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游戏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在系统分析体育游戏的重要作用基础上,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摘要]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游戏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不但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寓教于乐,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思想,还能够开发智力,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对学习和掌握动作技能技巧有良好的帮助和积极的作用,因此,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研究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游戏能够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
体育教学中有些技术和动作方面的技巧如果让学生特意去联系难免会枯燥乏味,而且有难度,但是如果结合设计一定的游戏就能促进掌握和提高。例如,在进行篮球运球的基本技术教学时,选用了“迎面运球接力”游戏。要求学生只能单手运球,如雙手运球则违反规则,要判罚原地转一周。在相应的位置设置障碍物做变向运球,防止运球过快。对负队进行“惩罚”。同学之间互相鼓励,课堂气氛非常热烈,都努力完成任务,争取比赛的胜利。通过游戏,学生们在运球技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了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并且正确掌握了技术动作的目的。
2.游戏能够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一些需要反复练习而又比较单调的基本技术动作安排于游戏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中长跑项目的教学比较枯燥无味,又比较累。所以,在中长跑教学中,可把游戏内容穿插进去。学生在完成中长跑练习后,在疲劳的情况下,在间歇时间安排一些集体完成的智力游戏。如“报数接力”、“看谁记得牢”等游戏项目,并规定负队要表演节目。让学生机体得休息、放松,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调节了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掌握了中长跑的基本技术动作,激发了学生参加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游戏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
体育游戏一般都是为夺取最后的胜利而进行的,所以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在进行双杠教学时,由于课堂上学生受场地器械条件的限制,练习密度相对比较小,机体承受的运动负荷量小,很难达到运动量。这样就可以安排一些运动量较大、竞赛性较强的集体完成的游戏项目。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奔跑的速度和技术动作,增强了机体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的能力和灵活性,加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而且还促进了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体育游戏教学的原则
1.游戏必须具有安全性
“安全第一”是体育游戏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如果安全出了问题,那么,游戏的一切价值将化为乌有,而且还要将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游戏一定要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一方面,游戏器材要安全,另一方面,游戏活动内容和形式要安全,教师要经常检查活动场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牢固。在选择游戏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与体质状况的实际,万不可盲目地选用强度高,难度太大的游戏。在游戏中,要适时地调控学生的情绪,当学生过于兴奋时,要适当调节游戏节奏,转移注意力,以免过度兴奋、动作失控而发生意外或受伤。
2.游戏的选用要有针对性
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游戏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但到了高年级,游戏仅作为教材的补充或辅助内容。所以,选择时要针对不同年级特点的学生和教材内容合理选用,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身体素质的游戏不仅要考虑发展跑、跳、投的能力或提高反应性与灵敏性,而且还要有活动量与强度的要求;作为某一项目的辅助教材选用时要把握好时机,只有当某项技术动作达到了娴熟的程度时方可采用。如学完短跑技术后可选用接力游戏;学会运球技术之后,在运球熟练的基础上才能选用运球游戏比赛。另外,要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选择不同的游戏:投掷教材要选用投掷类游戏,跳跃项目要选用各类跳的游戏,这样,一方面,能对教材的掌握或熟练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利用游戏把枯燥的技术动作练习变成一种快乐,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掌握和提高。另外,还要根据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地安排游戏内容。
3.游戏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是体育游戏最大的生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游戏,小学生应选择简单的游戏,“如跳皮筋”、“移手绢”、“老鹰抓小鸡”等,如选用难度较大的游戏,他们就难以完成,就会没有兴趣;而太简单的游戏对高中学生来说同样会没有兴趣。所以,要针对高年级学生的智力与体力的特点选择竞争性强,动手又动脑的游戏。如竞争激烈的接力游戏、各“种角力”游戏等。另外,老师参加游戏,对提高学生的兴趣,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老师不仅当好裁判,还要更多地加入游戏的活动之中去。
三、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策略分析
1.游戏前的准备
游戏的安排一般是为了辅助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选择游戏的内容必须与教材内容有联系,并且要考虑游戏对象在不同年龄、性别表现出的生理、心理、体质和体能上的差异。如授课前,为了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运动状态,可选用趣味性强的游戏。授课中,为了更好地完成基本部分的教学任务,可选用与教材联系密切的诱导性游戏,如选择和安排一些具有激烈竞赛性和对抗性内容的游戏。授课结束前。为尽快使学生在情绪上得到调节,体力上得到恢复,肌肉放松,可采用放松性内容的游戏。另外充分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完成游戏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的必备条件。
2.游戏的组织
选择了合适的游戏项目,能否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关键在于科学的游戏组织方法。首先,教师要及时讲解游戏名称、过程、方法、规则及要求、评比标准等。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其次,教师要做好游戏的组织领导工作。由于游戏的组织是在教师的直接指挥下进行,游戏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补充说明,从而使游戏顺利进行。对游戏中违反规则,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教育。第三,要做好裁判工作。它是保证游戏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裁判通常由教师担任,如果发现游戏过程有困难时,可请学生协助教师担任裁判员,以防止因裁判员不足而出现工作差错,从而保证游戏评比在公正、准确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游戏的总结
当游戏时间已到或已达到预期效果以后,应结束游戏。教师在游戏结束后的总结中,应该公正地评价参加游戏的胜负。对个别小组或个人在意志品质坚强、严守组织纪律、遵守游戏规则、爱护公共财物、注意安全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运用集体力量及技术、战术的发挥方面都应做出适当的讲评。多表扬少责难,使学生听得入耳,并从积极方面鼓励他们克服缺点,发挥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道德作风,使参加游戏者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和学得一定的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唐基云.体育游戏在快乐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探索,2007.
[2]辛兵.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
[3]娜布琪.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2006.
