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普通教育不同的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其独特的教育目标,要求文化基础课程能为专业服务。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也要求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而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正是贯彻其理念的要求之一,传统政治课堂教学过追求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脱离了学生的专业,忽略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本文从中等职业教育特殊的课堂教学要求的实际出发,对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作了一些粗略的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生活化
与以升学为目的的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活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因此,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
但长久以来,由于思想政治课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思想政治课与未来职业生活的联系,往往被认为是专业课程的附属课程,没有发挥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作用。因此,必须让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回归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密切与生活、与专业的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去实践和体验,促进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含义
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作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具有社会属性,人离开社会就不能称之为“人”。社会生活对人,特别是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当前的社会生活,传递社会发展的各项知识。
但是这些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生活化中的“生活”还有其特殊的含义。除了关注学生当前的社会生活以外,还必须关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与普通教育相比,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关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甚至比关注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更重要。
因为尽管人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但他不会满足于已有的现实生活,也需要不断地超越现实性,追求未来的发展性。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未来生活能否成为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的职业生活。
二、中等职业教育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现的途径
1.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立足生活
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材只是凭借的材料和工具。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为单纯传授知识,而是以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因此,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根据每一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制定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授中职《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中《企业中的劳动者》一框题时,原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为“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一通用的要求。但是,作为一名对未来职业没有认识的中职一年级学生而言,作为一名未来的数控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这一教学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数控专业的发展趋势,我将教学目标延伸到“了解我国数控劳动力资源的现状,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高素质劳动者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高技能劳动者对数控行业的发展的作用,由此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当思想政治课题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以后,学生就发现思想政治课的目标不在空洞,而是能与他们的生活相联系,为他们的未来起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要源于生活,服务于未来职业生活
由于教学目标的转变,即由教授学科知识转变为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和专业,这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准备了前提。
长期以来,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重视专业课程,忽视思想政治课程。而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课缺乏吸引力,也就是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长远发展相去甚远。
同时,与普通高中的思想政治教材不同,中职的思想政治教材不要求学生对知识点少而精的深刻掌握,相反其内容非常丰富,要求学生广而浅的掌握。因此,丰富的教材内容为教师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内容保障。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联系社会实际和具体专业,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或增加,应尽可能地去挖掘学生们生活中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把他们移植到课堂上来,使学生们“身在课堂,心在生活”,真正将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融为一体。
例如,在中职《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中《社会保障》一节中,教材中内容非常多,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六个构成组成部分都一一作了介绍,但是都比较浅,与学生未来就业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险”的部分也没有过多笔墨。因此,在这一节讲授时,我将“社会保险”定位重点。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父母等多种途径,了解无锡市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具体实施情况。并且增加讲解了无锡市几大数控企业职工保险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而且也是学生明确了在未来的就业中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薪金,也要关注隐形的收入——企业给员工提供的保险。
由于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较好地领会了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地是感受到了学习的必要和探索的快乐,在探索中培养了实际运用的能力。
3.教学过程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将学生变成“美德袋”,不断地向其灌输社会认同的道德观、价值观。这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也因此仅仅停留在知识灌输和记忆上,而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为此,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增加生活实践的活动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例如:在学习中职《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中《投资理财》这一框题内容时,我在课前要求学生按兴趣分为“储蓄组、股票组、债券组、保险组”四组,各小组搜集储蓄、股票、债券和保险的相关知识,制作相关宣传资料,并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吸引张老伯将其拥有的20万元进行投资。在课堂上,各小组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了各种投资理财方式的优缺点,极力向张老伯推荐。有的用PPT将收益列为图表,显得直观明确;有的则通过实际的投资成功案例向张老伯推荐;有的则是将其他投资的风险一一列出,明确自己推荐的投资理财产品风险低收益高,非常具有说服力。面对这样的课堂,还需要老师生硬地介绍几种投资理财的具体内容吗?面对这样的课堂,有谁还能说思想政治课是枯燥无味的说教呢?
