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係动向新观察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lan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目标是永远当世界老大,並防止任何潛在的对手超越美国。虽然美国不想搞垮中国,但卻想控制中国,因为这符合美国的利益最大化。
  
  
  
  笔者对美国的整体印象,可用一句话概括:美国喜欢上帝和喜欢做上帝。这不仅仅因为美国教堂多,还因为美国人对上帝的虔诚。宗教对美国社会道德和精神层面的影响很大,其中又以基督教最为普及。美国民间有两亿多支枪,如果没有宗教思想约束的话,早就子弹横飞了。之所以没有乱象横生,就是因为大多数美国人信奉上帝,而上帝是万能的而且看著人的一举一动。所以,只能做好事,不能行不义。另一方面,美国人常以上帝的子民和代表自居,用他们的好恶去规范世界,替上帝行道。美国人的宗教情怀,当然不可避免地会被金钱、利益以及政客绑架,以至於美国的国家行为有时很难用圣经解释,儘管美国总统个个都满脸严肃地手按圣经发过誓。
   美国和中国的关係可以追溯到八国联军那时,甚至更早。美国把庚子赔款的一部分钱在中国办学,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中国鼎力相助,以及在中美建交后接纳了几十万中国留学生,赢得了中国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美国的好感。不管原意如何,这种好感已是美国在华的最大资产。当然,由於意识形态的对立,中国和美国的交恶曾经也很深。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美贸易总额已佔世界的五分之一,经济总量佔世界的三分之一。虽然两国的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国情不同、资源条件不同,但中美两国是可以和平相处的。中美两国,和则利,斗则伤。由此推广开去,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也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中美两国的双边关係是地球上最複杂的国家关係。两国人员的往来,留学生的数量,贸易的依存度,都显示出关係的重要。美国有相当的政治势力不喜欢现在的中美关係,根深蒂固地不喜欢,最主要的代表是共和党右翼,当然民主党内也一样有人不喜欢。他们与军工企业的渊源太深,利益太紧,就是所谓的鹰派。再有的就是媒体,倾向上要拿中国说事。查查它们的董事会,不外乎美国最富的几百个人。
   美国的目标是永远当世界老大,並防止任何潛在的对手超越之。美国不想搞垮中国,因为搞垮中国对美国並非最有利;但美国想控制中国,这符合美国的利益最大化。美国第一步要做的是挤压中国的生存空间,所以围堵中国是其国策之一。阿富汗战争给了美国一个好机会,美国得以锲入中亚,建立军事基地,监控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区,使中国如芒刺在背。中国既然要韬晦,就要少说多做,现在到处宣传崛起,有点不聪明,招惹别人注意。
   除了军事,美国对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加,这需要中国人有辨别地吸收美国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摈棄糟粕部分。目前,中国青少年的金钱观、荣誉观、享乐主义、信仰危机,表现出中国文化建设的滑坡,已到了危险的程度。许多青年人男不男、女不女,不但没有理想,连思想也没有,是无法承担接班人的重任的。
   中国不能盲目地自大,实际上也没有自大的资本。中国没有大师,没有多少原创、国际品牌、跨国企业和资源,还没有忧患意识。当然,中国也没有必要崇洋媚外。外国人的平均智商不见得比中国人高,区别在於教育、体制和管理。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什么如今比不上日本人、韩国人,我们检讨了吗?现在流行的俗文化和外语教育,会毁掉我们的精神世界和下一代。
   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和互补,但中国並不处於主动有利的位置上,因为中国没有定价权。这种经贸关係,实际上是脆弱、不稳定和不可持续的。中国以投资和出口驱动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型。因为环境和资源(包括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的承受力已达拐点;国际竞爭形势也更为严峻,国际市场不断萎缩;知识经济极需科技创新;国人的生活水平亟待提高;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有一点,要清醒地看到,中国製造实际上是由中国製造,中国只拿到货值中非常小的一点点。出口美国的货品中,只有一小部分货值完全出自中国。国内出口200強的企业,80%是外企。跨国公司的资本、技术和经理人,在全球自由迁移,其本性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等到那一天他们都走了,我们再转型就太晚了。
