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抖落身上的雪花,悄悄走了。2011年,安静平和地来了,但却又来得很不寻常,更来得不轻松。
至少对我们《中外管理》的创业前辈、并肩同仁,以及本刊广大热心读者朋友来说,2011年,着实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而且这份特殊的意义,竟然可以通过很生动直观的形式,直接反映在这“2011”的数字上。
这一年,正好是我们《中外管理》杂志创刊20周年!什么成就了过去20年?
《中外管理》这20年一路曲折走来,完全仰赖的是以我们杨沛霆总编等创业元老的全心开拓,以我们袁宝华袁老等高层领导的倾“关爱”以及以我们温州管家东总经理等长年读者的热心青睐!可以说,支撑这“20”的背后,是杂志内外“No.1”肝胆携手的呕心沥血!
20=1+1!
我们的杨总编曾多次引用一句俚语:“恨一个人,就让他去办杂志”。尤其,对于像我们这样从诞生就没有编制、没有经费,更没有背景的一本小小管理类杂志来说,白手创办并坚持发展,个中艰辛一言难尽……但是,杨总编始终胸怀一种深深的使命,在异常简陋和艰险的创业环境中,虽屡经风浪,依然带领我们不曾片刻停步,并打下了一片坚实的基业。
因此,多年与我们一路相伴的袁老更是语重心长地说:“《中外管理》是我们看着成长起来的,他们非常不容易……”是的,除了三次天气和身体原因,20年来现已九旬高寿的袁老每年恳谈会的开幕都坚持亲自到场,是到会次数最多的领导……而袁老每年告别时常微笑地说“明年我还来”,更是令我们每每动容……
在此时刻,我谨代表我们杂志的新生代同仁,对元老们、领导们、读者们,以及一切信任和支持我们的朋友们,深深地鞠躬致谢、致敬!
而我,来杂志社工作也已满10年。有时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可四顾一望,又发现不只是自己,身边有一批依然年轻的伙伴们和我一样,都已为《中外管理》贡献了10年青春。对于正蓬勃发展而难免浮躁的传媒业来说,在一个单位服务10年,甚至5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是因为老一代创业者们为我们打下了在当今传媒圈里很独特的忠厚、醇和、真诚的文化基因。而这些基因,又正在20年和10年的员工身上,不断彰显着和不断传承着。这是一个组织得以20年持续成长的最大法宝!
新20年我们拿什么接棒?
但问题也接踵而来:下一个10年,下一个20年,将不能再继续仰赖老一辈的我们,该如何自己走好?如何走得更精彩呢?
作为一位耄耋老者,袁老数年前对我们讲的话在今天回忆尤其振聋发聩。他说:“未来,你们要抓好的是创新。”是的,创新!一这听起来着实不新鲜,甚至令人麻木,近年来上至国家领袖下到企业老板,几乎人人喊创新,但这似乎并没意味着什么。然而,仅仅基于逆反心理而将被喊破天的视作无益而漠视,其实和只会空喊口号是同样肤浅的。
事实上,一个组织只有有足够多的积淀——包括优势的积淀,包括痼疾的积淀,甚至包括刻舟求剑式所谓“优势”和作茧自缚式所谓“短板”的积淀时,它才更能、更应、更真切地理解创新的价值和紧迫。因为越是这样有历史、有沉淀的组织,加以创新越难,同时创新又越必需!
为此,鲁迅先生曾痛心疾首地说:在中国,把桌子挪个地方,都是要流血的。但对于一个有光荣历史、适逢交接班,期待延续辉煌的组织来说,我们必须在成熟中拥有创新的意识,在安稳中拥有创新的紧迫,在质疑中拥有创新的勇敢,在孤独中拥有创新的执着,在受挫中拥有创新的坚强。因为,这是一个组织避免老化衰落,获得新一轮生存资格的惟一出路!