4.评价体系过程化,保证教学的生活性
良好的评价体系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并帮助人们对自己先前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做出修正,以保证行动之初设定的目标得以贯彻落实。
传统学业评价体系中,学生政治课学业成绩的评定只是通过阶段性的考试来实现的。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往往只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上,对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缺乏具体操作,因此,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是抽象和肤浅的。
而在现代数控企业中,如何评价一个员工,不仅仅看他的产品质量,也需要对员工工作的过程包括劳动态度、个人仪表仪容、工具摆放、机床及周围环境的洁净度等进行评价。通过这种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既全面正确的评价了员工的工作状态,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保证生活性,也可以借鉴企业的相关经验。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实践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评价。中职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社会阅历短缺,在课堂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在学生的课堂实践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对他们的不足给予帮助,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因此,在评价体系中,我加大过程评价,在每一次课堂活动中,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记载,并将过程评价的分数直接记录中最终评价分数里。所以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结合社会生活实践的评定结果作为思想政治课最终学业成绩的一部分就可以在制度上保证政治课教学的生活性。
5.师生关系民主化、平等化、互动性
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在师生关系方面就要求师生之间在课堂上是民主、平等、互动的人性化关系。在教学时必须创设一种多主体的平等对话互动式的课堂交往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民主、平等可言。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课堂的控制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但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可能比教师更早获得信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因此,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给学生以应有的尊重和宽容,倾听学生的声音,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手、动情。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哲学的课堂教学中,我往往更多地采用心理咨询中的倾听的方式进行,将实践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知识、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比如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一课讲授中,我与学生一起坐在课桌边,通过对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先生的采访视频,一起讨论施正荣先生是如何在无锡实现了人生价值,并得出结论。在整节课中,我并没有将书本或个人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而是通过与学生平等的讨论甚至是辩论,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观点。
学生的现实社会生活是中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的源泉,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发展是中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出发点。只有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进行教学,通过教学活动将思想政治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使中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迸发生机和活力,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专业的学习、未来的就业服务。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生活化
与以升学为目的的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活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因此,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
但长久以来,由于思想政治课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思想政治课与未来职业生活的联系,往往被认为是专业课程的附属课程,没有发挥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作用。因此,必须让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回归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密切与生活、与专业的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去实践和体验,促进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含义
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作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具有社会属性,人离开社会就不能称之为“人”。社会生活对人,特别是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当前的社会生活,传递社会发展的各项知识。
但是这些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生活化中的“生活”还有其特殊的含义。除了关注学生当前的社会生活以外,还必须关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与普通教育相比,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关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甚至比关注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更重要。
因为尽管人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但他不会满足于已有的现实生活,也需要不断地超越现实性,追求未来的发展性。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未来生活能否成为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的职业生活。
二、中等职业教育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实现的途径
1.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立足生活
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材只是凭借的材料和工具。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为单纯传授知识,而是以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因此,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根据每一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制定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授中职《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中《企业中的劳动者》一框题时,原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为“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一通用的要求。但是,作为一名对未来职业没有认识的中职一年级学生而言,作为一名未来的数控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这一教学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数控专业的发展趋势,我将教学目标延伸到“了解我国数控劳动力资源的现状,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高素质劳动者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高技能劳动者对数控行业的发展的作用,由此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业观。”当思想政治课题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以后,学生就发现思想政治课的目标不在空洞,而是能与他们的生活相联系,为他们的未来起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要源于生活,服务于未来职业生活
