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范本。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经过精心筛选出来的经典之作,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通过对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的细细品析,对课文精彩段落的深入感悟,乃至对整篇课文的整体把握,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学习的魅力所在,从中领悟到学习语文方法的精妙之处。
【关键词】学法;迁移点;语言;训练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文特点,紧扣相关的教学目标,把握“学情”的脉搏,巧妙凭借教材范本的有效学法迁移点,并以此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训练点,实施学法迁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以关键词句为迁移点,提高遣词造句能力
词语和句子是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材料。入选小学课本的每一篇课文,在遣词造句方面都特别讲究,都可以从这些课文中找出富有典范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好词佳句。这些运用巧妙而精当的词句,或体现其描写的准确性,或突出其语言运用的丰富性,或彰显其表情达意的巧妙性等等。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习课文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因势利导,以这些富有典范性的词句为语言文字训练的切入点,并以此作为相关语言运用的迁移点,让学生深入品味,学习其遣词造句的精妙之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到学生的习作之中。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有以下一个句子:“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根据这个句子的特点,我是按照如下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关键词句写法的迁移训练的:
1.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个句子,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意想不到”的意思。
2.围绕这个句子,巧妙创设学法迁移点:(1)联系课文讲述的内容,用“意想不到”这个词语说一句话;(2)模仿课文这个句子仿写句子。根据教师创设的这两个语句运用的迁移点,学生说出了如下句子:①这位老人的行为让人意想不到——他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路,到翠湖为喂食海鸥。②老人竟然能够叫得出海鸥的名字,这是意想不到啊!③十多天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喂食海鸥的老人不幸去世了。
通过以上围绕课文关键词句写法的迁移活用训练,学生对“意想不到”这个词语的理解更为深刻了,而且通过对这个句子的品读及其写法的迁移活用训练,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对海鸥老人爱海鸥的深情以及海鸥对老人那份令人震撼的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以重点段落为迁移点,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碰到段落的教学,经常是围绕段意的归纳以及段落结构分析等跟考试较为密切的方面展开教学。这样的段落教学只是重视了相关跟考试关系密切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段落教学其实是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教学展开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不同文章的段落特点,实施恰当的教学策略,以课文相关的重点段落为学法迁移点,让学生在学法迁移的过程中懂得段落中各个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段落所要表达的中心主旨,体会段落中运用各种修辞、安排生动描写的精妙之处。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有关小女孩产生幻想的那几个自然段,我是这样进行引导的:
1.教学第五自然段,总结学习方法。(1)默读第五自然段,按照先写现实、再写幻想、最后写现实为分层依据,把这段话分为三层;(2)运用对比的方法,把描写现实的两部分内容与小女孩的幻想进行对比,并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3)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4)总结这段话的学习方法:先分清幻想与现实理清段落结构,再运用对比谈读后感悟,最后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2.引导学生运用第五自然段学习方法,迁移至其他有关小女孩产生幻想的段落。
这样,学生通过精读第五自然段,明确这个段落的学习方法,为学习下面相类似的段落打下基础,从而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形成对这种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表达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体会,而且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以经典文本为迁移点,提高布局谋篇能力
学生对一篇文章的主题整体把握往往不是很准确,从文本提取信息不全面,联系生活实践经验谈感悟经常是无病呻吟。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仅仅局限于课文的教学,没有以课文这一经典学习文本为学法迁移点,就学习文本而学习,不注重学法的渗透。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抓住各种经典文本的特点,巧妙创设迁移点,促使学生通过经典学习文本的感悟,懂得文章布局谋篇之妙,切实提高相应能力。
如《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状物经典美文,而且这两篇课文都放在同一单元。在教学中,可以按照如下教学步骤展开教学:
1.引导学生说说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两篇文章的结构、叙述动物的特点、文章表达中心等方面进行比较。
2.进行学法迁移:(1)要求学生运用《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的写法特点,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动物;(2)在这篇作文的评讲课上,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在运用这两篇课文写法方面的情况。
