新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建立学术交流基地,定期安排学术带头人轮流进行学术讲座,定期邀请区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到校作专题辅导;联系承办国内各种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全国各种学术流。
三是加强实践。为教师提供科研工作实践平台,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采取岗位轮换形式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生产第一线实践锻炼,支持他们开展各项调研活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让给青年教师承担院级课题的方法,给他们压担子,促进他们科研能力的提的中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组,扩大中青年教师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中青年教师自主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促使年轻优秀人才在科研岗位上挑大梁,以科研实践提高他们的整体科研水平。
2.4 强化科研管理,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1)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体制。促进科研工作高效运行实行科研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执行整体领导和层级领导相结合制度。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由院长主持并负完全责任,分管副院长直接领导科研工作。各处室、各系(部)和各教研室科研工作由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负本级责任。学院与学院之间、学院与地方科研机构或企事业单位之间合作完成科研项目或联合成立科研中心(所),学院院长参与项目和机构领导。成立学术委员会,成员由有关院领导、院系学科带头人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审议协调全校科研工作,审定学院中长期科研、教学规划和年度科研、教学计划等;成立科研处,负责科研管理的日常事务和整体组织协调。
(2)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一要把科研管理人员从“纯管理者”中解脱出来,从现实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科研管理能力。安排他们兼任教师,参加高职教育教学,随时了解高职教育情况;安排他们参加学院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组课题研究,让他们亲身体会课题研究各环节工作及要求,认识科研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现实科研工作中领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措施,以便更好地为课题研究做好服务工作。二要强化科研管理人员岗位学习和实践,从管理实践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定期组织科研管理人员到科研管理优秀的兄弟院校参观,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科研管理好的经验和做法,弥补自身不足。保持与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的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学术研讨会动态,有计划地合理安排科研管理人员参加国内各种科研管理研讨会,了解掌握国内外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前沿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科研管理创新能力。
(3)制定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规范科研管理秩序。建章立制并抓好落实可使管理活动正常运转,使人、财、物、信息能够合理流通,是规范学校科研管理,使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的基本保证。高职科研工作管理的制度化是科研管理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通过建章立制,可使大家从事科研活动有明确的方向,知道提倡什么、奖励什么、反对什么,从而使学校的科研管理趋于统一和稳定。各高职院校应建立起适合本院校的科研管理办法以及奖励、资助等制度,以便有效指导科研管理实际。
(4)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工作积极性责任激励。即是把科研工作以任务形式下达,对不同专业技术职称教师的科研工作量提出相应的责任要求,改变高职教师无科研任务现状,使高职教师在思想上形成科研工作责任意识,促使其主动或被动自觉参与科研工作。精神补偿,即通过科研先进、优秀评选,给予先进或优秀单位及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并通过文件传递和网络传输,采取图片和简要事迹文字介绍形式设立科研工作先进荣誉展,对他们进行典型报道和宣扬,提高他们的社会知名度,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地开展科研工作。经济补贴,即是将科研工作与经济利益挂钩,凡申报市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均给申报者一定的申报奖励费;获得立项的,给予立项资助经费的同时,给予相应等级的立项奖;对获奖的科研项目和论文,按奖金和级别高低加倍奖励;给予科研人员支取劳务费,将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与其贡献直接挂钩。除此之外,还可把科研工作以效益提成、技术入股形式参与科研课题,把技术、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只要建立起全方位的科研激励机制,从物质、精神、责任中给予科研人员足够的奖激励,让他们从激励中体会到有关领导和部门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对他们科研工作的认可,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潘海燕.教师的教育科研与专业发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 郑慧琦.教师成为研究者.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 王文岩.我国政府科研经费动机机制初探.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 唐锡海.高职科研工作的特征与原则.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