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传统经肛门局部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低位直肠腺瘤效价比.方法 2012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低位直肠较大
【机 构】
:
430010 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外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传统经肛门局部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低位直肠腺瘤效价比.方法 2012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低位直肠较大腺瘤病人96例,按两种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传统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对照组48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肛门疼痛情况、住院费用和耗材比.结果 两组肿瘤完全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肛门局部切除组术后第2小时、8小时、12小时肛门疼痛VAS评分均高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肛门局部切除组住院费用和耗材比少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确定低位直肠腺瘤治疗方案时,应根据病人病情、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及经济情况等选择最佳术式.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运气理论指导复感儿的运气膏方制备工艺和临床应用,以最大限度发挥药效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运气”“膏方”“小儿复感”“制备工艺”“Cream”“Cream
结直肠癌是成人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的趋势.右半结肠癌约占结直肠癌中的41%,其5 年生存率低于左半结肠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仍处于上升趋势,最新数据显示,发病率已超过胃癌,继乳腺癌、肺癌之后位于第3位[1].肿瘤的早期筛查
2020年12月22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在线发表了《2021.V1版NCCN临床实践指南:结肠癌/直肠癌》(以下简称新版《指南》),分别对《2020.V4版NCCN临床实践指南:结肠癌》和《2020.V6版NCCN临床实践指南:直肠癌》(以下简称旧版《指南》)作了更新。因每年的V1版为主要更新,故新版《指南》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微创手术是当代外科的主流.结肠癌的腹腔镜手术已经得到广泛认可[1 -2].对于直肠癌,特别是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难度较大,其根治效果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国际多中心ALaCaRT
病例1,女,67岁。因反复上腹痛15年余再发加重2天入院。体格检查:腹平,右侧腹及剑突下压痛、反跳痛(±),肌紧张,Murphy征(+);B超检查提示胆囊体积增大,壁毛糙,胆囊窝少量积液,肝外胆管内径增宽。MRI+MRCP检查:胆囊体积增大,壁增厚,胆囊窝积液,胆囊壁异常信号并颈部凸向腔内异常信号(出血?胆固醇沉积?)胆囊管增宽可疑结石,肝总管及胆总管扩张,胆总管下段未见确切梗阻。
目前临床对肛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瘘管切开术和挂线疗法.但因为术后伤口多为开放性,伤口愈合速度较为缓慢,且极易出现疼痛和便血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
Heald等[1]提出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显著降低了中低位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毫无悬念的成为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基本方法。30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3D腹腔镜,特别是达芬奇机器人在结直肠外科的应用,以及各种手术器械、切割止血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干净、无血、高度清晰且放大的手术视野,让手术者更加清楚地观察到腹盆腔筋膜的解剖层次与结构,结合尸体解剖和术中的观察,逐步提出了膜解剖的概念与相关的手术操作技巧,再将视野拓展到从胚胎发育角度认识膜的形成、演变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2012年6月~2020年5月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病人33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将其分为发生呼吸系统
目的 分析新辅助放化疗(nCRT)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随访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