通过这样的布局谋篇的迁移训练,学生对写物文章的写法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把握,并且把相关的写法通过有效的迁移运用到具体状物作文之中,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让学生的语言运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学法;迁移点;语言;训练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文特点,紧扣相关的教学目标,把握“学情”的脉搏,巧妙凭借教材范本的有效学法迁移点,并以此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训练点,实施学法迁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以关键词句为迁移点,提高遣词造句能力
词语和句子是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材料。入选小学课本的每一篇课文,在遣词造句方面都特别讲究,都可以从这些课文中找出富有典范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好词佳句。这些运用巧妙而精当的词句,或体现其描写的准确性,或突出其语言运用的丰富性,或彰显其表情达意的巧妙性等等。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习课文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因势利导,以这些富有典范性的词句为语言文字训练的切入点,并以此作为相关语言运用的迁移点,让学生深入品味,学习其遣词造句的精妙之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到学生的习作之中。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有以下一个句子:“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根据这个句子的特点,我是按照如下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关键词句写法的迁移训练的:
1.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个句子,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意想不到”的意思。
2.围绕这个句子,巧妙创设学法迁移点:(1)联系课文讲述的内容,用“意想不到”这个词语说一句话;(2)模仿课文这个句子仿写句子。根据教师创设的这两个语句运用的迁移点,学生说出了如下句子:①这位老人的行为让人意想不到——他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路,到翠湖为喂食海鸥。②老人竟然能够叫得出海鸥的名字,这是意想不到啊!③十多天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喂食海鸥的老人不幸去世了。
通过以上围绕课文关键词句写法的迁移活用训练,学生对“意想不到”这个词语的理解更为深刻了,而且通过对这个句子的品读及其写法的迁移活用训练,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对海鸥老人爱海鸥的深情以及海鸥对老人那份令人震撼的情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以重点段落为迁移点,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碰到段落的教学,经常是围绕段意的归纳以及段落结构分析等跟考试较为密切的方面展开教学。这样的段落教学只是重视了相关跟考试关系密切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段落教学其实是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教学展开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不同文章的段落特点,实施恰当的教学策略,以课文相关的重点段落为学法迁移点,让学生在学法迁移的过程中懂得段落中各个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段落所要表达的中心主旨,体会段落中运用各种修辞、安排生动描写的精妙之处。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有关小女孩产生幻想的那几个自然段,我是这样进行引导的:
1.教学第五自然段,总结学习方法。(1)默读第五自然段,按照先写现实、再写幻想、最后写现实为分层依据,把这段话分为三层;(2)运用对比的方法,把描写现实的两部分内容与小女孩的幻想进行对比,并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3)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4)总结这段话的学习方法:先分清幻想与现实理清段落结构,再运用对比谈读后感悟,最后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2.引导学生运用第五自然段学习方法,迁移至其他有关小女孩产生幻想的段落。
这样,学生通过精读第五自然段,明确这个段落的学习方法,为学习下面相类似的段落打下基础,从而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形成对这种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表达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体会,而且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以经典文本为迁移点,提高布局谋篇能力
学生对一篇文章的主题整体把握往往不是很准确,从文本提取信息不全面,联系生活实践经验谈感悟经常是无病呻吟。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仅仅局限于课文的教学,没有以课文这一经典学习文本为学法迁移点,就学习文本而学习,不注重学法的渗透。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抓住各种经典文本的特点,巧妙创设迁移点,促使学生通过经典学习文本的感悟,懂得文章布局谋篇之妙,切实提高相应能力。
如《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状物经典美文,而且这两篇课文都放在同一单元。在教学中,可以按照如下教学步骤展开教学:
1.引导学生说说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两篇文章的结构、叙述动物的特点、文章表达中心等方面进行比较。
2.进行学法迁移:(1)要求学生运用《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的写法特点,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动物;(2)在这篇作文的评讲课上,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在运用这两篇课文写法方面的情况。
通过这样的布局谋篇的迁移训练,学生对写物文章的写法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把握,并且把相关的写法通过有效的迁移运用到具体状物作文之中,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让学生的语言运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