在此自豪过去20年、开启新20年之际,愿与众多面临交接班关键期的中国企业一同共勉。
至少对我们《中外管理》的创业前辈、并肩同仁,以及本刊广大热心读者朋友来说,2011年,着实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而且这份特殊的意义,竟然可以通过很生动直观的形式,直接反映在这“2011”的数字上。
这一年,正好是我们《中外管理》杂志创刊20周年!什么成就了过去20年?
《中外管理》这20年一路曲折走来,完全仰赖的是以我们杨沛霆总编等创业元老的全心开拓,以我们袁宝华袁老等高层领导的倾“关爱”以及以我们温州管家东总经理等长年读者的热心青睐!可以说,支撑这“20”的背后,是杂志内外“No.1”肝胆携手的呕心沥血!
20=1+1!
我们的杨总编曾多次引用一句俚语:“恨一个人,就让他去办杂志”。尤其,对于像我们这样从诞生就没有编制、没有经费,更没有背景的一本小小管理类杂志来说,白手创办并坚持发展,个中艰辛一言难尽……但是,杨总编始终胸怀一种深深的使命,在异常简陋和艰险的创业环境中,虽屡经风浪,依然带领我们不曾片刻停步,并打下了一片坚实的基业。
因此,多年与我们一路相伴的袁老更是语重心长地说:“《中外管理》是我们看着成长起来的,他们非常不容易……”是的,除了三次天气和身体原因,20年来现已九旬高寿的袁老每年恳谈会的开幕都坚持亲自到场,是到会次数最多的领导……而袁老每年告别时常微笑地说“明年我还来”,更是令我们每每动容……
在此时刻,我谨代表我们杂志的新生代同仁,对元老们、领导们、读者们,以及一切信任和支持我们的朋友们,深深地鞠躬致谢、致敬!
而我,来杂志社工作也已满10年。有时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可四顾一望,又发现不只是自己,身边有一批依然年轻的伙伴们和我一样,都已为《中外管理》贡献了10年青春。对于正蓬勃发展而难免浮躁的传媒业来说,在一个单位服务10年,甚至5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是因为老一代创业者们为我们打下了在当今传媒圈里很独特的忠厚、醇和、真诚的文化基因。而这些基因,又正在20年和10年的员工身上,不断彰显着和不断传承着。这是一个组织得以20年持续成长的最大法宝!
新20年我们拿什么接棒?
但问题也接踵而来:下一个10年,下一个20年,将不能再继续仰赖老一辈的我们,该如何自己走好?如何走得更精彩呢?
作为一位耄耋老者,袁老数年前对我们讲的话在今天回忆尤其振聋发聩。他说:“未来,你们要抓好的是创新。”是的,创新!一这听起来着实不新鲜,甚至令人麻木,近年来上至国家领袖下到企业老板,几乎人人喊创新,但这似乎并没意味着什么。然而,仅仅基于逆反心理而将被喊破天的视作无益而漠视,其实和只会空喊口号是同样肤浅的。
事实上,一个组织只有有足够多的积淀——包括优势的积淀,包括痼疾的积淀,甚至包括刻舟求剑式所谓“优势”和作茧自缚式所谓“短板”的积淀时,它才更能、更应、更真切地理解创新的价值和紧迫。因为越是这样有历史、有沉淀的组织,加以创新越难,同时创新又越必需!
为此,鲁迅先生曾痛心疾首地说:在中国,把桌子挪个地方,都是要流血的。但对于一个有光荣历史、适逢交接班,期待延续辉煌的组织来说,我们必须在成熟中拥有创新的意识,在安稳中拥有创新的紧迫,在质疑中拥有创新的勇敢,在孤独中拥有创新的执着,在受挫中拥有创新的坚强。因为,这是一个组织避免老化衰落,获得新一轮生存资格的惟一出路!
在此自豪过去20年、开启新20年之际,愿与众多面临交接班关键期的中国企业一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