由于教学目标的转变,即由教授学科知识转变为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和专业,这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准备了前提。
长期以来,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重视专业课程,忽视思想政治课程。而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课缺乏吸引力,也就是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长远发展相去甚远。
同时,与普通高中的思想政治教材不同,中职的思想政治教材不要求学生对知识点少而精的深刻掌握,相反其内容非常丰富,要求学生广而浅的掌握。因此,丰富的教材内容为教师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内容保障。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联系社会实际和具体专业,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或增加,应尽可能地去挖掘学生们生活中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把他们移植到课堂上来,使学生们“身在课堂,心在生活”,真正将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融为一体。
例如,在中职《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中《社会保障》一节中,教材中内容非常多,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六个构成组成部分都一一作了介绍,但是都比较浅,与学生未来就业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险”的部分也没有过多笔墨。因此,在这一节讲授时,我将“社会保险”定位重点。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父母等多种途径,了解无锡市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具体实施情况。并且增加讲解了无锡市几大数控企业职工保险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而且也是学生明确了在未来的就业中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薪金,也要关注隐形的收入——企业给员工提供的保险。
由于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较好地领会了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地是感受到了学习的必要和探索的快乐,在探索中培养了实际运用的能力。
3.教学过程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将学生变成“美德袋”,不断地向其灌输社会认同的道德观、价值观。这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也因此仅仅停留在知识灌输和记忆上,而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为此,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增加生活实践的活动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例如:在学习中职《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中《投资理财》这一框题内容时,我在课前要求学生按兴趣分为“储蓄组、股票组、债券组、保险组”四组,各小组搜集储蓄、股票、债券和保险的相关知识,制作相关宣传资料,并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吸引张老伯将其拥有的20万元进行投资。在课堂上,各小组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了各种投资理财方式的优缺点,极力向张老伯推荐。有的用PPT将收益列为图表,显得直观明确;有的则通过实际的投资成功案例向张老伯推荐;有的则是将其他投资的风险一一列出,明确自己推荐的投资理财产品风险低收益高,非常具有说服力。面对这样的课堂,还需要老师生硬地介绍几种投资理财的具体内容吗?面对这样的课堂,有谁还能说思想政治课是枯燥无味的说教呢?
4.评价体系过程化,保证教学的生活性
良好的评价体系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并帮助人们对自己先前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做出修正,以保证行动之初设定的目标得以贯彻落实。
传统学业评价体系中,学生政治课学业成绩的评定只是通过阶段性的考试来实现的。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往往只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上,对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缺乏具体操作,因此,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是抽象和肤浅的。
而在现代数控企业中,如何评价一个员工,不仅仅看他的产品质量,也需要对员工工作的过程包括劳动态度、个人仪表仪容、工具摆放、机床及周围环境的洁净度等进行评价。通过这种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既全面正确的评价了员工的工作状态,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保证生活性,也可以借鉴企业的相关经验。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实践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评价。中职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社会阅历短缺,在课堂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在学生的课堂实践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对他们的不足给予帮助,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因此,在评价体系中,我加大过程评价,在每一次课堂活动中,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记载,并将过程评价的分数直接记录中最终评价分数里。所以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结合社会生活实践的评定结果作为思想政治课最终学业成绩的一部分就可以在制度上保证政治课教学的生活性。
5.师生关系民主化、平等化、互动性
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在师生关系方面就要求师生之间在课堂上是民主、平等、互动的人性化关系。在教学时必须创设一种多主体的平等对话互动式的课堂交往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民主、平等可言。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课堂的控制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但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可能比教师更早获得信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因此,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给学生以应有的尊重和宽容,倾听学生的声音,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手、动情。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哲学的课堂教学中,我往往更多地采用心理咨询中的倾听的方式进行,将实践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知识、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比如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一课讲授中,我与学生一起坐在课桌边,通过对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先生的采访视频,一起讨论施正荣先生是如何在无锡实现了人生价值,并得出结论。在整节课中,我并没有将书本或个人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而是通过与学生平等的讨论甚至是辩论,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观点。
学生的现实社会生活是中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的源泉,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发展是中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出发点。只有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进行教学,通过教学活动将思想政治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使中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迸发生机和活力,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专业的学习、未来的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