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现代信息化教学,将语文教学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那么,我们教师应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课堂教学的良性转变呢?
一、课堂形式由“教学”变为“对话”
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语文,但不喜欢语文课。”学生解释说,所谓“喜欢语文”,是因为“语文”所蕴涵的精神养料使他们的心灵愉悦;所谓“不喜欢语文课”,是因为一上语文课就想到可怕的语文考试。也就是说,许多学生是在为应付考试而上语文课。其实,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有多少教师不是在为中考、高考而教语文?这样,“语文为考试”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而真正给人以精神滋润和生活能力的语文却消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怎能喜欢语文课?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做到的是扬弃“传授——训练”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寻求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开放课堂,从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对话,把“一言堂”变为“众言堂”。
课堂对话,并不局限于师生对话,语文教学可以由多个对话者的多重对话相互交织而成,包括教师和学生、学生和课文、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材编写者、教师和课文等多个对话者之间的多重对话。这种对话,使彼此之间互相推动、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也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对话中完成学习。如文言文的教学,长期以来单纯地向学生灌输字词句,让他们死记硬背,使得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排斥心理。如何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创设课堂对话教学。以《湖心亭看雪》为例,首先让学生与文章交流对话:本文是记西湖最美之景,文章怎样描写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然后学生与作者交流对话:指名学生来充当作者袁宏道,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痴”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最后,让学生与学生在小组间交流对话:对西湖十景的了解,古诗中描写西湖的名句。通过以上步骤,既让学生有充分的审美体验,又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作为课堂的设计师而变得日益自主和富有创造性。
二、课堂目标将“传授知识”转变为“提高素养”
新课标理念将语文学习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只重视知识与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掌握好语文知识,许多语文教师把精力放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考查上,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两脚书柜”。这种教学目的使学生主动放弃了独立思考,将观点向课本靠拢,发出和书本相同的声调,所谓的“高分低能”也许就是这种教学方式最好的注解。
这里所说的语文知识是指狭义的语文知识:“字、词、句、章、语、修、逻。”许多学生把这些语文知识掌握得很牢固,但语文素养却没有真正提高。因为孤立的语文知识再多,也无法代表语文素养本身。语文素养更多的是在感悟和实践中与情感、思想、人生、社会、世界相联系甚至融为一体。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要求语文教学不仅重“知识与能力”,同时也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指对学生人格的教育,素养的提高。有识之士呼吁:拯救语文,就是拯救中华民族、拯救炎黄子孙智慧的大脑和圣洁的心灵。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对素养提高有意义的知识?一个基本前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应融合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因此,不能把概念化的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让语文课不再是对“词语解释”“文学常识”等的“传递式”的教学。很难想象,让学生年复一年地研究什么词义、句意、语法修辞、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之类的东西,学生究竟能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开发智慧和美好的人性,并使之升华,跟大千世界建立起多层次的联系。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搬教参和各种资料,而应走近学生的生命、贴近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领略课文中所蕴涵的真、善、美,让学生在真、善、美的熏陶下快乐成长,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课堂形式由“教学”变为“对话”
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语文,但不喜欢语文课。”学生解释说,所谓“喜欢语文”,是因为“语文”所蕴涵的精神养料使他们的心灵愉悦;所谓“不喜欢语文课”,是因为一上语文课就想到可怕的语文考试。也就是说,许多学生是在为应付考试而上语文课。其实,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有多少教师不是在为中考、高考而教语文?这样,“语文为考试”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而真正给人以精神滋润和生活能力的语文却消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怎能喜欢语文课?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做到的是扬弃“传授——训练”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寻求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开放课堂,从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对话,把“一言堂”变为“众言堂”。
课堂对话,并不局限于师生对话,语文教学可以由多个对话者的多重对话相互交织而成,包括教师和学生、学生和课文、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材编写者、教师和课文等多个对话者之间的多重对话。这种对话,使彼此之间互相推动、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也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对话中完成学习。如文言文的教学,长期以来单纯地向学生灌输字词句,让他们死记硬背,使得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排斥心理。如何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创设课堂对话教学。以《湖心亭看雪》为例,首先让学生与文章交流对话:本文是记西湖最美之景,文章怎样描写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然后学生与作者交流对话:指名学生来充当作者袁宏道,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痴”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最后,让学生与学生在小组间交流对话:对西湖十景的了解,古诗中描写西湖的名句。通过以上步骤,既让学生有充分的审美体验,又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作为课堂的设计师而变得日益自主和富有创造性。
二、课堂目标将“传授知识”转变为“提高素养”
新课标理念将语文学习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只重视知识与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掌握好语文知识,许多语文教师把精力放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考查上,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两脚书柜”。这种教学目的使学生主动放弃了独立思考,将观点向课本靠拢,发出和书本相同的声调,所谓的“高分低能”也许就是这种教学方式最好的注解。
这里所说的语文知识是指狭义的语文知识:“字、词、句、章、语、修、逻。”许多学生把这些语文知识掌握得很牢固,但语文素养却没有真正提高。因为孤立的语文知识再多,也无法代表语文素养本身。语文素养更多的是在感悟和实践中与情感、思想、人生、社会、世界相联系甚至融为一体。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要求语文教学不仅重“知识与能力”,同时也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指对学生人格的教育,素养的提高。有识之士呼吁:拯救语文,就是拯救中华民族、拯救炎黄子孙智慧的大脑和圣洁的心灵。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对素养提高有意义的知识?一个基本前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应融合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因此,不能把概念化的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让语文课不再是对“词语解释”“文学常识”等的“传递式”的教学。很难想象,让学生年复一年地研究什么词义、句意、语法修辞、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之类的东西,学生究竟能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开发智慧和美好的人性,并使之升华,跟大千世界建立起多层次的联系。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搬教参和各种资料,而应走近学生的生命、贴近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领略课文中所蕴涵的真、善、美,让学生在真、善、美的熏陶下快乐成长,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 黄日暖