(作者单位:江苏栟茶高级中学)
[摘要]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游戏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不但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寓教于乐,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思想,还能够开发智力,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对学习和掌握动作技能技巧有良好的帮助和积极的作用,因此,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研究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游戏能够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
体育教学中有些技术和动作方面的技巧如果让学生特意去联系难免会枯燥乏味,而且有难度,但是如果结合设计一定的游戏就能促进掌握和提高。例如,在进行篮球运球的基本技术教学时,选用了“迎面运球接力”游戏。要求学生只能单手运球,如雙手运球则违反规则,要判罚原地转一周。在相应的位置设置障碍物做变向运球,防止运球过快。对负队进行“惩罚”。同学之间互相鼓励,课堂气氛非常热烈,都努力完成任务,争取比赛的胜利。通过游戏,学生们在运球技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了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并且正确掌握了技术动作的目的。
2.游戏能够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一些需要反复练习而又比较单调的基本技术动作安排于游戏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中长跑项目的教学比较枯燥无味,又比较累。所以,在中长跑教学中,可把游戏内容穿插进去。学生在完成中长跑练习后,在疲劳的情况下,在间歇时间安排一些集体完成的智力游戏。如“报数接力”、“看谁记得牢”等游戏项目,并规定负队要表演节目。让学生机体得休息、放松,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调节了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掌握了中长跑的基本技术动作,激发了学生参加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游戏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
体育游戏一般都是为夺取最后的胜利而进行的,所以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在进行双杠教学时,由于课堂上学生受场地器械条件的限制,练习密度相对比较小,机体承受的运动负荷量小,很难达到运动量。这样就可以安排一些运动量较大、竞赛性较强的集体完成的游戏项目。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奔跑的速度和技术动作,增强了机体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的能力和灵活性,加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而且还促进了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体育游戏教学的原则
1.游戏必须具有安全性
“安全第一”是体育游戏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如果安全出了问题,那么,游戏的一切价值将化为乌有,而且还要将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游戏一定要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一方面,游戏器材要安全,另一方面,游戏活动内容和形式要安全,教师要经常检查活动场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牢固。在选择游戏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与体质状况的实际,万不可盲目地选用强度高,难度太大的游戏。在游戏中,要适时地调控学生的情绪,当学生过于兴奋时,要适当调节游戏节奏,转移注意力,以免过度兴奋、动作失控而发生意外或受伤。
2.游戏的选用要有针对性
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游戏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但到了高年级,游戏仅作为教材的补充或辅助内容。所以,选择时要针对不同年级特点的学生和教材内容合理选用,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身体素质的游戏不仅要考虑发展跑、跳、投的能力或提高反应性与灵敏性,而且还要有活动量与强度的要求;作为某一项目的辅助教材选用时要把握好时机,只有当某项技术动作达到了娴熟的程度时方可采用。如学完短跑技术后可选用接力游戏;学会运球技术之后,在运球熟练的基础上才能选用运球游戏比赛。另外,要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选择不同的游戏:投掷教材要选用投掷类游戏,跳跃项目要选用各类跳的游戏,这样,一方面,能对教材的掌握或熟练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利用游戏把枯燥的技术动作练习变成一种快乐,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掌握和提高。另外,还要根据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地安排游戏内容。
3.游戏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是体育游戏最大的生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游戏,小学生应选择简单的游戏,“如跳皮筋”、“移手绢”、“老鹰抓小鸡”等,如选用难度较大的游戏,他们就难以完成,就会没有兴趣;而太简单的游戏对高中学生来说同样会没有兴趣。所以,要针对高年级学生的智力与体力的特点选择竞争性强,动手又动脑的游戏。如竞争激烈的接力游戏、各“种角力”游戏等。另外,老师参加游戏,对提高学生的兴趣,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老师不仅当好裁判,还要更多地加入游戏的活动之中去。
三、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策略分析
1.游戏前的准备
游戏的安排一般是为了辅助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选择游戏的内容必须与教材内容有联系,并且要考虑游戏对象在不同年龄、性别表现出的生理、心理、体质和体能上的差异。如授课前,为了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运动状态,可选用趣味性强的游戏。授课中,为了更好地完成基本部分的教学任务,可选用与教材联系密切的诱导性游戏,如选择和安排一些具有激烈竞赛性和对抗性内容的游戏。授课结束前。为尽快使学生在情绪上得到调节,体力上得到恢复,肌肉放松,可采用放松性内容的游戏。另外充分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完成游戏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的必备条件。
2.游戏的组织
选择了合适的游戏项目,能否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关键在于科学的游戏组织方法。首先,教师要及时讲解游戏名称、过程、方法、规则及要求、评比标准等。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其次,教师要做好游戏的组织领导工作。由于游戏的组织是在教师的直接指挥下进行,游戏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补充说明,从而使游戏顺利进行。对游戏中违反规则,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教育。第三,要做好裁判工作。它是保证游戏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裁判通常由教师担任,如果发现游戏过程有困难时,可请学生协助教师担任裁判员,以防止因裁判员不足而出现工作差错,从而保证游戏评比在公正、准确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游戏的总结
当游戏时间已到或已达到预期效果以后,应结束游戏。教师在游戏结束后的总结中,应该公正地评价参加游戏的胜负。对个别小组或个人在意志品质坚强、严守组织纪律、遵守游戏规则、爱护公共财物、注意安全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运用集体力量及技术、战术的发挥方面都应做出适当的讲评。多表扬少责难,使学生听得入耳,并从积极方面鼓励他们克服缺点,发挥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道德作风,使参加游戏者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和学得一定的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唐基云.体育游戏在快乐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探索,2007.
[2]辛兵.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
[3]娜布琪.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2006.
(作者单位:江苏栟茶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