   其实,美国经济也须转型。美国经济应以出口为导向,而不是以消费为导向;以实体经济支持虚拟经济,而不是靠“金融巫术”。中美任何一方的增长模式转型都会给对方深刻持久的影响,但不会破坏互补的基本合作面。因为改变两国经济和技术差異是个长期过程。美国依然以出口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中国扩大内需后会更需要美国的产品。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在经济转型后将更具竞爭力,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也是国际市场需要的。转型就是调整资源配置。
   美国的内政越有问题,越会向外部世界找原因,或者说向外部世界转移矛盾。汇率问题、民主问题,都是美国干涉别国的理由。那怕不符事实,美国也要先造势,比如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超级话语权也是一种霸权。比如南海问题,明明和领土有关,和国际航行搭不上界,也要挤进来。美国知道利用矛盾,除了在南海问题上制造麻烦外,美国对台湾的策略是,“不统不独”对美国最有利。美国和中国有“八·二七公报”,但美国会继续对台售武。美国在利益面前信誉很差,违反了上帝的教导。2010年数据显示,美国国防部雇佣了214.3万人,国防工业特别合约公司雇用了360万人,这相当於美国总劳动人口的3.8%,加上2500万老兵,这股政治力量被军工凝聚在一起,每个美国总统都不能忽视。在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中国的态度必须強硬,要有反制措施。美国前前后后已对台售武八十多次了,这考验著中国外交抗议的信誉度。中国外交形象很软弱,可能因中国政府把国内问题放在首位,也有可能中国的政治精英在意识形态上潛在地倾向於美国。在联合国会议表決时,该投反对票,中国就不应投棄权票。
   中俄都受美国打压,但美国离间中俄还是较成功。在目前情況下上合组织的作用要加強、要深化,尤其和俄罗斯的战略合作要加強。俄罗斯可以提供原材料、能源和科技给中国,当海上供应线被切断时,这些尤为重要。明天的战争就是资源和科技的战争。中美关係,放到亚洲来审视,就是中国与日、韩及东盟的关係。中国三面有敌,来者不善,期望以德报怨是不现实的。所以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刻不容缓,别人已欺负到家门口来了。
   中国除了有台湾问题、南海问题外,还有非洲问题。中国在非洲的存在可以追朔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几年前免去非洲国家债务达100亿美元,极大地震撼了西方国家。现在他们利用各种办法,包括军事手段,有选择地在非洲佈点,清除不喜欢的领导人,排斥中国在非的投资,很值得中国警惕。不要认为非洲远,和中国关係不大,现在的博弈是为了明天,明天就是资源问题和发展空间问题。在利比亚后卡扎菲时代,如果利比亚成了一个分裂和动乱的国家,那么中国在舆论上要反击,揭露那些冠冕堂皇的说辞。
   金融危机不但在美国,也在欧洲蔓延。中国虽有自已的经济问题,但中国帮助别国度过难关,是在做正确的事。中国行事时,一要量力而行,二要遵循经济规律办事,三要防小人,要有地缘政治的考虑,不能做了好事还不讨好。华尔街可以圈走一个国家几十年的积累,也可以制造“次贷危机”。美国政府救市先救华尔街,因为华尔街是美国控制全球金融的工具。美国不可能壮士断腕,让那些足够大的华尔街公司垮台。所以,“佔领华尔街”运动会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只是弱势民众的出气口。“佔领华尔街”运动暴露了资本主义国家深重的社会问题,动摇了资本主义的信仰,美国人终於看清了资本主义是金融骗子的天堂。美国政府内部对“佔领华尔街”运动分岐较大,媒体报导的调门不高,以冷处理为主。而这一运动下一步的发展取決於美国中下层民众的日子是否进一步恶化。
   最后要说美国大选。总的印象是共和党挑不出一位满意的候选人。儘管如此,民意较高的共和党候选人都很右,因为美国现在危机深重,越是这样就越右。民主党奥巴马总统根本施展不开,他一开始就没有成功地和布什切割,而且患得患失,所以被共和党一路阻击,连提振就业的法案都无法通过,所以民望下跌。目前两党候选人的支持率很接近,奥巴马连任本来没问题,现在有点悬了。以色列很不喜欢奥巴马中东问题的立场,这也是奥巴马可能输掉选举的原因之一。以色列在共和、民主两党有绝对的影响力。
   中美之间合纵连横取決於大国博弈的政治智慧。美国的物质资源、外交资源、科技资源,还有金融资源大大強於中国。美国最強大的地方是有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有相对先进的体制,有优势的军力和财力,包括美元是国际货币。中国经改革开放三十年,已今非昔比,在许多方面美国不敢小看中国。中国最強大的地方是千年不断的文化传承,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一个決策力強的中央政府(当然需要体制改革),这个政府由经过血与火考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虽走过许多弯路,但百折不挠。中国走自已的路已取得非凡成就,令西方影响深刻。
   美国应该放下做上帝的架子,在许多方面向中国学习。同时,美国应可对中国的现代化提供独特的帮助並获利。良好的中美关係是两国人民的福音。中国改革的方向是对的,儘管中国的路还很长,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決,但走回头路是绝对没有希望的。
其他文献
  
期刊
送兔迎新,迎來充滿期望的龍年!12月26日,行政長官赴北京向國家領導人述職,溫家寶總理作出特別指示,希望特區政府要關心世界整體經濟情況,一定要居安思危,從一個安全管理金融的角度,保持穩健、低風險,以及加大力度重視民生工作。國家領導人對國際國內形勢和澳門特區的繁榮安危的關切由此可見一斑。作為特區政府來說,2012年如何做好迎接一切國際形勢波動的部署呢?又將有哪些突破性工作須未雨綢繆呢?這絶對值得認真
期刊
社會上期盼修改澳門《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規定的行政長官、立法會產生辦法,使之更符合澳門的實際需要,更體現科學民主和廣泛參與的法制原則,並已經形成了澳門的主流民意。        時光荏苒,歲月崢嶸,澳門回歸祖國已十二年了。這些年來,由於有澳門《基本法》的保障,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澳門人當家作主,小城裏充滿生機。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本澳廣大市民越來越關注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民主法治,由於中產階層
期刊
有学者分析历史数据后指出,中国多年来的资源配置原则,既不是公平优先,也不是效率优先,而是权力优先。权力优先,已然成惯性思维,利益的获得要以权力者为重,资源的佔有要以权力者为先。只要权力优先存在,其它社会群体都要靠边站,甚至要消除其它群体获得正当利益的可能。对於现实中的“领导先飞”“领导先走”“领导先用”这类固定语式,我们大都耳熟能详,其实质都是权力优先。  安全特供 权力先吃   如今,权力
期刊
若想认识澳门街道历史的点滴,不妨由与澳门历史息息相关的第79任澳门总督亚马喇开始追本溯源。重新审视百多年前爱葡爱澳的亚马喇总督,任期内为求发展及扩张澳门城市,不惜以粗暴的行径将昔日一通往关闸之小径扩闢成为马路,所经之处毁坟众多,並最终引来身首異处的杀身之祸。澳葡政府先后以四条街名来寄託对亚马喇这一葡萄牙人心目中的英雄的缅怀和哀思,表达对他的颂扬和讴歌。一个冬日的午后,笔者徒步穿越澳门十九世纪的雀仔
期刊
近几年,澳门的补习风气越来越盛行,不论在大街小巷,还是在巴士车身上,都可看到各式各样、甚至穿着整齐行政套装的“星级导师”补习宣传的广告。而补习的风气也已不单限於中小学,甚至升小学、幼儿园的应试班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身边近百间新兴补习社如雨后春芛冒出,究竟是什么催生了这些现象? 其背后又蕴藏着什么? 这些现象对传统学校教育会否带来影响?……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本刊记者专程访问了澳门最具规模
期刊
澳门特别行政区2012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引发的社会反响仍在继续,有关政治体制发展的主题尤其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诸多相关话题正在议论中逐步深化,关於《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澳门基本法》)的思考即为其中之一。   崔世安特首在施政报告中是以《澳门基本法》为起点,引出“政治体制发展”这一话题的。施政报告接著说明了政治体制发展的切入点:把处理《澳门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规定的
期刊
澳门凭借她是全球最古老又最摩登的赌城而蜚声国际;每年两、三千万遊客前来观光,只为一睹全球最大赌城之芳容。成长生活在这方土地的澳门人,更是见证著老牌赌城全面腾飞的历程。那么身处“赌城”的每一位澳门人,又是否都有一个喜欢“赌城”的理由呢?   内心充斥着这个不惑的疑问,笔者於课堂上向学生发问:你们因澳门成为世界级赌城而感自豪吗?绝大多数回答是肯定的:赌场做大了,才能吸引数千万旅客来澳消费;赌博业
期刊
月刊5月號一篇《一泡童子尿折射香港兩種道德標準》以客觀公正態度,從香港相關法律入手,剖析童子尿在街頭的法律寬容界定,揭示部分港人小題大作,無視孩子父母用紙尿布接尿的事實,將之拍照,傳至網上,以此抨擊內地社會公德、文明意識缺失,顯示港人社會文明與道德水準之高,而其實偽標準,打壓、歧視、製造對立是真。欄目有圖有文有真相;文章有理有節有公允。筆者讀後釋然時不禁疑惑,同為炎黃子孫,生活在同一片中華大地上,
期刊
網上組織“澳門良心”為了逼使政府撤回《候任、現任及離任特首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法案,於5月25日發起遊行,希望政府能聽取市民的訴求,能在5月27號表決前撤回法案。面對著高官不可理喻的要求,身為澳門人總不能抱著責無旁貸的態度,我便坐言起行,用自己的聲音去宣洩自己的意見,而今次的遊行人數更令人鼓舞激昂,創歷史性新高,是澳門回歸以來最大規模的遊行。人數可用公式計算,人龍由水坑尾到南灣湖廣場,距離約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